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綉雲閣   》 第九十九回養胎嬰猿精竊道 收金鐘道士拜門      魏文中 Wei Wenzhong

  老道曰:“爾所求者安在?”三緘曰:“纍承吾師不吝傳授,弟子暗計,恐猶有未得者,冀師盡情指點,以俾弟子早日成功。”老道曰:“爾道業已盡得,此刻宜養胎嬰。待胎嬰養老時,自赴蟠桃大會。”三緘聞言而拜,曰:“吾師究係何人?”老道曰:“吾紫霞真人也。爾猶記憶當日領闡道之命乎?”三緘搖首曰:“不知。”紫霞於是拍頂呼曰:“虛無,虛無,曾記前途。命肩闡道,領得皇符。”三緘聞之,倏然開朗,似將前劫成真事,瞭瞭胸中,遂視紫霞而笑曰:“師乎,當日命弟子之言猶在也,何凡胎一入,而概就忘去乎?”紫霞曰:“爾入胎脫,化為塵濁之氣所污,故將前世事情,悉忘於心,無怪琢磨受盡耳。”三緘曰:“非師纍纍指陳,恐至死而難悟。”紫霞曰:“凡係初劫成真,功行尚欠,每降凡胎,俾遊富貴之場,或位極人臣,或富甲一郡。是欲藉富貴為修煉地也。倘迷於四害,不知修身積德,以補前劫所未逮,又復凡胎墜入,降為中富中貴,待彼修煉,以還仙位。如居中富中貴而仍不悟,造成巨孽,上天猶有所待,而罰於貧賤,使之煉其心性。至居貧賤而不知修煉,上天已無所待,而墮諸地獄,不免苦受三途。
  墜之愈深,斯煉修愈難矣。所以世之自富貴而貧賤者,皆由是焉。”三緘曰:“既成仙子,甚屬不易。宜其長為仙品,不落塵世。鬍為凡胎打入,以負前劫修造之功?”紫霞曰:“欲成金仙一品,非由九轉,丹何能成?”三緘曰:“然則,世言金鋼百煉者,其即金仙之謂耶?”紫霞曰:“金鋼百煉,尚其淺焉者耳。若上皇劫修鬥粟,豈止百煉哉?”三緘曰:“今而知仙品之不易得也。倘非吾師愛徒情深,則入宦途而不返矣。”紫霞曰:“他且不論,大道之傳,已盡於斯。待爾胎嬰養成,師又再來指點。”三緘領命而退,日在萬福樓中養此胎嬰,狐疑、紫光常常守護。
  靈宅子因前日自議願傳三緘大道,紫霞不許,怒氣歸來,思欲先誅三緘,以絶紫霞傳道之舉,故在洞府旦夕思籌不已。
  一日雲遊空際,遙見萬星臺萬道祥光,直矗天上。默會片刻,始知紫霞將道盡傳三緘,三緘日養胎嬰,漸有神出泥丸之望。
  心中暗想:“如三緘神出泥丸,大道已成,又一仙真,即欲誅之,烏得而誅之?既不得而誅,吾恨氣滿腔,若何消卻?”正躇躊未定,忽見一母猿禦風遊行。揮之以麈,母猿妖風墜下,跪而言曰:“仙真麈揮畜類,有何驅使?”靈宅子曰:“爾能化人形否?”母猿曰:“吾修煉甚淺,衹能禦風而行。至於人形,尚不能化耳。”靈宅子曰:“爾拜吾門下,吾傳爾化形之妙,可乎?”母猿聞言,欣然拜舞。靈宅帶歸洞內,日以移步換形之法教之。煉習旬餘,其法已熟。靈宅一日呼而謂曰:“為師使爾到萬星臺萬福樓頭,隱着身兒,俟三緘嬰神放出,乘機迷弄。如毒斃焉,即是為師第一有功弟子。”母猿曰:“師命弟子迷弄三緘嬰神,其化男乎。女乎?”靈宅子曰:“化一女形,以盜其精,爾不待修而仙可成矣。”母猿曰:“三緘既出嬰神,豈無守護?”靈宅子曰:“雖有守護,皆庸纔耳。爾速去之,如有別故時,為師速來助汝。”母猿拜了靈宅,妖風駕動,直投萬福樓以候之。無何,三緘嬰神放出。母猿化一美女,上前摟着。嬰神驚惶無措,欲歸軀殼,奈為美女緊抱,急不能脫。狐疑、紫光不知其由,以為乃師臥矣。紫霞默會得知,按下云頭,大聲吼曰:“猿妖受誰刁播,來此迷弄嬰神?倘不疾速釋之,看吾雷訣擊爾。”母猿緊抱不釋,駕風而遁。紫霞隨後追逐,以撐天如意嚮彼擊去。
