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天变(中国历代宫廷政变全景) 》
东昏失德亡天下--萧衍起兵以梁代齐(12)
张惠诚 Zhang Huicheng
崔慧景见大势已去,便率心腹数骑偷偷逃走,想渡江投降北魏。路上又被官军几次截杀,逃到江边时,只剩下孤身一人,被一个渔夫杀死,时年六十三岁。崔觉扮作一个道士逃走,后来也被俘获杀死。
崔慧景失败后,萧宝玄也狼狈逃走。数日后,被人搜出,献给萧宝卷。萧宝卷见状大喜,决定戏弄萧宝玄一番。他命人将萧宝玄带入后堂,用布障将其团团围祝然后,命令左右恩悻几十人在布障四周鸣鼓呐喊,用刀枪向萧宝玄身上乱刺。萧宝玄犹如困在笼中的野兽,四处奔跑着,尽力躲避着四处袭来的刀剑。但由于活动空间太小,尽管他手脚灵活,还是被屡屡刺中。可怜萧宝玄一个帝室之胄,须臾间便被刺得遍体鳞伤。萧宝卷在一旁欣赏着这个残忍的游戏,乐得手舞足蹈。他得意地对萧宝玄说:“前一阵子你包围台城,我每天都惶恐不安,如今我也让你尝尝这个滋味1
过了一会儿,萧宝卷玩够了,从侍从手中夺过一把剑来,一剑便把萧宝玄刺死。
叛军盛时,萧宝玄率军驻扎在东府城,很多官吏和百姓都前来投奔他。崔慧景失败后,从萧宝玄处搜得很多名单,萧宝卷下令将它们全部烧掉。他说:“我的弟弟尚且背叛我,,何况他人?这些人就不要追究了1短短一句话,使得很多人侥幸活命。
在平定崔慧景叛乱的过程中,萧懿立了大功。事后,萧宝卷任命他为尚书令、都督征讨水陆诸军事。此时,宿臣旧将诛除殆尽,朝政十分紊乱。萧懿到任后,殚精竭虑,日夜操劳,试图扭转这一局面。对萧宝卷的荒诞行径,他也时加劝阻。怎奈萧宝卷不可救药,依旧我行我素,巡游出幸,更加频繁。萧懿回天乏力,每日忧心忡忡。
几个月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十月里的一天,萧懿正在府中闷坐,左右报告说长史徐曜甫来访,萧懿忙叫请进。这徐曜甫跟随萧懿多年,两人过从甚密,无所不谈。萧懿正在愁闷之时,见徐曜甫来访,自然十分高兴。
宾主寒暄一阵后,谈话逐渐转入正题。
徐曜甫道:“近来明公总是郁郁寡欢,莫非有何心事?”
萧懿道:“国事败坏如此,我怎么能不心焦1
徐曜甫道:“明公身居宰辅,为何不设法重振朝纲?”
萧懿道:“我虽然身为尚书令,但并无实权。主上昵近群小,对他们言听计从,并不把我放在眼里。我哪能有所作为?”
徐曜甫道:“主上昏虐残暴,早已丧失人心。几个月来的频繁兵变,便是明证。明公天资英武,天下人望。何不乘昏君出游之际,举兵将其废掉?”
萧懿道:“萧某自幼熟读圣贤之书,立志忠君报国,如何能行此犯上作乱之事1
徐曜甫道:“恕我冒昧,明公所说,乃迂腐之言。孟子曰:‘民之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废此无道之君,解天下于倒悬,功在社稷,如何行不得?”
萧懿道:“先生不要再说了,让萧某行此不义之事,萧某万万不从1
徐曜甫知道事情无可挽回,,乃仰天长叹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明公不用卑职之言,到那时便悔之晚矣1
说罢,向萧懿拱了拱手,也不再言语,转身扬长而去。
一场推心置腹的谈话,也便不欢而散。
果然不出徐曜甫所料,几天后,大祸便降临到萧懿头上。
原来,萧懿秉性刚正,办事严明,深为萧宝卷左右嬖悻所忌。他们便向萧宝卷屡进谗言,说萧懿要谋反。那萧宝卷被几个月来的兵变吓坏了,听说萧懿想要谋反,也不令人查明事情真伪,便下令鸩杀萧懿。
不料,萧宝卷的密谋被徐曜甫侦知。他连忙一边派人在江边准备船只,一边亲自跑到萧懿府中报信,劝其西奔襄阳,投奔萧衍。
令徐曜甫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萧懿得知消息后,却不肯逃走。他说:“古往今来,岂有叛逃的宰相?人固有一死,为社稷而死,死得其所1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1) | 序言(2) | 目录 | 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1) | 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2) | 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3) | 毒美人祸乱邦国(1) | 毒美人祸乱邦国(2) | 毒美人祸乱邦国(3) | 毒美人祸乱邦国(4) |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1) |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2) |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3) |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4) |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1) |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2) |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3) |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4) |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5) |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6) |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1) |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2) |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3) | 一本万利--吕不韦窃国始末(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