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綉雲閣   》 第九十七回萬星臺師徒聚首 群仙會議論傳功      魏文中 Wei Wenzhong

  片刻之際,萬忍真人手捧一瓶,來會紫霞。紫霞細視,其瓶腹大如鬥,頸長而口細,質樸而堅剛。視已,詢曰:“真人此寶,煉有多年?”萬忍曰:“僅十載耳。”紫霞曰:“吾門法寶,或數百年,或數千年,方可煉成。此寶何成之易也?”萬忍曰:“是瓶別無煉法,衹在氣之能養。十年養氣,故易成之。”紫霞曰:“如是,真人破陣時,吾亦隨行,以觀此寶之異。”萬忍曰:“爾試看看,能破烈焰者,莫此若也。”言畢,飛身而去。紫霞亦乘雲而來。
  剛到烈焰陣前,萬忍真人大聲吼曰:“何處妖魔敢設此陣?”陣內出一猛勇漢子,怒氣勃勃曰:“吾與虛無子結仇甚早,今日相遇,誓必誅之。”萬忍曰:“虛無子奉命闡道,爾何敢阻?”猛勇漢曰:“吾仇不復,此心難甘。爾有何能,敢入吾陣?”萬忍不答,竟入陣內。猛勇漢疾聲呼曰:“鬍不與吾擊之?”呼聲剛住,無數巨漢怒目而來,擊者亂擊,駡者亂駡,勢若蜂蝗。真人不慌不忙,將萬忍瓶連拍幾下,瓶口倒竪,吐出千百細人,嚮着巨漢,笑容可掬,或拜或舞,謙恭之象,令人入目萬氣俱消。始而巨漢見之,猶有怒而打駡者。細人愈恭愈下,直使巨漢霎時亦不詈擊,而柔過於瓶內人焉。瓶內人又復稽首者三,巨漢嘩然散去。猛勇漢子止之不着,陣勢難支,騰空而逃。萬忍真人馳追數裏,猛勇漢曰:“讓爾道闡此時,吾誓必擾亂人心於他日。”言罷,一股烈氣直落塵寰。
  紫霞見陣已破,將三緘師徒救出,拜謝萬忍,曰:“萬忍兄所煉之瓶,破茲烈焰,易如反掌,真至寶也。而今猛勇漢子乘烈氣以入塵寰,何不將瓶留於人間,製此猛漢?”萬忍曰:“吾遣瓶內一二細人投生,以為忍讓師。有能學者,不怕烈焰相逼,一笑可以消之。但猛勇漢子先墜塵寰,恐粗暴而激烈者多,瓶內細人投世在後,恐謙恭而能讓者寡。然能讓雖寡,得一則身傢可保,總不似猛勇剛強之敗傢喪身者為至易耳。吾言如是,尚未盡此瓶之妙,改日相晤,再為訴之。”言別一聲,乘雲竟去。紫霞亦歸洞府。
  三緘師徒得萬忍真人救出烈焰陣中,又嚮徵途奔走。行了數裏,來至萬星臺。三緘謂諸弟子曰:“此山大而方平,雖萬石嵯峨而石臺高闊,中有石洞,毫無纖塵,真乃吾人煉地道也。
  吾甚羨慕,可於今夕是洞宿之。”狐疑曰:“師心既欲,即在此息肩焉。”言已,師徒陸續拾級而入。時至二更,倏見萬石放光,雜如星點,時隱時現,不可指數。迨至三更後,萬星愈現,光芒四起,已將石穴照耀如同白晝。三緘嘆曰:“塵世亦有仙境。恐為坐井觀天者未剋見之,即與彼言,亦不深信耳。”無何,鼍更四報。忽下一陣驟雨,狂風大起,喊殺聲聲。
