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精品读库:这十本书改变了世界   》 第98节:《梦的解析》:心灵炸弹(8)      梅朝荣 Mei Chaorong

  史特喀尔是第一位解析"考试梦"的人,他指出这种梦一概是影射着性经验与性成熟,而以我的经验而言,这种说法是屡试不爽的。
  梦中的情感
  史笛克的精细观察使我们注意到梦中的感情和梦的内容不同,它们在醒后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忘掉。"在梦中如果我害怕强盗,当然这强盗只是想像的,不过那害怕却是真实的。"在梦中如果我感到高兴,这也是一样。由感觉知道,梦中所经验到的感情和清醒时刻具有相同强度的经验相比,是毫不逊色的;而梦确实以更大的精力要求把其感情包括进真实的精神经验中。但在清醒时刻中我们却不能把它这样包括在内,因为除非和某个观念联结在一起,我们是无法对感情加以精神上的评价。而如果感情和观念的性质与强度不能相配合,那么这清醒时刻的判断力就处在混乱的状态下了。
  我们常常梦得奇怪,梦中的概念内容并不伴随着感情。史特林姆贝尔曾宣称梦中的意念是不具有精神价值的。但梦中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情况,即一些看来是平淡的事件,不过却会引起强烈的感情激动。因此,梦中我也许处在一个可怕,危险及厌恶的情况但并不以为忤或感到恐惧;反而对一些无害的事却感到害怕,或者对一些幼稚的事觉得得意非凡。
  不过这梦中生活之谜在了解其隐意之后却很快地消逝了--比其他的更彻底。所以我们不必再为这谜伤脑筋,因为这么一来,它就不再存在了。分析的结果显示出意念的材料会被置换以及取代,而感情却维持原状不变。所以对这现象我们不应再感到惊奇,因为意念的材料经过改装之后当然和那未曾改变的结果不再相符合,并且透过分析能把适当的材料放回原来的地位,也是不足为奇的。
  在一个遭受审查制度影响和阻抗的精神情意综内,感情是最不受到影响的,单单这点,我们就可以获得如何填补那遗漏思潮的指向。对心理症病患来说,这要比梦来得更明确。因为它们的感情是适当的,至少就其质而言,虽然其强度会因为神经质注意力的置换而加以夸大。如果一位歇斯底里病人惊诧于自己对一些琐细无聊的事情害怕,或一位患强迫性思想症的病患为了自己对一些不存在的事实感到困扰以及自责而大感惊奇,那么他们都是迷失了方向的,因为他们把这些意念--即那些琐事,或者不存在的事实--当作是重要的;所以他们的挣扎也是不成功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意念是他们思想活动的起点(即病根所在)。精神分析能使他们回归正途,让他们体认这些感情是应当的,并且将那些属于它的意念找出来(已经受到潜抑,并为一些替代品所置换)。这一切的前提是,感情和那些意念内容之间并不具有那些我们视为当然的器质性连接,而这两个分离的整体不过是勉强凑合在一起,故在分析后就能相互分离。由梦解析的经验看来,事实确是这样的。
  ……
  对梦中的爱情,我有另外一些话要补充--由另一个观点看,睡眠者脑海中的某一统辖的元素造成我们所谓的"情绪"--或者是某种感情的倾向--而这对他的梦会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情绪可能根源于他前一天的经验或思想,或者是依据记忆,不管怎样,它都是伴随的适当的思想串列。不管梦思想的理念是决定了感情,或者是感情决定梦思想的理念,对梦的建架来说都是没有分别的。二者都预示梦的建架是受到愿望达成的影响,并且都是由愿望取得其心灵的动力。这实际存在的情绪和梦中产生的情感是得到同样看待的。即有时会被忽视,有时会用来作为愿望达成的新解析。睡眠中的不安情绪可以是梦的原动力,因为它引起那活力勃勃的愿望,这正是梦所要满足的。情绪所附着的材料于是被加以运作直至能够表达其愿望达成为止。而这不安情绪在梦思想中如果愈是强烈和占优势,那么愈被强烈压抑的愿望冲动就会乘机潜入梦中:因为既然不愉快已经存在(否则它们需要制造出来),所以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即使自己潜入梦中的工作。这是我们又再碰见焦虑的梦的问题,后面将表明这是梦活动的边缘例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1节:前 言第2节:《论语》:东方圣经(1)第3节:《论语》:东方圣经(2)
第4节:《论语》:东方圣经(3)第5节:《论语》:东方圣经(4)第6节:《论语》:东方圣经(5)
第7节:《论语》:东方圣经(6)第8节:《论语》:东方圣经(7)第9节:《论语》:东方圣经(8)
第10节:《论语》:东方圣经(9)第11节:《论语》:东方圣经(10)第12节:《庄子》:道家宝典(1)
第13节:《庄子》:道家宝典(2)第14节:《庄子》:道家宝典(3)第15节:《庄子》:道家宝典(4)
第16节:《庄子》:道家宝典(5)第17节:《庄子》:道家宝典(6)第18节:《庄子》:道家宝典(7)
第19节:《庄子》:道家宝典(8)第20节:《庄子》:道家宝典(9)第21节:《庄子》:道家宝典(10)
第22节:《庄子》:道家宝典(11)第23节:《庄子》:道家宝典(12)第24节:《庄子》:道家宝典(1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