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全书 》 册府元龜 》
捲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徵討第六
王欽若 Wang Qinre
楊億 Yang Yi
◎外臣部·徵討第六
唐肅宗上元元年六月桂州經略使奏破管內西原蠻賊二十萬衆斬獲大賊帥黃乾曜等九人。
是月鳳翔節度崔光遠奏破涇州隴州等界羌渾党項等十餘萬衆。又於普潤縣界破党項四千餘衆斬二千級生擒一百餘人收穫駝馬牛羊器械等不可勝數。
乾元元年九月招討党項使王仲升斬党項首領拓拔戎德等十人傳首闕下。
代宗廣德二年九月劍南節度使嚴武破吐蕃七萬餘衆抜其當狗城。
十月嚴武。又拔吐蕃????州城。
是月吐蕃寇州朔方兵馬使左散騎常侍郭遣馬步三千於州西夜斬賊營殺千餘人生擒八十三人俘大將四人馬四百匹。
永泰元年九月吐蕃大將尚結息贊磨尚息東贊及馬重英等十萬衆寇奉天醴泉等縣大掠居人男女數萬計焚廬捨而去同華節度周智光以兵追擊於澄城破賊萬計。
十月關內副元帥。《郭子》儀先鋒白元光合回紇軍擊吐蕃之衆於靈臺縣之西原斬首五萬級俘獲人畜凡二百裏不絶。
大歷二年九月吐蕃寇靈州進寇涇州副元帥。《郭子》儀率兵三萬鎮涇陽。
十月靈州破吐蕃二萬。
三年八月吐蕃寇靈武進寇州寧節度馬破三萬衆。
九月靈州將白元光破吐蕃二萬於靈武。
是月。《郭子》儀破吐蕃六萬餘衆於靈州。
十二月劍南西川破吐蕃萬餘衆。
八年十月吐蕃寇涇等州副元帥。《郭子》儀遣先鋒將渾與吐蕃戰於宜祿不利村墅居人為吐蕃驅掠去者凡千餘人是夜收合散卒襲賊營會涇原節度使馬。又襲賊輜重殺賊凡數千人賊遂潰十年正月劍南西川節度使崔寧奏破吐蕃數萬於西川斬首萬級生擒數千獲馬牛數千頭匹。
十一年正月崔寧上言大破吐蕃故洪等四節度兼突厥吐渾氏蠻羌党項等二十餘萬衆斬首萬餘級生擒首領一千三百五十人獻功闕下。
十二年十二月崔寧奏於西山大破三路及攻南吐蕃十萬餘衆斬首八千生擒九百人。
十三年四月吐蕃寇靈州朔方留後常謙光擊敗之德宗以大歷十四年五月即位十月吐蕃率南蠻衆十萬來寇一入茂州過汶川及灌口一入扶文過方維白填山一自黎雅過邛峽關連舀郡邑乃發禁兵四千人及幽州兵五千人同討大破之。
貞元二年十月鳳翔節度使李晟以吐蕃侵軼遣兵襲其摧沙壁大破之焚其儲積斬蕃酋扈屈律悉蒙等七人傳首京師。
五年十月劍南節度使韋臯遣將王有道等與東蠻兩林苴那時勿鄧夢衝等帥兵於故州臺北𠔌大破吐蕃青海臘城二節度殺其大兵馬使乞臧遮悉多楊朱斬首二千餘級其投崔𠔌赴水死者不可勝數生擒籠官四十五人收穫器械一萬餘事馬牛羊一萬餘頭匹遮遮者吐蕃之驍勇者也。或云:尚結贊之子頻為邊患自其死也。官軍所攻城柵無不降下蕃衆日卻數年間盡復州之舊境也。
八年十一月山南西道節度嚴震擊破吐蕃於芳州及黑水堡焚其積聚並獻首虜。
九年四月劍南西川節度韋臯遣兵出西山破吐蕃峨和城定廉城通鶴軍凡平堡五十餘所獲首虜器械旗幟牛馬獻於闕下。