  三緘驚曰:“洞外皆山,無有居人,叫殺之聲從何而至?是必妖與妖鬥也。”遂命狐疑、三服出洞視之。二人駕起風車,騰空下視,衹見風雨之內有二妖焉。一噴火光,一噴泉水,彼來此往,爭強論弱,戰了數十次。愈戰愈厲。狐疑私謂三服曰:“二妖武藝不分上下,真雄物也。”三服曰:“妖已看明,吾與爾回覆師命。”狐疑諾。歸洞察曰:“半山二妖相鬥,勝負莫分,泉水火光,兩相薄激。奈屬黑夜,不辨妖物是何。”三緘曰:“如是,可以腸紼子收之。”狐疑得命,乘風來至山頂。見妖物尚在力戰不已,暗將紼子拋去,當把二妖捆下風車,束而愈緊。二妖此際攢作一團,墜於萬星臺石穴之外。三緘出而詢曰:“二妖何名?”內一妖曰:“吾乃北海關火煉道人,數百年來,在德島東面錦霞洞內修吾道果。不知何處來了妖道數人,霸占吾洞。吾心不服,與之力戰,誓必拚一彼死我活,吾洞斷不讓之。”三緘聞已,轉謂此妖曰:“彼言吾已知悉。爾又何妖?各有所居,鬍為爭及他人洞府?”此妖曰:“吾乃三緘仙官門第,道號棄海,前在碧玉與師分散,四方尋訪,蹤跡渺然。吾將師恩日記諸懷,未嘗一刻拋卻。因於杏子山嶺義聚道弟道兄,煉師所傳。豈知三服、樂道各懷異志,去投靈宅,又來勢驅吾輩同師事之。吾輩不從,暗逃北海關,得遇棠英、桃英二道妹,同洞學道。奈為火煉道人騷擾不堪,故率鳳春、翠華、翠蓋和椒、蜻二子等常與之戰。昨日火煉野道戰吾不過,追至於此。不知冒犯仙子,束吾在洞。祈即釋吾,好回關前,以訪吾師行止。”三緘聞說,潸然泣下,曰:“爾竜賓耶?”棄海驚曰:“爾係何仙,知吾名號?”三緘曰:“吾非他,乃爾師也。”遂將腸紼子收回,放了棄海。棄海起,隨三緘入洞,跪於座下,大哭不止。三緘曰:“當年碧玉似蜂分。”棄海曰:“不見師顔抱恨深。”三緘曰:“今日重逢真喜幸。”棄海曰:“自茲步步傍師行。”師徒悲傷一場,從遊諸子無不墜淚。久之,三緘詢曰:“狐惑、翠華等俱在何處?”棄海曰:“同居北海關耳。”三緘曰:“如此,師於萬星臺暫住數日,爾速回北海,將男女諸徒呼來此間,與師聚會。”棄海領命,飛身而去。
  三緘又嚮火煉道人曰:“釋爾歸洞,爾休擾害生靈。”火煉道人曰:“吾見仙官師徒情深,酸人肺腑,願拜門下,追隨習道焉。”三緘曰:“爾自有道,何待他求?”火煉道人曰:“吾所習者,妖道耳,烏能得入正覺?願師指示大道而習之。”三緘曰:“收爾不難,但恐桀驁弗馴,違背師教。”火煉道人曰:“誓不敢矣。”三緘於是收為門徒,仍以“火煉道人”取彼道號。火煉拜舞畢,三緘傳以一二,令其學習不提。
  又說紫霞其人於元旦日朝賀上皇后,王母下了懿旨,令群仙聚會瑤池,賜以蟠桃禦宴。宴罷,王母乃嚮群仙而言曰:“前者吾下懿旨,命一仙子闡道人間。道闡明時,收有女徒男徒,同入綉雲閣,受享天福。不知此刻若何?”紫霞真人跪於瑤池,俯伏奏曰:“王母慈悲,恐道不明,為左道旁門以偽亂真,因建綉雲閣,待彼闡道修道之士。臣前命虛無子脫生塵世,俗號三緘,道闡四方,受盡磨折。而今心堅似鐵,已當傳功之日。奈無上意,故遲遲有待,而未敢造次焉。”王母曰:“闡道一事,惟吾開之。爾其速速傳功,使彼換形移步,俾將大道愈顯愈明。庶天下之左道旁門,不得誤認為先天後天。人世之慕道而修道者亦不得誤入旁迕。不亦見大道明而升仙之路近,升仙之路既近,由是而得道成真者,不幾多多益善乎?”紫霞得此懿旨,拜辭瑤池,與同群仙歸會於洞,曰:“王母旨意命傳大道,諸真以為何如?”凌虛曰:“三緘大道固當傳矣。然傳道必得一清淨地面,將三緘提入。至諸弟子,安置他所,待三緘功夫得時,然後出與會之,不知此議當否?”碧虛曰:“凌虛所議,非不甚善。但三緘門徒分散以來,數載未聚。今始相晤,自應寸步不離。一旦隱其師蹤,又淡修士心矣。
