|
|
时政 》 权力“深喉” 》
第99节:乌克兰:天鹅绒革命(15)
黄誌 Huang Zhi
美国与欧盟联手步步紧逼。乌克兰大选,作为一方幕后导演的美国在欧盟配合下,无论在势力和技巧上都比俄罗斯高出一筹。
20世纪90年代初,原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接收了大量战略导弹、远程轰炸机和舰艇,武器装备从规模和数量上仅次于俄罗斯。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向这个拥有4800万人口的国家提供援助帮助其削减核武器。实际上,美国希望乌克兰最终能够加入北约。
生存于夹缝中的乌克兰,虽然亲俄立场比较明显,但也没敢疏远美国。为赢得美国的欢心,乌克兰在2003年与阿塞拜疆和波罗的海三国一起,向伊拉克派遣了一支约1600人的维和部队。这支部队的维和行动花费大约1300万美元,这笔经费从并不富裕的乌克兰国家财政预算中拨出,并已在伊拉克赔上了6条人命,可见其用心良苦。美国虽然对乌克兰出兵表示欢迎,但从战略大局和长远利益考虑,并不为这点"小恩小惠"所动。
2004年,北约开始了欧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新一轮东扩,使得美欧把大批中东欧国家纳入了自己的阵营,一条无形的"绳索"已贴近俄罗斯。因此,美欧打着推行"民主"的幌子介入乌大选,实际上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北约东扩后,以美国为盟主的西方阵营已构筑起北起波罗的海,中间经黑海、高加索,连接中亚的"弧形战略防线"。幅员大、人口多和经济、军事实力排在"独联体"第二位的乌克兰,正处在这条防线的腰部,成为美欧一个志在必得的要害地区。
由于历史渊源和现实需要等因素,乌克兰独立后采取偏俄外交政策,这一直让西方耿耿于怀。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鉴于总统候选人的政治倾向和背景,美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反对派领导人尤先科。尤先科主张乌克兰应加强与美欧之间的关系,尽快成为北约和欧盟的成员国;而亚努科维奇则主张同俄罗斯发展密切关系,强调乌克兰不应该过快地接近欧盟和北约。另外,尤先科主张在经济上实行透明化,鼓励公平竞争并"打击无处不在的贪污腐败现象",也颇受美国欣赏。再就是尤先科的妻子丘马琴科是出生于美国的乌克兰第二代移民,曾经在美国国会和白宫工作过,一些乌克兰老百姓干脆把尤先科称为"美国女婿"。
美国对于乌克兰大选,从头到尾都在强调两件事:一是外国不要干涉;二是必须确保大选公正、合法,真正体现民主、民意。表面看来,美国似乎"非常公正",但实际上这些正是它对付俄罗斯的杀手锏。 所谓要进行"公正、诚实、民主、自由"选举的口号是向乌克兰当局施加压力,防止亚努科维奇利用在位总理的行政资源搞竞选,同时支持尤先科自由聚合反对派来搞竞选;所谓"外国不要干涉"是企图阻止俄罗斯不要为亚努科维奇助选,而自己却放手采取多种措施为尤先科助选。
在乌克兰总统2004年10月的第一轮选举前,美国就不断对乌克兰政府施压。10月14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表示,美国对乌克兰的大选进程感到非常失望。
过去两年向乌克兰反对派提供多达6500万美元的资金,是美国每年用1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推销"民主体制"资金的一部分。据报道,尤先科支持者在首都独立广场安营扎寨的帐篷,以及示威、游行者吃的喝的都是美国提供的资金买的。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为美国为乌克兰反对派提供竞选资金辩解说:我们(美国)的金钱不是为候选人,而是为进行"自由"及"公平"的选举。
2004年10月4日,美国会通过声明,呼吁美政府通过一切渠道向乌克兰施压。美国以非政府组织的名义派出了1000多名"竞选专家"赴乌克兰,由美国驻乌克兰大使统一指挥。此外,老布什、基辛格、布热津斯基、阿米蒂奇、拉姆斯菲尔德等多位高官频繁访问乌克兰,为反对派助阵。11月初,布什总统亲自任命国会议员卢格为自己的特别代表,派往基辅助选督战,并捎去给乌克兰总统库奇马的信,要他主持"公正"选举,否则,将影响两国关系。10月31日的第一轮投票中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未决出胜负,在11月21日的第二轮投票中,亚努科维奇胜出,布什总统立即"不予承认"选举结果,并公开要库奇马总统不要在指定的官方报纸上发表选举结果,同时大力支持尤先科组织反对派围堵乌克兰政府大厦和总统府,以及尤先科关于解散中央委员会和亚努科维奇政府的要求。美国不仅怂恿反对派上街,还警告库奇马政府不要镇压群众示威。12月3日,当乌克兰最高法院作出12月26日重新投票的裁决时,美国立即表示欢迎,称其"反映了乌克兰人民的意愿"、"美国所希望的正在发生"。
美国在幕后支持欧洲国家进行斡旋。早在2004年7月3日乌克兰大选正式拉开帷幕后,美国、欧安组织、欧洲议会、北约等方面就不断地告诫乌克兰当局,要举行公正、透明、诚实的选举,不得违反民主原则,否则将重新考虑对乌关系。11月24日,美、欧盟、北约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以乌克兰选举不符合"国际民选标准"为由,拒不承认选举结果,纷纷召回驻乌大使以示抗议,并暗中操纵尤先科就"选举舞弊"向最高法院起诉,组织全国性的"政治罢工",在基辅市中心举行十多万人抗议示威活动。第二轮投票后,库奇马总统主持的三次"圆桌会议",除尤、亚参加外,还有俄罗斯杜马主席、欧安组织秘书长、欧盟负责安全与外交的高级代表、立陶宛总统和波兰总统。实际起主导作用的是美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节:前言 让理想与命运和解(1) | 第2节:前言 让理想与命运和解(2) | 第3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 | | 第4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2) | 第5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3) | 第6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4) | | 第7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5) | 第8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6) | 第9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7) | | 第10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8) | 第11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9) | 第12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0) | | 第13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1) | 第14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2) | 第15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3) | | 第16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4) | 第17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5) | 第18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6) | | 第19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7) | 第20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8) | 第21节:戈尔巴乔夫:理想者无畏(19) | | 第22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1) | 第23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2) | 第24节:叶利钦:权术者无常(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