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94節:虎兕相逢,可憐赳赳力絶倫(1)      劉緒義 Liu Xuyi

  11、虎兕相逢,可憐赳赳力絶倫
  獨霸西戎
  周襄王勇敢地剋服了對一代霸主齊桓公的恐懼,同時又果斷地斬斷了新霸主晉文公要隧葬的念頭。如此這般,使他獲得了後世史學家給予的"春秋賢王"的嘉奬。此時的周襄王還沒有預料到真正危及到王室的另一隻虎影就在自己的身後。
  一個人一旦安全地進入了一個世界之後,往往很難從這個世界跳出來。相反如果一個人一開始就處於一種危險的境地,倒更容易使他奮起。周襄王及其後世的諸王都不曾意識到,埋在自己王朝腳下的定時炸彈此時已開始讀秒。
  這顆定時炸彈就是周平王東遷時留下的。東遷之時,周平王把宗周的故地給了剛剛受封的秦襄公。雖然從當初看來,周平王是耍了滑頭的,他所許諾的這些土地名義上是周天子的,而實際上並不受周天子的控製,它的主人是西戎。所以周平王給秦襄公開出了這樣一張空頭支票,以作為對秦襄公的奬賞。
  令周平王意想不到的是,他的這張空頭支票竟然不出二十年,就可以兌現了。公元前750年,晉文侯率兵殺進關中,把與周平王對峙了二十餘年的攜王殺了,這對於周王室來說是一件大事。與此同時,也就在這一年,西方的秦國也兵伐西戎,"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這裏的文公已經是秦襄公之子秦文公了。
  從周平王的空頭支票來看,這些土地本來不必獻給周天子的,但秦文公還是表達了對周天子的尊重,把岐山以東的土地還給了周天子,而留下了岐山之西。岐山是周族人的故地,周人花了數百年時間的苦心經營,使之成為當時古代農業生産最發達的地方。這裏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還有不少擁有豐富生産經驗的勞動者。秦人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在這裏築城,建立根據地,使原來落後的遊牧經濟嚮較先進的農業經濟轉型。
  秦文公之後,又經寧公、武公數代國君的努力,秦國百姓抱着"與子同袍"和"與子同仇"的精神,在謀求自己的發展空間,在討伐西戎之戰中節節勝利,歧豐之地皆納其下,又先後滅蕩社戎,擊敗邽、冀兩戎部,徵彭戲戎,兵臨華山,收復杜、鄭(鄭國舊地,今陝西華縣)之地,滅小虢(曾扶持攜王的虢公之國),版圖一直推進至關中東端。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秦遷都城至雍(今陝西鳳翔東南)。至此,秦人經東周初年近百年的艱辛創業,已占有關中平原大部分領土,實現崛起,成為西方新興強國。
  秦德公遷都是繼秦襄公於公元前776年的遷都之後的第四次遷都了。秦文公這時於公元前762年,因郊天應夢,遷居汧渭之會(現在的陝西眉縣一帶);秦寧公於公元前714年遷都到平陽(陝西岐山縣);秦德公這一次遷都於雍是在公元前677年,此前不久晉國也已結束內戰開始出現了一番新氣象。後來秦獻公於公元前363年又遷都於櫟陽(陝西臨潼);秦孝公時再遷都於鹹陽。前前後後一共六次遷都,一步步嚮東緊逼。
  即位僅兩年,時年衹有三十五歲的秦德公猝死,長子秦宣公即位。宣公四年(公元前671年),秦軍與剛剛統一不久、與自己同樣處在高速擴張狀態中的晉國發生邊境衝突:"四年……與晉戰河陽,勝之。"(《秦本紀》)這是史書中秦晉兩國的第一次明確交火記錄。秦宣公十二年(公元前664年),宣公英年早逝,其弟秦成公即位。成公在位四年又暴亡,少弟嬴任好即位。嬴任好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西戎霸主:秦穆公。
  秦穆公即位時,天下格局大體如下:齊桓公霸業已成,東方諸侯多歸附;南方楚國快速崛起,漢陽諸姬盡食之,並積極圖謀北上;晉國也結束內亂,開始出現一種高速擴張與崛起之勢;而秦國也由替周人養馬的邊陲附庸發展為小有勢力的諸侯。對於已穩坐關中的秦穆公而言,他也不滿足局促於關中一隅。年輕的嬴任好剛剛從父兄手中接過國君的大印,銳意進取之心就驅使着他做出了秦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東進中原的戰略性試探:"繆公任好元年,自將伐茅津,勝之。"(《秦本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