  母猿全體欲碎,一時失手,將嬰神放下。紫霞以袖籠歸樓中。
  三緘忙收了神,見紫霞而請曰:“適纔弟子嬰神遊動,為一美女所抱,不能脫身。忽見師來,駡及美女。美女抱定弟子,飛之空際。師隨後逐,美女失手,弟子墜於山巔,被師袖籠而歸。不知何故?”紫霞曰:“師不為爾言。爾初遊神,不甚深悉。其抱爾美女非美女也,乃母猿所化,欲盜爾精以成仙體者。
  爾如戀彼,子精一泄,苦爾修煉半生,替母猿修之煉之,而爾道失之矣。”三緘曰:“是非吾師維持,弟子不迷於此,未有不迷彼焉。”紫霞曰:“學道人最忌子精喪失。所以世人少年子弟廿齡未滿而即喪者,以結配太早,無異嬰神之太嫩,子精喪盡,如木根枯朽,難免顛倒矣。然此必如何而後可哉?子弟完婚,宜在廿齡以外,此時根固而老,即或新婚貪戀,父母為之指點,節度得宜,自然剋享天年,而無夭壽之患。仙子嬰神甫出,亦貴守護嚴謹。久久老煉,放之快,收之亦快,安畏邪精所擾乎?”三緘曰:“如是,弟子嬰神尚嫩,冀師常為護持。”紫霞曰:“吾自命爾道兄朝日在此守護。”三緘曰:“師恩若此,弟子何日報之?”紫霞曰:“爾自有報時也。”言畢,歸於洞府。即命復禮子、正心子來萬福樓中,守護三緘嬰神出入。
  守之已久,三緘嬰神,千裏路途,頃刻能到。紫霞此際意欲命彼一人都下云遊,以收門徒。又奈三緘弟子盡在萬星山上,無人傳彼大道,左思右想,其計忽得。遂來樓內,傳三緘而言曰:“爾道已成,爾之門徒尚未收足。師今來此,特命爾孤身獨自云遊都中一帶,以收爾弟子未滿之人。”三緘曰:“今有數十弟子同在此山,弟子異地雲遊,誰為教導?”紫霞曰:“爾毋多慮,師命誠意子代爾教之。”三緘曰:“吾弟子前因靈宅之誤,不肯師事他人矣。可奈何?”紫霞曰:“吾命誠意子化爾形容,以萬福樓為傳道地。凡有功夫未得及一知半解者,招來此地傳之。”三緘曰:“師言固是。特恐諸徒見吾下了萬星臺,心生疑惑耳。”紫霞曰:“爾自明日為始,傳爾徒衆,或二人,或三人,同至此樓,以傳其道。爾先為教慣,然後雲乘黑夜,嚮都中而往。誠意子化爾形象,接續代教。爾諸門徒自不見疑。”三緘曰:“師言如是,則機無可泄矣,諸子又烏能知之?”即於是日命狐疑前去遍傳諸子,齊至萬福樓。不一時,弟子等盡行得到,侍立兩旁。三緘曰:“師傳爾等來此無別,因爾等大道有得一二步,二三步者。尚未知之精而習之熟。自明日始,可三人為一班,來此樓中,問道之所已得、所將習與所未得,師好為爾等講明而切究之。”諸子聞言,欣然散去。
  又於樓外議貼規條,以年齒之大小受教之先後。果到次日,西山道人及鳳春、紫花娘同來樓畔,聽師教諭。從此習以為常。
  教至旬餘,三緘交於誠意子,暗乘祥光一縷,由後山而去。
  卻舉金剛山裏有一金剛童兒,乃古佛剎中金鐘修成,預知三緘路過此間,特來與之試試法力。三緘甫至山下,衹聽鐘聲響亮,忽來一虎,色黑毛深,舞爪張牙,阻着去路。三緘暗想:“此地又非野荒,為何有虎當道乎?是必妖庳化來以試吾者。
