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 太平御览   》 卷九百六十三 ◎竹部二      李昉 Li Fang

  ○竹下
  桂竹
  《山海经》曰:云山有桂竹,甚毒,伤人必死。(郭璞注曰:始兴小桂县出桂竹也。)
  箭竹
  《尔雅》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掷犟箭焉。
  《礼记》曰:礼之於人也,如竹箭之有蟛蘙。
  《说文》曰:箭,矢竹也。
  戴凯之《竹谱》曰:箭竹,高者一丈,节间三尺,坚劲,中为矢。
  桃枝竹
  《尔雅》曰:桃枝,四寸有节。(今桃枝节间相去多四寸。)
  《竹谱》曰:桃枝竹,皮滑而黄,可以为席。
  《山海经》曰:嶓冢之山,嚣死戤上,多桃枝竹。
  裴氏《广州记》曰:有桃竹。
  《魏志》曰:倭国有桃枝竹。
  篁竹
  《竹谱》曰:篁竹,似滚狞蘘概节。
  筋竹
  《竹谱》曰:筋竹,长二丈许,围数寸,至坚利。出日南九真。南方以为矛。其笋未成竹时,堪为弩弦。见徐衷《南中奏》。刘渊林云:"夷人以史篻(音瓢。)竹为矛。"即是筋竹,一物而二名者也。
  《永嘉郡记》曰:阳兴去安固江口六十五里,有仙石山。顶上有平石,辟方十馀丈,名为仙坛。坛陬有一筋竹,凡有风来,动音自成宫商。
  周景式《庐山记》曰:康皇溪,道士种松及筋竹竿。
  竺法真《登罗山疏》曰:岭南道无筋竹,惟罗山有之,其大尺围,细者色如黄金,坚贞疏节。
  《异苑》曰:东阳留道,先玄嘉四年,筋竹林忽生连理。野人无知,谓为祸祟,斫杀之。
  钩端竹
  《山海经》曰:嶓冢之山,嚣死瓴当,多钩端竹。
  筇竹
  《汉书》曰:张骞之大夏,见筇竹杖,问之,云:"贾人市之身毒国。"
  《山海经》曰:龟山多狭竹。(郭璞注曰:即筇竹。)
  《竹谱》曰:筇竹,高节实中,状若人剡,俗谓之扶老竹。《广志》云:"出南广邛都县。"
  《罗浮山记》曰:邛竹,本出邛山,张骞西至大夏所见也。而此山左右时有之,乡老以为杖。
  种龙竹
  《广志》曰:种龙竹,任作笛。
  《吕氏春秋》曰:昔黄帝命伶伦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沅渝之阴,取竹于嶰谷,断两节,间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锺之宫,律植稻也。
  云母竹
  《广志》曰:云母竹,大竹也。
  樆竹
  《广志》曰:樆竹,细而多刺。
  鬴竹
  《广志》曰:{思}竹,任作笛。
  《岭表录异》曰:{思}篣竹,皮薄而空多,大者径不逾二寸。皮上有粗涩文,可为错子错甲,利胜於铁。若钝,以浆水洗之,还复快利。(《广州记》云:石麻掷犟,劲而利,削为刀,割像皮如切竽。)
  狗竹
  《竹谱》曰:狗竹,节间有毛,晨≠海。
  篃竹
  《竹谱》曰:篃竹,江间谓之箭竿。一尺数节,叶大如扇,可以衣篷。江汉之间谓之{敝}(音蒯。)竹。
  由梧竹
  《南方草木状》曰:由梧竹,吏民家种之,长三四丈,围一尺八九寸,作屋柱,出交趾。
  《林邑记》曰:由梧,堪为屋梁柱。
  左思《吴都赋》曰:由梧有篁。
  ○班皮竹
  《博物志》曰:洞庭虞帝之二女,啼,以涕挥竹,竹尽班。今下俊有班皮竹。
  筼筜(音芸当)
  顾徽《广州记》曰:箄竹,一名筼筜,节长一丈。
  《吴录》曰:始兴曲江县有筼筜竹,围尺五寸,节相去六七尺。夷人以为布葛。
  《异苑》曰:建安有筼筜竹,节中有人,长尺许,头足皆具。
  《竹谱》曰:筼筜竹,大者中作甑。
  苦竹
  《永嘉郡记》曰:乐成县民张廌者,隐居颐志,不应辟命。家有苦竹数十顷,在竹中为屋,恒居其中。王右军闻而造之,廌逃避竹中,不与相见。一郡号为高士。
  射筒竹
  《竹谱》曰:射筒竹,薄肌而长,中着箭,因以为名。
  沙麻竹
  《南越志》曰:沙麻竹,人削以为弓。弓似弩,淮南所谓溪子弩也。或曰收麻竹,或曰粗麻竹。
  《岭表录异》曰:沙摩竹,广桂皆植。大如茶碗,竹厚而空小,一人止擎一茎,堪为茅屋之椽梁也。其种者,即钐其竿,每截二尺许,钉入土,不逾月而生根叶,明年长芽,笋不三载而为林,盖土地所宜也。(南人醃以盐为笋笴。)
  石麻竹
  裴渊《广州记》曰:石麻竹,劲利,削为刀,切像皮如截芋。
  苞竹
  顾微《广州记》曰:平乡县有苞竹,堪作布。
  《吴都赋》曰:苞笋抽节,往往萦结。
  鸡颈竹
  《竹谱》曰:鸡颈竹,篁之类。纤细,大者不过如指。疏叶黄皮,强脆无所堪施。笋美,青班色绿。江东山岗所饶也。
  ○芦{思}竹
  《竹谱》曰:此竹当是芦,出扬州东垂诸郡,浙江以东。可以为篪。
  {函}竹
  《竹谱》曰:{函}堕竹,大如脚指。虫食其笋皮,类绣,甚可爱。
  莽竹
  《尔雅》曰:莽,数节。(节间促也。)
  粦刂竹
  《尔雅》曰:粦刂(音吝,)坚中。(竹类,其中实也。)
