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 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
第94節:生活的樂趣(30)
林語堂 Lin Yutang
有了極度閑暇,中國人還有什麽事情未曾幹過呢?他們會嚼蟹,啜茗,嘗醇泉,哼京調,放風箏,踢毽子,鬥雞,鬥草,鬥促織,搓麻將,猜謎語,澆花,種蔬菜,接果枝,下棋,養鳥,煨人參,沐浴,午睡,玩嬉小孩,飽餐,猜拳,變戲法,看戲,打鑼鼓,吹笛,講狐狸精,練書法,咀嚼鴨腎肝,捏鬍桃,放鷹,喂鴿子,拈香,遊廟,爬山,看賽船,鬥牛,服春藥,抽鴉片,街頭閑蕩,聚觀飛機,評論政治,讀佛經,練深呼吸,習靜坐,相面,嗑西瓜子,賭月餅,賽燈,焚香,吃餛飩,射文虎,裝盆景,送壽禮,磕頭作揖,生兒子,睡覺。
因為中國人總是愉快,總是高興,總是韻味無窮而敏慧,大多數人仍是保持他們的和藹和興致;雖是智識新青年常是性急和悲觀,喪失了一切原來的真意味,仍有少數還時而顯見其風韻和敏慧。這是很天然的,因為風韻是跟遺傳性以俱來的。人們的愛美心理,不是受書本的教導,而是受社會行為之薫陶,因為他們生長於這個風韻雅緻的社會裏。工業時代的人們的精神是醜惡的,而中國人要廢棄一切優美的社會遺傳法式,瘋狂樣的醉心歐化,卻是沒有歐美遺傳本質,那是更見醜惡。全上海的一切別墅,和他的無數豪富家庭,衹有一個純粹中國式的優美花園,而這個花園是一個猶太人的産業。所以中國人的花園都傾嚮歐洲式的設計,他們佈置着網球草地,幾何式的花床,整齊的籬柵,修剪成完全圓形或圓錐形的樹木,把草花排成英文字母。上海不是中國,上海卻是一個摩登中國趨嚮的不祥之預兆。它在吾們的口腔裏留下惡劣氣味,好像中國人用豬油焙製的西式奶油餅幹。它刺激吾們的神經,有如中國樂隊在送葬儀仗隊中大奏其《前進!基督精兵》。遺傳法式與審美趣味須經歷歲月以逐漸養成。
古代中國是有審美能力的,吾們可以從美觀的書本裝訂式,精雅的信箋、古代的瓷器、繪畫名作,以及其他未受西洋影響的古玩中看出來。一個人撫弄着優美的古裝畫,或看見了文人的信箋,未有不能看出中國古人的精神對於色調之和諧有深切的瞭解者。衹不過五六十年前,有一個時期,男人還穿着湖色長袍,婦女們穿着月白襖褲,那時縐紗還是純粹中國絲織的縐紗,而上等朱紅印泥還有銷場,現在全部絲廠業已瀕於崩潰,因為人造絲價格遠為低賤,而且洗滌容易,而上等印泥價格三十二元一兩者已絶跡於市場,因為人們都用了橡皮圖章和紫羅蘭印油。
中國古人的雅韻,愉快的情緒,可見之於一般小品文,它是中國人的性靈當其閑暇娛樂時的産品。閑暇生活的消遣是它的基本的題旨。主要的材料包括品茗的藝術,鎸刻印章,考究其刻藝和石章的品質,研究盆栽花草,培植蘭蕙,泛舟湖心,攀登名山,遊謁古墓,月下吟詩,高山賞潮--篇篇都具有一種閑適、親昵、柔和的風格,感情周密有如至友的爐邊閑話。富含詩意而不求整律,有如隱士的衣服。一種風格令人讀之但覺其味銳酷而又醇熟,有如陳年好酒。字裏行間,彌漫一種活現的性靈,樂天自足的氣氛,貧於財貨而富於情感,鑒識卓越,老練而充滿着現世的智慧;可是心地淳樸,滿腹熱情,卻也與世無爭知足無為,而具一雙伶俐的冷眼,愛好樸素而純潔的生活。這種愉快的精神最可見之於《水滸傳》的序文中--這篇序文依托《水滸傳》作者的名義,實際為十七世紀大批評傢金聖嘆的手筆。這篇序文是中國小品文的一個出色的模型,不論在其方法及材料方面,讀來大似一篇閑居雜說,未識何意,作者定要把它冒充小說的序文。
中國的人們都很知道生活的藝術。一個文化較晚進的民族,或許是熱中於企求進步,文化老大的民族,天然在人生歷程上長了許許多多見識,則但切心於求生活。如中國者,以其人文主義的精神--人文主義使人成為一切事物為中心,而人類幸福為一切知識的最終目的--側重於生活的藝術,沒有什麽不自然。即令沒有人文主義,老大文化一定有其不同的評價標準,因為衹有古老的文化纔知道"人生的持久快樂之道"。而所謂人生的快樂者不過為官覺、飲食、男女、庭園,友誼的問題。這就是人生本質的歸宿。這就是為何歷史悠久的城市像巴黎,像維也納,吾們便有好的廚師,好的酒,美貌的女人,優美的音樂。經過了相當階段,人們的智巧到了碰壁的一日,乃厭倦於問題的考究,走上奧瑪開儼的老路綫,還是享享傢園之樂吧。任何民族,倘不知道怎樣享口福,又不知道盡量圖人生之快樂像中國人一樣者,在我們看來,便算是拙笨不文明的民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