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續濟公傳   》 第九十七回 傳懿旨母子起猜疑 進皇宮姊弟謀易位      坑餘生 Keng Yusheng

  話說張祿正然領了懿旨,一團高興,由慈寧宮往外就走。剛剛走到宮門,忽見皇帝聖駕已到宮外,欲待回避,已被皇上搭眼看見;欲要上前,又怕機關敗露,伸伸縮縮。那皇上見他這樣形象,心裏覺得有些起疑,就喚了一聲:“張祿往那裏去?”張祿一聽,格外着慌,連忙跪下說道:“奴婢不到那裏去。”皇上又道:“既不到那裏去,出宮幹什麽?”張祿更加嚇煞,呵着舌頭說道:“奉、奉、奉懿旨,有、有、有事去的。”皇上道:“懿旨在那裏?”衹見張祿忙在袖中將懿旨拿出,皇上接過來一看,說:“太後傳旨,光明正大之事,你這鬼頭鬼腦,是何道理?且記下一顆腦袋兒,你代我小心的好。”張祿連聲諾諾,暗暗叫苦。皇上便把那懿旨展開,但見上面寫着道:“淑孝慈恭皇太後詔曰:諭爾寇楨,敬聆懿旨。逮市蘇同,着即釋放。無論供否,將案註銷。毋負朕意,欽遵欽此。”皇帝看畢,把臉都氣青了。也不等當官太監傳旨,匆匆直奔嚮官。
  走進宮內,卻見周選侍正在那裏,同太後指手畫腳的說話。皇上一見,格外作氣,就知道這個草詔,多分是他做的。皇上此時真個氣滿胸膛,連見了太後例行的常禮都忘掉了。便說道:“請問母後,適纔降到刑部的聖詔,是有的嗎?”太後見他形容帶氣,也作色道:“詔是我下的,難道我慈寧宮的懿旨,不應行嗎?”皇上見太後氣憤不過,便心生一計,說道:“母後不必動手,但刑部寇楨,他傢世傳的折獄名手,倘旨意中話說不清,他便藉此抗逆,反與國體有礙。所以臣男不得不查點查點,不知母後諭旨上果否說清,做了有多長的?”太後見他話說得在理,也就平下氣來說道:“此回諭旨,我倒仔細過目,大約有五百餘字,並且說得十分透徹。”皇上道:“既這樣說法,臣男也放心了。但不知這個詔旨,是誰交代張祿的?”太後道:“是周選待交代他的。”皇上聽畢,回轉頭來對隨來的太監說道:“周選侍偷換懿旨,速即拿下。”說畢,袖中拿出懿旨,呈在禦案說道:“母後請看,五百餘字的懿旨,怎麽被他換做不到五十字了?料想這個賤婢,膽大妄為。母後精神不足,將後恐誤大事,着先交昭陽院嚴加管束。”周選侍聽說,嚇得臉上如蓋了白紙一般。兩個宮監,上前便要動手,太後衹得忍氣吞聲故意的駡道:“賤婢!慣會偷懶。你告訴我說的有五百多字,怎麽連五十多字都沒有?實屬可惡!本當發往昭陽院管束,姑念初犯,着記大過一次。”皇上見着如此,也衹得推點含糊,說道:“姑念母後講情,以觀後效。”又高聲對大衆說道:“嗣後慈寧官如有懿旨,若不送至朕前過目,擅行發出者,照假傳聖旨議斬。”說畢,使喚太監取過筆來,在懿旨上寫了個“吊銷”兩字。皇上也不多言,辭了太後即行回宮不提。
  卻說徐天化自從那日宮中宴會,心中憤憤不平,便欲闖進宮中,以泄其憤;後來反被他兒子破釜沉舟的一頓勸說,纔把念頭打斷。所以過了數日,也不上朝,也不進宮。這日實在悶氣不過,便悄悄的騎了一匹馬,帶了一名親隨,到了慈寧宮。當宮太監見得國舅前來,是認得慣的,也不待通問,就連忙跑到裏面,不上一刻,大遠的高聲喊道:“太後有旨,宣國舅進內。”徐天化一直就奔了內宮。徐天化方欲行禮,但見太後滿面淚容,旁立着一個周選侍,一見國舅,便說道:“老兄弟也不必行禮了,你傢姊妹這個位兒,怕的也坐不穩了。”國舅聽見,這一嚇非同小可,忙問道:“究屬所因何事?”太後方要開言,又是淚珠直滾,覺得心中一股又酸又苦的悶氣,把個喉嚨抵住,要想說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剛好周選待加油添醬的,便說皇上怎樣不孝,怎樣把懿旨吊銷。說完,又說道:“不是奴婢膽敢妄說,總之就今皇上,此刻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把妻黨看得十分尊重,至於母黨,很有點瞧不上眼。就如前日高麗進來的貢貨,西宮國舅生日,他揀了多少頂色頂尖的送去,可曾送絲毫給國舅嗎?又如前日宴請聖僧,要看國太面上,就派頭一位先請國舅,他可曾去召國舅赴宴嗎?”
