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五
◇襄阳府东至德安府随州三百五十里,东南至安陆府三百十里,南至荆州府四百七十里,西南至荆州府夷陵州五百七十里,西至郧阳府四百十里,北至河南邓州一百八十里,东北至河南南阳府二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六百八十里,至南京三千七百里,至京师六千七百六十里。
《禹贡》荆、豫二州之域南漳县为荆州境,余皆豫州境。春秋以来为楚地。秦为南郡、南阳地习凿齿曰: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自汉以南为南郡。汉因之。后汉末,为荆州治刘表为荆州刺史,徙州治襄阳县。曹操得荆州,始置襄阳郡治宜城县,以地在襄水之阳,故名,以为重镇。晋初,亦为荆州治治襄阳。平吴后,治江陵。东晋太元中,侨置雍州。宋亦为雍州,治襄阳,郡皆如故。齐、梁因之,并为重镇。后梁萧初国于此,附庸西魏。西魏得之,改曰襄州。后周因之。隋初废郡,仍曰襄州初,西魏置襄州总管府。周、隋因之。开皇六年,又尝置山南道行台于此。大业初,又改州为襄阳郡。唐武德四年,复曰襄州亦置山南道行台于此。七年,改为都督府。天宝初,亦曰襄阳郡。乾元初,复故山南道及山南东道节度使皆治此。详见州域形势。下仿此。五代梁时,亦曰忠义军寻以延州为忠义军,襄州仍曰山南东道。宋仍曰襄州亦曰襄阳郡、山南东道节度,初属京西路。熙宁五年,分置京西南路,治于此。宣和初,升为襄阳府。元曰襄阳路。明初,复为襄阳府,领州一、县六。今因之。
府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三国以来,尝为天下重地。曹公赤壁之败,既失江陵,而襄阳置戍,屹为藩捍。关壮缪在荆州,尝力争之,攻没于禁等七军,兵势甚盛。徐晃赴救,襄阳不下,曹公劳晃曰:全襄阳,子之力也。盖襄阳失,则沔汉以北危。当操之失南郡而归也,周瑜说权曰: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及壮缪围襄樊,操惮其锋,议迁都以避之矣。吴人惧蜀之逼,遽起而议。其后,魏终得以固襄阳,而吴之势遂屈于魏。自后诸葛瑾、陆逊之师屡向襄阳,而终无尺寸之利,盖势有所不得逞也。至于魏人之保襄阳,亦如手足之救头目。然方吴人之攻曹仁也,司马懿曰: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地,不可失也。魏明帝亦言:地有所必争矣。晋人因之,而襄阳遂为灭吴之本。羊祜镇襄阳,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利,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今安陆府尽为晋有。又广事屯田,预为储蓄。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杜预继祜之后,遵其成算,遂安坐而弋吴矣。东晋之保有东南也,强兵巨镇,尽在荆、襄。庾亮刺荆州,闻石勒新死,议伐之。上言:襄阳北接宛、洛,南阻汉水,其险足固,其土足食,臣宜移镇襄阳之石城见上,时属襄阳,乘衅齐进,以临河洛。后庾翼亦表言:襄阳,荆楚之旧,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河洛,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陆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流,辄量宜入沔,移镇襄阳。议者谓襄阳去江陵步道五百里,势同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自庾翼镇襄阳,田土肥良,桑梓遍野,带以沔水,阻以重山,北接宛、洛,平涂直至,跨对樊、沔,为鄢、郢北门。部领蛮左,常为重镇。桓温北伐,发自江陵,道出襄阳,于是晋之号令复接于中原。太元三年,苻坚遣军争襄阳,既复以一军出鲁阳关见河南重险三鸦,一军出南乡见河南淅川县,一军出武当,会攻襄阳。襄阳遂陷。桓冲寻举荆州之甲,两争襄阳而不能拔也。肥水之战,氐秦气丧,赵统得乘其敝,复收襄阳,而上游之藩垣始固。宋元嘉二十六年,议欲经略中原,以襄阳外接关河,欲广其资力,乃罢江州军府,文武悉配雍州、湘州,入台租税,悉给襄阳,使随王诞镇焉。既而诞遣柳元景等北伐,前据潼关,使东军不至丧败,南国之威,未必不可以复振也。废帝子业末,袁谋以襄阳拒命,曰:襄、沔地胜兵强,去江陵咫尺,水陆流通,朝廷有事,可以立桓文之功。齐末,萧衍以襄阳资力,扫土东下,委两弱弟以空城,而魏将元英欲取沔阴而不敢。梁中大同初,以岳阳王镇雍州。以襄阳形胜之地,梁业所基,遇乱可成大功,遂有专据一方之志。及太清末,张缵代为雍州,不受命。其别驾甄玄成亦曰:樊、沔冲要,山川险固,王业之本也。及与湘东王绎为敌,求援西魏,宇文泰方欲经略江汉,遂急应之。既藉襄阳以并江陵,即因江陵以易襄阳,而固在魏人之囿中矣。隋氏因之,遂以亡陈。唐初,平萧铣,分兵出襄州道。贞观中,置山南道于此。盖天下之要膂,襄阳实握之。安、史构祸,汴、洛沸腾,而襄、邓无虞,故东南之资储,得以西给行在。梁崇义拒命于建中间,未几丧败,及淮西寇暴,实藉襄、邓之力,为之犄角焉。唐末,朱温并秦宗权,因以驱摄山南,兼有荆、郢。高氏据荆南,而襄阳属于中朝,不得不貌为恭顺。盖襄州,江陵之咽喉也。宋兵一出襄阳,而荆南不敢旅拒矣。宋之盛时,以襄阳为京西重地。建炎初,李纲言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及襄阳为群盗所据,刘豫因以出没沔上,觊觎荆南。岳武穆上言:襄阳六郡六郡,襄、郢、随、唐、邓、信阳军也,为恢复中原基本时朱胜非亦曰:襄阳,国之基本也,宜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于是讨李成于襄阳,一战克之,遂复襄阳、随州、唐、邓、信阳军。又言:襄阳、随、郢,地皆膏腴,苟行营田,其利甚厚。赵鼎亦言:吴越介在一隅,非进取中原之地,宜屯重兵于襄阳,为经营大业之计。孝宗初,陈亮言:襄、汉之地,控引京、洛,侧睨淮、蔡,包括荆楚,襟带吴、蜀,沃野千里,可耕可守;地形四通,可左可右。此今日所当有事者。理宗时,襄樊为蒙古所陷,孟珙复之,奏言襄樊为朝廷根本,当加经理,如护元气,上兵伐谋,此不争之争也。于是留镇襄阳,招中原精锐,分屯汉北樊城、新野、唐、邓间,蒙古不敢与抗。及吕文德守襄阳,叛将刘整献计于蒙古曰:攻宋方略,宜先从事襄阳,若得襄阳,浮汉入江,宋可平也。蒙古从之,多方以误宋,而襄、樊遂入于蒙古。其将阿里海牙亦言:荆襄自古用武地,汉水上流已为吾有,顺流长驱,宋必可平。而宋之亡,盖自襄、樊始矣。《荆州记》《荆州记》,相传乃盛弘之著曰:襄阳者,旧楚之北津,从襄阳渡江,经南阳出方关即方城,是周、郑、晋、卫之道;其东津经江夏,出平泽关或曰即平靖关,是通陈、蔡、齐、宋之道。胡氏寅曰: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欲退守江左,则襄阳不如建邺,欲进图中原,则建邺不如襄阳,欲御强寇,则建邺、襄阳乃左右臂也。林氏奇曰:江陵,郢也。襄阳,鄢也宜城,即故鄢。自江陵而图北方,必经襄阳。襄阳,楚之北津也。
襄阳县附郭。汉县,属南郡。后汉因之。初平二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徙州治襄阳。建安十三年,刘琮以荆州降曹操,操轻兵济汉,到襄阳,既而北还,留乐进守此,始置襄阳郡治焉。吴嘉禾三年,陆逊等入沔口,攻襄阳,不克。晋仍为郡治。咸和五年,石赵将郭敬陷襄阳。七年,陶侃使桓宣等拔之。建元初,庾翼镇襄阳。明年,翼留子方之戍襄阳,还镇夏口。太元三年,秦苻丕等寇襄阳。明年,襄阳陷。七年,荆州刺史桓冲使朱绰攻襄阳,掠五百余户而还。八年,冲复攻襄阳,不克。九年,竟陵太守赵统攻取之,自是侨置雍州于此。宋元嘉二十六年,遂为实土。历齐、梁之世,雍州皆治襄阳。梁承圣末,西魏取之,改曰襄州,仍治此。周、隋以后,并为州郡治。今编户三十五里。
○襄阳城今府城。相传汉、晋时故址。背负汉水,东北一带皆缘城为堤,以防溃决,谓之大堤。汉乐府有《大堤曲》,谓此也。其西北隅谓之夫人城。晋太元三年,朱序镇襄阳,苻坚入寇,序母韩氏谓城西北角必先受敌,乃率百余婢及城中女丁于其处筑城二十余丈。贼来攻,西北角果溃,众移守新城。襄阳人因呼曰夫人城。其旁又有垒城,筑垒附近大城,犹今堡寨也。齐永元二年,萧衍起兵发襄阳,留弟忄詹守垒城。唐神龙元年,汉水啮城,宰相张柬之罢政事,还襄州,因垒为堤,以遏湍怒。自是郡置防御守堤使。会昌元年,汉水害襄阳,山南东道节度使卢钧筑堤六十步障之。宋绍兴二十二年,襄阳大水,汉水冒城而入。乾道八年,荆南守臣叶衡请筑襄阳沿江大堤。明洪武初,邓愈因旧址筑城,有正城,又有新城附正城旧基大北瓮门,绕东北角接于正城,为门六,北临汉水,东西南皆凿城为池。弘治中,复修筑。正德十一年,汉水大溢,破新城三十余丈。副使聂贤督众取石于仙女洞,纵横砌,槎牙向背,悉如法,仍自北门起,至东长门,筑泊岸二百八十丈,又筑子堤以护之,增修城垣,一如旧制。襄阳人因呼为聂公城。嘉靖三十年,汉水复溃堤浸城。三十九年大水,相继修完。隆庆二年,堤复溃,新城崩塌,副使徐学谟请益老龙堤于东西南城门外,各去城二里筑护城堤。万历以后,屡经修筑。今城周十二里有奇。
