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到古代中國去旅行   》 冰花與冰燈詩詞(2)      伊永文 Yi Yongwen

  片”的出現衹能從一個大的宋代文化係統去觀察,纔會找到清楚的答案。
  同時冰花現象也告訴我們:美,無處不在,衹需你去發現,但這種對美的發現不會陡然而生,必須是要有雄厚的文化修養的根基,還要有合適的濃烈的文化風雲的際遇。否則,為什麽冰花在宋代之前就有,卻沒有宋代那樣美麗的發現?而在宋代,冰花卻廣泛被人發現,並且與瓷器燒造上十分相同的冰紋似的“開片”,引發出了獨特的美的趣味……冰燈究竟起於何時?有些人將1962年哈爾濱市一位老太太在鼕天往水桶裏潑水凍成一個冰砣,當成現今冰燈的開端。後有好事者以《一桶水潑出一個冰雪節》為題,大加宣揚,言之鑿鑿,似乎中國的冰燈自1962年纔有,這位老太太似應享有冰燈的發明權。其實,這是缺乏歷史知識之談。
  遠的暫且不說,在清代的北京,正月的燈集於前門官府的“六部”,其中以工部的燈為最好,而最好的燈中就有冰燈。夏仁虎《舊京瑣記》說這種冰燈,飛走百態,窮極工巧。酒傢已用冰燈作“招牌”,如震鈞《天咫偶聞》記:以冰為酒甕、瓶罌、鼎彝之屬,然燈於內,高懸四座,觀者嘆其絶肖。
  特別是黑竜江一地,冰燈製作的技藝已很高超。道光年間在黑竜江為官的西清所作《黑竜江外記》,有冰燈的描述:鏤五六尺冰為壽星燈者,中燃雙炬,望之如水晶人,此為難得。
  依西清記述,冰燈是在元宵節“城中張燈五夜”時,與其他燈一處供人觀賞,村落婦女都坐着車來觀燈,“車聲徹夜不絶”。這足以表明看冰燈已經成為清代黑竜江人民鼕季生活中的一部分。
  這種冰燈現象,並非黑竜江獨有,也可以肯定地說冰燈絶不自清代始。明代《燕都遊覽志》就記錄了燈市上有細剪百彩澆水而成的冰燈。明人唐順之也有《冰燈詩》可證:“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宜從月裏看。”特別是在明代的南方出現了冰燈,徐渭的二首《詠冰燈》七律詩就是明證:其一夜堂流影倍生妍,刻挂誰秉凍未闌。
  燭暈衹疑杯水抱,火齊應落數珠寒。
  薄輪逼焰清難覓,滿魄生花洞可看。
  復道餘光能照膽,卻令遊女怯追歡。
  其二玉枝叢裏總稱妍,徑尺能消幾夜闌。
  對日水晶誰取火,生花銀燭自禁寒。
  共燃始覺琉璃避,但持還將雨雹看。
  無奈陽和消作日,何人筵上解悲歡。
  徐渭為浙江紹興人,生活在嘉靖中期到萬歷中期,是在南方度過一生的,按氣候的歷史常規推算,似不可能看到冰燈。然而,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經研究確認:公元1470年到1520年間,是中國長江流域和歐洲一樣的一個寒冷時期,徐渭恰是生在這個寒冷時期之後,即1521年,也就是說他所在的鼕季氣候已變得相對溫和了。那麽,何以在徐渭的《徐文長逸稿》中出現了冰燈詩?很可能是徐渭聽前輩在寒冷時期所見所聞的冰燈而寫下這兩首冰燈詩的。
  徐渭的冰燈詩,證實了在明代的南方已有了冰燈的蹤影。至清代,冰燈纔有了幾近今天冰燈雕塑的水平。
  筆者在查閱清代文獻時,從《昭代叢書》中查出傅山所作的十餘首《冰燈詩》,更加可以證明這一點。
  在傅山的筆下,我們發現冰燈的世界是非常可觀的:銀海迷離天水光,廣寒宮殿鬥明妝。
  玉壺一點琅玕淚,滴斷人間煙火腸。
  鑿得清光照古人,蠹編床上白磷霖。
  遺忘對此頻能記,不愧前賢雪月貧。
  從《冰燈詩》的註釋,我們還可獲知,當時冰燈的製作是多種多樣的,還有“盆景式冰燈”:藉思得古怪樹根,鑿為盆盂搭之。村中友人言傢藏柳根幾塊,槐杌無用,正欲燒火,許牽車取之。乃有柬友求枯樹根作冰燈座。
  值得欣喜的是,傅山認為數首冰燈詩,未能盡冰燈之變,所以又作了一篇《冰賦》,它與“冰燈詩”互相映照,別有一番情趣:飛蜿蜒之銀虯,宜陳之麯之堂兮。照吸露之仙流,沃以白鳳之膏兮。……憐凄精之高潔,學匠石之運斤。鑿兮積雪,列亭亭之玉人。
  從賦中可以看到當時的冰燈雕塑藝術技巧是很高的。
  《冰燈詩》作者傅山的生活年代是在清初期,再參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絶技(1)絶技(2)絶技(3)伎巧(1)
伎巧(2)宋元玩具(1)宋元玩具(2)宋元玩具(3)
李開先與笑話(1)李開先與笑話(2)李開先與笑話(3)明清象聲(1)
明清象聲(2)明清象聲(3)高爾夫球源何在(1)高爾夫球源何在(2)
高爾夫球源何在(3)高爾夫球源何在(4)“葉子戲”的演變(1)“葉子戲”的演變(2)
“葉子戲”的演變((3)“漢文化圈”的交流(1)“漢文化圈”的交流(2)“漢文化圈”的交流(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