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97节:虎兕相逢,可怜赳赳力绝伦(4)
刘绪义 Liu Xuyi
谁知晋惠公回国后便食言,拒绝了原先答应给秦国的"列城五",并且不愿意和秦国合作。公元前647年,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国便输粟于晋。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使乞籴于晋,晋国竟然不肯。于是秦国为报复晋人,便派兵攻打晋国,秦国之间发生了韩原大战,晋国大败,晋惠公都被活捉去了。
晋惠公被活捉,完全是咎由自取。先一年,晋国大饥荒,向秦国求救,秦穆公舍弃前嫌,卖粮给晋国,使晋国百姓得以度过饥荒;转眼第二年,秦国大饥荒,向晋国求援,晋惠公竟然不肯,这就犯了两个大错:一是背恩忘义,让秦国百姓切齿;二是无亲不仁,让晋国百姓含羞。秦穆公趁此机会,倾全国之力,誓师伐晋,秦国百姓众志成城、发扬"与子同仇"的气慨,战斗力倍增;相反,晋国军民因为自己国君背德,而不肯努力与当年有过救命之恩的秦国作战。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十五年,晋惠公六年,秦穆公亲率全军主力东向伐晋,三战三捷,连续击败晋的边防部队,突破了河西防线,渡过黄河,深入晋之腹地。晋惠公亦倾起全军精锐迎战,两军会于韩原(今山西河津东),秦晋大战全面爆发。韩原大战,双方力量对比是秦军少而晋军多。但战斗力却颠倒了。晋国大夫韩简侦探敌情后说了四个字:"我怠,秦奋。"晋军人数虽然众多,但士气低落;秦军人数虽少,但战斗力高昂。战前晋国巫师照例要进行占卜,结果也显示不祥。
然而,晋惠公别无选择,"一夫不可狃,况国乎?"明知理亏且得胜的把握不大,也只能硬着头皮与秦穆公展开决战。开战以后,晋惠公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结果却因冲锋过猛,适得其反,把大部队远远甩在了后面,接着他的战车还陷进了泥泞之中,盘旋久久不出。晋惠公只得高声呼叫最近的大夫庆郑来救驾,庆郑却因为自己曾经几次进谏没有被晋惠公采纳,而心怀怨恨,不但不救,关键时刻还说起了风凉话:"是你自己不听人言,不从占卜,自求失败,干嘛还要逃?"竟然毫不理会晋惠公的死活,大摇大摆地走开了。
这一边的秦穆公也发现了晋惠公的车陷进泥泞出不来,于是亲自驱车杀来,欲图将其俘虏。晋国大夫梁由靡、韩简、虢射三人见状赶忙率兵前来截击秦穆公,并把他包围,企图将他俘虏。这时,见死不救的庆郑也赶到了,告诉梁由靡等三人,要求他们回去救晋惠公,于是晋国三位大夫只好舍了秦穆公先去救晋惠公,这样一来,秦穆公反倒解了围。最终的结果,晋军没能捉住秦穆公,也没能救出晋惠公,晋惠公反被秦军活捉。
不过,带回这个俘虏,倒引起了秦国上下的一片争议。首先是穆姬听说了这个消息,就以死来威胁,说,两国国君不是玉帛相见而是刀兵相见,这是上天降下的灾祸,如果穆公早上把晋君带进国都,那么晚上穆姬就自焚,如果晚上进入国都,那么早上就自焚。于是秦穆公只好把晋惠公暂时放在灵台。而秦国大夫却要求把俘虏带进国都。有的甚至要求把这个俘虏杀了。最后大夫子桑出了个主意,《左传》和《国语·晋语三》都记载:秦国大夫公孙枝献谋曰:"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质其嫡子,使子父代处秦,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秦始知河东之政。"
晋惠公获释归国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在战场上见死不救的大夫庆郑。韩原之战两年后,秦国将黄河以东土地归还晋国,秦、平分桃林、崤函的控制权,这样,秦晋间的较量以秦国取胜,不仅夺取了河西之地,且不久,秦灭梁、芮,秦的疆土又向东扩大了一步。
秦国为了拉拢晋国,又把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质于秦国的晋惠公之子圉,"秦归河东而妻之",但公子圉非但不感谢,反而想法从秦国逃回了晋国。晋惠公死后,公子圉即位,他就是晋怀公。
晋怀公逃走后,秦人非常恼怒,便派人把公子重耳接到秦国,发兵送重耳回到晋国,求晋人作内应,把晋怀公杀死,立重耳为晋君,重耳就是名震中原的晋文公。
秦人帮助晋文公即位,本以为晋国从此可以听从秦国的摆布,殊不知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备尝艰难,随从将士也都是卿相之才。公元前632年,晋楚之间又爆发了著名的城濮之战,把楚国打得大败,晋国一跃成为北方霸主。秦国不仅不能左右晋国,反而还不得不听从晋国的要求随同征战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原因是晋文公流亡到郑国时,郑人无礼于文公,而且城濮之战中郑国又助楚。郑国派烛之武为使,说服了秦穆公退兵,晋国亦罢兵。
秦国的东进,受到晋国无情的阻击,晋国也认识到,秦晋之间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种"秦晋之好",相反二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晋大夫先轸说过:"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在晋国君臣强大的阻力下,秦国不得不调整战略,任用贤能,南结楚国,向西发展。"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 | 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 | 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 | 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 | 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 | 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 | 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 | 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 | 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 | 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 | 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 | 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 | 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