樊城府城北汉江上,与襄阳城隔江对峙。《志》以为即周仲山甫所封樊国也。后汉末,为戍守处。初平二年,袁术使孙坚击刘表。表遣将黄祖逆战于樊、邓间,坚击破之,遂围襄阳。建安十三年,刘琮以荆州降操,时刘备屯于樊城。操至宛,备始觉,将其众南走,樊城入于操。二十四年,关壮缪镇荆州,攻曹仁于樊,会沔水涨,羽乘水急攻之,城多崩溃,魏人忄匈惧。吴赤乌四年,朱然围樊不克。晋太安二年,新野王歆讨江沔乱贼张昌,至樊城,兵溃见杀。咸和五年,石勒将郭敬寇襄阳,军于樊城,守将周抚弃襄阳奔武昌,敬毁襄阳城,迁其民于沔北,城樊城以戍之。七年,陶侃遣桓宣等复取樊城。齐永明十一年,魏人大举入寇,诏江州刺史陈显达镇樊城。建武四年,后魏攻南阳,雍州刺史曹虎与南阳太守房伯玉不协,顿军樊城,既而魏屡破齐兵,至沔,军主刘山阳据樊城苦战,魏兵乃退。未几,魏主宏复将十万众围樊城,曹虎闭门自守,攻围数旬不拔,魏主临沔水望襄阳岸,乃去如湖阳。永元三年,萧衍起兵发襄阳,使司马庄丘黑守樊城。梁太清三年,雍州刺史岳阳王、司马刘方贵据樊城拒命,攻拔之。承圣末,属于西魏,置樊城县,又置安养县及河南郡于此。后周省樊城县。隋初废郡,以安养县属襄州。唐武德二年,李大亮拔王世充樊城镇,即安养县也。天宝初,改为临汉县。贞元二十一年,移县于古邓城,改为邓城县,而樊城如故。宋嘉定十年,金兵犯樊城。咸淳九年,蒙古围樊城,久之未下。张弘范言于阿术曰:襄在江南,樊在江北,我陆攻樊,则襄阳出舟师来救,终不可取。若截江道,断救兵,水陆夹攻,则樊破而襄亦下矣。阿术从之。初,襄樊两城,汉水出其间。吕文焕乃植大木江中,锁以铁,上造浮桥,以通援兵,樊亦恃此为固,至是为蒙古所断,以兵截江,出锐师薄樊城,襄兵不能援,樊城破,襄阳遂降。今有关城市集,与襄阳相对。城西昔铸铁棂,列树堤岸,以通水道,如窗棂然,名铁窗口。明嘉靖四十五年,汉水溢,樊城北旧有土堤,城南面江一带皆砖城,尽皆溃决。议者谓樊城溃,则襄城无恙,疏塞不蚤,樊城之富庶渐衰。今有樊城关巡司在府治西北三里。嘉靖中,移巡司于县东北百二十里之柳树头。
邓城府东北二十里。本春秋邓国地,楚文王灭之而有其地。秦昭襄王元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邓,置邓县,属南阳郡。汉因之。更始二年,封王常为邓王。建武三年,岑彭破秦丰兵于邓,进围黎丘。晋曰邓城县,属襄阳郡。太元七年,桓冲伐秦,攻襄阳,苻坚遣苻、慕容垂等救之。军新野,垂军邓城,桓冲退屯沔南。晋末侨置京北郡。刘宋大明末,割襄阳西界为实土,邓县属焉。齐因之。永泰初,魏人取沔北五郡,崔慧景等驰救,大败于邓城。既而魏主宏攻围邓城,齐将曹虎拒守,经月不下。梁承圣三年,西魏宇文泰遣于谨等攻江陵,军至樊、邓,梁王率众会之。后周时,邓城县废。唐武德三年,以王世充兄子弘烈据襄阳,遣李大亮安抚樊邓,以图襄阳。大亮遂自邓城攻拔樊城。贞元末,移临汉县治古邓城,遂为邓城县,仍属襄州。乾宁五年,朱全忠侵忠义帅赵匡凝,败襄州兵于邓城。宋亦为邓城县。元省。今为邓城镇。《南北对境图》:自邓城南过新河至樊城。《一统志》:邓城旁近有牛首、安阳、古城、红崖、白河、沙河、渔浦、新城、淳河、滚河十城。蒙古围襄阳,分筑诸城于要津,以绝粮援。故址尚存。又《元和志》:邓塞故城,在临汉县东南二十二里,南临宛口,阻一小山,号曰邓塞。孙坚破黄祖于此山下,魏常于此治舟舰以伐吴。陆士衡《辨亡论》:魏氏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谓此也。《水经注》:邓塞者,邓城东南小山,氵育水经其东。王氏曰:此为古邓国。宋庆元二年,襄阳守臣程九万请筑邓城堰,以防金兵冲突,遂为农田灌溉之利。○城,在府东北十二里,古子国。《左传》桓九年,楚师围,即此。《寰宇记》:城,在邓城南八里。晋置县,属襄阳郡。后废。
偃城府北五里。《括地志》云:古郾子国也。关羽围樊城,魏将徐晃自宛赴救,至阳陵陂时,羽遣兵屯偃城。晃诡道欲绝其后,遂得偃城。即此地。《记》云:阳陵陂,在偃城西北十里。偃城,在安养县北三里。○废杜县,在府西。晋渡江后,侨立京兆郡及杜县,以处流民。宋因之。大明土断,割襄阳西界为实土。齐、梁因之。西魏末,废。
山都城在府西北八十里。本南阳之赤乡。秦置山都县,汉属南阳郡,吕后封王恬启为侯邑。后汉仍属南阳郡。建安初,南阳韩暨避袁术之命,徙居山都山,盖县境之山也。晋改属襄阳郡。刘宋属新野郡。齐属义安郡,后入于魏,县废。杜佑曰:故城在义清县东南。似误。今其地与新野接界。又常平废县,在府西南。《隋志》:西魏置义安县,后又置长湖郡治焉。后周改县曰常平。大业初,郡废,县属襄州。唐因之。贞观八年,省入襄阳县。又义安废县,在府西北。《齐志》:宁蛮府所领有义安郡义安县,后没于魏。西魏义安县,盖即萧齐故地为名,后梁因之。寻废。府境又有华阴废县,刘宋置南天水郡,治华阴县。沈约曰:郡寄治襄阳之岩洲,盖汉水中之洲也。齐因之,后废。
新城在府东南十里。蒙古围宋襄樊时所筑。咸淳三年,宋将夏贵救襄樊,不敢进,乘霖雨汉水溢,分遣舟师出没东岸林谷间。阿术谓诸将曰:此虚形,不可与战,宜整舟师以备新城。明日,贵果趣新城,至虎尾洲为阿术所败。
○岘山府南七里。亦曰南岘。《唐六典》:岘山,山南道之名山也。黄祖为孙坚所败,窜岘山中。羊祜镇襄阳,尝登此,亦曰岘首山。晋建元二年,梁州刺史桓宣击赵将李罴,败于丹水,移戍岘山。宋嘉定十年,金兵犯襄阳,复围枣阳,孟宗政午发岘首,迟明抵枣阳,驰突如神,金人骇遁。《水经注》:山上有桓宣所筑城。今凤林关在山上。○望楚山,在府西南八里,本名马鞍山。山麓与岘山接,所谓马鞍山道也。晋刘弘镇荆州时,改名望楚。郦道元曰:刘宋武陵王骏屡登陟,望见鄢城,故名。《南史》:孝建初,朱修之为雍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叛,遣其党鲁秀自江陵来攻。修之断马鞍山道,据险自守,屡败秀兵处也。《胜览》:山高处有三磴,一名笑山。
万山在城西十里,下有曲隈。或讹为方山。刘弘牧荆州,制岘、方二山,泽中不听捕鱼。杜预在襄阳刻两碑,一沉万山之下。《水经注》:汉水自隆中,又东经方山北,即杜预沉碑处。盖方山即万山矣。《宋·邓琬传》:孔道存在襄,破柳世隆于万山。即此。宋咸淳五年,蒙古围襄樊,其将张弘范议曰:襄阳未下,以粮援未绝。而江陵归峡,行旅休卒,道出襄阳南者相继也。若筑万山以断其西,立栅罐子滩以绝其东,则毙之之道矣。史天泽遂筑长围,起万山,包百丈山,令南北不相通。又筑岘山、虎头山为一字城,联亘诸堡,以为必取之势,于是襄樊大困。其相近者曰九里山,起伏凡九,亦曰九里冈。○土门山,在府西四十里,其形如门。又十里为鹤子山,旁有鹤子川。《志》云:县西五里又有襄山。《荆楚记》:水驾山而上曰襄。
鹿门山府东三十里。旧名苏岭,上有二石鹿,因改今名。宋景定四年,蒙古从降将刘整计,请置榷场于襄阳城外,且请筑土墙以护货物,吕文德奏许之。遂开榷场于樊城外,筑土墙于鹿门山,外通互市,内筑堡壁。又筑堡于白鹤,由是敌有所守,以遏南北之援。襄樊城外,哨掠日至。咸淳五年,蒙古将张弘范军于鹿门,自是襄樊道绝,粮援不继。白鹤或作白马,今府城东南十里有白马山,上有白马泉。《寰宇记》曰:鹿门山南有霸王山,又南为杨桥山。春秋楚为杨桥之役,即此地。误矣。《志》云:杨桥山,在今府东五十里。
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诸葛武侯隐此。《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水经注》:沔水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是也。苏轼诗:万山西北古隆中。亦谓此。今府南十里有卧龙山,又府西南三十里有伏龙山,皆以武侯名也。○柳子山,在府西北七里,檀水出其下。梁简文为州日,泛舟穷柳子之源,即此。又有紫盖山,在府北五里。宋时改名中岘山。《襄沔记》:紫盖山、万山、岘山,谓之三岘。
虎头山府南三里。一作阿头山。东汉初,岑彭破张扬于阿头山,后改为虎头。宋末,蒙古将阿术谋取襄阳,登虎头山望汉东白河口,是也。《志》云:府西南九里又有阿头山。○百丈山,在府南三十里。蒙古逼襄阳,宋将来兴国赴救,以百艘泊百丈山下,即此。又团山,在府西北三十里。宋嘉定中,金兵犯襄阳,来自团山,势如风雨。赵方将扈再兴败却之。咸淳中,李庭芝援襄阳,舟师出青泥河,进至团山,是也。旁有仙女洞,即正德中聂贤采石为堤处。《志》云:仙女洞,在府北三十里。
○汉江在府城北。自郧阳府流入府境,经均州、光化、城县而东,由城北折而东南,经宜城县入安陆府界。其在府境者,亦曰夏水。《左传》昭十三年,王沿夏,将欲入鄢,是也。亦曰汉水,亦曰沔水。后汉建安末,关羽围曹仁于樊城,仁使于禁等屯樊北。会霖雨,汉水溢平地数丈,禁等七军皆没,樊城不没者数版。羽乘船临城立围数重,外内断绝。又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是也。晋咸康五年,蔡谟谓沔水以西,水急岸高,盖谓襄阳以西。太元三年,苻秦寇襄阳,梁州刺史朱序以秦无舟楫,不以为虞。既而秦将石越帅骑五千浮渡汉水,序惶骇,固守中城,越陷外郭,获船百余艘,以济余军。七年,桓冲攻襄阳,苻坚使苻、慕容垂等赴救,垂为前锋,进临沔水,夜命军士持十炬系于树枝,光照数十里,冲惧引还。又自汉以南曰沔南,自汉以北为沔北。萧齐永明十一年,襄阳蛮酋雷婆思等附魏,求内徙,魏人处之沔北。时沔北犹为齐地。婆思本居沔南,今徙沔北,于魏境为近也。建武四年,魏主侵雍州,败齐兵于沔北,既而南临沔水,复还新野。梁承圣中,西魏屡遣兵逾汉水侵江陵,时襄阳附魏也。南北有事,争襄阳必争汉津。唐会昌初,汉水溢,坏襄州民居。五代晋天福六年,安从进以襄州叛,命荆南、湖南合兵讨之。荆南高从诲遣水军至南津,楚马希范亦遣将将战舰入汉江,与晋军并进。俗亦谓之襄江。宋绍兴四年,岳飞讨李成于襄阳。成迎战,左临襄江。飞笑曰:步兵利险阻,骑兵利平旷,成左列骑江岸,右列步平地,虽众十万,何能为?乃以步兵击其骑,以骑击其步卒,贼大败,遁去。《水利考》:古大堤西自万山,经檀溪、土门、龙池、东津渡,绕城北老龙堤,复至万山之麓,周四十余里。年久堤溃,而龙池、东津一带又多浮沙。明初,修截堤一道,自长门之土门,后渐颓废。嘉靖四十五年,决府西老龙堤,直冲城南而东,为害最甚。自是并力修筑,北自老龙堤至长门,皆沿城砌石;南自万山麓至土门,皆仍古大堤;东南自土门至长门,则仍旧截堤,而后溃决渐少。大概堤防至切者,全在襄、樊二城间。盖二城并峙,汉水中流如峡口。且唐、邓之水从白河南注,横截汉流,以故波涛激射,城堤为害最剧也。
