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民国春秋   》 第三卷·第十章 井冈红旗      刘凤舞 Liu Fengwu

  国民政府撤到太原,成了阎锡山的一个政治上的累赘和经济上的包袱。有人打趣地说阎:“民国19年9月9日上午9时就职,合为四九三十六,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冯玉祥得知东北军入关的消息后,仍自信实力尚在,可以坚持下去。他派部属张允荣去见阎锡山,请求派有力部队入豫支援。阎已完全失去信心。他对张允荣说:“不好办,不好办,仗是不能打了,退到山西再说。”
  冯玉祥决心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固守郑州。不料,冯属下骁将吉鸿昌被蒋介石以河南省主席之职和大量金钱,利诱收买,于9月下旬首先倒戈,梁冠英、张印湘等通电附和。张维玺所指挥的南路七八万精锐部队遭敌包围,反蒋阵线的杂牌军更是土崩瓦解。
  冯部重要将领冯治安、田金凯、任应岐等部也在新乡一带陷入蒋军重重包围之中,在蒋军从陇海路攻占开封之时,阎锡山、汪精卫密往郑州会见冯玉祥,商讨善后方法。汪精卫提议利用现有力量最后退往大西北硬干到底,冯玉祥同意义”,是把人仅仅看作历史力量的活的体现,辩证法是“马克,并主张立即在黄河北岸建立稳固防线。但阎锡山装模作样地说:“这是国是之争。我们军事上虽已失败,但在政治上蒋介石既已承认错误,也就是我们取得了胜利,况且中国是整个的,如果弄成华北、华南两个中国,我们就成了历史上的罪人。”
  次日,阎、冯联名致电张学良,表示愿意“和平解决”。
  再次日,蒋军攻占郑州。冯军一部分由鹿钟麟统率,继续退往河北,转入晋南;另一部分由宋哲元率领退往潼关以西。
  10月15日,阎锡山、冯玉祥通电下野。阎锡山托词“奉父命侍疾”下野,回到五台县河边村老家躲避风头,寻机以金蝉脱壳之计自保,以图东山再起。但蒋介石却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者形之用,不得相异”。并以刃利相喻,认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他一面继续派飞机轰炸太原,向阎施加压力;另一方面指使何应钦、孔祥熙等连电阎锡山,坚持“伯公不出洋无以谈善后”的条件,压迫阎锡山出走异国,断其复起之念。阎锡山不敢硬顶,便使用虚晃一枪之计来对付。阎锡山是老奸巨滑之人,他便同蒋介石斗起智来。
  阎电蒋说自己某月某日赴苏,他便提前两天打扮成山西老商人模样,身着黑缎布褂,脚穿棉鞋布袜,由河边村出发抵达大同。随从李汝骧、张培梅化装成伙计。他们在大同火车站,因争夺旅舍床铺与晋军败兵发生争吵,败兵指着阎的鼻子大骂:
  “瞎了眼的东西,看不见这里驻着军队,就往里乱闯,滚蛋!”
  阎锡山强压怒气退了出来,愤愤地对随员说:“这些东西,如此厉害。”
  当晚,他们乘坐列车秘密离开了山西,沿平绥路东行。次日抵达北平附近丰台车站。在等候转车之时,他们看见一列装饰精美的“花车”正西行开去,经打听,知道这正是前往石家庄接“阎总司令”出洋的专列。阎锡山望着远去的列车,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
  阎锡山来到天津,住在南桂馨家中,因惧怕暗算,次日便迁往妹夫薄以众住所。阎按照预定计划,通过各种关系,与日方接洽,准备转去东北,依附日本的势力,寻求庇护之途。
  《大公报》刊登了阎锡山抵津的消息。蒋介石愤怒不已,他没想到阎锡山居然变戏法似地跑到了天津。他密令特务机构向阎发出威胁与警告,不许他在天津久居。阎的住所周围出现了不少便衣。阎吓得赶快乘坐轮船渡海赴大连。
  他在日本人保护下乘船离开天津时,给《大公报》记者一信,诈称自己经大连东渡,续游欧美。实际上,他抵达大连后,便隐居起来。
  冯玉祥退入山西之后,先是隐居在宋哲元部驻地绛县,不久迁往汾阳县峪道河隐居。至此,冯历时20多年所经营的能征善战的西北军全部瓦解。冯玉祥从此失去与蒋介石对抗的武力,不再直接参加军阀混战,成为其转向民主派的起点。
  张学良在9月18日发出名为和平实为出兵关内的所谓《和平通电》时,便令于学忠部为第一军,王树常部为第二军,作为先行部队由沈阳出发,入关参战。9月21日进驻天津,26日进驻北平。他们一枪未放,轻而易举地做到了“和平接收”。10月9日,张学良十分得意地就任陆海空副司令职。接着又赴南京接受蒋介石的嘉奖。南京国务会议命他处理华北善后和缩编晋冯部队问题,以完成蒋介石的所谓“统一”事业。这对张学良来说,确是“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之时了。
  张学良在天津召集晋军将领徐永昌、商震、傅作义等,商讨“整军缩编”。按照张的命令,晋绥军的数量将由原来的14个军40余师压缩为4个军8个师。徐永昌等人苦苦请求放宽限制,多给编制,但张学良坚不允许。徐永昌折回太原传达实施方案,引起各级军官的强烈反对。后经反复争吵,张学良终于同意再增加一个正太护路军及骑、炮兵独立旅等几个单位,以缓和矛盾,“整编方案”才得以确定。
