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唐詩百話   》 96.六言詩      施蜇存 Shi Zhecun

  我國初民時代的詩歌都是四字一句,最早的如《堯民擊壤歌》、《康衢謠》、《卿雲歌》等謠諺,皆見於古書所引。《詩經》是周代詩的結集,全是四言詩了。大約到戰國後期,南方的楚國人歌唱四言詩的時候,在句中或句尾加上一個和聲“兮”,於是開始出現了五言句,例如:
  吉日兮良辰(《楚辭·九歌》)
  瑤席兮玉瑱(同上)
  嫋嫋兮秋風(同上)
  廣開兮天門(同上)
  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楚辭·九章》)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同上)
  其小無內兮,其大無垠。(《楚辭·遠遊》)
  經營四荒兮,周流六漠。(同上)
  “兮”字的作用是一個音符,用以表示它上面那個字應當曼聲吟唱。過些句子,形式上雖是五字句,但還不能說是五言詩句。到後來,這個“兮”字被換上一個有意義的實字,於是纔成為五言詩句。例如漢李延年作歌雲:
  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寧不知”是襯字,除掉它,就是句法整齊的五言詩。它代替了周代的四言詩,成為漢、魏、南北朝時代詩的主要句式。這首早期的五言詩,還看得出從“兮”字改用實字的痕跡。如果我們把它寫成以下的句子,意義並不缺少:
  北方兮佳人,絶世兮獨立。
  一顧兮傾城,再顧兮傾國。
  傾城兮傾國,佳人兮難得。
  由此可知,五言句既然比四言句多了一個字,它的思想內容也應該多一些。如果五言句可以刪去一個字而無損於它的思想內容,這就是一個多餘的字。宋人說:一首五言律詩,一共四十個字。要如四十位賢人,缺不得一個。其實不但是五言詩,七言詩也何嘗不是這樣。每句之中,不能有不起作用的字。以一般的情況來講,周秦的四言詩發展而為漢魏的五言詩,每一個詩句的內容都有所充實。從五言而至七言,也同樣應使詩意隨字數而增加。
  周秦以前,漢族人的語言,純用單音詞。一詞一義一音。《詩經》裏的四言句,多數是以二字為一個音節,兩個音節構成一句。詩歌句法的音節結構,用偶數,不用奇數。這種習慣,發展並表現在另一種新的文學形式——賦。但同時,人民的語言中,復音詞日漸多起來,偶數的四言句往往不夠表達一個概念。在音樂方面,以四言詩合樂,又覺得呆板。於是興起了新的詩歌句式——五言。從此以後,詩句字數不從偶數發展,而從奇數發展。故五言詩變而為七言詩。
  六言詩是四言詩嚮偶數發展的一支細流。它最初也起源於楚歌,在五言句中加一個襯字:
  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楚辭·九歌》)
  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同上)
  捐餘玦兮江中,遺餘佩兮澧浦。(同上)
  折疏麻以瑤華,將以遺兮離居。(同上)
  每句六字,是偶數;但音節是每句三個,是奇數。例如第一例:“夫君”、“未來”,是兩個音節。如果不用“兮”字,則單獨一個“望”字,止有半個音節。添一個“兮”字,便湊合三個音節。第二例更為明顯。“帝子”、“北渚”,兩個音節。“降”字唱時用曼聲,纔成為一個音節。由此可以悟到,六言詩是五言詩的曼聲改為實字。不過改曼聲為實字之後,句子結構必須是整齊的三個音節(2+2+2),不能象楚辭句法的“望+夫君+兮+未來”。
  六言詩是指六個都是實字的詩體。任昉的《文章緣起》說六言詩起於漢代的𠔌永。楊慎說:《文選》註中引董仲舒琴歌二句,亦六言。時代在𠔌永之前。𠔌永的六言詩,今已失傳。董仲舒的琴歌非全章。現在可見的六言詩有孔融所作三首,今錄其第一首:
  漢傢中葉道微,董卓作亂乘衰。
  僣上虐下專威,萬官惶怖莫違
  百姓慘慘心悲。
  晉代的陸機有樂府詩《董逃行》,也是六言句。今抄錄二章:
  和風習習薄林,柔條布葉垂陰。
  鳴鳩拂羽相尋,倉庚喈喈弄音。
  感時悼逝傷心。
  日月相追周旋,萬裏倏忽幾年。
  人皆冉冉西遷,盛時一往不還。
  慷慨乖念凄然。
  孔融所作三首,已佚失題目,內容都是寫董卓弄權肆虐的政治情況。陸機所作五首,都是慨嘆人生多故,盛衰無常。二詩形式一致,都是以五句成篇,這恐怕不是偶然相同,而是配合樂麯《董逃行》的節奏寫作的。孔融所作,可能也是《董逃行》的歌辭。因為《董逃行》的內容正是寫董卓之亂的。
  陸機還有一首樂府詩《上留田行》,六言九句,亦可註意。六言詩用於樂府歌辭,為什麽最後都以一個單句結束呢?