十年六月韋臯奏西山峨和城擊破吐蕃三萬。又出兵黎雅以拔南收吐蕃柵城斬首三千八百級生虜及降吐蕃二百四十人得其器械牛馬。
十一年四月幽州節度劉濟奏大破奚王啜剌等六萬餘衆。
十二年三月韋臯奏收降蠻七千戶得吐蕃所賜金字告身五十五片。
十三年五月吐蕃於劍南馬領三處開路進軍逼臺登城州刺史曹高任率領諸軍將士並東蠻子弟大破之生擒大籠官七人陣上殺獲三百餘人被刀箭傷者不可勝數收穫馬畜五百餘頭匹器械二千餘事。
十四年十月夏州節度使韓全義破吐蕃於????州西北。
十七年九月西川韋臯奏大破吐蕃於維州擒其相論莽熱來獻(賜崇仁裏宅以居之)初吐蕃寇靈朔舀麟州詔韋臯出兵成都西山以紓北邊臯遂使鎮靜軍使陳洎等三萬人出三奇路威武軍兵馬使崔堯臣率兵一千出竜石門路南維州保州兵馬使仇冕並保霸兩州刺史董振等率兵二千進逼吐蕃維州城中北路兵馬使邢比並諸州刺史董懷愕等帥兵四千進攻吐蕃棲雞老翁等城都將高倜王天俊等率兵二千進逼故鬆州隴東路兵馬使元膺並諸州郝宗等復分兵八千出南路雅邛黎路。又令邛州鎮南軍使御史大夫韋良金發鎮兵一千三百進軍雅州經略使路惟明與三部落主趙日進等率兵三千進攻吐蕃逋租偏鬆等城黎州經略使王有道率三部落主郝全信等兵二千過大渡河深入吐蕃界州經略使陳孝陽與行營兵馬使何大海韋義等及磨些蠻三部落主苴郡時等率兵四千進攻昆明諾濟城自八月至於十二月纍破十六萬衆拔其七城五軍鎮受降三千餘人擒生口六千餘人斬首一萬餘級遂進圍維州救軍再至轉戰千餘裏吐蕃連靈朔之寇引衆南下,於是贊普遣莽熱以內大相兼東境五道節度兵馬都統群牧大使率雜虜十萬衆來解維州之圍王師萬餘衆據險設伏以待之先以一千人挑戰莽熱見我師之少也。悉衆來追入於伏中諸將四面疾擊遂擒莽熱虜衆大潰。
憲宗元和四年八月安南都護張丹奏破環王國偽號愛州都統三萬餘人及獲王子五十九人器械戰象等稱之。
十三年十月靈武奏於定遠城破吐蕃三萬人殺戮二千人獲羊馬甚衆。
是月平涼鎮遏使郝比破三萬餘衆收復原州城獲羊馬不知其數夏州節度使田縉於靈武亦破三千餘人。
十一月夏州奏破吐蕃五萬靈武奏攻破吐蕃長樂州羅城焚其屋宇器械西川節度王播攻拔峨和棲雞等城。
十四年十月靈武奏大將史奉敬大破吐蕃於????州城下。
穆宗以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十月吐蕃寇涇州命左軍中尉梁守謙充左右神策京西京北行營都監神策兵四千人並發八鎮全軍往討之。
十一月夏州節度使李奏準詔自領兵赴長澤鎮討吐蕃靈武節度使李聰奏自領兵赴長樂州討吐蕃。
長慶元年六月吐蕃犯青塞堡以國傢與回鶻和親故也。????州刺史李文悅發兵擊退之。
二年七月靈武節度使李進誠上言於????州界追殺吐蕃三百餘人。
文宗太和三年十二月南蠻逼戎州遣使起荊南鄂嶽湘鄧陳許等道兵擊之。
是月邛州為蠻所舀以右領軍大將軍董重質充西川監討蠻使。又命中使往太原鳳翔宣取兵馬赴西川己醜內出陌刀七百口錐突七百具遞西川(是月也。軍抽退)。
四年四月幽州節度使李載義上言今月三日發兵入奚界殺奚賊五千餘人生擒刺史縣令大將首領等二百七十三人。
武宗會昌二年二月回鶻寇天德以振武麟勝節度劉沔為河東節度以太原之師討之。
