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綉雲閣   》 第九十八回棄海歸途遇靈宅 三緘登嶺見紫霞      魏文中 Wei Wenzhong

  卻說棄海奉命回關,乘得風車,片時已到。鳳春、二翠以及椒、蜻二子、西山道人等見而驚曰:“棄海兄與火煉道人夜戰山嶺,吾等得桃英姊妹音信,急約道兄道弟前來接戰。風車登上,半空遙視,未見形影。四面尋之,亦無蹤跡。吾等無奈,衹得仍回洞內。究不知兄與火煉戰於何方?”棄海曰:“火煉戰吾不過,駕了一綫火光,嚮北而逃。吾亦乘棚雲,嚮火光現處追去。火煉無處藏躲,火光扭轉,又與吾戰。戰在難分難解,未審空際是何法寶,嚮吾與火煉一拂,當被束着,墜於萬星臺前。洞內出一仙官,先問火煉,次問於我。我將碧玉師徒分散情景並義聚杏子山事,一一訴明。仙官聞之,大哭不已。”飛惑曰:“此位仙官,何其仁慈如是?但不識大哭後,又如何處爾?”棄海曰:“仙官哭後,將吾釋卻,呼隨入洞。細細審視,乃三緘師也。”又相嚮而哭者久之。
  狐惑及鳳春等喜不自勝,曰:“十餘年來,訪尋不得。今日何幸,得師行止。”於是大衆合掌,以拜上天。拜罷,復詢棄海曰:“師可念及吾等否?”棄海曰:“師當問及男女諸徒,吾言都在此地,惟三服、樂道往投靈宅,不知去嚮。師微笑曰:『已合浦珠還矣。』吾仰面視去,不知二子何時已近師身。”狐惑曰:“師衹念及吾等,未命吾等去會之耶?”棄海曰:“吾今歸來者,即奉師命呼爾道弟道兄同至萬星臺追隨步履也。”諸人聞之喜,各將所煉寶物收拾停妥,風車催動,恨不一時即到,得睹師顔。
  正驅風前行,忽然當頭一朵黃雲冉冉而至。此何仙子?乃是靈宅。自入群仙會,欲任傳道一事,為紫霞鄙論數言,兼之群仙皆視若草茅,毫不介意,心中怒甚,雲頭獨坐,以思亂道之策。策尚未得,倏忽妖風四起。慧目凝視,但見男女妖精數人,陸續而來。靈宅暗思:“不如將此數妖收在吾洞,再煉奇陣,以誅三緘。因將麈尾一揮,現了一道金光,照着妖風內面。
  棄海謂狐惑曰:“當頭瑞雲冉冉,必係仙子云遊,見吾等下面乘風,故以金光射入風車之內。是欲與吾等有言也,吾等須乘機應對,不可大意。如或冒犯,仙子法寶烏能勝之?”狐惑曰:“吾輩修此大道,恐是無緣。不然,何多阻隔?”棄海曰:“道高魔至,自今及古,皆是如此。況爾我乎?”言談之間,靈宅子已將雲頭按下,與風車品對,曰:“爾等何往?”棄海視之,靈宅子也。因言曰:“吾輩無所去從,不過在洞無事,閑遊四境耳。”靈宅子曰:“閑遊者,仙子乃敢言及。吾觀爾等盡屬妖群,乘風出遊,必有所害於世。如不實告,吾將以斬妖劍斬之。”棄海曰:“天上仙子,當抱仁慈。
  即一蟻之微,尚不忍傷。爾乃口中動輒言殺,恐亦妖屬,而非仙真。”靈宅子曰:“吾非仙真,爾敢與吾鬥否?”棄海笑曰:“仙與妖部論弱爭強,更非仙纔,且無仙度矣。”靈宅子曰:“爾既不與吾戰,可投吾門下,吾教以先天大道焉。”棄海曰:“吾聞求師者知其師賢,自不遠千裏而來,斷未有往教之理。
