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 解析人格触摸灵魂的书:童话人格   》 白雪公主与魔镜王后二(1)      Ke Yunlu

  我们开始解析这个童话。  在这个被人们读了千百遍的故事中,到底隐藏着哪些人们也许不很清楚的事情?  一,在这个故事中,国王形同虚设,未起任何作用。似乎所有的读者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对此没有提出疑问;但这却是特别值得探究的。  国王、王后与白雪公主组成的是一个家庭。国王的形同虚设,不过表明在这个特殊家庭中,男人对妻子与女儿的关系没有任何干涉力。可能是他没有这个权利,也可能是他根本无视家庭内的事情。  一旦从这个角度认识问题,就会在相当多的童话故事中发现类似的情况,当女儿与母亲特别是与继母发生对立冲突时,父亲常常是不存在的,或者存在也是无济于事的。  这隐喻地象征了一种家庭格局:缺乏父亲影响的家庭格局。  二,在这个童话中,持有魔镜的王后是以继母的身份出现的,她对白雪公主的迫害以及白雪公主在这种迫害中成长的过程是故事的主线。  在各民族童话故事中常常会出现凶恶的继母形象;而在继母的压迫下成长起来的小女孩,往往是这些童话中令人同情和倾心的主人公。她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也就是摆脱继母迫害的过程。  或许在生活中,继母确实有虐待前妻儿女的倾向,当童话故事将继母的虐待作为年幼的女主人公追求幸福的对立面时,这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然而,当我们看到众多童话故事中类似的小女孩都在继母的环境下长大,而很少发现她们生母的存在时,我们却慢慢探到了事情的深处。  我们不得不说,继母在这些童话中其实是转化了的生母形象。  继母是存在的,但毕竟是不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对女儿粗暴专横的亲生母亲却并不鲜见。继母其实是这一类生母的象征。这是我们在这一类故事中的发现。  三,这样,持有魔镜的王后对白雪公主的嫉妒就有了真正的含义,这其实是母亲对女儿的嫉妒,是上一代女人对下一代女孩的嫉妒。  这种嫉妒,细心的读者可以在不少文学作品中看到。  甚至在生活中也能够看到这样的典型。在一些家庭中,母亲对逐渐长大的女儿暴露出十分明显的嫉妒来,并由此发生种种排斥女儿的做法。  当然,母亲嫉妒的极端行为是极少的;但一般的嫉妒与排斥,却可能以不被人觉察的方式普遍存在着。  这种做母亲的嫉妒,本质上又是做妻子的嫉妒。  四,这样,我们就可以领会,何以白雪公主到了七岁的时候,魔镜才会对王后说,她已经不是世上最漂亮的女人了,白雪公主已经超越了她。  这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刚出生的女儿对母亲是不会有太大刺激的,也很难引起她更多的嫉妒。即使丈夫对小女婴十分喜爱,做母亲的也还更多地把女儿当做一个需要自己照料的幼小生命。  然而,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性特征,越来越美丽,与父亲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时,母亲肯定要承受一种刺激和压力。  七岁的女儿有可能使母亲的嫉妒有了多一点的表现。魔镜在这个时刻发出告示,无疑是有“生活依据”的。  五,在魔镜王后的迫害下,白雪公主离开王宫跑到森林里去了。  魔镜王后的迫害行为在生活中可以视为母亲对女儿的排斥。  而从白雪公主的角色理解,她离开王宫来到大森林,可以视为生活中女儿在回避母亲压力时离家出走的倾向。  这是女孩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倾向。  六,七个小矮人在森林中的小木屋出现了,他们对于白雪公主无疑具有重大的人生意义。  对于一个逃离家庭的小女孩,七个小矮人像女孩通常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男孩子,会成为她的伙伴。她在他们的环卫与帮助下成长起来,离开了这些小伙伴,她永远不会真正长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作家出版社
一 为什么活着(1)一 为什么活着(2)二 人格的概念(1)二 人格的概念(2)
三 童年(1)三 童年(2)狼来了一狼来了二
狼来了三(1)狼来了三(2)狼来了四狼来了五
狼来了六狼来了七俄狄普斯情结一俄狄普斯情结二
俄狄普斯情结三(1)俄狄普斯情结三(2)俄狄普斯情结三(3)俄狄普斯情结四(1)
俄狄普斯情结四(2)俄狄普斯情结五(1)俄狄普斯情结五(2)俄狄普斯情结六(1)
No.   [I]   [II]   [III]   IV   [V]   [V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