  嵇康有六言詩十首,各有題目,很象是一組詠史詩。今抄錄二首以見一斑:
  惟上古堯舜
  二人功德齊均,不以天下私親。
  高尚簡樸慈順,寧濟四海蒸民。
  東方朔至清
  外以貪汙內真,穢身滑稽隱名。
  不為世纍所嬰,所欲不足無營。
  十首詩全是逐句用韻,仍是樂府詩的形式,因此我懷疑六言詩起源於魏晉樂府歌麯。當時詩體質樸,這些詩實在沒有詩味。現在我們且看三百年以後梁、陳詩人陸瓊的一首六言詩:
  蒲萄四時芳醇,瑠璃千鍾舊賓。
  夜飲舞遲銷燭,朝醒弦促催人。
  春風秋月恆好,歡醉日月言新。
  此詩題為《還臺樂》,見《樂府詩集》,可知也是樂府歌辭。六言六句,又是一體。中間“夜飲朝醒”一聯,極為精妙。韓愈詩“銀燭未銷窗送曙,金釵半醉座添春”(《酒中留上襄陽李鄉公》),大有皎然所謂“偷意”的嫌疑。
  初唐時,李景伯、瀋佺期、裴談,各有一首《回波樂》詞,都是六言四句。瀋佺期詞雲:
  回波爾時佺期,流嚮嶺外生歸。
  身名已蒙齒錄,袍笏未復牙緋。
  回波樂是舞麯。唐中宗時,內廷宴會,命詞臣作歌詞。瀋佺期纔從嶺南赦回,尚未恢復牙笏緋袍,故作此詞,表示希望。“齒錄”對“牙緋”,也是假藉對,“錄”是“緑”的諧音。
  以上從漢魏以來直到初唐,六言詩作者雖不多,但也未嘗絶跡,所以我說這是詩史中的一股細流。不過從所有這些作品看來,六言詩僅用於樂府麯辭,而不是文人抒情述志的的詩體。所以古本書籍中僅稱“六言”,而不稱為“六言詩”。
  到盛唐時,王維寫了七首六言詩,描寫他在“輞川”莊園中的閑居生活。今選錄四首:
  輞川六言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裏人傢。
  萋萋春草秋緑,落落長鬆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山下孤煙遠樹,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顔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桃紅復含宿雨,柳緑更帶朝煙。
  花落傢僮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這是詩了。平仄粘綴,詞性對偶整齊,可以稱為六言絶句了。但是音調平板,不適合於吟哦,衹能供朗誦用。“桃紅復含宿雨”一首是著名的,但又見於皇甫冉詩集。
  王維的詩友劉長卿也有五首六言詩,今選抄其二:
  送陸澧歸吳中
  瓜步寒潮送客,楊花暮雨沾衣。
  故山南望何處,秋水連天獨歸。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
  清溪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
  鳥嚮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雲千裏萬裏,明月前溪後溪。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
  “瓜步寒潮”一首又見於李嘉祐詩集中。《全唐詩》中還有許多六言詩,互見於幾個人的集中,最多的是中唐詩人。大約當時六言詩盛行,互相傳抄傳誦,以致混淆了作者。“清溪落日”一首共八句,首尾用散句,中間二聯用對句。這樣,六言詩發展為律詩了。
  但是,竇弘餘的詩集中,有一篇《廣謫仙怨》,也是六言八句。他在詩序中說:玄宗在安祿山亂時,逃難入蜀的路上,很後悔不聽張九齡之言,以致國傢不可收拾。因此譜了一支笛麯,名曰《謫仙怨》。以寄托他悼念賢臣之意。這個麯子在大歷年中盛行於江南。劉長卿降官為睦州司馬時,在一處宴席上聽到這個麯子,就譜作麯詞,但劉長卿並不知道這個笛子的來歷和寓意,因而他補作一首,名曰《廣謫仙怨》,意思是增廣劉長卿詞的內容。
  根據竇弘餘所述的故事,後世詞傢就把劉長卿這首六言詩改題為《謫仙怨》,把八句分為上下片,每片四句,於是這首六言律詩一變而成為詞了。不過,不要緊。韓翃有《送陳明府赴淮南》和《河上寄故人》二首,都是六言八句,無論如何,總該算是六言律詩了。
  六言律詩作者甚少,絶句則愈作愈好,宋代詩人如康伯可、王安石、秦觀、參寥子等,都有很好的六言詩。現在選錄張繼一首,以結束唐人六言絶句。