白河府东北十里。其上流即河南南阳府,湍、氵育诸水所汇流也。自新野县流入界,经光化县东,至故邓城东南,入于沔水。三国时,于河口立围屯。魏青龙二年,吴陆逊引兵向襄阳,不克而还,行到白围是也。宋太平兴国三年,漕臣程能议开白河为襄汉漕渠,直抵京师,以通湘潭之漕。渠成而水不行。端拱元年,治荆南漕河至汉江,行旅颇便,而白河终不可开。又宝五年,蒙古董文蔚城光化、枣阳,进攻樊城。樊城南据汉江,北阻湖水,卒不得渡。文蔚夜帅兵于湖水狭处,伐木拔根立于水,实以薪草为桥,顷之即成,遂合围襄阳。守将高达力战于白河,却之。又咸淳三年,蒙古将阿术等经略襄阳,阿术登虎头山顾汉东白河口曰:若筑垒于此,以断宋饷道,襄阳可图也。遂筑白河城,以逼襄阳。或曰白河入汉之处,亦名三洲口。吴将朱然攻樊,司马懿救樊,追吴军至三洲口,大获而还。又王昶屯新野,习水军于三洲,谋伐吴。《水经注》:襄阳城东有白沙,白沙北有三洲,三洲东北有宛口,即氵育水所入也。○滚河,在县东六十里,自枣阳县流入境;又唐河,在县东北百里,自河南唐县流入境,皆合白河而注于汉江。
清泥河府西北三十里。自均房间东出,达于汉江。后汉建安中,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距。陈大建二年,萧岿畜舟舰于章陵之青泥,章昭达谋袭之,是也。宋咸淳中,荆湖帅李庭芝救襄樊,移屯郢州。时襄樊围益急,庭芝闻知襄阳西北有水曰青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募死士。汉水方生,乘顺流发舟,稍进团山下。又进高头港口,结方阵起丁,出江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元兵皆披靡。转战百二十里,遂达襄阳。是也。○淳河,在府东三十里,南流入汉江。宋咸平中,知襄州景望奏置营田务,襄阳县有淳河,溉田三千顷,宜城有蛮河,溉田七百顷。又有屯田三百余顷,于是岁入甚广。又熙宁四年,前知襄州史言开修古淳河一百六里,灌田六千六百余顷云。又泥河,在县东北九十里,西流入白河。
檀溪府西四里。源出柳子山,北流为檀溪,南流为襄水,亦曰涑水,皆流合汉江。相传刘先主尝乘的驴过此。齐东昏侯时,萧衍为雍州刺史,密修武备,多伐材竹,沉之檀溪,以为装舰之备。《水经注》:檀溪去城里余,北流注沔。又襄水,在府西北三里,今皆涸。○石牌港,在府西北三十里。又有竹港,在府北三十里。黄龙港,在府东六十里,皆流入汉江。《志》云:府西南二十五里有金水港,府南四十五里有沙河港,府南五十里有土山港。又有田塍港在府东南三十里,隆盛港在府东南四十里,下流俱汇于汉江。
闹沟在府北。自南阳府境流入界,经废邓城南而入于汉。萧齐建武末,崔慧景等与魏人战,败于邓城。慧景引军南走,魏人追败之于闹沟。萧子显《齐书》:闹沟与沙曷相近,盖沙曷之水南流入于闹沟云。沙曷,见南阳府南阳县。又潺沟,亦在府北。梁天监八年,魏荆州刺史元志将兵寇潺沟,驱迫群蛮,群蛮悉度汉水来降,雍州刺史萧炳开樊城纳之,遣将朱思远击败志于潺沟。沟盖在汉水北,其水南注于汉。○鱼浦氵单,在府南。蒙古围襄阳,尝筑城于其旁,所谓渔浦城也。又有习家池,在府南百里,后汉习郁所穿。晋山简镇襄阳,每饮于此。亦曰高阳池。府东五里又有黑龙池。
龙尾洲在府东南三十里汉江中。宋咸淳八年,张贵将援兵入襄阳,欲还郢,募二士伏水中达郢,求援于范文虎,刻日发兵,驻龙尾洲以助夹击。贵遂发舟,破围冒进,夜半至小新河,与元将阿术等力战。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援兵不至。蒙古先据洲,前后夹击,兵败被执处也。又虎尾洲,在府南三十里。宋末夏贵与蒙古战,败绩于此。或曰即龙尾洲之异名也。《志》云:县东五里有五娘子洲。
罐子滩在鹿门山南,汉江西岸。宋咸淳三年,蒙古围襄樊,范文虎以舟师赴救,败于罐子滩。既而蒙古将张弘范议立栅罐子滩,以绝宋人粮援处也。又有会丹滩。范文虎救襄樊,舟师至鹿门,时汉水涨溢,阿术夹江东西为阵,别令一军趣会丹滩,犯官军前锋,文虎败走。
吕堰在府北七十里。宋绍定六年,金将武仙等次于顺阳,犯光化,孟珙败却之。又败金人于吕堰,进攻顺阳,武仙败走。今为吕堰驿。北至河南新野县七十里。顺阳,见邓州淅川县。
○柳关府西北七里,以柳子山名。又府北七里为七里店关,府西九里为老龙堤关。堤东临汉江,西抵万山,府城东北之捍蔽也。又府东十里有东津渡关,为汉江渡口。二关皆控汉江之险。○凤林关,在府南七里。又府南九里有观音阁关。《志》云:府东旧有柜门关,蒙古围襄樊,置关于此。宋将张贵被执,见阿术于柜门关,不屈,见杀处也。
下笮戍在沔北,直府城东北。齐东昏侯永元二年,魏东荆州刺史桓晖入寇,拔下笮戍是也。亦作下迮戍。梁中大通五年,魏荆州刺史贺拔胜寇雍州,拔下迮戍。于是扇动诸蛮,屡败州兵,汉南震动。○阴谷口,在府西六十里。唐天二年,朱全忠取唐、邓诸州,军于汉北,命杨师厚作浮桥于阴谷口,遂引兵度汉。忠义节度使赵匡凝逆战于汉滨,不胜,遂奔淮南。
双沟镇府北七十里,道出唐、邓。设税课局于此,并置巡司戍守。又油坊滩镇,在府西三十里,向为盗贼出没之所,有巡司。嘉靖中,改置于府西北百里之太山庙。又牛首镇,在府西北四十里。又高头堡,在团山南。府南又有石门堡。○潼口驿,在县南五十里。《舆程记》:府城西有汉江驿,府北七十里即吕堰驿也。
赤滩圃在府东南汉江上。宋咸淳三年,蒙古围樊城,张世杰与蒙古战于赤滩圃,败绩。○桃林,在府南六里。晋桓冲攻襄阳,屯军于此。时方食桃,埋其核,至春萌生,遂成茂林。
宜城县府东南百二十里。东南至安陆府百八十里。战国时楚鄢县。秦因之。汉惠帝三年,改为宜城县,属南郡。更始封王凤为宜城王。后汉仍属南郡。初平二年,刘表刺荆州时,寇贼梗塞,表单马入宜城。建安三年,曹操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也。晋初,为襄阳郡治,后仍属襄阳郡。刘宋初,废。大明初,侨置蓝田县,并置华山郡。齐因之。梁改曰率道县。西魏属宜城郡。隋属襄州。唐武德四年,属若阝州。贞观八年,仍属襄州。天宝七载,改曰宜城县。宋仍属襄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七里。
○鄢城县西南九里。古鄢子国。楚为鄢县。《左传》昭十二年,王沿夏,将欲入鄢。杜预曰:顺汉水入鄢也。鄢,楚之别都。《楚世家》:顷襄王十六年,与秦昭王好会于鄢。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高诱曰:秦兵出武关则临鄢,下黔中则临郢也。秦亦为鄢县。汉改县曰宜城,治此。刘宋筑宜城大堤,改置华山县,而故城遂废。《志》亦谓之宜城废县。○己阝城,在县北五十里。汉县,属南郡。己阝,音忌。高帝封黄极忠为侯邑。王莽地皇二年,己阝人秦丰起兵是也。后汉亦为己阝县。晋属襄阳郡。宋、齐因之。后废。《水经注》:沔水西南有骑城,周二里余,古楚邑,秦置己阝县。又有黎丘城,在故己阝城东。王莽末,秦丰起兵于黎丘,自称楚黎王。刘昭曰:己阝有黎丘城。建武四年,帝幸黎丘,使朱祜等代岑彭围秦丰。既而祜自观城擒丰于黎丘。《水经注》:沔水径黎丘故城西,又南过己阝县东北。观城,在黎丘东二里是也。杜佑曰:黎丘,在今宜城县北。
若阝城县东南九十里。春秋时若阝国,自商密迁于此,为楚附庸,楚灭之而县其地。定六年,楚令尹子西迁郢于若阝是也。秦置若县,属南郡。汉因之。后汉改为若阝县。晋仍属南郡。宋元嘉六年,以三辅流民出襄阳,侨置冯翊郡。沈约《志》曰:郡初治襄阳,后治若阝。是也。齐因之。梁中大通五年,魏荆州刺史贺拔胜寇雍州,分兵拔冯翊,即此。后周郡县俱废。《括地志》:若阝城东五里有楚王城,西南去乐乡县三十三里,楚昭王迁若阝时所居。又湫城,杜预曰:在若阝县东南。《左传》庄十九年,楚文王伐黄还及湫,即此。乐乡,今见荆门州。○武山废县,在县南百里。《隋志》:梁置旌阳县,后改名惠怀,属武宁郡。西魏又改曰武山。隋初属若阝州。大业初,废入乐乡县。又上洪废县,在县东南。刘宋侨置略阳县,属南天水郡。齐因之。梁置德广郡治焉。西魏改县曰上洪。隋初郡废,县属襄州。唐武德四年,属若阝州。贞观初省。
汉南城县北三十里。地名东洋,有古堤,又有古城。宋初,筑宜城大堤。大明初,置华山郡及华山县治焉。沈约《志》:华山郡治大堤村,是也。齐因之。永元二年,萧衍起兵襄阳,华山太守康绚率郡兵赴衍。梁仍为华山郡,亦谓之大堤城。太清三年,张缵赴镇雍州,至大堤,岳阳王不受代。西魏改县曰汉南,改郡曰宜城。后周废郡。隋仍曰汉南县,属襄州。唐初,王世充侨置华州于此。武德四年,州废,县仍属襄州。贞观八年,省入率道县。曾巩曰:宋武帝筑宜城之大堤为城,即今县治。似误。○罗川城,在县西二十里,春秋时罗国地。杜预曰:罗在宜城县西山中。是也。《郡志》:在今县东北二十五里。似误。又襄城,在县南二十里,《志》以为古郾子城也。
○石梁山县西三十里。形如桥梁。又县东南五十里有赤山,土石皆赤,下有深潭,名钓鱼洞。《志》云:县西南二十里有牛心山,其南五里为鹞子山,有天坑。宋末,与蒙古战于牛心山,不利,士卒多坑于此。○分水岭,在县南六十里与荆门州分界。又走马冈,在县东南六十里,俗传关羽练兵处。
○汉江县东四里。《水经注》:汉水自襄阳中庐又东南流,径黎丘故城西,又南与疏水合,又南过己阝县东北,又南经宜城东,夷水注之。后汉建武四年,田戎据夷陵,闻汉军围黎丘,乃将兵沿江溯沔上黎丘,谋降汉,不果。胡氏曰:自江下至沔口,又溯沔而上至黎丘也。《宋志》:淳熙八年,襄阳守臣郭杲修护城堤,以捍江流。又筑救生堤,为二闸,一通于江,一达于濠,当水涸时,导之入濠;水涨时,放之于江。自是水虽至堤,无湍悍泛滥之患。《郡志》:救生堤,在府西南五里。《水利考》:县一面据山,三面临沔,沔江故道绕县东四十里之天龙山、县东南四十里之凤凰山而下。去城二十余里有使风、龙潭二港,接江流灌城濠,未尝为患。明嘉靖四十五年,汉水溢,直冲迎水洲而下,改徙鸨潼河,新洪逼城五里许,又由使风、龙潭二港冲洗南北城楼,自此水涨径撼城堤。议者谓使风、龙潭二港口不塞,城堤终难保也。鸨潼河,《志》云:在县东五里。
