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兩千年中國歷史中的風雲變局:喋血的權杖(精選) 》
四 人人都在重蹈覆轍(3)
王覺溟 Wang Jiaoming
而今居然有三個少壯派親王“加九錫”,明眼人不用想也知道,更多的流血事件還在後面。
親王們躊躇滿志,紛紛懷着微妙的心情去祭拜祖陵。
其間,新野王司馬歆對齊王司馬冏說:“您與成都王司馬穎同建功勳,按理說應該留下他在京城輔政,如果您並無此意,應該削去他的兵權。”
與此同時,在同一片山陵的另一面,長沙王司馬乂也正在對成都王司馬穎說:“天下者,先帝之業!王,您應該匡正維係它1司馬穎是司馬衷之弟,同屬武帝司馬炎這一正脈,司馬乂言下之意,接下來做皇帝的應該是他司馬穎,而不是齊王司馬冏。而幕僚盧志卻勸司馬穎以退為進,暫避齊王鋒芒。司馬穎采納他的建議,以母病為由,歸返鄴城。
是年底,司馬冏的三個兒子都被封王。
第二年,即太安元年(302)五月,司馬冏為杜絶司馬穎依序繼位的可能性,就立年方八歲的清河王司馬覃為太子。自封為太子太師,派東海王司馬越為司空。
司馬冏總攬大權後,開始大興土木,終朝宴飲,不進宮參加朝會,卻安坐府中接受百官的朝拜。一時間群臣側目,朝野失望。
齊王司馬冏開始一步步地重蹈司馬倫之覆轍。
危機正在醖釀。而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危險的,對於另一些人則是機會。
比如翊軍校尉李含。
這是又一個出身低微的寒士。
他原本是河間王司馬手下的一個長史,被徵召入朝,在司馬冏帳下參與軍機。本欲大展宏圖,不料卻發現司馬冏的左右數人皆是他的舊仇傢。李含整日戰戰兢兢,生怕仇傢伺機報復,深感出頭無日。有一天,他忽然從洛陽出走,暗中來到長安,找到他的舊主子司馬。
李含這一出來,就沒想再回去。
這次他要孤註一擲。所以他一開口就是一個彌天大謊。他說自己帶來了天子密詔,命司馬舉兵誅殺司馬冏。
司馬不理會密詔是真是假,欣然應允。因為他自己早有此意。隨即他便給司馬冏上了一道表章,歷數他的罪狀,並聲稱已勒兵十萬,將與成都王司馬穎、新野王司馬歆等人一同起兵,會師洛陽。同時派遣李含、張方率領軍隊嚮洛陽挺進。李含傳檄給身在朝中的長沙王司馬乂,讓他在京師做內應。
司馬冏聞訊大駭,便先下手為強,派人攻襲司馬乂。
司馬乂立刻率百餘名勇士飛馳入宮,關閉諸門,挾持惠帝,詔命軍隊攻打司馬冏的大司馬府。
這一天夜裏,洛陽城殺聲四起,火光衝天,雙方軍隊展開激戰。大司馬稱“長沙王矯詔”,長沙王稱“大司馬謀反”。惠帝被挾持到上東門的城樓上。司馬冏軍隊飛矢如雨,紛紛射到皇帝面前。臣子們簇擁着他左閃右避,不斷有人被箭射死,屍體層層疊疊地堆積在皇帝腳下。
大戰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夜。最終,司馬冏的軍隊被打敗。司馬冏被自己的長史趙淵捆了起來押入宮中。傻皇帝挂念他讓自己復位,起了惻隱之心,想留他一條活命。司馬乂立刻命左右把他拉了出去,斬於閶闔門下,把頭顱傳遍六軍。隨後將其所有黨羽全部捕殺並夷滅三族,死者達兩千多人。
在八王之亂中喪命的,齊王司馬冏是第四個。
長沙王司馬乂取代司馬冏輔政,雖然人在朝中,但政事無論大小皆與遠在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咨商。司馬穎實際上遙控了帝國的朝政。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絮言(1) | 序言·絮言(2)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1)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2)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3)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4) | 三 喪鐘為誰而鳴(1) | 三 喪鐘為誰而鳴(2) | 三 喪鐘為誰而鳴(3) | 四 一語成讖(1) | 四 一語成讖(2) | 四 一語成讖(3) |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1) |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2) |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1) |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2)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1)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2)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3)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4) | 三 趙王府的上空晦氣盤桓(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