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你在今天還在昨天   》 第97節:突圍(4)      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

  以往的日子是多麽的無憂無慮呀!那時一出蟻穴,便是農傢院子。那時它們從不為食物發愁。農傢院子的每一角落,都仿佛是它們的露天倉庫。都有它們永遠也搬運不盡的營養豐富的食物。雖然院子衹不過被汪洋隔住了,但是它們卻已忘記了往日的幸運確曾存在於哪一方向。那地方在它們頭腦中似有又無,遙遠而又朦朧,仿佛變成了某種幻覺。蟻們具有從“意識”中徹底剪除苦難印象的本能。它們在哪條道路上受到過嚴重傷害,它們幾乎就永不出現在那條道路上了。這乃是由它們那種化合物“思維方式”所决定的。它們不會像人一樣從苦難裏總結和認知什麽。它們衹會忘記……
  然而在這群蟻中有一隻蟻例外——就是那衹曾問老蟻“人是什麽”的小蟻。它現在已經成長為一隻工蟻了。種群艱苦卓絶的勞動令它感動。種群為此付出的巨大代價令它肅然和心疼。種群面臨的生存危機也是它不可能視而不見的。每當疲憊而又成效甚微的勞動結束以後,它常獨自待在原先那一穴口的高坡之下,仰望着那道幾乎被砌死的裂縫,陷入長久的沉思。沒有火再從那兒噴入穴中;沒有“狂風”再從那兒颳入穴中;沒有水從那兒灌入;沒有“人”仍在洞外潛伏着時刻準備襲擊——它認為這一點是顯然的。人既是那麽神通廣大又善於製造武器的妖魔,那麽它們若企圖繼續傷害自己,這個洞穴豈不是肯定的早就不存在了嗎?……
  它想:已經發生過的事,必然另有某種原因。
  那是怎樣的原因呢?它苦苦思索,卻並不能自信地給自己一個回答。它畢竟太年輕了。它對這世界完全缺乏經驗。它的懷疑不是經驗式的。恰恰相反,正是由於對這世界完全缺乏經驗。
  從那道幾乎被砌死的裂縫透射進來的陽光,難道不是和別處的陽光一樣地明媚嗎?憶起往日在農傢院子裏自由自在地東遊西蕩,以及那多種多樣的食物,內心的感覺,豈非美好而又誘人!這一隻年輕的蟻原本是一隻害羞的蟻。它剛剛成長為一隻工蟻,還沒主動與別的工蟻們交換過食物。因而它的頭腦中,仍保留着一些尚未被種群同化的記憶的片斷……
  但是它不敢登上高坡接近那道裂縫。衹要它再嚮前邁出一步,高坡上忠於職守的兵蟻們,就會一齊地矛戟相嚮……
  那兩個孩子——有天他們聽老師讀了一篇關於螞蟻的童話,深深地被螞蟻這一種小小的生命所具有的種種可貴品質感動了。他們聯想到自己的惡作劇,不禁萬分悔恨。他們企圖嚮螞蟻表示懺悔的方式是——將半個饅頭搓成細屑,拌了紅糖和香油,撒在那道裂縫的外面……
  混合型的香甜的氣味兒,首先使最接近裂縫的兵蟻們的神經反應係統簡直沒法兒抗拒那一種吸引力。於是它們一隊隊被輪換得更勤了……
  一天深夜,那衹年輕的蟻趁兵蟻們瞌睡之際,偷偷從那道裂縫爬了出去。正如它所願望的那樣,它在外面並沒遭到任何危險,更未遭到人的襲擊。多麽迷人的夜色呀!多麽好吃的食物呀!它大快朵頤。撐得飽飽的以後又將一些食物放在一莖柳葉上,嚮穴中拖。那對於它是非常吃力的,也是冒生命危險之事。然而這年輕的蟻認為值得……
  其實兵蟻們何曾打過瞌睡呢!在崗位上打瞌睡還配是兵蟻嗎?它們的瞌睡之狀都是佯裝的。它們存心放自己的一個膽大的同類從那裂縫爬出去一次。自己由於角色的嚴格戒律不得為之的事,它們希望有一個兄弟去做。這有點兒陽奉陰違,卻也算暗中的成全啊!
  它們幫助那衹年輕的蟻將柳葉拖入了穴中。
  “你犯了死罪,當格殺勿論!”
  “我知道的,可你們不是也想享受一頓美餐嗎?”
  於是,站崗的兵蟻們也大快朵頤起來。它們竟將柳葉上的食物全吃光了。
  一隻兵蟻說:“現在,我們應該拿這件事怎麽辦呢?”