蛮水在县西南。源出郧阳府房县界,流经南漳县,至县南四十里,地名破河脑,入于汉江。本名鄢水,亦曰夷水。桓温以父嫌名,改曰蛮水。又疏水,在县北,出南漳县界废中庐县西南,东流至县东北,入于汉水。其处谓之疏口。唐建中二年,襄邓帅梁崇义拒命,淮宁帅李希烈击之,循汉而上,崇义遣将翟晖等逆战于蛮水。希烈大败之,又追败之于疏口,遂入襄阳。○潘家河,在县东七十里,流经石板滩,合县东三十里之阴港,流入汉江。
氵示水在县西。《水经注》:氵示水上通梁州阳县,东径新城之氵示乡县,谓之氵示水。又东历令乡,谓之令水。又东历宜城西山,谓之氵示溪,东流合于夷水,谓之氵示口。氵示,音怡。晋怀帝永嘉四年,刘聪逼洛阳,荆州刺史王澄自将欲援京师,至氵示口,众散而还。即此。
木里沟在县东。《水经》:沔水又南得木里水。是也。楚时于宜城东穿渠,上口去城三里。汉南郡太守王宠又凿之,引蛮水灌田,谓之木里沟。径宜城东而东北入沔,谓之木里水口。灌田七百顷。宋时,陈表臣复修之,起水门四十六,通旧陂四十有九。治平中,县令朱修复木渠,溉田至六千余顷。淳熙八年,襄阳守臣郭杲言木渠在中庐县界,拥氵焉水东流四十五里,入宜城县,岁久湮塞,乞行修治。十年,诏疏襄阳木渠,以渠旁地为屯田,给民耕种。宋郑獬《木渠记》:木渠出中庐西山,拥鄢水走东南四十五里,经宜城东北入沔。后汉王宠守南郡,复凿蛮水与之合,于是溉田六千余顷。至曹魏时,夷王梅敷兄弟于其中聚民万余家,据而食之,谓之且中。当时号且中为天下膏腴,以此也。
长渠县西四十里。亦曰罗川,亦曰鄢水,亦曰白起渠,即蛮水也。宋至和二年,宜城令孙永治长渠。绍兴三十二年,王彻言襄阳古有二渠,长渠溉田七千顷,木渠溉田三千顷,今湮废,请以时修复。曾巩有《长渠记》,其略曰:荆及康狼,楚之西山也。水出二山之间,东南流,春秋之世曰鄢水。《左传》鲁桓公十有三年,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是也。其后曰夷水。《水经》:汉水南过宜城县东,夷水注之。是也。又其后曰蛮水,道元谓桓温避父名改夷水曰蛮水,是也。秦昭王二十八年,使白起攻楚,去鄢百里立曷,壅是水为渠以灌鄢,鄢入秦,而起所为渠不废,引鄢水以灌田。今长渠是也。道元谓溉田三千余顷。盖水出西山诸谷,其源广而流于东南者,其势下也。
龙潭港县西南里许,东通溪江。又拖枪港,在县东十里。《志》云:宋末范文虎军败于此,因名。又东二十里有朱家港,又二十里有王城港,俗呼黄鳝港。又清水港在县东南十五里。又县东南四十里有练港,《志》云:源出县东五十里之卧牛山,至赤山而入汉。又有毛家港,在县北二十五里。俱流入汉水。○羊祜汊,在县北三十里,又县南十里有康坡汊,县东南二十五里有楼子汊,皆汉水旁出者也。又金沙泉在县东二里,县东七十里又有珍珠泉,又东二十里曰南泉,引流为阴港,俱流入汉江。
灌子滩县北二十里卧虎崖下。《志》云:宋末范文虎援襄阳,与蒙古将阿术、刘整战,败绩,即此滩云。其南曰连四洪滩,中有一滩,旁连四洪,故名。又赤滩,在县东南五十里,亦宋末与蒙古战处。又东南曰湍滩,亦范文虎为蒙古所败处也。一名湍滩脑。○交丫滩,在县南破河脑,蛮水与汉江二水交流,故名。又南七里曰倒上洪滩,又八里曰石羊滩,皆在汉江岸侧。
○鄢城驿在县城南。又南七里有苏家湖驿。《通志》云:县西三十里有废宜城驿,相传白起堰西山涧灌此城。疑此为旧鄢城也。
南漳县府西南一百二十里。西北至郧阳府保康县二百十里,北至城县百三十里。汉南郡临沮县地。西魏置重阳县,又置南襄阳郡治焉。后周置沮州,州寻废,改县曰思安。隋初,郡废,县属襄州。十八年,改县曰南漳县。大业末,王世充复置沮州。唐武德四年,州废,县仍属襄州。贞观八年,省入义清县。开元十八年,移荆山县于南漳,故城复曰南漳县。今城周三里,编户十二里。
○中庐城县东北五十里。春秋时卢戎国,又楚之庐邑也。《左传》文十八年,楚代庸,自庐以往,即此。汉置中庐县,属南郡。后汉因之,亦曰中卢。晋仍曰中庐,县属襄阳郡。宋、齐因之。梁改置穰县。西魏曰义清县,又置归义郡。后周废郡,又省左安、开南、归仁三县入焉。隋仍曰义清县,属襄州。唐因之。刘句曰:县旧治柘林。永徽初,移治清良。是也。宋初仍旧。太平兴国元年,复曰中庐县。绍兴五年,省入南漳。颜师古曰:故中庐县,隋讳中改曰次庐村,盖时以中庐并入义清也。今为中庐镇。
临沮城县西南六十里。汉县,属南郡。后汉因之。晋属襄阳郡。刘宋仍属南郡。齐因之。后省。章怀太子贤曰:临沮故城在当阳县西北。盖境相近也。○上黄城,在县东南五十里。郦道元云:晋平吴,割中庐之南乡、临沮之北乡,置上黄县,治令乡,属襄阳郡。宋属长宁郡。孝建中,又以绥宁县并入。齐仍旧,后周废。宋白曰:上黄,在宜城县西。又罗国城,《寰宇记》云:在县东南八十里。楚使莫敖伐罗,谓此。其后迁于枝江。
新安城在县西北。齐梁时侨置。《南齐志》宁蛮府有安定郡,领新安等县。盖齐置安定郡,治新安县。梁中大通五年,魏荆州刺史贺拔胜寇雍州,分军拔安定,即此。又安武城,亦在县西。梁置,属襄阳郡。《隋志》:西魏并新安、武昌、平武、安武等县,改置重阳县。后周主邕封李穆为安武公,即此城也。○荆山城,在县西。《旧唐书》:武德二年,分南漳县置荆山县,在县西一百五里。又置重州,领荆山、重阳、平阳、渠阳、土门、归义六县。七年,省渠阳入荆山,省平阳入重阳,又省土门、归义二县入房州之永清县。贞观元年,废重州,以荆山县属襄州,复移重阳县于重州故城内,属迁州。八年,省重阳入荆山。开元十八年,徙治于南漳故城,是也。
○荆山县西北八十里。《禹贡》:荆、河惟豫州;荆及衡阳惟荆州。盖荆、豫二州之界,所谓南条荆山也。又《左传》昭四年,晋司马侯曰:荆山,九州之险也。《汉志》以为漳水所出。《唐六典》:山南道名山曰荆山。其山三面险绝,惟西南一隅通人径。顶有池,旁有石室,相传卞和宅,上有抱玉岩。《水经注》:荆山相邻有康狼山,夷水所出。又荆山以西,冈岭相接,皆谓之西山。梁太清三年,张缵镇雍州,岳阳王不受,代命助防杜岸绐缵往西山避祸,因追擒之。胡氏曰:万山以西中庐诸山皆西山也。
老雅山县南五十里,上接文阳洞,下接三泉山,周回四十余里,险峻幽深,人不可近,俗名老鸦山。《志》云:文阳洞,在县西百里。又四望山,在县南三十里。《志》云:以东望襄阳,西望房陵,南望荆州,北望城而名。一名大府山。○八叠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司马懿凿山开道,屈曲八叠,因名。一名且山。《郡县志》:南漳东北百八里有且山。似误。自八叠而西北,山溪阻险,古所谓且中也。《隋志》:义清县有且山。
司空山县西北一百三十里,山高峻,西山要口也。宋咸淳十年,蒙古伯颜南寇,由襄阳入汉,济江,分三道,一由枣阳哨司空山,一由老雅山徇荆南,自与阿术等水陆趋郢州,是也。又景炎二年,司空山寨民傅高举兵兴复,为蒙古将昂吉儿所袭破。明成化初,贼首刘千斤寇房县,督臣白圭由司空山进讨,平之。又鸡头山,在县西百八十里,北临漳水,一名临漳山。又清溪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高峻,东有泉下流,入于沮水。又县西五十里为五盘山。
○沮水县西南百五十里。自郧阳府房县流入界,东南流入当阳县界,会于漳水。○漳水,在县南百三十里,源出荆山,绕流至鸡头山下,又东南流入当阳县界,会于沮水。详见大川沮水。
蛮水县西南一里。自房县境流入,东径宜城县界。又清凉河,在县东十二里,源出县南百四十里之西溪洞,北流合于蛮河。又潮水,在县西百里,自保康县西南流入界,经县南,亦会于蛮河。
猫儿关县西四十里。又鸡头关,在县西鸡头山下。又玛瑙关,在县西三十里。又西五十里为隘门关,皆山溪险僻处也。《志》云:县北四十里有百门堡。○七里滩镇,在县西七里,旧为盗贼出没之所,向有巡司。嘉靖中,移置于保康县之常平堡。又县西南百五十里有金厢坪巡司,县东五十里又有方家堰巡司。
枣阳县府东北百三十五里。东南至德安府随州百六十里。汉南阳郡蔡阳县地。后汉析置襄乡县,后废。晋亦为蔡阳县地。西魏置广昌县及广昌郡,并徙昌州治焉。隋初,废郡,而州如故。仁寿初,改县曰枣阳,以枣阳村为名。大业初,改州为舂陵郡。唐武德三年,复置昌州。五年,州废,以县属显州。贞观九年,显州废,改属唐州。明年,改属随州。宋仍为枣阳县。绍兴中,升为枣阳军。元复为枣阳县,属南阳府。至元十九年,改属襄阳路。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四十五里。
○舂陵城在县南三十里。汉县,属南阳郡。《汉记》:元朔五年,以零陵泠道舂陵乡封长沙王子买为舂陵侯。至戴侯仁请内徙。初元四年,徙蔡阳县之白水乡,仍以舂陵为国名。望气者苏伯阿见舂陵城,叹曰:气佳哉!郁郁葱葱。及光武即位,建武六年,改曰章陵。《古今注》:建武十八年,使中郎将耿遵筑章陵城,后尝为章陵郡。章帝元和初,幸章陵。和帝永和十五年,亦幸焉。桓帝延熹七年,南巡亦幸章陵。魏黄初二年,更章陵为安昌县。晋仍曰安昌县,属义阳郡。宋、齐因之。北魏延昌初,以蛮户桓叔兴为南荆州刺史,治安昌城。梁普通三年,叔兴以州来降,寻复入魏。大通二年,南荆州刺史李志举州来降,即此。魏尝置丰良县。西魏改置昌州,以安昌置安昌郡,并置舂陵县,为郡治。隋开皇初,郡废,县属昌州。大业初,以丰良县并入。唐初仍曰舂陵县,亦属昌州。贞观初,省入枣阳县。
蔡阳城县西六十里。汉县,属南阳郡。王莽母功显君食邑于此。后汉仍曰蔡阳县。光武封刘本为侯邑。晋属义阳郡。宋初属新野郡。大明元年省。齐复置蔡阳郡,属宁蛮府。梁因之。后魏并置南雍州治焉。西魏改曰蔡州。隋郡废。大业初,州废,县属舂陵郡。唐初省。今有蔡阳店。○南阳城,在县东南三十二里。《隋志》:西魏析蔡阳置南阳县,后改曰双泉;又置千金郡,治黬源县。隋初郡废,与南阳县俱属蔡州。大业初,皆并入蔡阳县。
清潭城县南六十里。西魏置。隋因之,属昌州。唐初,亦为清潭县。武德五年,废入枣阳县。《隋志》云:县有大洪山,盖与随州接界。○岑彭城,在县北三十里。相传彭征秦丰时筑城牧马于此。
