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话 》 解析人格觸摸靈魂的書:童話人格 》
埃勒剋特拉情結四
柯雲路 Ke Yunlu
中國人常講“慈母嚴父”,這話有道理,但衹有一半道理;真正妥當的說法是,所有的父母都應該“慈嚴兼備”。 當面對兒子時,慈母嚴父是必要的,而嚴母慈父有時也是必要的,這樣才能使兒子的人格得到更健康的發展;當面對女兒時,慈母嚴父倒有更大的真理,因為在女兒面前,常常是母親嚴有餘而慈不足,父親則慈有餘而嚴不足。 在女兒自由成長的過程中,母親對女兒過分溺愛,缺乏必要的、堅持原則的教導,自然是不妥當的,它會影響女兒的正常成長;然而,倘若母親對女兒過苛,缺乏足夠的慈愛,大概是更不妥當的,這是應該防止的主要偏嚮。 母親接受兒子是毫無心理障礙的,母親要接受一個越來越長大的女兒,卻要剋服某種潛在的心理障礙。 倘若沒有足夠的心理成熟,母親在女兒面前多少扮演一個與妹妹爭寵的姐姐角色,母女之間的關係就必然顯得緊張。 即使母親不是小女人性格,有足夠的成熟強健,然而,倘若她不能夠寬仁,對女兒過苛,女兒從小就會感受到母親的巨大壓力。這時,如果是一個堅強有力的父親出來庇護女兒,以抗衡母親過苛的壓力,女兒得以比較正常地成長起來,仍會同時成長起來強烈的戀父憎母情結。 倘若母親專橫粗暴,而父親唯唯諾諾屈從於妻子,甚至像應聲蟲一樣呼應着母親對女兒種種尖刻的訓斥和管教,女兒就會形成畸形心理:她不僅憎母,可能更加憎父。在幼小的心靈中逐漸成長起來的是對父母共同的敵視。 這樣的女孩大多有着最不幸的童年少年。 但是,隨着可怕的生活越來越遠地翻過去,隨着她們掌握了獨立生存的能力,有了越來越多的金錢、友情和自信,她們便也會似乎很正常很快樂地活着。除了對與父親同齡的男性有着極大的不信任之外,除了對自己男友的忠誠有着近乎神經質的多疑之外,一切都會顯得正常。 甚至她們對父母也會顯得寬容起來。雖然與父母較少來往,但是說起他們的口氣平和多了。即使說起小時候曾經受到過的不公平待遇,也不過如同講述一件平常往事。 當然,她們心頭還潛存着憎母又憎父的情結,然而,在人類社會文化的規範中,由於命運的轉化,她們將它掩埋在心靈深處了。 人的生命力是很強的;人對生活的適應能力也是很強的。 任何畸形的生活環境都可能造成畸形的心理情結;然而,人在苦苦爭取的人生歷程中大都能掙紮着活過來。 不幸的經歷造成的情結並不一定都是壞事── 有的,成了一生努力和充實的動力; 有的,成了理解生活的難得的經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作傢出版社 |
|
|
一 為什麽活着(1) | 一 為什麽活着(2) | 二 人格的概念(1) | 二 人格的概念(2) | 三 童年(1) | 三 童年(2) | 狼來了一 | 狼來了二 | 狼來了三(1) | 狼來了三(2) | 狼來了四 | 狼來了五 | 狼來了六 | 狼來了七 | 俄狄普斯情結一 | 俄狄普斯情結二 | 俄狄普斯情結三(1) | 俄狄普斯情結三(2) | 俄狄普斯情結三(3) | 俄狄普斯情結四(1) | 俄狄普斯情結四(2) | 俄狄普斯情結五(1) | 俄狄普斯情結五(2) | 俄狄普斯情結六(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