  簢竹
  《尔雅》曰:簢(音闵,)筡(音徒。)中。(其中空也。)
  仲竹
  《尔雅》曰:仲,无笐。(亦竹类,未详。音航。)
  {曼}竹
  《礼斗威仪》曰:君乘水而王,其政太平,{曼}紫脱为常生。
  《王子年拾遗记》曰:岑华山,在西海之西。有{曼}竹,为箫管,吹之。若群凤之鸣。
  汉竹
  《广志》曰:永昌有汉竹,围三尺馀。
  利竹
  《广志》曰:西南出利竹。
  林于竹
  《竹谱》曰:林于竹,叶薄而广。
  晋竹
  《吴越春秋》曰: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赐之以书,增之以封。越王乃使大夫赍葛布十万、狐皮五双、晋竹十庚,以答封礼。
  沛竹
  东方朔《神异经》曰:南方荒中有沛竹,其长百丈,围二丈五六尺,厚八九寸。可以为舡。其子美,食之,可以已疮疠。(茂先曰:子,笋也。)
  棘竹
  《竹谱》曰:棘竹,生交州诸郡。丛生,初有数十茎,大者二尺围,肉至厚,几於实中。夷人破以为弓。枝节皆有刺,彼人种以为城,卒不可攻,万震《异物志》所谓"种为藩落,阻过曾墉"者也。或卒倒根出,大如十石物,从横相承,状如缲车。一名笆竹,见《三仓》。笋味落人鬓发。
  沉怀远《南越志》曰:宋昌县有棘竹,长十寻,大如瓮。其间短者,辄六七丈也。为竹丛薄,叶下有钩刺,或有条末如芒针。
  《南州异物志》曰:棘竹,节有棘刺。
  《岭表录异》曰:南土有刺竹,即枝上有刺,南人呼刺为刺勒。自根横生,枝条展转如织。虽野火焚烧,只燎细枝嫩叶。春丛生,转复牢密。邕州旧以刺竹为墙,蛮蜒来侵,竟不能入。
  {畐}竹
  《竹谱》曰:{畐}与由衙,厥体俱洪,围或累尺,{畐}实衙空。南越之居,梁柱是供。
  《异物志》曰:有竹曰{畐},其大数围,节间相去局促,中实满,坚强。以为屋榱,断截便以为栋梁。不复加斤斧也。
  弓竹
  《竹谱》曰:弓竹,出东垂诸山。
  簜竹
  《尚书·禹贡》曰:筿、簜既敷。
  《尔雅》曰:簜,竹。(竹别名也。《仪礼》曰:簜竹在建鼓之间。谓箫管之属。)
  笋(附)
  《尔雅》曰:笋,竹萌。(初生者。)
  《毛诗·韩奕》曰: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笋,竹萌也。)
  《周礼·天官·醢人》曰:加豆之实,箈菹、笋菹。(箈,箭萌也;笋,竹萌也。)
  《东观汉记》曰:马岳炅荔浦,见冬笋,名苞笋。上言:"《禹贡》'厥苞橘柚',疑谓是也。"其味美於春夏笋。
  《续晋安帝纪》曰:豫州刺史司马尚之,为桓玄将冯该所攻,仓储稍竭,或曰:"战士多饥,悉未付食。"是时,芦笋时也,尚掷旮笋曰:"且啖此,足解三日。"将士离心,遂败。
  《吕氏春秋》曰:味之美者,越骆之箘。(高诱曰:笋也。)
  《华阳国志》曰:何随,字季业。有竹园,人盗其笋者,随行见之,恐惊,乃挈履而归。
  《荆州图》曰:筑阳薤山上有孤竹,三年而生一蜀。笋成,代谢常一。
  《衬搡先贤传》曰:孟宗,字恭武,至孝。母好食竹笋,宗入林中哀号,方冬,笋为之出,因以供养。时人皆以为孝感所致。
  《南史》曰:沉道虔,有人拔其屋后笋,令人止之,曰:"隙菟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乃令人买大笋送与,盗者惭,不取,道虔使置其门内而还。
  《笋谱》曰:笋者,竹之白蒻也,竹之丑节种。(凡草木有白蒻嫩而堪食者,皆曰白蒻也。)厥性弱於木而强於草,实草木中别类也。
  陆龟蒙《笋赋》曰:洪纤靡定,方圆不均。(南方有方竹。)
  《太平御览》 宋·李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卷一 ◎天部一卷二 ◎天部二卷三 ◎天部三
卷四 ◎天部四卷五 ◎天部五卷六 ◎天部六
卷七 ◎天部七卷八 ◎天部八卷九 ◎天部九
卷十 ◎天部十卷十一 ◎天部十一卷十二 ◎天部十二
卷十三 ◎天部十三卷十四 ◎天部十四卷十五 ◎天部十五
卷十六 ◎时序部一卷十七 ◎时序部二卷十八 ◎时序部三
卷十九 ◎时序部四卷二十 ◎时序部五卷二十一 ◎时序部六
卷二十二 ◎时序部七卷二十三 ◎时序部八卷二十四 ◎时序部九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XXII]   [XXIII]   [XXIV]   [XXV]   [XXVI]   [XXVII]   [XXVIII]   [XXIX]   [30]   [XXXI]   [XXXII]   [XXXIII]   [XXXIV]   [XXXV]   [XXXVI]   [XXXVII]   [XXXVIII]   [XXXIX]   40   [XLI]   [XL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