○资山县东南六十里。其上深邃阔远,可以耕种,修篁大木,环山之民皆资焉。今为市集。又氵婴源山,在县南七十里,氵婴水出焉,西流入汉江。西魏置黬源县,盖以此山名。○甘泉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地肥而水甘,故名。杜佑曰:县东北界有黄山,氵差水所出也。
武王山在县东五十里。世传楚武王尝猎此,一名霸山。又赤眉山,在县东北八十里,相传赤眉尝军此山下,地名北寨。《志》云:县西南六十里有青山,有矿产银。其相近者为平顶山、黄土堰,亦产银。○九十九冈,在县东北二十五里,路出随州。宋邢居实诗:岐路剧羊肠,重冈九十九。是也。又十五里冈,在县西北,金人围枣阳,孟宗政等败之,追至十五里冈。
○白水县东南二里。源出县东北五十里之大阜山,西南流,经县南四十里,与滚河合流,西注汉江。旧《志》:县有光武旧宅,宅枕白水,张衡所谓龙飞白水也。宋嘉定十一年,孟宗政守枣阳,金完颜赛不等攻围之,许国自随州赴援,至白水,鼓声相闻,宗政帅兵出战,金人奔溃。《水经注》亦谓之洞水。大阜山,亦曰大父山。○莏水,在县南三十里。《襄沔记》:源出随州之莏山。《水经注》:出县东北之阳中山,西南流,合于白水。
滚河县西南四十里。合白河入汉江。宋嘉定十二年,金人围孟宗政于枣阳,扈再兴自唐邓还兵驰救,败金人于滚河,又败之于城南。宗政亦自城中出击,金人大败。又县西南一里有沙河,又有中河源,出县南三十里之无量山,皆流入滚河。○华阳河,在县南四十里,源出武王山,西流入白河。又镇北河,在县北十八里,西流入襄阳县之唐河。
平堰在县西。宋绍定五年,孟宗政守枣阳,创平堰,自城至军西十八里,由八叠河经渐水侧,水跨九阜,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溉田万顷。立十庄三辖,使军民分屯,边储丰刃。
○马磴寨在县西北百余里。宋嘉定十二年,孟宗政败金人于枣阳,追至马磴寨,焚其城,入邓州而还。《志》云:县有鹿头店巡司,隆庆四年设。
城县府西百八十里。西北至均州二百五十里,北至光化县三十里。春秋时国地。汉为筑阳县地,属南阳郡。晋属顺阳郡。宁康中,置义成县,并置义成郡。齐、梁因之。后周废郡。隋开皇十八年,改县曰城,属襄州。唐武德四年,属州。明年,州废,仍属襄州。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四十八里。
○筑阳城县东四里。汉县治此。萧何少子延封筑阳侯。后汉初,世祖封吴财为侯邑。晋属顺阳郡。刘宋大明中,改属扶风侨郡。齐因之。梁仍曰筑阳县。隋开皇初,废入城县。《通典》:筑阳距城三十余里。其东有万年城,东晋侨立万年县于此,属义成郡。太元六年,桓冲伐秦,攻襄阳,别将拔万岁、筑阳。万岁,即万年之讹也。齐、梁仍属义成郡,后周废。○扶风城,在县东北二十里,其地本名筑口。汉昭列尝屯兵于此。沈约《志》:扶风郡,晋太元中侨治襄阳,后治筑口,领筑阳、、阳三县是也。齐因之。西魏废。又涉都城,在县东北。《后汉志》筑阳有涉乡。汉武帝平南越,封南海守之子喜为侯邑。《水经注》均水自此入沔,谓之均口云。
城县西北七里,即古国。晋置义成县于此。《晋书》:咸和中,陶侃使桓宣镇襄阳,以宣淮南部曲置义成郡,又侨置淮南之平阿、下蔡县属焉。是时皆寄治襄阳城内。沈约《志》:义成初治襄阳,后治均口。是也。宋省平阿、下蔡二县入义成县。梁时亦谓义成曰城。中大通五年,魏荆州刺史贺拔胜寇雍州,分军拔冯翊、安定、沔阳、城诸城,雍州刺史庐陵王续遣柳仲礼屯城,拒却之,即此。又洛阳城,《志》云:在县东十二里,盖南北朝时所侨置。《水经注》:洛阳城北抗洛溪,溪水东南注沔水,谓之洛溪口也。○延岑城,在县西北八里。东汉初,南阳人延岑起兵武当,筑城于此。又有张飞城,在县西南五里,有故城址,相传飞所筑。
○山县西北十里,上有古城。《志》以为即春秋时伯绥国都也。又有城山,在县西十里,上有石城。《水经注》云:古国城在城山上。又开林山,在县西北四里,《水经注》谓之阙林山。《志》云:汉萧何子延国于其下。○赤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丹崖峭壁,临汉江上。又五垛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天顺初,改名永安山。
界山县西北百二十里。或以为即分碛山也。齐东昏侯初,陈显达北伐,魏拔马圈城,魏人断均口,邀其归路,显达战败,间道自分碛山出均口南还,即此。又倒驴山,在县西八十里,以高峻难登而名。
○汉江县东北二十五里。自光化县流入界,又东南入襄阳县界。《水经注》:沔水经涉都城东北,均水入焉。是也。唐宝应初,襄邓防御使裴茂屯城,袭山南东道节度来,沿汉趣襄阳,陈于水北,为所败。或曰:汉水在县境内,亦曰水。○筑水,在县南百步,源出郧阳府竹山县,历房县南,而东入县境,又东汇于沔水,谓之筑口,即今古洋河也。《志》云:河在县西南一里,县西又有粉水流合焉。水亦出房县境,东流入县界,俗亦谓之粉渍水,盖水流常浊矣。至两河口,与古洋河合,下流入汉。
均水在县东北。自河南淅川县流入府境,经均州界,东南流,历光化县界,至故涉都城东北而注于沔水,谓之均口,亦曰均口。晋永和十年,桓温代秦,水军自襄阳入均口。齐东昏侯初,陈显达攻魏,军入均口。冯道根曰:均水迅急,易进难退,魏若守隘,则首尾俱急,不如悉弃船舰于城,陆道并进,列营相次,鼓行而前,破之必矣。显达不从,进围马圈,魏人果断均口,邀齐兵归路,败还。事闻,诏以道根为均口戍副,即此处也。马圈,见河南邓州。
乾汊河县西南三里。或以为即水也。《水经注》:水历新城上庸,又东径阳故城南,晋分筑阳所置县也。其水又东流注沔水。今故流渐堙,汉江水涨则乾汊河与古洋河相通,水落则干,因名。又黑水河在县东南六十里,白石河在县西南三十里,又西南五里曰黄土河俱注于汉江。○袁曹洲,在县东五里。相传曹操、袁术尝争渡于此,故名。今亦谓之袁曹渡。
○格垒县南十二里冈上。旧《志》:冈东临汉水。汉末,刘表将李氏甚富有,奴仆数百,立垒保此。○石花街镇,在县西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县东南三十里有柴店镇,下有柴店渡,临汉江。又县东南七十里有砖桥镇。又高山堡,在县南六十五里,接南漳县界,与石花街皆为盗贼出没处。
光化县府西北百八十里。西至均州百八十里,东北至河南邓州百六十里。春秋国地。秦汉为阴、二县。西魏置阴城县,并置城郡。后周郡废。隋属襄州。唐武德四年,置州。五年,州废,县仍属襄州。贞观八年,省入城县,为阴城镇。宋乾德二年,置乾德县,又置光化军治焉。熙宁五年,军废,改县为光化县。元初,复故。元废军,复改县曰光化,初属南阳府。至元十九年,改属襄阳路。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三十七里。
○阴城在县西。今汉水北岸,古县城是也。春秋时曰下阴。《左传》昭十九年,楚令尹赤迁阴于下阴,盖迁阴地之戎于此。汉置阴县,属南阳郡。后汉因之。建武三年,延岑将邓仲况拥兵据阴县,降于汉。晋属顺阳郡。刘宋属广平郡。齐、梁因之。西魏改曰阴城县,后又迁县于今治。阴地之戎,即所谓陆浑之戎也。见河南嵩县。
城县东北四十里。秦置县。汉因之,属南阳郡。高祖封萧何于此。后汉亦曰县。光武初,尝封邓禹为侯,盖以比于萧何也。晋武帝改南乡为顺阳郡,治。《水经注》:城南临沔水,谓之头。晋元帝初,雍州刺史尝寄治城,寻罢。隆安三年,桓玄袭殷仲堪于江陵,仲堪出奔城。宋亦曰县,属广平郡。齐因之。梁置城郡治焉。中大通五年,魏荆州刺史贺拔胜寇雍州,分军攻拔城,即此。后周废郡,并废县入阴城。广平,见河南新野县。《志》云:县北十二里有空城,亦南北朝时戍守处。
○马窟山县东五里。中有石室。相传汉时有马数百匹从窟中出,形小如巴滇马。吴陆逊攻襄阳,亦于此获马数十匹云。又固封山,在县西北十里,山之东旧有晋顺阳城,俗讹为顺阳王城。山本名崇山,唐改今名。又三尖山,在县西北六十里,盘折幽邃,接河南淅川县界。县北七十里又有杏儿山,接河南邓州界。
○汉江在县城西北。自均州流入界,东南流入城县界。《志》云:县滨汉为城。正德中,修石堤以障水,城不浸者四十年。嘉靖三十年,汉水泛溢,城坏,修完未几,四十四年复圮。万历初,于旧治东改营新城,去汉江里许。近《志》云:隆庆初,移县治阴城镇,在汉水北。○白河,在县东北七十里,自河南新野县流入,又东南入襄阳县界。《志》云:县东南有泌水,亦自南阳府境流入,下流注于白河,入汉江。又均水,在县东,自均州流入界。《志》云:今县南有上涓口,县东南十二里有下涓口,盖即均水之故道也。
陡沟河县南三十里,流入汉水。《志》云:县东南三十里有百顷河,东南三十五里有蒿堰河,四十里有黑水河。又县东五十五里有大梁河,六十里有非子河。又县南二十五里有杨林汊。其下流皆入汉水。○温水河,在县南五里。《志》云:县西南诸水皆会于温水河,流入汉。又有泥河,在县北三里,以多泥泞而名。西北诸水皆汇泥河,入于汉江。
茨湖在县东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逆亮入寇,别将刘萼引兵入光化,荆南都统李道拒之于茨湖,萼毁光化屋,作船筏以渡江,道激厉将士鏖击,尽夺船筏,寇遁,遂复光化,是也。今湮废。
○左旗营堡县西北二十五里。有巡司。万历中,迁入县内。《志》云:县有阳驿。今革。又县城西北有临江渡,北出商、邓,南达均、房,此为津要。又西北二十里曰杜家河渡。○党子口,在县西北八十里。《舆程记》:由县西北水行五十里,至均州小江口易小舟,又三十里至党子口,又三十里至陈中见埠口,又八十里至河南淅川县。旧《志》:自县陆行至淅川百二十里,盖水路迂回也。
附见:
襄阳卫在府治西南。正统初建。又襄阳护卫,在府城内。天顺初,为襄府置。今亦设置襄阳卫。
均州府西北三百九十里。东北至河南南阳府三百六十里,西北至郧阳府一百二十里,西至陕西兴安州七百里,北至河南淅川县百六十里。