  张学良又根据蒋介石的意见,将西北军化整为零,各个消灭。蒋介石派西北军的降蒋张钫携重金,对西北军将领进行收买、拉拢、分化瓦解工作。又派遣与西北军有渊源的马福祥、张之江等到河南协助处置西北军的办法。
  冯军张维玺部被缴械后,张辞去军职,赴天津隐居。这位西北军名将,从此再也没有担任过军职。鹿钟麟在蒋的逼迫下,通电下野,秘密赴天津隐居。孙连仲通过韩复榘的关系,接受了蒋介石的第二十六路军长的任命。刘郁芬部在西安被杨虎城部缴械。刘秘密派人和蒋介石联系,被蒋任命为军事参议。
  退入山西的冯军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赵登禹等残部,受张学良改编为第二十九军,以宋哲元为军长。
  蒋介石结束中原大战后,立马未稳,便指挥1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赣闽一带朱德、毛泽东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在那里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总结了部队从事群众工作的经验,于1928年3月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
  第一,行动听指挥;
  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
  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六项注意是:
  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尔后,六项注意又增加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发展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毛泽东要求部队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写在墙上,包袱布上,无论走到那里,都作为检查行动的标准,认真执行。毛泽东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由于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工农革命军建立起同当地民众的密切关系,取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毛泽东还对袁文才、王佐的农民武装进行改造,积极帮助赣边各县和乡建立赤卫队等地方武装。
  先后攻克茶陵、遂川、宁冈等县,成立了县工农兵政府。
  1928年初春,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宁冈县新城的有利地形,埋伏3道防线,一举歼敌500多人,缴获500多枪枝,缴获弹药不计其数。战斗刚刚结束,毛泽东便向部队宣布了4条俘虏政策:
  第一,不打、不骂、不杀、不虐待俘虏;
  第二,不准搜腰包;
  第三,受伤的给予治疗;
  第四,释放俘虏,愿走愿留自愿。愿参加工农革命军者欢迎,走者一律发给路费。
  许多被俘人员愿意留下参加工农革命军。
  有个俘虏兵黄立生,想回家种田养母,领了路费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军队抓获,不得已又当了国民党兵。他在5月上旬的五斗江战斗中,再次被工农革命军抓获。工农革命军根据政策,发给他路费,放他回家。他再次被国民党散兵抓住。黄立生就这样被工农革命军三擒三纵。他终于明白:穷人只有参加工农革命军,解放全中国,才有真正的出路。于是,他在龙源口战斗前夕,串通10多名被抓去当兵的人,带着枪枝子弹向工农革命军投诚,并英勇地参加了龙源口战斗。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的1万余人队伍来到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1300余人的部队会师。
  朱德比毛泽东大5岁,是四川仪陇县人。朱德出身于穷苦的佃农家庭,自幼读过3年私塾,后因穷困被过继给伯父当养子,并有了读书的机会。1909年,他进云南讲武堂学习,并在那里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1911年离校后在云南都督蔡锷的滇军当连长,以后升为营长、团长、旅长。1921年任云南省警察厅长。但不久受唐继尧部袭击,他带领1连人逃到重庆。这时,朱德的机动游击战术已经出名,四川军阀刘湘给他一个师长的职务,而朱德为了寻找共产党谢绝担任师长,离开四川乘船顺江而下,来到上海。
  朱德在上海未找到共产党,便去北京继续寻找,然而又未如愿。他在上海时碰到孙中山、汪精卫、胡汉民等人,他们劝他出国学习,他便决定去德国。
  朱德在德国遇到了周恩来,加入了共产党,不久又加入了国民党。他因革命活动被德国当局逮捕,并被驱逐出境。他环游了欧洲,于1926年从苏联回国。
