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书评论 》 精品讀庫:這十本書改變了世界 》
第95節:《夢的解析》:心靈炸彈(5)
梅朝榮 Mei Chaorong
然而,這就是我們夢中的真實寫照。我們可以如此地假設:這看來無法理解的夢的內容卻可由這不着衣服的情境而導致記憶中的某種境遇,衹不過是這境遇已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而用作另一其他的用途。我們可以看出,這種由"續發精神係統"在意識狀態下如何將夢內容予以"麯解",並且由這因素决定了所産生的夢的最後形式。還有,就是在"強迫觀念"、恐懼癥的形成過程,這種"麯解"也扮了一大角色。甚至,我們還可能指出這釋夢的材料取自何處。"夢"就有如那騙子,"夢者"本身就是那國王,而有問題的"事實"就因道德的驅使而被出賣,這也就是夢中的"隱意"--被禁製的願望,受潛抑的犧牲品。由我對"心理治療"病人所做的夢分析,使我發現夢者童年時的記憶在夢中的確占有一席之地,衹有在童年時,我們纔會有那種穿戴很少地置身於親戚、陌生的保姆、傭人和客人之前,而絲毫不感羞慚的經驗。在有些年長些的孩子們,我們發現,他們被脫下衣服時,非但沒有不好意思,反而感到興奮地大笑、跳來跳去、拍打自己的身體,而母親或在場的其他人總要斥責幾句:"嘿!你還不害鱢--不要再這樣了!"小孩總是有種展示他們自己於人前的願望,我們隨便走過哪個村莊,總可以碰到兩三歲的小孩子在你面前捲起他(她)的裙子或敞開的衣服,很可能他們還是以此嚮你致敬呢!我有一位病人仍清楚地記得,他8歲時脫衣上床後,吵着要衹套上襯衣就跑入他妹妹房間內跳舞,但卻被傭人所禁止了。心理癥病人童年時,曾在異性小孩面前暴露自己肉體的記憶確實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患妄想病的病人,常在他脫衣時有種被人窺視的妄想,這也可以直接歸自於童年的這種經驗,其他性變態的病人中,也有一部分由這種童年衝動的加強引起所謂的"暴露癥"。
童年期的這段天真無邪的日子,在日後回憶起來,總令人興起"當時有如身在天堂"之感,而天堂其實就是每個人童年一大堆幻想的實現。這也就是為什麽人們在這天堂裏總是赤身露體而不羞慚,而一旦達到了羞惡之心開始産生的時候,我們便被逐出這天堂的幻境,於是纔有性生活與文化的發展。此後惟有每天晚上藉着夢境我們才能重溫這天堂的日子,我們曾推測最早的童年期(由不復記憶的日子開始至3歲為止)的印象,皆為各遂其欲的産物,因此這印象的復現即為願望的達成。因此,赤身露體的夢即為"暴露夢"。
"暴露夢"的核心人物,往往是"夢者目前的自己",而非童年的影像。而且由於日後種種穿衣的情境以及夢中"檢查制度"的作用,以致夢中往往並非全裸,而呈現"一種衣冠不整的樣子",然後再加上"一個使他引起羞慚的旁觀者"。在我所收集的這類夢中,從不曾發現這夢中的旁觀者,正好是童年暴露時的真實旁觀者的復現。畢竟,夢境並不是單純的一種追憶而已。很奇怪地,這些童年時"性"興趣的對象也並不復現於夢,"歇斯底裏癥"以及"強迫性心理癥"。而唯獨"妄想癥"仍保留這旁觀者的影像,並且雖看不見"他",但病人本身卻荒唐地深信"他"冥冥中仍暗伺於左右。
在夢中這類旁觀者多半為一些並不太註意夢者尷尬場面的"陌生人"所取代,這其實就是對夢者所欲暴露於其關係深切者的一種"反願望"。一些"陌生人"有時在夢中還另有其他涵義。就"反願望"而言,它總是代表一種秘密。我們甚至可以看出,在妄想癥所産生的"舊事復現"也合於這種"反面傾嚮"。而且夢中絶不會衹是夢者單純一人,他一定被人所窺伺,而這些人卻是"一些陌生的、奇怪的、影像模糊的人"。
並且,"潛抑作用"也在這種"暴露夢"裏插了一腳,由於那些為"審查制度"所不容許的暴露鏡頭均無法清楚地呈現於夢中,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夢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覺完全是由於"續發心理步驟"所産生的反應,而惟一避免這種不愉快的辦法,就是盡量不要使那情景重演。
2、親友之死的夢
另一係列稱為"典型的夢",其內容均為至親的人之死,如父母,兄弟、姐妹或兒女的死亡……在夢中夢者確實想像到親友的死亡,而引起悲痛的情緒。這顯示出,就像內容所指的,夢者確有希冀那位親友死亡的願望,然而,由於這種說法勢必引起曾有過這類夢的讀者們的反駁,我將盡可能以最令人心服的理由來說明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武漢大學出版社 |
|
|
| 第1節:前 言 | 第2節:《論語》:東方聖經(1) | 第3節:《論語》:東方聖經(2) | | 第4節:《論語》:東方聖經(3) | 第5節:《論語》:東方聖經(4) | 第6節:《論語》:東方聖經(5) | | 第7節:《論語》:東方聖經(6) | 第8節:《論語》:東方聖經(7) | 第9節:《論語》:東方聖經(8) | | 第10節:《論語》:東方聖經(9) | 第11節:《論語》:東方聖經(10) | 第12節:《莊子》:道傢寶典(1) | | 第13節:《莊子》:道傢寶典(2) | 第14節:《莊子》:道傢寶典(3) | 第15節:《莊子》:道傢寶典(4) | | 第16節:《莊子》:道傢寶典(5) | 第17節:《莊子》:道傢寶典(6) | 第18節:《莊子》:道傢寶典(7) | | 第19節:《莊子》:道傢寶典(8) | 第20節:《莊子》:道傢寶典(9) | 第21節:《莊子》:道傢寶典(10) | | 第22節:《莊子》:道傢寶典(11) | 第23節:《莊子》:道傢寶典(12) | 第24節:《莊子》:道傢寶典(1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