  一時間,大傢面面相覷。
  年輕的工蟻鎮定地說:“要麽,你們告發我;要麽,我明天還從這兒出去,弄進來更多的食物。事實你們已經親眼看到了。這個事實應該讓我們的種群知道的呀!……”
  那些兵蟻們做了後一種選擇。於是它們成了那衹年輕的工蟻的“地下同志”……
  第二天夜裏,從那裂縫爬到外面去的,至少有幾十衹工蟻。
  兩個孩子發現他們為螞蟻撒在地上的食物一幹二淨了,非常高興。他們搓了更多的饅頭屑,拌得更香,更甜。
  第三天、第四天的夜裏,從那裂縫爬到外面去的螞蟻也更多了……
  香而甜的饅頭屑,於是成了種群中的定量外食物。這是種群的生存所必須的補充;卻也是“非法”的食物。是種群的傳統紀律所絶不容許的。“非法”的食物在經過咀嚼之後相互交換的過程中,使另一種化合式的思想在種群中蔓延開了——既然事實上可以從那裂縫出去,為什麽不去做呢?為什麽不將那裂縫開鑿得更寬?為什麽不使陽光更多地從那兒照耀進來?為什麽不從那兒運進來更多更多的香甜食物?……
  膽大妄為的行動被發覺了……
  “我們封起那道裂縫並派兵蟻把守是為了什麽?!……”
  “我們歷盡千辛萬苦開闢另一個穴口又是為了什麽?!……”
  “但我們是可以仍從那兒出去的,而且我們已經平安地回來了……”
  “而且我們也是在履行着對種群的責任和義務……”
  於是,在這一群蟻間,發生了激烈的“思想”的衝突。每一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而且每一方都有根據那麽認為。“思想”的衝突既然不再能統一,於是演變為暴力的徵服與反徵服……
  那是極為慘烈的情形。每一方都戰鬥得那麽頑強。每一方都在為信念而攻守。每一隻蟻都“犧牲”得特別悲壯。在這一場戰鬥中,那衹變得明哲保身的中年的蟻,又被喚起了“崇高”的衝動。它用它的視死如歸的勇敢證明了它不但是一隻優秀的工蟻,而且不愧是一名蟻中的盲勇士。它的雙眼是被香頭燙瞎的。它的頸子是被那衹年輕的蟻咬斷的。當它的頭從身體上掉下來的時候,那衹年輕的蟻眼中滾落了大滴的淚。它原本是敬愛它的“敵人”的呀……
  一方衆志成城,但勇進兮不有止,男兒到死心如鐵;另一方同仇敵愾,忠誠豈顧血與骨,恆志絶不稍懈……
  蟻後自噬其腹而死;老蟻以頭撞壁身亡。那是這一蟻的種群最大的一場劫難。對於它們,似乎也衹有“眼前得喪等煙雲,身後是非懸日月”這唯一的選擇……
  當那衹年輕的蟻率衆從那道裂縫“突圍”出來——農傢的院子裏主人正在和泥。如今大多數農村已不再用草泥抹墻了,用的是水泥。
  “哥,哥,螞蟻又從這兒出來了!……”
  “別傷害它們,這次千萬別傷害它們……”
  而農人,卻用抹板平托着水泥,首先朝那道裂縫抹下去……
  “爹!你不能……”
  “一邊去!別妨礙我幹活……”
  水泥抹下去了。裂縫不見了。緊接着,第二抹板,第三抹板,水泥一次次抹下去——窗下的土磚墻,漸漸抹厚了。又厚又平滑……
  兩個孩子呆住了,弟弟眼中充滿了淚。
  那年輕的蟻回頭望去,身後跟隨着小小的稀稀散散,踉踉蹌蹌的一支蟻隊。窗下的水泥墻根告訴它,再也不會有一隻蟻趕上來了……
  它遍體鱗傷,心中充滿無邊的愀然和悲愴。
  它忽然意識到,對於它的種群,有比災難和“人”更可怕的東西。那究竟是什麽呢?在它們的頭腦中,還是在外界呢?它發誓一定得想明白這一點,並一代代告訴它們的後代……
  這一隊死裏逃生的蟻,在兩個孩子一左一右的護送之下,緩緩地爬出了農傢的院子,爬過了一條坑坑窪窪的村路,遷移嚮那個村子外去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資料來源】時代文藝出版社
第1節:“手帕人生”上的小人兒第2節:筆第3節:我和橘皮的往事第4節:“過年”的斷想
第5節:我的小學(1)第6節:我的小學(2)第7節:我的小學(3)第8節:我的小學(4)
第9節:我的小學(5)第10節:時間即“上帝”第11節:讓我遲鈍(1)第12節:讓我遲鈍(2)
第13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1)第14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2)第15節:“剋隆”一個我第16節:我與兒子
第17節:我開始告訴兒子第18節:心靈的花園(1)第19節:心靈的花園(2)第20節:體恤兒子
第21節:父親的遺物(1)第22節:父親的遺物(2)第23節:給兒子的留言(1)第24節:給兒子的留言(2)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