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天變(中國歷代宮廷政變全景)   》 東昏失德亡天下--蕭衍起兵以梁代齊(10)      張惠誠 Zhang Huicheng

  崔慧景本來早就有反叛之心,一聽此言,正中下懷,便决定起事。大軍在越過廣陵幾十裏的時候,崔慧景召集麾下諸將,對他們說:“我受三帝(指齊高帝、齊武帝、齊明帝)厚恩,當顧托之重。如今幼主昏狂,朝政壞亂,國傢危在旦夕。我深感責任重大。今日乘此大軍雲集之機,欲與諸君共建大功,以安社稷。諸君意下如何?”
  諸將紛紛響應。於是,崔慧景回軍嚮廣陵進發。
  廣陵守將崔恭祖,是崔慧景的族人。他魁梧驍勇,氣力絶人,作戰經驗豐富。見崔慧景率軍到來,便與副將蕭寅商量。蕭寅知道崔恭祖已與崔慧景暗中通氣,便對他說:“廢昏立明,人情所樂。我們應當響應崔將軍。”於是,二人打開廣陵城門,迎接崔慧景入城。
  崔慧景在廣陵停留兩天,以整頓隊伍,然後派崔覺和崔恭祖率精兵八千人嚮京口進發。
  叛軍很快兵臨京口城下。蕭寶玄本來和崔慧景相約一同起事,此時見崔慧景兵力不多,又中途變卦,殺掉崔慧景派來的使節,派兵堅守城池,抵禦叛軍。
  兩軍在京口相持數日。叛軍越聚越多,攻勢越來越猛,京口眼看支持不祝這時,蕭寶玄的親信柳澄對他說:“崔將軍威名久著,素稱善戰,且廢昏立明,人心所嚮。今以樂歸之衆,揮師南下,大王以京口區區一城相抗,無疑以卵擊石。況且我們與他先已有約,已成唇齒之勢,如今中途反悔,於道義上也說不過去。不如與崔將軍合兵一處共舉大事。”蕭寶玄點頭稱是。
  當夜,蕭寶玄令人登上京口城內的北固樓,點燃上千支蠟燭,以為烽火,大開城門,放崔軍進城。崔慧景隨即擁蕭寶玄為主,嚮建康進發。
  肖寶捲聞訊大驚,急派右衛將軍左興盛總督京城附近水陸各軍迎擊崔慧景。左興盛以驍騎將軍張佛護、直閣將軍徐元稱等六將為先鋒,屯駐在建康北面竹裏城對抗崔慧景軍。
  蕭寶玄寫信給張佛護說:“寡人自京口還朝,將軍為何執意阻遏?”
  張佛護回信說:“小人世受國恩,每思圖報。今受命在此戍守,自當盡職。殿下還朝,但請通過,小人怎敢阻遏?”於是,他捨蕭寶玄於不顧,率軍迎擊崔慧景軍。
  叛軍前鋒崔覺、崔恭祖二人,都是驍勇善戰之將。他們所率士兵都是一色輕裝,也不埋鍋造飯,衹以幾衹船裝載酒食以為軍糧,置於長江之上。令士卒輪番作戰,饑餓時自取船上酒食,故此行動迅速。每當城內炊煙升起,他們便督率士卒盡力攻打,鬧得官軍連飯也吃不上。官軍又饑又睏,士氣大落。徐元稱等想開門投降,張佛護執意不從。
  四月十二日,崔恭祖率衆大舉攻城,很快將竹裏城攻陷。張佛護匹馬落荒逃走,被叛軍追上殺死。徐元稱臨陣投降,其餘四將全部戰死。
  蕭寶捲又命中領軍王瑩都督諸軍,在建康城外的湖頭抵禦叛軍。王瑩將部下幾萬人分別駐紮在交通要道上,深溝高壘,堅壁不戰。兩軍相持數日,叛軍不能嚮前移動一步。正在彷徨無計之時,有一個名叫萬副兒的獵戶前來獻計,說蔣山附近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嚮建康。崔慧景大喜,重賞獵戶。他派崔恭祖率一千餘名精兵,乘夜從蔣山攀援而下,直抄官軍後路。天明時,兩相夾擊,官軍大敗。王瑩乘船從水路逃回建康。
  後來,蕭寶捲又派右衛將軍左興盛率軍三萬,出建康北籬門迎敵。兩軍剛一接觸,官軍便被殺得大敗。左興盛單騎逃走,被叛軍殺死在一條船上。
  不久,建康附近的東府、石頭、白下、新亭(故址在今江蘇南京市南,地近江濱,依山為城壘,為軍事及交通重地)等城皆為叛軍所攻剋,臺城也被重重包圍起來。崔慧景的勢力達到最盛階段。
  然而,恰在此時,局勢發生了兩個變化,使蕭寶捲又一次躲過了滅頂之災。
  其一,叛軍內部出現了諸多矛盾。
  陳顯達起事時,蕭寶捲曾下令諸王入宮。巴陵王蕭昭胄(竟陵王蕭子良子)接受永泰元年時的教訓(永泰元年王敬則謀反時,齊明帝曾召諸王入宮,欲加以殺害,後因故停止),與其弟蕭昭穎假扮僧人,逃往江西。崔慧景起兵後,蕭昭胄兄弟前來投奔。崔慧景本來對蕭寶玄出爾反爾就心懷不滿,當時擁立他,乃是不得已而為之。此時見蕭昭胄前來投奔,便有意改立蕭昭胄為主。但崔慧景的這個主張,卻引起了崔恭祖、柳澄等人的反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1)序言(2)
目錄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1)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2)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3)
毒美人禍亂邦國(1)毒美人禍亂邦國(2)
毒美人禍亂邦國(3)毒美人禍亂邦國(4)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1)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2)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3)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4)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1)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2)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3)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4)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5)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6)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1)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2)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3)一本萬利--呂不韋竊國始末(1)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