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心靈體操   》 第94節:中國內地的經濟      劉心武 Liu Xinwu

  中國內地的經濟在高速而穩定地持續增長,帶動着一般中國人,特別是城市裏,包括東部許多農村裏的老百姓,物質生活水平不斷地提升着。正當的物欲在朝滿足的境界推進,橫流的物欲也在恣肆地起泡沸騰。中國就要正式加入WTO了。這就引出了對跨國資本和全球一體化究竟是好還是壞的思考,當然,對此殫精竭慮的主要是人文學科的知識分子。
  《美國麗人》那樣的美國電影,大概是受到在美國大學裏盛行的新左派理念的影響吧,它把建築在因跨國資本的運作與全球一體化基礎上而變成了人類"小康標本"的"美國生活方式",亦即中産階級的"雅皮"生活,給予了近乎毀滅性的批判。這是一種對當下世界經濟發展與生活方式演進趨勢的道義上的製衡。
  但世界上的事情實在復雜。事情復雜,人心更復雜。事情往往是因地因時而異的,比如"土豆燒牛肉",40年前,"修正主義"曾作為"共産主義"的標志,反"修"防"修"者則以為是追求物質享受的可恥符號。事到如今,就我所定居的北京而言,那算得什麽佳餚呢?無論是作為嚮往之物還是奢侈之物的符號,它都完全沒有資格,衹不過是最平凡的一道傢常菜罷了。人心更往往是因地因時而異的,比如上面寫到的那位女士,作為退休大學教授之妻,在美國過的也不過是一般中産階級(而且還要偏下)的生活,但她將自己的物質生活水平與國內親友相比,就覺得自己很不平凡。
  事情與人心如果大錯位,那呈現的局面就更復雜。比如有的知識分子在中國內地時觀點頗右,但真到西方去呆了下來,經受到種族、文化的衝撞,加以那邊時髦的學問大都是新左派之類的左傾理論,觀點也就左了起來,對跨國資本、全球一體化不說是恨之入骨,也是批判有加;更有中國、西方兩邊跑的人士,那就更顯得奇突,他被邀請到西方是跨國資本為背景的機構給的錢,以此從那邊取了新左派之經,在中國宣傳"新左"觀點,著書立說,大批跨國資本,呼籲重新樹起馬剋思主義旗幟,進行制度創新,而且得了大奬,但那奬金卻又是直接從跨國財團那裏要來、並以那財團的名稱命名的,實在令人目眩費解。
  現在我要說到另一部美國電影,就是2000年年尾推出的《傢居男人》(香港又譯做《緣分交叉點》),這部影片似乎算不得什麽大製作,內容也不復雜,講的是聖誕節晚上,紐約某大金融公司老闆,也就是資本傢兼"知本傢"的那麽一位成功人士,在有的下屬們急着想回傢與親人們共進聖誕晚餐的時刻,還在摩天樓的辦公室裏興致勃勃地佈置資産並購、股票上市之類的輝煌大業,直到興盡,纔終於宣佈休息。他一個人在聖誕節的街頭遊逛時,與一個黑人流浪漢發生了糾葛。回到他自己那豪華的公寓樓,在床上酣睡一番後,忽然醒來,卻駭然發現身上趴着一個老婆,而且有一個女兒跑來叫他爸爸,舉目一望,竟置身在了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裏,這令他費解,萬難接受,他衝了出去,不見自己的豪華轎車,衹好開上一輛廉價面包車回自己的豪華公寓樓,但那門房竟說不認識他,鄰居也說沒見過他,不讓他進去,他再衝到公司大樓,那裏也不認他,無奈他衹好又回到那個本不屬於他的傢裏,但那裏面的婦女和女兒還有搖籃裏的兒子都衹把他當成傢裏人,仿佛衹是覺得那一天他有些個暴躁而已……原來,他是被那個黑人流浪漢施了魔法。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至少就紐約的居民而言,在郊區擁有一棟兩層帶地下室與車庫的小樓是很平凡的生活狀態,而影片的主人公原來是超平凡的,他在曼哈頓富人街豪華公寓裏擁有兩個大單元,他不想結婚過"小日子",但有妖豔的情婦自動上門,性生活方面很能滿足,連平時穿的西服上衣也都是2400美元一件的大名牌。