八月回鶻烏介可汗過天德至把頭峰北薦掠朔北州乃徵發許蔡汴滑等六鎮之師以劉沔為回鶻南面招討使以張仲武為回鶻東面招討使以李思忠為河西党項都將回鶻西南面招討使皆會軍於太原。又詔太原起室韋沙陀三部落吐渾諸部委石雄為前鋒易定兵千人守大同軍契通何請河鎮沙陀吐渾六千騎赴天德李思忠並回鶻党項之師屯於大柵。
三年二月劉沔奏諸將大破回鶻於殺鬍山巳迎得太和公主其烏介可汗被瘡而走方議收於殺製曰:其回鶻既已破滅義在剪除宜令諸道兵馬便同進討是時回鶻有赤心宰相一族東逼漁陽張仲武乃與從弟公素率其部下勁兵三萬人大破之收其侯王貴族千餘人降三萬餘人戶牛馬橐駝旃墻幕不勝計尋遣從事李周牙門將國從相次獻捷先是奚契丹皆有回鶻監護使督以歲貢。且為漢諜事至是仲武遣神將石公緒等論意凡戮八百餘人。又回鶻初遣宣門將軍等四十七人來偵欲驅雜虜遂逗留其使緩彼師期人病馬死竟不遣之回鶻烏介可汗既敗近邊乃依康居求活盡從餘種寄於黑車子仲武繇是威加北狄。又繼以詞旨諭其諸戎黑車子後殺烏介可汗。
宣宗大中元年春幽州大破奚衆。
懿宗鹹通五年四月南蠻寇邕管以秦州經略使高駢率禁軍五千赴邕管會諸道之師討之尋以駢為安南都護。
六年秋高駢自海門進軍破蠻軍收復安南府先是李琢為安南都護虐賊夷獠人多怨叛遂詔將軍合勢攻安南舀之纍命將帥未能收復及駢至合五管之兵期年之內招懷洞誅其首惡一戰而蠻卒遁去收復交州郡邑。
十年十一月南詔蠻驃信綽酋竜率衆二十萬寇州定方軍節度都頭安再榮守清溪關為賊所攻再榮退保大渡河北去清溪關二百裏隔水相射凡九日八夜定邊軍節度使竇滂勒兵拒之。
十二月驃信遣清平官十餘人來偽和與竇滂語次蠻軍公代競渡忠武武寧軍兵士結陣抗之接戰自午及申蠻軍稍卻竇滂懼自縊於帳中徐州將苗全緒解之謂滂曰:都統何至,於是但安心全緒與再榮宏節等血戰取勝全緒三人率兵而出滂乃單騎宵遁其夜蠻軍營於山下全緒等謀曰:彼衆我寡。若明日對陣吾屬盡矣。可夜擊之令其軍亂我自解去忠武武寧之師乃夜入蠻軍弓弩亂發蠻衆大駭全緒等三將保軍而去蠻軍乘勝進攻西川城朝廷以顔慶復為大渡河製置劍南應接節度使宋威為行營都知兵馬使將兵數萬與忠武武寧之師合與蠻軍戰於漢州之毗橋大捷解西川之圍明日蠻軍遁走兩川平。
僖宗乾符元年鼕南詔蠻寇西蜀詔河東河西山南西道東川徵兵赴援西川節度使高駢奏奉敕抽發長武州河東等道兵士赴劍南行營者伏以西川新軍舊軍差到已衆況蠻蜒小鬼必易枝梧今以道路崎嶇館驛窮睏更有軍頓立見流移所為望一處完全而百處俱破。且兵不在衆而在於和其左神策長武鎮麟州河東所抽甲兵人數不少況備辦軍食費損尤多。又緣三道藩鎮盡振羌戎邊鄙未寧望不差發如己在路道並請降敕勒回詔曰:蠻蜒如尚憑陵固須倍兵禦敵。若巳奔退即要並力追擒方籍北軍助平南寇其三處兵士宜委高駢候到蜀日分佈驅使。且務多多之辦寧辭整整之師其河東一千二百人令竇氵不要差發時駢蠻已退長武兵士竟至蜀而還議者惜其勞費而虛邀出入之賞也。
後唐莊宗初為晉王天十三年八月契丹阿保機率諸部號稱百萬自麟勝舀振武長驅朔北邊大擾帝親赴援於代北虜衆方退。