  奉寄皇甫補闋
  京口情人別久,揚州估客來疏。
  潮至潯陽回去,相思無處通書。
  六言詩從古代樂府歌麯中解放出來,成為不合樂的詩的形式,為時不久,又被唐代新流行的歌麯吸收進去。與劉長卿、竇弘餘同時的韋應物有一首《三臺》、一首《古調笑》,都是六言句的麯詞。
  三臺
  冰泮寒塘水緑,雨餘百草皆生。
  朝來衡門無事,晚下高齋有情。
  古調笑
  河漢,河漢,曉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別離。
  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絶。
  王建有《宮中三臺詞》二首、《江南三臺詞》四首。《三臺》是當時新行的小麯,故後世稱為《三臺令》,認為是一個詞調名。今選錄《江南三臺詞》二首:
  揚州橋邊小婦,長幹城裏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青草湖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
  萬裏三湘客到,有風有雨人行。
  王建也有《調笑》一首,即韋應物的《古調笑》,大約這是一個古代傳下來的麯子,故韋應物加“古”字。後世稱《調笑令》。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
  玉顔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絃。
  絃管,絃管,春草昭陽路斷。
  戴叔倫有一首《轉應麯》,就是《調笑》: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裏萬裏月明。
  明月,明月,鬍茄一聲愁絶。
  這是一首邊塞詞,在唐詩中亦為僅見之作。韋、王、戴三傢所作,句式,韻法都相同,已成定格,故後世劃入詞調,名《調笑令》,或《轉應麯》,但南唐詞人馮延巳有三首《三臺令》,卻就是《調笑令》。由此可知,《轉應麯》或《調笑令》,就是《三臺》的變體。以六言四句為本體,加了四個二言短句。今選抄馮延巳一首:
  南浦,南浦,翠鬟離人何處。
  當時攜手高樓,依舊樓前水流。
  流水,流水,中有傷心雙淚。
  六言句不但用入了唐五代的麯子詞,也用入了北麯小令。請讀一支元人張小山的《晚步》,調名《天淨沙》:
  吟詩人老天涯,閉門春在誰傢。
  破帽深衣瘦馬,
  晚來堪畫:小橋風雪梅花。
  以上敘述了六言詩的起源與流變。另外,還有一首顧況的《漁父引》,六言三句,尤其是中唐六言詩的新體。但此詩不見於顧況詩集,而見於宋人記錄。黃山𠔌、徐師川都很愛此詩,全文藉用來作為《浣溪紗》的上片。因為無法證明此詩確是顧況所作,更無從知道這三句是否全篇,題目是否原有,故衹能作為附錄,以備參考。
  漁父引
  新婦磯邊月明,
  女兒浦口潮平;
  沙頭鷺宿魚驚。
  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九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1.王績:野望2.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3.楊炯:從軍行
4.五七言絶句四首5.劉希夷:代悲白頭翁6.宋之問: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製
7.瀋佺期: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8.雜言歌行三首9.陳子昂:感遇詩(上)
10.陳子昂:感遇詩(中)11.陳子昂:感遇詩(下)12.王梵志詩
13.初唐詩餘話14.王維:五言律詩三首15.王維:五言律詩二首
16.孟浩然:五言律詩三首17.孟浩然:五言律詩又三首18.高適:燕歌行
19.岑參:七言歌行二首20.早朝大明宮唱和詩四首21.王灣:五言律詩二首
22.邊塞絶句四首23.五言絶句四首24.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