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老俗事   》 第94节:古拙的民间玩具      Zhou Jianduan

  古拙的民间玩具
  现代北京的儿童,吃得好喝得好穿得好,就连手中的玩具,也比几十年前所谓的"土玩意儿"洋得多,阔得多。人类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玩具自然也随之而革新。
  老年间的儿童玩具,虽说土得掉渣儿,却有新式玩具不可替代的古拙之气和文化蕴藉,且富于浓厚的人情味儿。
  土玩意儿的发明者和制造者们,大都不见经传,但都是读"无字书"的状元,贫穷,往往使他们过早地步入社会,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饱尝酸甜苦辣,于是便把喜怒哀乐的思想与感情寄托于雕虫小技,设计并制作种种的儿童玩具,自娱而又卖钱--"面人即"如此,"泥人张"如此,"风筝哈"如此,曹雪芹的后裔"毛猴儿曹"亦如此。
  北京城过去的土玩意儿,多如牛毛--泥捏的,木刻的,纸糊的,草编的,线缠的,竹削的,铜铸的,皮蒙的,毛栽的,玻璃吹的,无奇不有,且不乏栩栩如生者,故有"小玩意儿赛活的"之说。
  大宗的泥捏玩具,在市场上占绝对优势。泥捏的小人儿,泥捏的兔儿爷,泥捏的脸谱儿,造型美观,彩画生动,其情态或笑、或突、或慈祥、或狰狞,或面目可憎、或憨态可掬。那些长于泥塑的民间艺人,没进过工艺美术的高等学府,更无雕塑家的称号,他们住在穷街陋巷,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日子,却用最纯洁的艺术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木刻的玩具,除了击之清脆有声的小梆子、小木鱼外,更多的则是冷兵器时代的刀、枪、剑、戟、斧、■、钩、叉等十八般兵器,与武林中所使用的真家伙毫无二致,只是缩小了尺寸,并添上了优美的油漆彩画。男孩子每每争购之而爱不释手,并常凑在一起兵戎相见,个个冒充英雄好汉,颇有尚武精神。战斗激烈时,那木制的兵器往往折断,因为心疼或怕回家挨打,遂一扫英雄本色,哭天抹泪,不欢而散。
  纸糊并彩画的关公、张飞、孙悟空、猪八戒等面具,囊括了京剧所有的脸谱,在相继开放的庙会上集中出售。面具摊是娃娃们的乐园,摊主则是娃娃们的启蒙老师,有问必答,百问不厌,朝代的顺序,人们的名号,戏剧的常识,均在交易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传播,娃娃们因此而意兴勃勃。
  黄铜铸造的福、禄、寿、喜、财诸神像,以及犀牛、骏马、梅花鹿等象征吉祥的动物造型玩具,皆中空而高不盈寸,且线条清晰而流畅,与其说是儿童玩具,不如说是精美的工艺品,就其巧夺天工的艺术价值而言,理应登上大雅之堂,但只横七竖八地散放于地摊上,任凭孩子们挑选。
  用马莲或蒲草编制的青蛙、螃蟹、蝈蝈等小动物,形象逼真,嵌入红小豆当眼睛,更显活泼可爱,并散发着青草的香气,其古拙的味道,尤为突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序(1)第2节:序(2)第3节:'书春'的笔墨生涯
第4节:新春话年画第5节:北京人买年货第6节:北京人年关搪账
第7节:门神挂钱窗户花儿第8节:平民之家做年菜第9节:佳肴美酒醉除夕
第10节:爆竹声中一岁除第11节:迎春福、禄、寿(1)第12节:迎春福、禄、寿(2)
第13节:探亲访友话蒲包第14节:北京人吃饺子第15节:北京"杂拌儿"
第16节:新春逛厂甸(1)第17节:新春逛厂甸(2)第18节:新春逛厂甸(3)
第19节:新春逛厂甸(4)第20节:晚清官场拜年习尚第21节:侗族春节习俗
第22节:春节话青田年糕第23节:漫话"初五开市"第24节:元宵之夜灯如画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