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载烛之武见秦穆公是"夜缒而出"。半夜里从城墙上掉根绳子才出了城,可见秦晋联军把郑国围得是非常紧。烛之武见到秦穆公,展开其三寸不烂之舌,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先是明白告诉你,郑国反正知道这次要亡国了,不打算抵抗。问题是,郑国亡了,对你秦穆公又有什么好处呢?"邻之厚,君之薄也。"这话说得非常精辟,秦穆公一听此言,二话不说,当即与郑国人结盟。并派副将杞子、逢孙、杨孙帮助郑国戍守城池,大军退还。
郑国好不容易度过这一次危机。但晋国仍然对郑国步步紧逼。一边加紧围攻郑国,一边向郑国提出条件,要郑国答应两件事,一是立公子兰为太子;一是交出叔詹大夫。郑国无奈之下,只好答应这两个条件。公子兰和晋国关系密切,秦国副将见郑国顺从了晋国,心里有气,秦国派兵帮你守城,你却去亲近晋国,这不明摆着欺侮秦国吗?于是,杞子才出了这样一个主意,事实证明这也是个凭意气用事的馊主意。
秦穆公得到内线的这一机要情报,就立即找蹇叔和百里奚询问,谁知两人都反对这一冒险举动:"经过几个国家几千里路去袭击别人,很少有成功的。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不能去!"但秦穆公主意己定,说:"我已经决定了,你俩不必再说。"于是派遣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乞丙三位大将带兵出发伐郑。百里奚和蹇叔哭着为军队送行,秦穆公很生气,说:"我出兵,你们却哭着沮丧我军的士气,这是为什么?"二位大夫都答道:"我们并不敢沮丧士气。只是我们年纪大了,儿子要出征,怕以后再也见不看了!"并对其儿子说:"你们的军队一定会吃败仗,晋人将在崤山阻击。"
公元前627年春,秦军东去,经过成周北门时,车左、车右都脱去头盔下车致敬,随即跳上车去的有三百辆战车的将士。王孙满看了以后说:"秦军轻挑而无礼,一定会失败!"
秦军经过滑国时,郑国的商人牛贩子弦高正贩了牛准备到周去卖,在路上见到秦军,就将所带的十二头牛全部送给秦军,说:"听说大国将要到我们郑国来,我们国君派我先迭十二头牛犒劳贵军士卒。"这个聪明的牛贩子,一句话就把秦国的三位大将唬住了。三位将军商量道:"郑国已经知道我军要去袭击,去了也没有用。"于是灭了滑国,往回撤兵。滑是晋国的同姓之国。当时,晋文公还没有下葬。太子襄公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丧父,乘机攻灭我的同姓之国。"于是,将丧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击,大败秦军,将三位秦将全部俘获。
晋文公的夫人文赢,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对襄公说:"这三人挑拨我们两国国君的关系,穆公对三人恨入骨髓。你何必自己去杀他们呢?不如放他们回去,让穆公去将他们煮死!"晋襄公同意了。秦穆公穿了素服,哭看到郊外迎接孟明视等人,说:"我不听从百里奚和蹇叔的话,使你们三位遭受耻辱,你们有什么错?你们要专心谋划报仇雪耻,不可懈怠!"恢复了三人的官职,对他们更加信任了。
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视等带兵东向,与晋军战于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秦军再次失败。两次较量,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只得转而向西发展。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不敢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东进梦灭
晋献公末年,晋国发生了著名的骊姬之乱,杀死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二人出逃。不久晋献公死,晋国大臣不能接受骊姬的儿子做国君,晋大夫里克设计杀死了骊姬的儿子奚齐、卓子,一时晋国无君。秦穆公认为此时是个好时机,如能在重耳、夷吾二人中间选立一人,做了国君,就能受秦国节制,对秦国的东进大有好处。于是秦穆公派公子挚以吊唁为名,到狄国见了重耳,至梁见了夷吾。夷吾对秦公子许诺,愿意以河东列城五座作为报答。并悄悄地送了秦公子挚"黄金四十镒,白玉之珩六双"。秦穆公对夷吾此举很是不肖和鄙视,公子挚说:"君若求置晋君以成名于天下,则不如置不仁以猾其中,且可以进退。"秦穆公听了公子挚的建议,便决定立不仁的夷吾为晋国国君,于是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他就是晋惠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