《禹贡》荆、豫州境。春秋时麋国地。战国属楚。秦、汉皆属南阳郡。三国魏属南乡郡。晋属顺阳郡,渡江后侨置始平郡《隋志》:初置武当郡,寻改始平郡,治武当县。宋为始平郡治。齐、梁因之。后周改置丰州。《隋志》:武当县尝改置齐兴郡,梁置兴州,周改丰州。按萧《齐志》:齐兴郡本治郧乡。宋白曰:周武成元年,始自郧乡移州治延岑城,即今治也。隋初,二郡俱废,改州为均州。大业初,州废,改属淅阳郡治南乡县,今见河南南阳县。义宁二年,置武当郡。唐武德初,复为均州。贞观初,州废,属淅州。八年,复置均州。天宝初,亦曰武当郡。乾元初,复故天二年,置戎昭军于此。三年废。五代因之。宋仍为均州亦曰武当郡。宣和初,赐军额曰武当军节度。元属襄阳路。明初,仍曰均州,以州治武当县省入编户二十九里,属襄阳府。今因之。
州东连汉、沔,西彻梁、洋,肘腋宛、穰,顾盼荆楚。苏代曰:残均陵,塞黾隘《通释》:均陵,均州也。盖道出襄、随,则塞黾隘之险;北首宛、洛,则入方城之郊。南北多事时,州实为毂绾之地,未可忽矣。
○武当城今州治。汉县,属南阳郡。后汉建武初,封邓晨子堂为侯邑。晋仍为武当县,属顺阳郡。建兴末,荆州贼杜曾为周访所败,走保武当,访击斩之。太元四年,苻坚寇襄阳,遣将苟池等分道出武当。七年,桓冲攻襄阳,遣将郭铨等败秦将张崇于武当。宋齐为始平郡治。齐永元二年,萧衍起兵发襄阳,留其弟伟等居守。时魏兴太守裴师仁、齐兴太守颜僧都,并不受衍命,乘虚来袭,伟等遣兵邀击之于始平,大破之,雍州乃安。梁为兴州治。后周为丰州治。自隋以后皆为均州治。明初省。杜佑曰:武当郡城,东汉初延岑所筑,世亦谓之延岑城。刘句曰:旧治延岑城,显庆四年,移今治,北去旧城三里。明初因旧城修筑。永乐中,以砖石。今城周六里有奇。
安福城州西七十里。梁析武当置广福县,又置广福郡。西魏因之。隋初,郡废,县属均州。仁寿初,改为安福县。大业初,改属析阳郡。唐武德初,县属南丰州。八年,改属均州。贞观初,废入武当县。又均阳城,在州西北,梁置均阳县,属始平郡。隋属均州。唐初,属析州。武德八年,省入武当县。又平陵废县,在州东北。隋义宁二年,析武当县置,属武当郡。唐武德初,属均州。七年,废。
○武当山州南一百二十里。山周八百余里,有天柱等峰七十二,玉虚等岩三十六,又有涧二十四,台五,井五,泉三,潭三,奇胜叠出,不可胜纪。本名仙室山,一名太岳山,一名太和山,又名譧上山,亦名谢罗山。《水经注》:历阳谢允舍、罗邑宰遁是山,因名。群峰最高者,天柱为之冠;岩最大者,紫霄为首。永乐中,赐名太岳太和山。建太和南岩、紫霄、五龙、玉虚等宫观。又于天柱峰顶建真武神殿,备极弘丽。嘉靖中,又赐名玄岳。山之旁有小山,环列数十,其得名者,为石阶、女思等山。又有鹤鸣山,在山之西。外朝山,在山后,以峰峦外向也。
牛头山州北六十里。山势高险,昔人置关于上。旁有大石,形如瓶,俗名油瓶关。又方山,在州北十五里,形势方正,因名。○长山,在州西南。《唐书》:中和四年,均州西有长山,为襄邓入蜀之道,群盗据之,抄掠贡赋。刺史冯行袭讨平之,蜀道以通。或曰:长山,即武当山矣。又州西南百里有白浪山,亦高大。
○汉江州北四十里,自郧阳府流入,又东南入光化县界。《志》云:汉水在州境亦名沧浪水。《禹贡》:又东为沧浪之水。正谓此矣。水中有沧浪洲,或讹为千龄洲。州东十五里有渔梁滩,东南十五里有乱石滩,又东南五里为石门滩,又东南十五里为大浪滩,又州境有门河口等滩,盖皆汉水所经矣。
均水在州东。自河南析川县流入境,至城县入于汉江。今故道已湮。○曾河,在州南六里,源出太和山,东北流经城南,下流入汉,谓之曾口。又有浪河,在州东南七十里,亦出太和山,东流入汉江。《志》云:州北十里又有响河,源出方山,亦流合于汉。
白龙潭在太和山北。五龙峰之顶,有水曰灵池,流为黑虎涧,汇为白龙潭,注于磨针涧。明末郧阳贼据险处也。又州西南百里有盐池,以水气袭草如盐也。嘉靖二年,乱贼徐学保聚于此,官军讨平之。
○小江口关州东南八十里,接光化县界,路出河南。又州北五里有槐树渡关,州东五十里有石鼓关。其在州西八十里者,曰黑虎庙,险僻多盗,有巡司戍守。○均阳水驿,在州城南。又有界山驿,在州南百二十里,路出郧阳。
附见:
均州守御千户所在州治东南。洪武初置,原隶襄阳卫。弘治十四年,始改隶郧阳行都司。
◇郧阳府东至襄阳府四百十里,南至荆州府归州五百里,西南至四川夔州府六百里,西至陕西兴安州五百二十里,东北至河南邓州三百里。自府治至市政司一千二百里,至江南江宁府四千一百九十里,至京师七千二百五十里。
《禹贡》梁、荆二州之界。春秋时,为麋、庸二国地,后属于楚。战国时,为秦、楚二国之境。秦为汉中郡地。汉因之。后汉仍属汉中郡。建安末,置房陵郡。三国魏改置新城郡建安二十四年,先主析汉中郡置房陵、上庸、西城三郡。《魏氏春秋》:建安二十五年,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置新城郡。房陵,即今房县。晋为魏兴、上庸、新城三郡地今郡治即古锡县,晋属魏兴。宋因之。齐置齐兴郡治郧乡,即今郡治。梁置兴州。西魏改丰州。周废州。隋废郡,属均州。唐武德初,置南丰州。七年省,改属均州。贞观初,属淅州治今河南之内乡县。八年,还属均州。宋、元因之。明初,仍属均州。成化十二年,置郧阳府,领县七。今因之。
府西达梁、洋,东走襄、邓,北连宛、邓之郊,南有巴、峡之蔽。春秋时,楚人灭庸。识者谓楚灭庸而秦从师,自楚庄时始。异时秦拔武关,取上庸,即今日之故道也。顷襄王十九年,割上庸、汉北地与秦。割上庸之明年,秦拔西陵。又十一年,灭郢矣《楚世家》:怀王二十五年,与秦盟黄棘,秦复与楚上庸。《括地志》:上庸,即今房州、金州地。黄棘,见河南新野县棘阳城。又秦并六国,灭赵,徙赵王迁于房陵,以其地四塞险固,飞越为难也。曹魏置新城郡于房陵。孟达据郡归蜀,诸葛武侯方发兵应援,而司马懿亟攻之,新城复入魏。夫得新城则可以震动宛、洛,通达汉、沔,故汉、魏以为必争之地。而上津者,密迩武关,蔽翼汉中,亦东西之喉嗌也。唐天宝之乱,江淮贡献,悉取上津,以达扶风扶风,今陕西凤翔府。德宗时,李希烈叛,遣将据邓州,南路贡献遂绝,诏陕虢观察使姚明治上津山路,置馆驿以通南方贡献《唐史》:建中四年,李希烈将封有麟据邓州,南路绝贡献,商旅不通,于是诏治上津山路,置邮驿。盖南北多故,从江汉而达梁、洋,必取道上津也。明初,废房州入襄阳,既而以封疆旷邈,山川阻深,流逋四集,每恃为渊薮。且密迩荆、梁,上通雍、豫,一旦窃发,则祸流远近,因增置府县,设重臣以镇抚之,惕前车杜后患也成化初,刘千斤倡乱,荆襄将王信以房陵险要,先据之,贼不能下。既而大军分道进讨,一从南漳,一从远安,一从房县,一从城。又断其入川入陕之路,乃克之。《郡志》:元末,均、房间流逋发难,杀襄州总管,时不能禁。洪武初,邓愈统兵扫其穴而空之,禁流民不得复入,既而啸聚如故。成化初,刘千斤作乱,命大臣白圭等讨平之。未几,李胡子等作乱,项忠讨平之。不数年,流民复煽结,都御史原杰请增设府、县、司、卫以便控驭,从之。寻复命大臣督兵抚治,兼督荆、襄、汝、邓、商、洛、汉中诸境,防维渐密。弘治十三年,竹山贼野王纲复倡乱;十三年,群盗何淮等作乱;正德八年,廖时贵等复寇叛,皆遣兵剿灭。嘉靖二年,徐学等啸聚于均州境内,既而赵政等相继寇叛。八年,杨时政等复作乱,寇掠上津、商南、南郑诸境。十八年,平、利、竹、房群盗复起,虽以次扑平,而蠢动之势至今未已。乃制防日坏,守卫空施。迩者贼入郧阳,恃为巢穴,且由郧阳分道俱出,一自均州窥南阳,一自淅川扰邓州,一趋商洛犯卢氏,而燎原之势,且岌岌矣。
郧县附郭。古郧子国。汉为郧关,属汉中郡长利县地。建安末,蜀先主封申耽为郧乡侯,即此。晋太康五年,立郧乡县,属魏兴郡。宋因之。齐为齐兴郡治。梁兴州、西魏丰州皆治此。隋属均州。大业初,属淅阳郡。唐武德初,为南丰州治,寻废州改属均州。贞观初,又改属析州,寻还属均州。宋因之。景定以后,县侨徙不一。元至元十四年,复置郧县。明初,亦属均州。成化中,始为府治。编户四十一里。
○郧城在府西南。宋末,尝迁治于此。元徙今治。《城邑考》:郡旧无城,天顺八年盗起,县令戴琰始筑土城。成化十二年,抚臣原杰又改筑今城,周六里有奇,门四:东宣和、南迎薰,旧名谷惠、西平理、北拱辰,旧名水门。
长利城在府西北二百里。汉县,属汉中郡。后汉省。晋太康四年,复置。五年,省入郧乡。唐初,复置,属上州。贞观初,省入上津。今府本长利县地。沈约、刘句皆以郧乡为故锡,误。○堵阳城,在府西四十里。唐初,置堵阳县,属南丰州。武德八年,改属均州。贞观初,省入郧乡。《水经注》:汉水自锡县,又东径长利,各南入谷,有长利故县城。又东堵阳县,又东经郧乡城南,即长利之郧乡。是也。
锡城在府西界。古麋国地。春秋时曰锡穴。文十一年,楚潘崇伐麋至于锡穴,是也。汉为锡县,属汉中郡。后汉因之。三国魏初,属新城郡。太和二年,分置锡郡。景初元年,省锡郡,以县属魏兴郡。晋、宋因之。齐属齐兴郡。西魏时废入上津。《水经注》:汉水自旬阳,又东经锡县北,县有锡义山,又东经长利县。是也。
齐兴城在府东。萧齐分魏兴郡东界地置齐兴郡,兼置齐兴县。宋白曰:齐永平七年,置郡治郧乡,齐兴县属焉。是也。隋并入武当县。《志》云:县东北百二十里有汉王城,相传光武尝屯于此。
○龙门山府南七十里。有二崖对峙如门,水从中出,名龙门河,东北注于汉江。○天马山,在府南二里隔江,一名天马崖。又宝盖山,在城西南三里,一名西山。《志》云:汉水径宝盖山下,西崖扼束,为控守要津。又有红岩,在城东南四里龙滚滩侧,势高峻,色纯赤,一名赤壁。又鸦鹘山,在府西北二里,高峻多鸦鹘巢,因名。
古塞山府东南八十里。《通典》曰:均州北有古塞城,战国时楚筑以备秦,据山为城,高峻险峭,即此山也。俗讹为古寒山,一名大塞山。成化初,官军败贼于雁坪,追击之于大塞山,贼退保裕兜,凭险旅拒,督臣白圭帅诸将四面合击,遂平之。○雷峰山,在府东北六十里,以险峻而名。其相接者曰风火山。又黎子山,在府北百七十里,昔人尝置关山上,曰黎子关,今废。
锡义山府西北百八十里。一名天心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山高峪深,至为险僻。又三台山,在府西北八十里,山势三叠。《志》云:县西南百八十里有狼子山,下临汉水。○尖岩,在府南百四十里,悬崖峭削,屹立千尺。又摘星坡,在府东十五里,亦以高耸而名。