十八年十二月契丹阿保機寇幽州節度使李紹宏帥士固守契丹引衆而南攻涿州圍逼十餘日舀之契丹寇定州王都遣使告急禦親軍赴之。
十九年正月甲午帝禦親軍五千進擊契丹至新城南探報契丹前鋒三千騎宿於新樂渡沙河而南矣。帝令前鋒偵契丹所至報雲:渡沙河矣。軍中相顧失色鹹欲釋鎮州之圍班師於魏以避契丹俟其還塞再議進軍諸將上言曰:今北戎舉國入寇我師既寡難與爭鋒。又聞汴賊內侵鄴中危急儻有差跌吾何所歸宜。且旋師魏州徐圖勝負帝曰:古者霸王舉事自有天道漢祖不亡於冒頓周宣詎伏於獯戎時事在吾比於無患。且武德中突利頡利二可汗率衆三十餘萬侵寇關內高祖欲播棄長安徙居樊鄧文皇帝諫曰:獫狁孔熾作患中華自古有之非獨今也。周漢並有茲患未聞還移都邑霍去病漢廷之將帥耳猶。且志滅匈奴。若聽臣微效不數年之間必係單於之頸自後頡利二可汗部落束身闕下為宿衛之人今吾以數萬之衆底定山東張文禮廝僕小人非吾所敵阿保機潼(中勇切)酪賤類唯利是求犯難而來其強易弱一逢挫敗奔走無路爾曹輩但垂馬同行看吾破賊帝乃率鐵騎五千精甲曜日至新城北半出桑林契丹萬餘騎遽見我軍惶駭而退帝乃分軍為二廣乘之躡數千裏獲其大將一人即機之子其衆益恐時沙河冰薄橋道甚狹虜騎軍無行次相踐而過舀溺人馬帝際晚追襲宿於新樂阿保機車帳方在定州敗兵夜至拔族而遁保於望都帝軍次定州王都迎謁言詞懇切是夜宿於開元寺來日帝引軍趨望都契丹逆戰帝身先騎士馳擊數四虜騎退而結陣我徙兵陣於水次俄而帝與李嗣昭躍馬交戰賊騎大潰俘斬數千級獲其酋長數十追擊至於易州所獲氈車毳幕羊馬不可勝紀時自正月朔雪平地五尺賊芻粟已竭人馬踣死於積雪中纍纍不絶帝乘勝追襲至幽州而還(時獲賊中人言阿保機之來蓋取信於王鬱初鬱說保機曰:臣父處直使愚布款鎮州金城湯池玉帛山積燕姬趙女充刃其中俟君一到不屬佗人如不時至必為晉人所有保機躍馬將進其妻曰:我有牛馬娛樂西樓足可娛樂育兒孫何更遠離鄉土我聞晉人無敵兵強天下事一不測後悔何追保機曰:張文禮有金玉百萬留待皇后當率騎同取非有他患遂傾部落而來既遇挫敗狼狽而旋保機係王鬱責讓自是不聽其謀妻亦讓保機曰:聽狂口貪貨財稱其敗是保機也。大也。慚)。
同光二年正月契丹寇瓦橋關以天平軍節度使李嗣源為北面行營招討使陝州留後霍彥威為副率軍討之(是月契丹還)。
五月幽州上言契丹阿保機將寇河朔以滄州節度使李紹斌為東北面招討使以兗州節度使李紹欽為副招討使以宣徽使李紹宏為招討都監率大軍渡河而北。
十二月契丹寇幽州以宣武軍節度使李嗣源部署大軍北徵。
三年正月李嗣源上言於涿州東南殺敗契丹生擒首領三十人遣人告捷是月嗣源送所獲契丹俘囚首領衢多等八人斬於應天門外。
明宗天成二年四月幽州節度使趙德均令衙校常玉破奚於檀州斬首百餘級奪漢民四十擒生奚二三年四月定州王都作亂求援於契丹耶律德光遂舀平州遣禿餒以騎五千援都於中山北面行營招討使王晏球破之於繇陽禿飠委走保賊城。
六月幽州趙德均奏殺契丹百餘人於幽州之東奪馬六百匹是月詔王晏球攻取定州詔逵怛及諸蕃東入契丹界以張軍勢。