  看官,你曉得這個周選侍有多利害,他說的這幾句話就同利刃在徐國舅心頭上戳去一般。但見徐國舅怒氣勃勃,大聲喊道:“還了得,反了反了!”國太連忙上前用手掩住他嘴道:“還了得,這是什麽所在?墻有縫壁有耳,倘若傳到這個不孝的昏君耳朵裏,是當要的嗎?”國舅道:“我實在委屈不下。”國太道:“就是委屈不下,也要大傢計議,怎能大喊大叫的呢?”國舅道:“姊後言之有理,是臣弟十分粗莽。但是我們總要想個法子,整頓整頓他纔好呢。”國太聽說,嘆了一口怨氣說道:“早知今日,悔不當初。”國舅聽說,故意的問道:“姊後,此言怎麽講法?”國太道:“你倒又老糊塗了,你不記得當初立儲的時候,老皇本要立你的五賢於外甥,反是我再三勸轉。不料他一朝權在手,他就這麽樣子對我了。”國舅道:“姊後不必追悔,棄幼立長,固屬常例,而廢昏立賢,亦是恆情。其餘不必多說,就是這‘不孝’二字,還不足以定他的罪嗎?”國太道:“你還不知其細,他現今滿朝文武,廣布心腹,還想搖擺得動嗎?”國舅道:“這倒不怕,如今兵權究屬還在臣弟手裏呢!”周選侍聞說,忙插口道:“國舅這言不舛,他再有多少扶鑾保駕的,但沒得兵權,終屬無用。在奴婢看來,國太、國舅要有意見,就請趕緊商酌,俗語上說過的:“當斷不斷,反受其禍。”假如聖上因同母後不睦,想到國舅身邊,降一道聖旨,收去兵權,那時真就坐以待斃了。”國舅道:“你們皆莫作慌,待我回去同三兒徐焱斟酌斟酌,他到很有點見識。”國太道:“須要慎重,倘是漏點風聲,就取滅門之禍了。”國舅道:“勿須過慮,還請自保竜體。”說罷,便作別出宮不提。
  且言寇幀審問蘇同,一連審了六七次,大刑幾乎用盡,卻無半字實供。皇上因在慈寧宮看了懿旨,更加着急,隨即降了一道諭旨:“頒限三日,着將案情審明。”寇公一連又審了兩日,還是沒供。這日早晨起來,便喚鐵匠打了一雙紅綉鞋。看官,你道這紅綉鞋是件什麽刑罰?就是打的一雙鐵鞋子,用時將炭火燒紅,令犯人兩腳套上,登時兩腳枯焦。要論刑部寇大人,本是一位仁厚忠正的官長,衹因這個蘇同,抵死不供,弄得無法可製,所以纔想出這個刑罰來。當下見鐵匠將鞋子造成,便將他的風箱火爐一並留下,隨時升了大堂,分付把蘇同帶上。寇公一見蘇同,反轉垂淚說道:“我看你這個案件,就是從供定罪,也不過照圖逆不成車徒而已,你何必一味熬刑,自尋苦吃?”說着,寇公就指着炭爐內一雙鐵鞋說道:“你看這雙鞋子,燒得飛赤的,一到腳上,皮骨皆為灰燼,本部堂勸你就招了罷。”那知這蘇同眼睛閉着,睬也不睬,就同死人一般,無論寇公好說醜說,他是一言不發。寇公十分氣悶不過,說道:“我拚着一個尚書前程,交給你罷。”便把公堂一拍,分付行刑。但見一人端過一張凳子,把蘇同坐下。又用兩人挺着背後,抓緊他兩手脈門,又用兩人手持鐵鉗,將兩衹鞋子鉗到蘇同面前,就每人提着他一隻腳嚮裏面一送,衹見腳下兩陣輕煙,一股焦臭味,異常難聞。衹見蘇同牙齒一咬,叫了一聲“哎呀”,眼睛朝上一翻,登時氣絶。大衆手忙腳亂,將鞋脫下,又用井水當臉噴去,再也沒得蘇醒。寇公在堂上,直急得抓耳撓腮,不知怎樣辦理。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出版說明第一回 顯神通智救張煜 鬥蟋蟀妙法驚人
第二回 濟公施法助孝子 趙斌葬母會群雄第三回 鄧素秋落鳳池避難 周公子勾欄院逢姣
第四回 孽海情牽如幻夢 迷花亂酒受災殃第五回 搶素秋大鬧落鳳池 盜縣印栽贓如意村
第六回 柳春華尋蹤訪賊人 狠毒蟲醉後泄機密第七回 人虎穴英雄遇險 戰群賊豪傑被捉
第八回 柳春華絶處逢生 鄧素秋智哄群賊第九回 逃虎穴群賊阻路 遇真人訴說前因
第十回 回玉山調兵剿賊 住範村巧逢巨寇第十一回 周大成反計賺柳 瑞美豪傑仗義救春華
第十二回 白竜山雙傑被獲 金鳳寨群寇心驚第十三回 柳春華尋蹤找素秋 譚宗旺誤進桃花塢
第十四回 郎纔女貌情投意合 憐香惜玉海誓山盟第十五回 花臺客人贅小西天 俏郎君氣走桃花塢
第十六回 戰群賊豪傑逃性命 玉山縣淫賊殺烈女第十七回 劉香妙火焚如意村 振八方奉諭訪淫賊
第十八回 楊明初會劉香妙 義土驚走吳道興第十九回 清幽觀智捉劉香妙 野竜灣水淹振八方
第二十回 劉傢渡四雄逢水寇 三傑村群賊殺雙雄第二十一回 二義士絶處逢生 隱賢莊巧逢俠客
第二十二回 小劍客夜探三傑村 賽妲己囊沙捉俠義第二十三回 小劍客誤入翠雲樓 衆英雄齊集李傢寨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