  朱德回国后,中共中央命令他去四川领导军事运动,他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初,朱德离开四川来到江西南昌,任国民党南昌军校校长兼南昌市公安局长。
  朱德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并担任新9军副军长,起义部队在广东失利后,他和陈毅率领2000余人的部队向闽粤赣边界地区转移。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
  然而,在闽粤赣边立足的意图未能实现。因后有钱大钧的追兵,在武平又同钟绍奎的土匪部队遭遇,第1师击溃钟绍奎部后,退出武平向西面山区转移,部队进入江西后,时至深秋,官兵身着单衣单裤,露宿山林,风寒露冷。山区人烟稀少,搞不到充足的粮食,饥饿削弱体力,患疟疾、痢疾者剧增,且没药品治疗。每日作长途爬山行军,掉队、离队者日多,部队到达安远县无心圩时,散伙倾向日益明显,有人公开带着整班、整排人马枪枝离队自寻出路。部队只剩下1000余人。
  朱德、陈毅以及原74团参谋长王尔琢决心带着部队走出绝境。王尔琢已蓄起胡须,发誓革命不胜利,不剃掉。朱德在排以上干部会上说:“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只要坚持斗争下去,中国也会有个1917年。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陈毅说:“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仅经得起胜利的考验,能做胜利时的英雄,也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能做失败时的英雄。”
  林彪领着几个连长来见陈毅,他们都是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生。林彪说:“现在部队一碰就垮。与其等部队垮了当俘虏,不如现在穿便衣,到上海另外去搞。”
  其他几个人附和,劝陈毅和他们一起走。陈毅表示不离开部队,并说:“离开了部队就没有了枪,就会被土豪劣绅杀害。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林彪一个人离开了部队,但没走多远,看到关口搜查、抢夺、打人、杀人,觉得太危险,便返回部队。朱德、陈毅批评了他,仍让他回原来的连队任连长。
  剩下800多人的饥寒交迫的部队来到信丰县城,便发生了一起哄抢当铺事件。朱德、陈毅、王尔琢立即下令部队紧急集合,把部队带到离县城20多里的一个山坳里,陈毅宣布哄抢当铺事件是反革命性质,当场查明带头肇事的抢劫主犯3人,立即枪决。陈毅又讲述了这支共产党领导的铁军铁团的革命宗旨和光荣传统,要求官兵执行政策、遵守纪律、一心为公,并要求众人向朱德学习。朱德不屑高官厚禄,加入共产党,他目光远大,意志坚定,大家跟着朱军长走,革命一定会成功。官兵高喊:“拥护朱军长!”“跟朱军长干革命!”
  参加哄抢的士兵,纷纷把抢得的东西交出来。朱德感谢大家的支持,并说,如果他本人违反纪律,大家也以同样拿他问罪。
  部队移驻湘粤赣边界,休整了一个多月,离队官兵200余人归队,加上一批新兵入伍,部队又有1000余人。是时,由张子清、伍中豪带领的1个营的工农革命车来到朱德部队的驻地,这支部队是毛泽东秋收起义军在三湾改编后的1团3营,因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切断了同毛泽东的联系,才独立向南发展到这里。朱德、陈毅等从张子清、伍中豪那里得知毛泽东的部队在井冈山的活动情况,于是便派原在第25师政治部工作的毛泽东胞弟毛泽覃,去井冈山同毛泽东联系。
  部队移驻广东韶关以北的犁铺头,张子清、伍中豪部返回井冈山地区。此时,广州起义失败后,一些起义人员零散投奔而来,部队又发展到1200余人,毛泽东所派的何长工来到犁铺头。何长工是陈毅留法的老同学。他向朱德等转达毛泽东请他们上井冈山的意见。朱德十分高兴,他的部队正处在困境之中,几个月来跑来跑去,没有立足之地,朱德给毛泽东写一封信,请何长工带回井冈山,并要何长工转告毛泽东:他们一定去井冈山找他。
  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部来到湘南,在途经乐昌时,曾在程潜的第六军当过营长的胡少海加入了部队。胡是宜章岩泉人,其父兄是宜章富户,颇有声望。朱、陈、王、胡同中共宜章县委军事部长陈东日等决定组织宜章“年关暴动”。于是,胡少海带领两个连的先头部队于1928年1月12日入宜章县城,在次日晚的宴会上,扣留了全城所有的头面人物和民团长官。大部队接着进城,将县政府、警察局、团防局的武器全部收缴。
  朱德在宜章北门广场的祝捷大会上宣布:宜章工农暴动成功;他们是工农革命军第1师,他是师长,陈毅是党代表,王尔琢是参谋长。他们是为工农大众利益牺牲的军队。随后建立了宜章苏维埃政府。
