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你在今天還在昨天   》 第96節:突圍(3)      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

  視死如歸前仆後繼的兵蟻們,最終也不過是靠着數量之多,使倆孩子顧此失彼,而得以將它們的傷殘了的同胞一一搶救回裂縫裏去。包括奄奄一息的,無一棄之不顧。
  蟻這一種蟲的天生可貴,斯時過人!
  群蟻大駭,大悲,大亂……
  蟻後接到緊急情報,出於戰備考慮,决定將所排之卵全部孵化成善作戰的兵蟻,以補充其數量的傷殘損失……
  那一天,成群結隊的蟻數次企圖勇突而出,全都被兩個人類的孩子成功地“狙擊”回去了。
  蟻們又不明白它們遭遇到的究竟是怎麽回事了。
  “那是火呀!”
  一些有經驗的蟻如是說——但,是火為什麽沒有焰呢?
  “那是雷電呀!”
  另一些有經驗的蟻這麽說——但,是雷電為什麽聽不到霹靂呢?而外面的天空多麽晴朗啊!
  “依我想來,那一定是人幹的……”
  老蟻終於開口了。它的表情,它的語調,都非常地憂慮。它身後,一排排傷殘了的蟻躺在地上痛苦扭動,沒有任何辦法能減輕它們的痛苦,也沒有任何辦法能療治它們的傷殘。它們中,某些其實已經死去。傷殘和死亡,使老蟻的話老蟻的憂慮,顯得無比嚴峻。
  蟻穴完全被不祥的氣氛籠罩着。
  經久,面臨大難的不安的沉默中,有一隻小蟻膽怯地問:“人是什麽?”
  老蟻嘆了口氣,更加憂慮地說:“人,是地球上最神通廣大的妖魔。它們善於發明多種武器。”——它回頭看了一眼,又說:“我們那些可憐的兄弟,看來顯然是被它們的武器所傷害的。”
  “可人為什麽要傷害我們呢?”
  “這我可就不知道了。人既然是最神通廣大的妖魔,那它們當然是可以隨心所欲的。地球上從沒另外一種動物有資格和它們談判過,何況我們渺小的蟻!”
  “我們該怎麽辦呢?”
  此話一經問出,絶望的哭聲四起。
  老蟻莊嚴地說:“都不許哭。哭是沒意義的。人無論多麽強大,卻不能把我們蟻徹底滅絶。比如它們並不能鑽入我們的穴中來加害我們。但這一個穴口,我們是必須堵上了。因為人也許會往我們的穴中扇煙、灌水、撒藥……”
  似乎也無第二種選擇。
  於是蟻後發佈了她的總動員令;於是蟻們掩埋了死者,將傷殘者們安置到更安全的地方,開始了艱苦卓絶的勞動。它們並沒將那道裂縫徹底堵死。它們還需要有一綫陽光照射進來。它們在裂縫兩旁備下了大量的泥土;派了觀察員日夜觀察外面的動靜;派責任感最強的兵蟻把守在那兒,不許任何一隻蟻以任何理由接近那兒。謹防由於某一隻蟻的擅自行動,而使災難再次降臨在種群頭上。種群的存亡高於一切。有敢違者,格殺勿論。之後它們另闢穴口。它們在穴中挖呀,掘呀,挖掘了一條條通道。有的通道由於碰到了堅石,事倍功半;有的通道由於判斷錯誤,似乎永遠也挖掘不到外面去,不得不放棄工程;而有的通道在挖掘的過程中坍塌了——那真是艱苦卓絶的勞動啊!小蟻和老蟻都責無旁貸地參加了。蟻們表現出的那一種百折不撓的信念和能者多勞的精神,偉大而又可歌可泣。終於的,有一天陽光從另一處地方照射進了通道。它們成功了。另一個穴口開闢出來了。斯時這一群蟻的每一隻,都疲憊不堪精瘦精瘦。儲存的食物越來越少,早已開始按定量分配了。考慮到“蟻多力量大”,所以蟻後加緊孵化後代,殫精竭慮了。幸而通道及時挖掘成功了,否則“她”肯定會以身殉職的……
  但那是一個多糟的穴口啊!它前邊是水坑。水坑是由房檐滴水形成的。正是雨季,那水坑對蟻們而言,如同“汪洋大海”。它們一鑽出穴口,就等於置身“汪洋大海”的海岸綫上了……
  這一群蟻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連續作戰的優良傳統,付出了很大很大的犧牲,以更偉大更可歌可泣的雄心壯志,硬是在“汪洋大海”中築成了一條跨“海”坦途!
  然而“海”的彼岸並非風景獨好。那是這群蟻從未涉足過的陌生地方。一條光溜溜的石鋪小徑的兩旁,生長着茂密的野蒿,叢中散發着異香的氣息。它們憑本能意識到那氣息極端危險。它們的本能是正確的。那裏曾是蚊子的傢園,戶主往那裏噴過滅蚊的藥劑。它們不敢到野蒿叢中去覓食。而若想在光溜溜的石鋪小徑上覓到足夠種群為生的食物又是多麽的不切實際啊!並且,小徑的前方,有一株老朽樹。樹洞裏繁衍着另一蟻群。那是比它們在數量上多十幾倍的龐大蟻族。它們也絶不敢輕意地,不自量力地闖入對方們的領地。它們發現一點兒食物是多麽的驚喜啊!它們弄回穴裏一點兒食物是多麽的不易啊!可敬的工蟻們天天都在努力發揮着自己的作用,然而每天弄回穴裏的食物卻剛剛夠種群當日消費的,往往毫無剩餘。也就是說幾乎再也不可能有新的儲備。如此下去怎麽行呢?每一隻蟻都明白這一點。每一隻蟻都為這一點而憂心忡忡。它們真是瞻念前程,不寒而慄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時代文藝出版社
第1節:“手帕人生”上的小人兒第2節:筆第3節:我和橘皮的往事第4節:“過年”的斷想
第5節:我的小學(1)第6節:我的小學(2)第7節:我的小學(3)第8節:我的小學(4)
第9節:我的小學(5)第10節:時間即“上帝”第11節:讓我遲鈍(1)第12節:讓我遲鈍(2)
第13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1)第14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2)第15節:“剋隆”一個我第16節:我與兒子
第17節:我開始告訴兒子第18節:心靈的花園(1)第19節:心靈的花園(2)第20節:體恤兒子
第21節:父親的遺物(1)第22節:父親的遺物(2)第23節:給兒子的留言(1)第24節:給兒子的留言(2)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