七月契丹遣楊隱率七千騎救定州招討使王晏球逆戰於唐河大破之幽州趙德均以生兵接於西路生擒首領楊隱等五十餘人接殺皆盡契丹強盛僅三十年雄據北戍諸蕃鼠伏屢為邊患漢兵嘗憚之前後戰爭罕得其利是役也。麯陽之敗已失下騎唐河之陣兵號七千潰敗之後溝渠之益官軍襲殺人不暇食秋雨繼降泥濘莫進人饑馬乏散投村落所在村人持白挺毆之德均生兵接於要路惟奇峰嶺北有棄馬潛遁脫者數十餘無噍類帝致書諭其本國皇威大振。
是月殿直崔處納押契丹偽平州刺史羽厥律以下一百七十人至內十七人有骨肉識認餘分於兩橋斬之。
閏八月幽州趙德均獻俘於行闕蕃將楊隱等五十人留於親衛鮮卑六百人皆斬之。
四年二月定州王都平擒禿飠委及餘衆斬之自是契丹大挫數年不敢窺邊。
十二月靈武康福奏方其渠北掩殺野利大蟲兩族三百餘帳牛羊二萬計。
長興元年四月州奏掩殺契丹吐渾突厥等斬首級四十六獲契丹副行首尼列以下十人牛羊駝馬萬計。
三年正月遣州節度使藥彥稠靈武節度使康福等率步騎七千往方渠鎮討党項之叛命者。
二月康福奏賀蘭山下蕃部數百帳順命者撫之其背叛者見除討次所獲駝馬牛羊數千計。
是月樂彥稠奏誅党項河埋三族韋悉褒勒疆賴埋廝骨尾各一族屈悉保三族計十族得七百餘人黑玉一團。
七月靈武奏夏州党項七百騎侵擾當道出師逆戰敗之生擒首領以下五十騎追至賀蘭山下掩擊之末帝清泰元年七月己巳回鶻朝貢多為河西雜虜剽掠詔州節度使康福遣將軍牛知柔率禁兵援送至靈武虜之為患者隨便討之。
十二月北面討使使河東節度使石敬塘送擒獲契丹首領來海金等至京師。
二年北面總管奏州殺退契丹具籍報前軍奪甲馬。又援送靈武軍衣副都部署潘環言至馬嶺党項殺牛族結集遂殺獲首領阿磨而下五人。又獲撥相公族人馬通路前進。
三年九月甲辰北面行營都招討使張敬達奏此月十五日與契丹戰於太原城下王師敗績時契丹主自率部族來援太原(時晉高祖起義)高行周符彥卿率左右廂騎軍晉高祖出鬥蕃軍引退已時後蕃軍復成列張敬達楊光遠安審琦等陣於賊城西北倚山橫陣諸將奮擊蕃軍屢卻至晡我騎軍將移陣蕃軍如山而進王師大敗詔遣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符彥饒率兵屯河陽詔範延光率兵繇青山路趨榆次詔幽州趙德均繇飛狐路出軍賊後耀州防御使潘環合防戎軍出磁隰以援張敬達。
晉高祖天福四年八月西蕃寇邊涇州節度使張彥澤獲其大首領野離王子羅蝦獨。
少帝天福九年定州節度使馬全節戰契丹於北平擒千餘人而斬之。
開運三年八月李守貞奏大軍至望都縣相次至長城北遇虜寇千餘騎轉鬥四十裏斬蕃將解裏相公漢高祖即位稱天福十二年鎮州先屯騎將白再榮奏逐出虜將麻復其城。
隱帝乾二年十一月契丹入寇前軍至貝州舀高老鎮千餘傢乃西北至南宮堂陽剽虜人畜諸鎮守閉關自固時高行周以重名鎮鄴而諸屯戍甲兵布帝慮行周年高避事緩急疏於應變時周太祖為樞密使帝乃詔於內殿謂之曰:國祚初基先皇厭代衝人嗣襲政教未孚而守貞之徒連結方面偽竪未誅憂不暇食卿受孤之寄率伐叛之師俾其落角摧牙夷兇蕩寇實卿之力也。樞機雖重在朕面前犭嚴狁內侵實憂境上夫兵機不可預授權道全在臨時苟非良將主謀安能卻敵卿可更為朕河朔之行則予無北顧之憂矣。對曰:臣受顧之重處將相之地安敢憚於赴蹈唯陛下指使帝曰:卿速撰行無使虜塵滋蔓翌日賜玉帶名馬金鞍戎裝器仗雜采銀器仍宣供奉官趙延希等二十人殿直都知張盛等二十八人樞密院承旨張(闕名)等五人前汾州刺史白文遇隨州刺史康延詔房州刺史李彥崇均州刺史曹奉金天文趙己醫官顧師珙等從行仍令宣徽南院使王瀎參與軍事(十二月深冀易等州契丹退)。