  師傳變化之法,吾且試之。”於是扭身化作獵士,手持錸叉一柄,直刺黑虎。黑虎將軀躲過,舉爪以抓獵士。獵士一叉橫刺,正中虎腰。虎哮一聲,化為巨石。三緘見虎化石,仍阻去路,轉化一石工模樣,持鑽劈之。金剛童兒見三緘持鑽劈石,復化一竜,高飛天外。三緘急化飛虎,相鬥半空。童兒力不能支,化作金鐘懸於霄漢。三緘化一老禿,手持鐘杵,唱偈而至,嚮鐘一擊,鐘忽化為皮鼓,大過於筐。三緘不疾不徐,暗化鐘杵為鼓槌,嚮鼓擂之。鼓化黑煙,霎時散而無跡。三緘竊喜仙法頗靈,即屬衹身,不畏妖部矣。
  金剛童兒化為黑煙,飛至芙蓉山前駐下,暗自驚曰:“不意三緘仙道厲害如此,吾將何以伏之?”猛然思及雷震童兒亦能變化,吾不免搬至前面,以候三緘。計議定時,即轉古佛剎中,私謂雷震童兒曰:“吾與三緘略試道法,孰料彼道高過於吾。特來搬兄,同至芙蓉山麓,再與相鬥。如果不勝,拜彼為師。”雷震童兒曰:“三緘係紫霞真人弟子,師法高矣。而且前劫又屬虛無子所化,以仙根而學仙法,焉有不精?爾乃金鐘修成,吾以皮鼓修得,均是受擊器皿,何敢與彼一試法術乎?”金鐘曰:“誰傢門前牌挂無事?吾有所托,爾試助之,爾有所求,吾亦助爾也。”雷震拂情不過,遂與金鐘風車駕動,並到芙蓉。
  三緘自與金鐘戰後,麯麯折折,貪看山水,不知不覺,已抵芙蓉山。仰面視之,見山形層巒相接,一頂高出,酷肖蓮花一朵,開放於茲。訪諸行人,以芙蓉告。三緘曰:“吾睹其形如蓮花開放,不期前代竟以芙蓉名之也。吾且登高一望,以資遊覽。”於是祥光駕動,直趨山頂,甫立峰頭。仰視於天,似與雲霞相近;俯察於地,則青疇萬頃,入目難盡。三緘愛其山高而秀,貪看忘行。
  金剛童兒潛候山下,時已久矣,心甚不耐。鐘聲一震,乘風直上,手執鐵錘二柄,嚮三緘而吼曰:“爾屬何妖,敢窺吾山形勢?”三緘曰:“山為天地所生,原以資人玩遊,豈係爾傢之物?”金剛童兒曰:“閑話休講。爾既道傢裝束,如有仙法,吾誓與爾一試高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聚仙臺諸真論道 虛無子四境遊神第二回遵師言投生擇地 遊冥府奉命提魂
第三回三緘觀劇遇狐狸 七竅乘舟見毒竜第四回訪友人誤入仙莊 遇蘇子巧生魔障
第五回背福海三妖喪命 遇不情七竅迷心第六回迷女色師提入夢 臨渤海怪亦充仙
第七回望紅燈誤認蘭若 遊緑野忽遇仙亭第八回率野鬼石村排陣 遇柳精泥郭為神
第九回朝元洞六魔擾世 靈根寺三道傳功第十回黃河島赤鯉為害 泥丸國白鳳銜珠
第十一回盜電光三緘負疾 遊白馬萬裏思親第十二回奉父母誠感天地 讀詩書道易功名
第十三回查良緣三請月老 得王爵四失雲卿第十四回謫遼陽情傷毒役 過秦嶺念切慈親
第十五回遇杜公山亭養疾 逢匈奴塞外看羊第十六回羊奔澗得逢仙友 虎出穴又仗神威
第十七回轉後洞折磨苦甚 訴前言贖取情深第十八回化仙府憑空試法 出遼陽選地為傢
第十九回集諸仙洞中議道 化田翁郭外談玄第二十回冒三緘題詩訪友 引七竅入閣言情
第二十一回過裙山邀入洞府 離沐水錯認歸途第二十二回棄道心皆由巧辯 崇儒學幸服青衿
第二十三回純陽觀求桃卜卦 聚陰臺遇鬼問神第二十四回仙緣莊夢友談道 盤澗𠔌有怪為鄰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