陷入到尷尬的"小日子"裏,要養傢糊口,開源節流,過遠離"大事業"的平凡生活,這令他苦惱不堪。但有一天,他發現了一盤舊錄像帶,放出來看,是他為妻子凱的生日在庭院裏搞派對的種種景象,他為慶賀妻子生日五音不全地唱了歌,妻子和來賓們都欣喜若狂。這些畫面令他吃驚:難道這會是我嗎?也令他感動:這要真是我該多麽好啊!從此他發生了轉變,他喜歡上了這種平凡的家庭、庸常的"小日子"。但"好景不常",那魔法的時限到了,他又還原到了本來狀態,他竟反而不能忍受那"成功人士"的高級生活,他跑到那棟房子去,那裏面的人說不認識他,他千方百計要找到凱,竟然找到了,但凱一點也不知道在魔法期間裏曾充任過他的妻子,而是一位與他相近的追求非凡的女強人,正要搬遷到法國巴黎去謀求更大發展。
  正當凱要登機飛往巴黎時,他衝到了登機口,懇求凱留下來,一起喝一杯咖啡,他對感到莫名其妙的凱說,人生有比"大事業"更重要的東西,比如他們曾是平凡的夫妻,有兩個可愛的寶寶,雖然結婚已經13年,也經常爭吵慪氣,但卻始終相愛,在她過生日時他曾為她引吭高歌,互相常常會以一些並不昂貴卻細心準備的禮物讓對方驚喜不止……凱終於被他說動,留下來和他喝咖啡,影片最後的場面是機場咖啡廳一角,他們相坐歡談,落地大玻璃窗外雪花紛飛……
  這部影片是對《美國麗人》的一個反動,還是一個補充?前者試圖告訴我們,常態的"美國生活方式"的玫瑰花裏隱藏着深深的失落與嚴重的危機;後者卻努力地說明,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美國生活方式"裏,纔包孕着人生的真價值與真樂趣。如果《美國麗人》不適宜引進到中國內地,那麽,《傢居男人》是否就適宜嚮一般中國觀衆推薦呢?
  中國內地的民衆正在奔小康,小康的官方標準是以人均享有的美元數目來釐定的,而美元後面則至少在物質方面體現着一般美國人的生活水平與方式,衹不過那更多地是一種方向、一種象徵。以中國的底子薄、人口多,以及東西部和城鄉間的不平衡,中國一般民衆在住宅水平上普遍達到上述兩部美國影片裏所展現的那種狀態,至少在新世紀的前半葉內,恐怕還是不可能的。
  看了《美國麗人》再看了《傢居男人》,我覺得美國的文化藝術真是多元並存、各放光彩的局面。我想他們理論上也該不止有"新左"一種,舉凡"後現代"、"後殖民"、"解構主義"、"女權主義",似乎都屬於左傾的一類,這些理論當然應該嚮中國人介紹,中國人也確實可以從中得到某些啓示,如對跨國資本進入及全球一體化進程中負面因素加強必要的戒惕。但美國思想文化界裏另類的東西,不說是右的,或中間的吧--那樣太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比如《傢居男人》及其背後的理論,看來也該介紹、研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我的心理保健操第2節:皺皮蘋果第3節:譬如朝露第4節:春水浴心
第5節:心靈百葉窗第6節:一把米有多少粒第7節:這朵花兒叫喜歡第8節:雲錦滿心湖
第9節:鏇出自己的小木梨第10節:長吻蜂第11節:別臨時擺動舌尖第12節:香檳玫瑰
第13節:淡黃的銀杏第14節:親近牛筋草第15節:康熙開心果第16節:碰頭食
第17節:勇對平淡第18節:從今不怵這衹杯第19節:顧影自賞第20節:栽棵自己的樹
第21節:裝滿自己的碗第22節:半拉西瓜第23節:邁過本命年的“坎兒”第24節:我的緑寶石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