是年湖南上言蠻寇叛遣賀州大將徐進率兵援之接戰於風陽山下大敗蠻獠斬首五千級。
周太祖廣順二年九月鎮州何福進言契丹寇深冀遣竜捷都指揮使劉成誨兵馬監押慕延釗本州衙內指揮使何繼筠率兵拒之至武強縣奪下老小千餘口賊軍遁去。
三年二月環州皇甫進州折從院各上言奉命率軍討慶州蕃部野雞族。
世宗顯德元年五月符彥卿上言逐契丹過忻口北殺蕃軍二千餘衆大軍巳還忻州從官稱賀。
六年四月大治舟師以備北伐分命諸將氵公流設備以前州節度使田景鹹為淤口部署以右神武統軍李洪信為合流口部署以前鳳翔節度使王晏為益津關一路都部署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副焉以侍衛馬步都虞侯韓通為陸路都部署殿前都虞侯石守信副焉。
五月帝將救瓦橋關以侍衛馬步都指揮使韓令坤為霸州都部署虎捷左廂主張鐸副焉以滑州節度留後陳思讓為雄州都部署竜捷左廂主高懷德副焉仍命各率部兵以戍焉(餘具親徵及帝王功業門)。
恭帝即位初北面兵馬都部署韓令坤奏敗契丹五百騎於霸州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册府元龜》簡介 | 捲一◎帝王部·總序·帝係 | 捲二◎帝王部·誕聖 | 捲三◎帝王部·名諱 | 捲四◎帝王部·運歷 | 捲五◎帝王部·創業 | 捲六◎帝王部·創業第二 | 捲七◎帝王部·創業第三 | 捲八◎帝王部·創業第四 | 捲九◎帝王部·繼統第一 | 捲十◎帝王部·繼統第二 | 捲十一◎帝王部·繼統部三 | 捲十二◎帝王部·中興·告功 | 捲十三◎帝王部·都邑 | 捲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捲十五◎帝王部·年號 | 捲十六◎帝王部·尊號一 | 捲十七◎帝王部·尊號第二 | 捲十八◎帝王部·帝德 | 捲十九◎帝王部·功業 | 捲二十◎帝王部·功業 | 捲二十一◎帝王部·徵應 | 捲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捲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XXII] [XXIII] [XXIV] [XXV] [XXVI] [XXVII] [XXVIII] [XXIX] [30] [XXXI] [XXXII] [XXXIII] [XXXIV] [XXXV] [XXXVI] [XXXVII] [XXXVIII] [XXXIX] [40] XLI [XL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