○汉江在城南。自陕西白河县流入境,至府城西,绕城南宝盖、天马诸山,皆错列汉滨。《水经注》:汉水经郧乡县南,谓之郧乡滩,又东径琵琶谷口,梁、益二州分界于此,世谓之琵琶界。《水利考》:郡境多层山叠岭,惟郡治孤立川原之间,正当水冲,汉江之患,独在郡治。旧皆以城为堤,无大溃决。嘉靖四十五年,尝决东南门外城堤崩塌,民多漂没,寻复筑塞。今城东有堤,长三百余丈,本名捍江堤。成化十四年,御史吴道宏增筑,亦名吴公堤。
赵河府北七十里。源出府东北百四十里之马喊泉。相传光武屯兵于此,马喊而地忽传声,掘之得泉也,引流为河,至府城东为盛水堰,溉田百亩。又将军河,在府南百五十里,北流与红石河合。又有神定河,在府东南二十里,自竹山县流入界。府东五十里又有远河,皆流入汉江。○堵水,在府西三十里。《水经注》:水出建平界,径上庸而东,又东北径堵阳县,南北流注汉,谓之堵口。今水道多堙,此其余流也。
武阳堰府西五十五里。有武阳洞,悬崖深邃,水出其中,堰以溉田,为利甚博。
○郧关在府西。《史记》所云南阳西通郧关者也。《汉志》长利有郧关。又梅子关,在府东北七十里。又府东北百二十里有峪关,府西北七十里有青桐关。又有小关,在府西北百三十里。府西南又有石门关,又西南为九室关,府西南百八十里又有月竹关。皆险阻处也。○雷峰垭关,在府东北六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硖石坪,在府境,明末官军败贼处。
马山口堡府西五十里。其相近者曰安阳口店。又府西四十里有小岭镇,府西北三十里有马昌关镇,府南七十里有白桑关镇,皆戍守处也。又有白家营,在府东九十里。《志》云:县东四十里又有云洲渡,路出均、襄。又有时家湾渡,在府东北百二十里,为陆走唐、邓之道。又郧阳水驿,在府东一里。
房县府西南二百十里。东南至荆州府夷陵州三百七十里,东北至襄阳府均州二百二十里,东至城县二百七十里。秦为房陵县。汉因之,属汉中郡。后汉亦为房陵县。先主置房陵郡于此。曹丕改置新城郡。晋、宋因之。齐为南新城郡治。梁仍曰新城郡,兼置岐州。西魏改郡为光迁国,县亦曰光迁县。后周国废,改州曰迁州。隋因之。大业初,改州曰房州,寻曰房陵郡,而光迁县不改。唐武德初,仍曰迁州。贞观十年改置房州,又改县为房陵县。天宝初,亦曰房陵郡。乾元初,复曰房州。五代因之。宋仍为房州,亦曰房陵郡。雍熙三年,升为保康军。元军废,仍曰房州,属襄阳路。至正二年,省房陵县入州。明洪武八年,改州为县,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改今属。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五里。
○房陵城今县治。春秋时属麋国地也。或以为即房子国。误。《左传》文十一年,楚子代麋,成大心败麋师于防渚。阚曰:防,即房陵也。《秦纪》:始皇使王翦灭赵,徙赵王迁于房陵,后吕不韦之家亦徙焉,盖秦名房陵也。汉时,宗室大臣有罪者,多徙房陵。建安二十四年,先主遣宜都太守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杀房陵太守蒯祺。郡盖刘表所置也。明年,孟达降魏,魏改曰新城郡,以达为新城太守。蜀汉建兴五年,孟达复来降,遗诸葛武侯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我千二百里,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来,吾无患矣。司马懿急攻下之。唐武后迁中宗于此。今城仅周四里,而濠堑严固,如边方然。盖自古为儆备之地也。
永清城在县东一百十里。后魏分房陵置大洪县。后周改曰永清。隋属迁州。大业中,属房陵郡。唐初亦属迁州,寻属房州。宋开宝中废。又氵示乡城,在县南。晋太康中,分房陵立氵示乡县,属新城郡。氵示,音祁。宋亦曰祁乡县。齐、梁因之。后周废。○绥阳城,在县西南百七十里。沈约曰:魏置绥阳县,寻改曰秭归。晋太康二年,复故,属新城郡。宋、齐因之。梁置绥州。隋初,与县俱废。又昌魏城,在县西南,三国魏置,属新城郡。晋因之。宋、齐仍属新城郡,后周废。《志》云:且南城外有庐陵王城,唐中宗废,为庐陵王迁房州时居此,因名。
○房山县西南三十里。四面有石室如房,县以此名。又南山,在县南三里,山高秀。又南四里为石门山,其相接者曰定山。○阜山,在县南百五十里。《左传》文十六年,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志》以为即此山也。
景山在县西南二百里。郦道元以为即《禹贡》荆山之首。一名雁山,又名雁塞山。《山海经》:荆山之首曰景山。《寰宇记》:房陵有三十五溪,三十四山,景山其发源处也。又建鼓山,在县东南二百里。袁山松《记》:登勾将山,见马鬣建鼓,嶷然天半。《元和志》:建鼓与马騌山相接,冬夏积雪不消。
白山在县西北。宋建炎中,王彦败贼桑仲于白山,即此。《志》云:县北百二十里有马嘶山,最高险,马陟其巅则悲嘶。又有杨子山,在县北百里,亦峻险。其相接者曰黄竹山,山多竹,色皆黄。○石盘山,在县东百四十五里,以山径盘绕而名。又有倒驴山,在县东二百九十里,山高险难陟,故名。
○沮水县南五里。源出景山,东流入襄阳府南漳县界。详大川沮水。○粉水,在县东北五十里,源出房山,东流入城县境。又北河,在县北一里,流合粉水。
筑水县西一里。一名南枧河。源出竹山,流入界,经废昌魏县北,又东流过县北,又东入城县境。亦谓之彭水。《左传》桓十二年,楚屈瑕伐绞,楚师分涉于彭。杜预以为昌魏县之彭水也。又有马栏河在县东五十里,县东二百里又有八渡河,皆附筑水以达于汉江。
○汤池关县东十里。相近有大小汤池,故名。又有马栏关,在县东三十五里。县东二百里又有牛心关,以在牛心山下也。又东五十里曰瑶峰关,其地有瑶峰岭。○房山关,在县西三十五里房山下。又有高枧关,在县北十五里。又县南六十里有云峰关。《志》云:县西境有平安关,宋咸平五年置。
马口良堡县东南二百里。成化中建。又东南百里有望夫山堡,以山为名。又树团坪,在县北百里。又县西北百八十里有窑坪市。又有寿阳坪,在县西南百八十里。○板桥山镇,在县西北百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县北有洞庭庙,成化初,官军讨房山贼,自城进兵洞庭庙。又县境有大石厂、海溪寺诸处,皆刘千斤等贼倡乱处也。
竹山县府西南三百八十里,东北至房县百七十里。本周之庸国。秦为上庸县地。汉因之,属汉中郡。后汉亦为上庸县。建安末,置上庸郡。魏、晋因之。宋、齐亦曰上庸郡,皆治上庸县。梁析置安城县。西魏改曰竹山,又置罗州于此。隋开皇十八年,改曰房州。大业初,州废,县属房陵郡。唐武德初,复置房州治此。贞观十年,州移治房陵,以竹山县属焉。宋、元因之。明洪武初省。十三年,复置竹山县,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改,今属,城周五里,编户四十九里。
○上庸城县东四十里,本庸国。《书》所称庸、蜀、羌、{髟矛},是也。《左传》文十六年,庸率群蛮叛楚,楚灭之。秦置上庸县,楚靳尚谓秦将以上庸六县易张仪。《史记》:秦昭襄王二年,与楚上庸。又三十四年,秦与韩魏上庸地,即此。秦及两汉皆为上庸县。建安中,曹操以申耽领上庸都尉。二十四年,先主遣孟达攻下房陵,又遣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与达会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降。盖是时已分汉水置上庸郡也。魏晋以后,皆为上庸郡治。梁改县曰新丰。西魏仍曰上庸,属罗州。后周改县曰孔阳。隋开皇十八年,复曰上庸县,属房州。唐因之。宋开宝中,废入竹山县。
武陵城县西五十里。汉县,属汉中郡。后汉废。三国魏时复置武陵县,属上庸郡。晋、宋、齐、梁因之。后周废。唐初复置,属房州。贞观十年,废入竹山县。又微阳城,在县西北七十里。三国魏置建始县,属上庸郡。晋武帝改曰微阳。义熙六年,微阳令王天恩与桓石绥作乱,自称梁州刺史,袭据西城郡。宋仍曰微阳县,亦属上庸郡。齐、梁因之。后周废。唐初改置受阳县,属迁州。武德七年,废入光迁县。《续通考》:宋复置受阳县。建炎初,以胡骑蹂躏,移治竹山。绍兴中,又移治房陵之张罗平,后又移治竹山南境。元废入竹山县。今正史不载。《纪胜》:竹山南有受阳水,以受阳县名。明成化中,官军讨郧阳贼,迫房县西山,贼惧,欲走受阳出,陕西督臣白圭檄别将往受阳截其奔轶,即故受阳城矣。○秦城,《志》云在县南三十里,昔人筑塘掘地得石云。秦白起伐楚屯于此,或谓之秦王城。
○庸城山县西五里。庸人昔居此,于山上置鼓,又名悬鼓山。其相连者曰横鞍山。又竹山,亦在县西五里,筑水所出,县因以名。○龙祗山,在县南二里。又南里许曰鸡公山,前仰后俯,形如鸡公。又县东三里曰霍山,有莲花池在山上。
方城山县东四十五里。上平坦,四面险固。山南有城,周十余里。春秋庸地,有四方城,此其一也。文十六年:楚使庐戢梨侵庸,及庸方城,即此。○白马山,在县西南三十里,旧传即新城山。《荆州记》:孟达为新城守,登白马山,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不能守,岂丈夫哉?今其山重岩叠嶂,称为胜观,亦名白马塞。《志》云:山在县西百里。又县西五里有马鞍山,亦甚高峻。
黄茅关山县西十五里。山险峻。昔置关于此,并置巡司,今皆废。又县西二十五里有十转山,以山径盘曲也。又西五里曰观山,崔巍广远,泉出不穷。《志》云:县西三十里有燕子山,两山相连,势若双燕。又县西九十里有女娲山。○上庸山,在县西南四十里,上庸水出于此。又县西北百五十里有中山,山有三峰,中峰最高,一名七宝山。又仓乐山,在县东北百五十里,昔邑人徐元周积粟于此,救饥贫者,乡人德之,故名。《元和志》:县北四十里有长萝山,以山势延蔓,如垂萝然也。其在县北十里者曰矾石山,旧产矾,色白如雪。县北七里又有九里冈,蜿蜒起伏,南拱县治。