  以吾愚意,不若覓一高峰,暗提三緘於山巔,傳以大道。命諸弟子修道山下,庶三緘行止,常使伊等得見,乃無分心之虞。”清虛曰:“此議甚妙,可以從之。”諸真曰:“傳道如此,固然可矣。又誰為傳道人耶?”諸真內有霞衣真人曰:“彼自有師耳,何容他議?”紫霞曰:“大道無人不可授,人既不擇矣,又何拘定乎師?”凌虛曰:“三緘係爾親炙弟子,應爾傳之。”紫霞曰:“傳道吾不敢辭,宜命三緘一二門徒陪守其軀乃可。”碧虛曰:“三緘門徒,妖部多於人部。令守軀殼,妖乎,人乎?”雲衣子曰:“以吾言之,如遣妖部也,則狐疑為是;如遣人部也,則紫光為是。”諸真曰:“雲衣所議甚當,俱可從焉。”紫霞曰:“傳道之議,一一俱妥。傳道之地,諸真又以何處為良?”靜虛曰:“萬星臺氣脈甚旺,是地傳道,不亦可乎?”剛議及此。忽一真人墜下祥雲,入洞言曰:“諸真在茲所議何事?”紫霞極目,靈宅子也,怒應之曰:“王母今日旨下瑤池,命吾會聚群仙,議傳三緘大道,以成真品耳。”靈宅子曰:“三緘閱歷未深,何得驟傳大道?待彼再造數十載,乃可議之。”紫霞曰:“三緘習道時辰,不可謂不久矣;所受磨折,不可謂不多矣。以道而論,胎嬰當結矣;以勢而論,懿旨難違矣。爾每於其中阻此闡道之行,究有何者不服?”靈宅子曰:“大道為公,原非私授。群仙俱聚在茲,何不一及於吾?吾今來此,亦為傳道計也。嚮者吾雖纍阻三緘,正以磨煉其性情,消融其渣滓。今如議傳彼道,吾願當此一任,以輓昔日阻滯之非。”紫霞曰:“三緘吾弟子也,吾自傳之,毋容爾慮。”靈宅子見議不允,心中恨甚,乃大聲曰:“不怕爾議得恰當,吾實有以亂之焉。”言畢,乘雲騰空竟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聚仙臺諸真論道 虛無子四境遊神第二回遵師言投生擇地 遊冥府奉命提魂
第三回三緘觀劇遇狐狸 七竅乘舟見毒竜第四回訪友人誤入仙莊 遇蘇子巧生魔障
第五回背福海三妖喪命 遇不情七竅迷心第六回迷女色師提入夢 臨渤海怪亦充仙
第七回望紅燈誤認蘭若 遊緑野忽遇仙亭第八回率野鬼石村排陣 遇柳精泥郭為神
第九回朝元洞六魔擾世 靈根寺三道傳功第十回黃河島赤鯉為害 泥丸國白鳳銜珠
第十一回盜電光三緘負疾 遊白馬萬裏思親第十二回奉父母誠感天地 讀詩書道易功名
第十三回查良緣三請月老 得王爵四失雲卿第十四回謫遼陽情傷毒役 過秦嶺念切慈親
第十五回遇杜公山亭養疾 逢匈奴塞外看羊第十六回羊奔澗得逢仙友 虎出穴又仗神威
第十七回轉後洞折磨苦甚 訴前言贖取情深第十八回化仙府憑空試法 出遼陽選地為傢
第十九回集諸仙洞中議道 化田翁郭外談玄第二十回冒三緘題詩訪友 引七竅入閣言情
第二十一回過裙山邀入洞府 離沐水錯認歸途第二十二回棄道心皆由巧辯 崇儒學幸服青衿
第二十三回純陽觀求桃卜卦 聚陰臺遇鬼問神第二十四回仙緣莊夢友談道 盤澗𠔌有怪為鄰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