  国民党独立第3师师长许克祥奉命率6个团直扑宜章,他对官兵说:“潮汕一战,朱德已成惊弓之鸟,宜章是靠欺诈得手,实际并无几多战斗力,这次务必收聚歼之大功。”
  朱德为避敌锋芒,率部打着火把连夜撤离宜章。他使用主力配合农军打开了顽抗的土豪寨子黄沙堡,在窠壁洞整理部队后便出击,利用许克祥轻视工农革命军而未集中其部队的时机,对运动之敌突然发起攻击,把许克祥的2个团打垮,次日又乘胜追击。朱德的主力军本来就有北伐打恶仗打追击的优良传统,又有熟悉地理的农军配合,声势浩大。敌军建制大乱,溃兵向后狂逃,未战先败,草木皆兵,一路上敌军风声鹤唳。起义军势如破竹,攻下敌军后方基地坪石。此役接连击溃敌6个团,俘敌1000余人,缴获重机枪10余挺,步枪1500余枝,手枪100余枝,迫击炮8门,马13匹,弹药被服不计其数。许克祥化装后,混在乱军之中逃走。
  工农革命军第1师重返宜章,随即挥师北上,直指郴州。在郴州南郊大铺桥,驻守2个营的敌军,陈毅采用政治攻势配合军事攻势,组织喊话,瓦解敌人。守敌被逐一分割瓦解,除少数人逃回郴州城,600余人枪悉数俘获。
  敌军少数士兵逃回城里,带去了恐怖情绪,守敌不战自乱,争相逃命。我先头连尾追入城攻占敌旅部,溃敌向永兴、耒阳逃走,朱德、陈毅率主力开进郴州。
  第1师在农军密切配台下,先后攻下永兴、耒阳、资兴、桂阳、安仁等县城,攸县、酃县也举行暴动。各县都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继宜章农军成立工农革命军第3师之后,郴州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7师,耒阳建立了第4师,永兴、资兴成立两个独立团。
  1928年4月初,国民党调集了7个师的强大兵力向湘南革命区大“协剿”、大军压境,腹背受敌。朱德、陈毅同中共湘南党组织商议后,决定退出湘南。在这之前,毛泽东已派毛泽覃带领一个特务连来到耒阳找到朱德,迎接他们的部队和湘南民军上井冈山。
  朱德率第1师主力和部分农民军由耒阳经安仁、茶陵向酃县进发,陈毅率第1师一部及湘南特委、郴县县委、县苏维埃及郴县、宜章、耒阳、永兴等县的农军转移。陈毅部到达资兴一带时,农军队伍已剧增到近8000人。
  毛泽东派何长工率领2团往资兴以东的彭公庙迎接陈毅的部队。二支部队会师后,湘南特委新任书记杨福涛等,要求折回湘南,陈毅、何长工力劝无效,杨福涛带领七八十人回衡阳,几天后,他们在安仁、耒阳边界全部遇难。
  朱德、陈毅分别率领的南北两路部队在酃县的淝渡、十都等地会合,尔后,1万余人的宏大队伍于4月28日顺利到达宁冈砻市。
  毛泽东为了掩护朱德、陈毅部从湘南撤退,亲自率领第1团入桂东、汝城,同敌人激战于滁口。5月1日,毛泽东率部队到达砻市。
  朱德、毛泽东、陈毅、王尔琢等在砻市龙江书院亲切相会。
  朱德、毛泽东两支革命军队会师后,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讨论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问题。5月4日,召开了两军会师庆祝大会。陈毅在大会上宣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正式成立,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第四军下设第10、11、12三个师,朱德兼任第10师师长、毛泽东兼任第11师师长,陈毅兼任第12师师长。每个师下设3个团,共9个团,即第28—36团。团长分别是王尔琢、胡少海、蒙九岭、张子清、袁文才,邓允庭,旷鄘、黄克诚、李奇中;团党代表分别是何长工、龚楚、何挺颖、陈东日、旷朱权、邓宗海、李一鼎、黄义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为红军第四军。
  朱德、毛泽东会师后,革命根据地也扩大了,成立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边界工农苏维埃政府。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一卷·第一章 “洪秀全第二”第一卷·第二章 流血广州
第一卷·第三章 孙、黄同盟第一卷·第四章 镇南关星火
第一卷·第五章 屡败屡战第一卷·第六章 血祭黄花冈
第一卷·第七章 风满黄鹤楼第一卷·第八章 辛亥枪声
第一卷·第九章 “俘虏”都督第一卷·第十章 武汉血战
第一卷·第十一章 “龙头大哥”第一卷·第十二章 “兴汉灭旗”
第一卷·第十三章 山西立威第一卷·第十四章 血盟人头愿
第一卷·第十五章 “竹竿挑檐瓦”第一卷·第十六章 乞降与反复
第一卷·第十七章 新瓶装旧酒第一卷·第十八章 天府英魂
第一卷·第十九章 钟山风雨第一卷·第二十章 北洋军阀之路
第一卷·第二十一章 国中之“国”第一卷·第二十二章 东山再起
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恃强玩议和第一卷·第二十四章 临时大总统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