○上庸水县西四十里。源出上庸山,东南流入孔阳水,一名上元水。《志》云:孔阳水,在县西九十里,源出西南百里之檀溪岭,东北流合上庸水,又东北达于汉江。《志》云:县北三里有北星河,出陕西白河县,合水坪、蚃峪、观音沟诸水,南流合庸水,东注于汉。又有武陵水,源出县西武陵山,亦曰凤溪;又微江水,亦在县西,俱流合于上庸水。
筑水县西五里。源出竹山,东入房县界,亦谓之筑江。又堵水,在县南五十里,源出陕西平利县界,入县境,经城南一里,亦谓之霍河。流合筑水,复东北出入郧县界,注于汉江。又鳌水,在县西十里鳌山下,一名龟水,流合堵水。○两河口,在县西南四十里,官渡、柿河二水合流于此,亦注于上庸水,即竹溪县诸水之下流也。
○吉阳关县西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又洪坪堡,在县南二百里,路通陕西、四川诸境,有官兵巡戍。又县南百二十里有官渡堡,县南三百里为邓家坝堡,西百五十里有四庄坪堡,西北三百十里为三界堡,俱成化已后增置,为控驭之所。○圣母寨,在县西百三十里圣母山下,一名取毒寨。俗传有圣母取恶蛇弃之,因名。又中寨,在县西北中山下。又县南五十里有峪口市,下有峪口渡。
竹溪县府西三百六十里。西至陕西平利县二百五十里。成化十二年,分竹山县之尹店社置。土城周不及二里,编户七里。
○吉阳城县西五十里。东晋初,以益州流民置吉阳县,又置晋昌郡治焉。宋初因之。元嘉十年,仇池氐王杨难当袭梁州,破白马,获晋昌太守张范。时范盖以晋昌守戍白马城也。宋末,改郡曰新兴,仍治吉阳县。齐、梁因之。后周废。陆澄曰:桓温平蜀,集巴汉流民,立晋昌郡于上庸之西云。白马,见陕西宁羌州。《志》云:今县西五十里有上土城,即吉阳故址矣。○东关城,在县北五里,亦东晋初置,属晋昌郡。宋属新兴郡。齐、梁因之。西魏废。今有城址,土人谓之下土城。
○五峰山县东十五里。五峰并耸。山之东有白云岩,又县西五里有画屏山,绝崖峻岭,其状如画,一名画屏峰。又五星峰,在县治前,五峰相连,峦嶂层叠,县之主山也。
峒崎山县东北六十里。上有寨,为设险处。又连钱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回环相连,形若布钱。○鼓圆山,在县南六十里。两山对峙,南为南鼓山,北为北鼓山,山形甚圆,下各有洞。
○竹溪河县西五里。源发县西北三十里之鸡峰山,流合县治河。《志》云:县治河出县西白土山,流四十里,至县西十里,合廖家河。又东会竹溪河,经县西,又东会县东北五里之净峪河,至县东三十里为水坪河。又二十里为龙堰河,与安燕河合。又十里合南阳河,又五里与樊定河合,入竹山县界,为竹山江,入上庸水。○南江河,在县南七十里,源出陕西平利县,亦名南阳河。至县南三十里水坪河口,合于柿河。《志》云:柿河,在县东南百二十里,流入竹山县界。又县东六十里有县河,流合柿河,当即县治河矣。又樊定河,在县东百四十里。亦曰樊亭河。住峪河,在县东南六十里。又有浪河,在县南五十里。小葛河,在县南百七十里。又南三十里有顺河及蚕河,其下流皆汇为竹山江。
长望川县西三里。川深土美,一溪中出,即竹溪河也。又两河口,在县东南七十里,县河与龙堰河合流处也。一名潭口。
○白土关县西六十里。又县西五十里有五陵关,西南五十五里有峒峪关,东四十里有磁瓦关,皆戍守处。○尹店寨,在县东九十里,有巡司。又县南五十里有得胜寨,六十里有杨楼寨,县南百里有将军寨,百二十里有红心寨,皆成化已后增设。又县东北六十里有中山镇,东七十里有城关镇。《志》云:县西境有小关子,陕西平利县、四川大宁县,接界处也。
上津县府西北四百八十里。南至陕西白河县百四十里,西至陕西阳县二百十里,北至陕西山阳县百五十里。汉商、锡二县地。置北上洛郡。齐因之。梁始置上津县,寻改置南洛州,兼置上津郡。西魏大统末,宇文泰遣将王雄分道出子午谷,拔上津,因改曰上州。隋初,州郡俱废,县属商州。义宁二年,复置上津郡。唐武德初,改为上州。贞观十年,州废,以县属商州。宋因之。宋末,废入均州。洪武八年,复置上津县。十年,省入郧县。三十年,仍置上津县,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改今属。土城周二里有奇,编户八里。县今省。
○开化废县在县西南。西魏置,兼置漫川县,并属上津郡。后周并入上津县。
○十八盘山县西北百五十里。山高峻盘折,十有八曲,方至其巅。又五峪山,在县北五里,有五峰攒聚。○嵩山,在县南五十里。山高耸,与阳县诸山相接。又矿山,在县南百里,产铁。《志》云:县北二十里有顺岭,与陕西山阳县接界。
○汉水在县南。自汉中府阳县东入县境,又东入郧西县境。
吉水在县西五里铁鹘岭下。《志》云:源出秦岭,两山相接,水经其中,俗谓之夹河。经丰阳关入县界,绕县西南顺流一百三十里,入于汉水。盖即山阳县之甲河也。丰阳关,即丰阳巡司,亦在山阳县界。○八里川,在县西南三十里,亦曰八里河,流入吉水。又愚峪河,在县西北五里,一名五峪河,南流入吉水。又县东南二十里有箭河,又东南六十里有泠水河。下流俱入于汉江。
○鹘岭关在县西北。又有草驮坪,宋南渡后与金人分界处也。今见陕西阳县。《志》云:今县南五十里有杨六郎关,又有绞上关,在县东北七十里,俗名绞肠关。又江口镇,在县南百二十里,汉江津渡口也。向设巡司于此。○庙川堡,在县西北百二十里,路达商洛,山深径僻,盗贼出没处也。嘉靖八年,置有官兵戍守。又北山寨在县西北百五十里,姨娘子寨在县西南五十里,又八里门店在县西四十里,县南四十里又有军营店,皆成化以后控扼处。
郧西县府西北二百九十里。西至上津县百八十里,西北至陕西山阳县二百四十里。成化十二年,析郧县之武阳里、上津之津阳里置。土城周不及二里,编户八里。
○黄土城在县东。后周尝改置黄土县,即今陕西洵阳县之氵育阳城。或以此为黄土县,误也。《志》云:设县时掘地得断碑,曰登云县。亦未知所据。
○黄山在县治北。《史记》:秦昭襄二年,与楚会黄棘,与楚上庸。或曰即此地也。恐误。又北十里有槎牙山,以岩石参差而名。又牛头山,在县北七十里,接陕西山阳县界。○石门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又东南十五里有火车山,山高险,一名火车岭,下有火车铺。
光照山县西北六十里,接山阳县界。县西七十里又有马鞍山,山险峻。又县西北八十里有娘娘山,山多岩穴,出泉九处,缘山田畴,资其灌溉。
○汉水县南五十里。自上津县流入界,又东入郧县境。又天河在县西南一里,出县西北界虎鸣峪,驾山而下,经县南达汉水,如自天来,故名。又麦峪河在县西北三十里。县西北七十里又有黄沙河,出上津县东五十里之黄龙山,流入境,会麦峪河而达于天河。又有水东河,在县西北八十里,亦流汇于麦峪河。
八道河县东北八十里。南流合县东五里之五里河,至县前与天河合。又五里坪河在县东北十里,又激浪河在县东二里,又有南门河在县南五里南门山下,俱流合于天河。又七里沟河在县南三十五里,县东南五十里又有归仙河,县南五十里有箭流河,与火梅沟河俱流入于汉江。
○鸡岭关县西五十里。又马鞍关,在县西七十里,皆因山以名。又李四关,在县东南,与郧县之青桐关相近,皆戍守处也。○金花寨,在县东南四十里。又东南十里为廖家寨。又南关堡,在县城西隅。《志》云:县南五里又有马鞍山口堡。又有黄连垭,在县南四十里,舟行自此入汉之埠口也。又废朱家寨,在县西南五里,高山绝顶,路径仅通,上设城墉,基址犹存。
保康县府东南二百里。西南至归州兴山县二百五十里,东至襄阳府城县百里。本房县地。弘治十一年,析县之宜阳等乡置。今县治潭头坪,以宋尝升房州为保康军,因以名县。土城周三里,编户十里。
○九斤城县北五十里。相传昔人秤土筑城,以水土轻浮,将成复弃。今荒城犹存。
○万连山县北三里,高耸盘互,如万岑之连结。又它峪山,在县南一里,一名万朝山。○天马山,在县南十里,又南五十里曰马鞍山,皆高峻。又司空山,在县南八十里,与襄阳府南漳县接界。
五台山县西北五十里。高耸层峙。又西北四十里为三尖山。《志》云:县西九十里有红岩山,峭壁千仞,其色多红。又有梭寨山,在县西百八十里。又有九龙鞍山,在县西南九十里,险可避兵。○三十六冈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旁多冈阜,因名。又县东南九十里有悬壶岭,又八叠陂在县北四十里。
○粉水县北三十五里。自房县流入境,又东入城县界。《志》作粉清河,盖粉渍之讹也。○汤峡河,在县西三十里,水温可疗疾。一名汤洋河。又豆沙河,在县西北五十里,流合汤峡河。又有清溪河,在县东北十五里。掌口河,在县北四十五里,亦曰蒋口河。俱流合粉河,入城县界。《明史》:成化初,刘千斤等据豆沙河、浪口河诸处,分为七屯。官军讨之,自房县进屯浪口河。或曰浪口河,即掌口之讹也。又桑坪河在县西百里,大市河在县西百二十里,下流俱入于汤峡河。
板仓河县南五十里。又南五十里有鱼河、歇马河。《志》云:县东南百里有深溪河,又东南五十里有鸡冠河,皆入南漳县界,合于沮水。
○马良坪堡县南百里。旧为盗贼出没之所。成化初,官军讨房陵西山贼,别将林贵从安远进兵马良坪,是也。又县西南有大市坪。成化初,贼党苗龙走大市,欲出远安,其魁刘千斤走与龙合共保大市,即此。○望夫山堡,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以在望夫山上而名。嘉靖中,抚臣叶照议置堡于此。疏略云:望夫山,林木绸密,人烟稀少,东抵马良坪,通远安界;西抵柏木寿阳,通房县界;南抵兴安,通四川地方;北抵武当,通城诸处。四通八达,截山小路,盗贼易于出没,请立堡分戍。从之。
常平堡县东南九十里。东南去南漳县亦九十里。《会典》作长坪店,为控扼要地。成化中,拨荆州右卫官兵戍守。嘉靖十九年,移七里头巡司置于此。○九龙寨,在县西南九十里,因高设险,可以避兵。又馆沟驿,在县东南二十里。其地两崖高峻,中有小溪,路出常平堡,旧尝置驿于此。
附见:
湖广行都司成化十二年置,治郧阳府城内。
郧阳卫府治东一里,亦成化十二年建。又房县守御千户所,在房县东,洪武初置。又竹山守御千户所,在竹山县东,成化八年置。俱属郧阳卫。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