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開悟 》
篤信破迷惘
證嚴法師 Zheng Yanfashi
篤信破迷惘
我們不要怕辛苦,要時時提高警覺,建立正信,並且要信得深而堅定,就可以破除迷茫而見光明。談智慧與人生智慧並非從學識中得來,而是發自內心清淨的本性,體會真理,走入人群,奉獻己能,纔是真智慧。
佛陀教育弟子:“衹要人人能守住一法,自然衆福齊集。”此一法即是“篤信”;“篤”就是深而堅固,心中的正信深而堅固,自然不會被外境誘惑。
世間多陷阱,信念如果不夠堅固,很多事相就會讓我們惶惑不安、煩惱叢生。人生在世,要有堅定的方向,以及循規剋己,相信自己有餘力,可以幫助別人,如此即是滿足、富有的人生;反之,若常往高處比較,則永遠都會不滿於現況,對自己也失去信心,所以信心要堅定。
在社會上常常看到很多人傢境不一定很富裕,卻能積極造福,其實衹要有信念,就能夠付出。假使沒有那念信心,就會顛倒人生。
在臺中的一位林居士,年輕時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在商場上常與人應酬,漸漸地無法自我剋製而染上酒癮。
他不喝酒清醒時,人很好;衹要一喝酒,就仿若變了一個人。後來喝醉的時間愈來愈長,傢人愈發擔驚受怕;因為他喝了酒不但會駡人、打人,還會為一些不經意的小摩擦,對自己寬容,卻對他人無法原諒。
總之,他是一個好人才,衹是因為酗酒,苦了周遭的人,也害了自己,直到身體健康大受影響,仍無法自拔。
後來因為太太經常到醫院當志工,受到臺中市政府義工表揚,他覺得是一件很光榮的事,就說:“我要趕緊買一臺相機,好幫你拍下這個歷史鏡頭,這是我們傢的光榮!”從此對攝影原是門外漢的他,開始産生興趣,但是酒還是照喝不誤。
在一次因緣來到花蓮,讓原本就是慈濟會衆的夫妻倆更加感動,看到慈濟人的活動很祥和,他也心生歡喜,就開始拿着相機到處記錄這些活動情況,師兄姐們也都很贊嘆,讓他更有成就感。
不過,對他而言戒酒仍很睏難。儘管他也聽師父的話,自己發願說:“絶對要戒酒。”內心卻十分掙紮,往往忍不住偷偷地喝酒,原諒自己之後又心生不安;雖然知道要拒絶誘惑,也時時自我懺悔,但是仍不敵內心的心魔。
有一次他又喝得醉醺醺,回傢還大吵大鬧,甚至要開着車,對着自傢大門撞去。就在與太太爭執當中,剛好轉頭看見我的相片,突然從酒醉中驚醒,終於徹底懺悔。心魔被良知打退了,一念信心生起,從此滴酒不沾,專心投入“為慈濟留歷史,為時代做見證”,當一名盡職的映象志工。
現在完全看不出他曾是個酗酒暴躁的人,因為他流露的是用生命付出真誠、一心一志的信念。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幾次風災,他都冒着危險,不顧自己的病體,仍然勇往嚮前,留下了最好的歷史見證。
不論面對內心的心魔或外境的陷阱,衹要提起篤定的正念,自己把握得住,就不容易被外界誘引,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修行法門。正如佛陀成佛前,也是經過千辛萬苦的歷程,所以我們不要怕辛苦,要時時提高警覺,建立正信,並且要信得深而堅定,就可以破除迷茫而見光明。談智慧與人生智慧並非從學識中得來,而是發自內心清淨的本性,體會真理,走入人群,奉獻己能,纔是真智慧。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目 錄(1) | 目 錄(2) | 目 錄(3) | 前 言 | 期待大同的世界 | 拉住生命的繩索 | 以禪思開啓大愛 | 從口蹄疫風暴看尊重生命 | 平等心 | 珍惜清平的日子 | 戰爭之害 | 母愛就像長流水 | 父母難為 | “求不得”苦 | 為富不仁的董事長 | 風水與福慧 | 一念差,步步錯 | 以心轉境 | 鑽石眼貓的婚禮 | 雖富猶貧的老人 | 富中之富 | 發揮人生使用權 | 心的迷惑 | 把握現在,及時付出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