  今以爾好為人師之言一倡,將世之好為人師不自諒者,皆自爾言始也。”靈宅曰:“吾告爾以好言,爾反加吾以惡語。吾乃金仙一品,豈畏爾妖部耶?”棄海曰:“仙子自不畏妖,以其恃有仙法也。特恐仙法未深,欺妖而轉被妖侮,群仙聞得,不免貽笑大方。”靈宅子見棄海舌利,乃下氣言曰:“爾輩若投吾門,吾必竭力教爾大道。”棄海不語。靈宅又曰:“吾明告爾,毋得錯過。吾之往教於爾者,是愛爾等纔有可造而道易成也。”棄海曰:“吾自有師,不煩爾教。”靈宅曰:“爾師何人?”棄海曰:“吾師非無名之輩,乃虛無子旨奉上天,闡道人寰,脫化三緘便是。”靈宅子聞得“三緘”二字,心中火發,手持麈尾嚮棄海揮來。棄海持槍順手刺去。狐惑與椒蜻二子、西山道人、二翠、鳳春、紫花娘、桃棠二英以及金光道姑等,各各勇往,將靈宅圍着。靈宅子雖有仙寶,未帶身邊,惟彼以槍來,此以麈揮而已,兼之四面攻擊,甚難招架,衹得吹氣一口,化綫朱光而逃。
  棄海忙收了槍,呼及諸道友曰:“靈宅子化光逃去,必取寶物以誅吾等。吾等催動風車,急墜萬星臺前,倘如彼追至,自有吾師解救。”言已,風車催動,齊嚮萬星臺而墜焉。棄海先入洞中,參拜三緘。三緘曰:“弟子等都來乎?”棄海曰:“都來矣。”三緘喜,傳呼入洞。諸弟子一一參拜,師徒相見,悲泣不已。久之,三緘曰:“爾等自今無論女男,俱可同遊矣。
  但竜女、紫玉諸女徒等尚未知師在此,爾弟子誰去傳之?”三服、樂道同聲應曰:“弟子願任此役。”三緘曰:“如是,速去速來。”二人去後,棄海稟曰:“吾奉師命,將諸道友導至半途,遇着靈宅真人,苦教弟子等投彼門下。弟子不服,侵以不入耳之語,彼遂與弟子云中大戰。幸諸道友四面圍攻,彼難支持,化光循去。然去則去矣,弟子想彼戰敗,必來報復。師徒居此,不可不防。”三緘曰:“待彼來時再作理會。”一日,三服、樂道將竜女、鳳女、紫玉、雪青子、榴真人、了塵子、從善道姑、醋枉道姑、回念道姑一一導至。三緘命各入洞,分班習道。復為分別門徒,傳以三步功夫,使其前進。
  棄海等得師所傳,如獲奇珍,時時習之,不在言下。
  且說紫霞前日與諸仙議論已妥,欲傳三緘大道。碧虛真人先至萬星臺,仙法略施,將山化為數十重,層巒迭嶂,如蓮吐蕊。每重亭臺樓閣,錯雜不一。山形化後,紫霞乘得彩雲,仙樂嗷嘈,來至是山首層萬福樓中坐定。兩旁侍立者:復禮子、正心子、誠意子、虛靈子、靈昧子,按部就班,一時碧虛、凌虛、清虛、雲衣、霞衣子等同來樓內拜賀紫霞,紫霞真人設宴相待。宴罷。諸真各回洞府。紫霞獨坐樓畔,以候三緘。
  三緘一日謂諸弟子曰:“萬星臺山形鎮靜,寬平可愛。吾欲遊玩,願隨者去,不願隨者,仍於洞所各煉道功。”諸弟子曰:“師欲遊玩,弟子等俱願隨之。”三緘於是取齊寶器,緊帶身旁。出得洞門,望而驚曰:“是山寬平而無峭壁,荒蕪而沒樓臺。今鬍變作聳翠之形,高起亭臺樓閣這像耶?吾師徒既遊此山,切毋相離左右。恐係妖魔現此幻境,牢籠吾輩也。凡隨吾遊者,宜防備之。”諸弟子曰:“師命是遵,不敢有違。”三緘遂率諸子,由崖而上。層層石級,約有十丈之高。石級登餘,有亭高聳。三緘極目,額懸四字曰:“乾坤一氣”。又仰視亭上一層曰:“無欲亭”。師徒步入亭中,直到其頂。俯首下視,若在半霄之上,周圍視罷,下得亭來,又是一嶺巍峨然,怪石嵯峨,如金如玉,晶光四射,雅色宜人。三緘師徒由嶺直下。下到嶺尾,復見一閣,紅垣圍繞,一派青鬆翠柏,萬竿修竹。由門入之,閣上一額,雲“玄氣調神”。二重度入,其額則曰:“養我華根”。玩賞一周,斜由閣左行去。行約二三裏許,露一淵焉。淵之周圍,係欄桿遮護。淵外一碣,大書“太淵”兩字。太淵上面,門開七道。由太淵而上,有“清靈剎”。
  路過“清靈剎”外,有一茅廬。三緘曰:“是山佳境,何多如是?吾必窮其底藴,此心始安。”狐疑曰:“山右已見,不若由山左去,看又如何?”三緘曰:“可。”師徒於是由山左轉去。所行之處,如空空閣、非我閣、非虛閣、無間閣、恬淡閣,指不勝屈。三緘目不停視,麯麯折折,直到山半。山半亭臺樓閣較前更多。
