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94节:虎兕相逢,可怜赳赳力绝伦(1)      刘绪义 Liu Xuyi

  11、虎兕相逢,可怜赳赳力绝伦
  独霸西戎
  周襄王勇敢地克服了对一代霸主齐桓公的恐惧,同时又果断地斩断了新霸主晋文公要隧葬的念头。如此这般,使他获得了后世史学家给予的"春秋贤王"的嘉奖。此时的周襄王还没有预料到真正危及到王室的另一只虎影就在自己的身后。
  一个人一旦安全地进入了一个世界之后,往往很难从这个世界跳出来。相反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倒更容易使他奋起。周襄王及其后世的诸王都不曾意识到,埋在自己王朝脚下的定时炸弹此时已开始读秒。
  这颗定时炸弹就是周平王东迁时留下的。东迁之时,周平王把宗周的故地抛给了刚刚受封的秦襄公。虽然从当初看来,周平王是耍了滑头的,他所许诺的这些土地名义上是周天子的,而实际上并不受周天子的控制,它的主人是西戎。所以周平王给秦襄公开出了这样一张空头支票,以作为对秦襄公的奖赏。
  令周平王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这张空头支票竟然不出二十年,就可以兑现了。公元前750年,晋文侯率兵杀进关中,把与周平王对峙了二十余年的携王杀了,这对于周王室来说是一件大事。与此同时,也就在这一年,西方的秦国也兵伐西戎,"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这里的文公已经是秦襄公之子秦文公了。
  从周平王的空头支票来看,这些土地本来不必献给周天子的,但秦文公还是表达了对周天子的尊重,把岐山以东的土地还给了周天子,而留下了岐山之西。岐山是周族人的故地,周人花了数百年时间的苦心经营,使之成为当时古代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方。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还有不少拥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劳动者。秦人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这里筑城,建立根据地,使原来落后的游牧经济向较先进的农业经济转型。
  秦文公之后,又经宁公、武公数代国君的努力,秦国百姓抱着"与子同袍"和"与子同仇"的精神,在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讨伐西戎之战中节节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郑国旧地,今陕西华县)之地,灭小虢(曾扶持携王的虢公之国),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秦迁都城至雍(今陕西凤翔东南)。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
  秦德公迁都是继秦襄公于公元前776年的迁都之后的第四次迁都了。秦文公这时于公元前762年,因郊天应梦,迁居汧渭之会(现在的陕西眉县一带);秦宁公于公元前714年迁都到平阳(陕西岐山县);秦德公这一次迁都于雍是在公元前677年,此前不久晋国也已结束内战开始出现了一番新气象。后来秦献公于公元前363年又迁都于栎阳(陕西临潼);秦孝公时再迁都于咸阳。前前后后一共六次迁都,一步步向东紧逼。
  即位仅两年,时年只有三十五岁的秦德公猝死,长子秦宣公即位。宣公四年(公元前671年),秦军与刚刚统一不久、与自己同样处在高速扩张状态中的晋国发生边境冲突:"四年……与晋战河阳,胜之。"(《秦本纪》)这是史书中秦晋两国的第一次明确交火记录。秦宣公十二年(公元前664年),宣公英年早逝,其弟秦成公即位。成公在位四年又暴亡,少弟嬴任好即位。嬴任好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戎霸主:秦穆公。
  秦穆公即位时,天下格局大体如下:齐桓公霸业已成,东方诸侯多归附;南方楚国快速崛起,汉阳诸姬尽食之,并积极图谋北上;晋国也结束内乱,开始出现一种高速扩张与崛起之势;而秦国也由替周人养马的边陲附庸发展为小有势力的诸侯。对于已稳坐关中的秦穆公而言,他也不满足局促于关中一隅。年轻的嬴任好刚刚从父兄手中接过国君的大印,锐意进取之心就驱使着他做出了秦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东进中原的战略性试探:"缪公任好元年,自将伐茅津,胜之。"(《秦本纪》)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