  師徒性情不一,有貪看亭臺者,有貪看樓閣者。又兼山麓忽來數隊道士,漁鼓簡板,唱道之聲不絶。遂將師徒分散,各遊一地,惟狐疑、紫光二子隨三緘上頂。頂上一樓,寬大異常。
  仰視其額,曰“萬福”。三緘入,見一老道凝神獨坐,忙參拜之。老道曰:“子何來?”三緘曰:“弟子云遊到此,出其不意也。”老道曰:“爾所學者何業?”三緘曰:“弟子不揣固陋,欲服玄門之氣,以求長生。”老道曰:“如是,子非凡品。
  爾道能闢𠔌乎?”三緘曰:“間或能之。”老道曰:“爾已得半矣。可於明日晨早來斯,吾有所傳,不令外人知得。”言罷,仍復凝神獨坐,緊閉雙眸。三緘侍立逾時,拜辭下樓,就於樓之東廊安止。狐疑詢曰:“吾師今日所遊何處?”三緘曰:“樓中耳。”狐疑曰:“弟子同入樓內,師忽不知所往,因候於茲,不意吾師尚在其中也。”三緘曰:“吾師徒三人,即在此地安閑數日,然後下山。”狐疑曰:“此地雅緻,師心悅之,弟子敢不候之?”是夜安宿。
  次日早起,三緘獨自上樓。老道曰:“子來乎?”三緘曰:“來矣。”老道曰:“爾氣已浩然,精已固然,神已凝然,可謂朝元返本,明善復初矣。所欠者,一氣未剋衝和,命門揭之不開,丹光故不能出鼎。待吾傳以服食紫華之英,必要如是如是,方教爾頭戴白巾,足距丹田之法焉。”三緘得此一傳,心內明然豁然,拜舞而退。習主月餘之久,頗已純熟,由此悟彼,即華池之沐浴,靈根之灌溉,無不洞澈。道習數月,五髒有相得之機。久而習之,已覺一氣衝和,命門一揭而開,丹光出鼎矣。老道於此見三緘內功已滿,胎嬰結就,衹候神出泥丸,乃命之曰:“爾在樓中,好好煉爾胎嬰。俟實體養成,吾自前來傳以變化。但養爾胎嬰之際,宜命爾二弟子守護嚴謹,毋使人驚。”三緘喜不自肚,遂命狐疑、紫光左右護衛。
  獨坐數月,嬰已養成,老道又來樓頭,語及三緘曰:“爾內功如此,外功尚欠,還須雲遊以積之。”三緘曰:“雲遊不敢辭,但祈喜師傳以變化之妙。”老道傳已,三緘再拜稽首。
  退樓下,一一煉熟。復上樓閣,欲求指示以未得者。老道見而笑曰:“爾又有所求乎?”三緘曰:“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聚仙臺諸真論道 虛無子四境遊神第二回遵師言投生擇地 遊冥府奉命提魂
第三回三緘觀劇遇狐狸 七竅乘舟見毒竜第四回訪友人誤入仙莊 遇蘇子巧生魔障
第五回背福海三妖喪命 遇不情七竅迷心第六回迷女色師提入夢 臨渤海怪亦充仙
第七回望紅燈誤認蘭若 遊緑野忽遇仙亭第八回率野鬼石村排陣 遇柳精泥郭為神
第九回朝元洞六魔擾世 靈根寺三道傳功第十回黃河島赤鯉為害 泥丸國白鳳銜珠
第十一回盜電光三緘負疾 遊白馬萬裏思親第十二回奉父母誠感天地 讀詩書道易功名
第十三回查良緣三請月老 得王爵四失雲卿第十四回謫遼陽情傷毒役 過秦嶺念切慈親
第十五回遇杜公山亭養疾 逢匈奴塞外看羊第十六回羊奔澗得逢仙友 虎出穴又仗神威
第十七回轉後洞折磨苦甚 訴前言贖取情深第十八回化仙府憑空試法 出遼陽選地為傢
第十九回集諸仙洞中議道 化田翁郭外談玄第二十回冒三緘題詩訪友 引七竅入閣言情
第二十一回過裙山邀入洞府 離沐水錯認歸途第二十二回棄道心皆由巧辯 崇儒學幸服青衿
第二十三回純陽觀求桃卜卦 聚陰臺遇鬼問神第二十四回仙緣莊夢友談道 盤澗𠔌有怪為鄰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