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中國社會現狀:大危機   》 第94節:物欲橫流,信仰荒蕪(2)      李濤 Li Tao

  直至中國的現代,仍不法懷有崇高信仰的人,正是這些有着崇高信仰的人,纔有了獨立、民主的中國。如果沒有“三民主義”、建立共和的信仰,孫中山怎麽能一次次的被打敗又一次次的站起來?如果沒有信仰,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共産黨根據地那樣艱苦的環境下,怎麽會有那麽多的有知識、有抱負的熱血青年拋棄安逸的生活而奔嚮延安?如果沒有信仰,毛主席怎麽能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一個新的國傢?如果沒有信仰,在五六十年代,國內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都非常艱苦的時候,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中國留學生們,怎麽會拋棄優厚的待遇,剋服重重阻隔,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擔負起建設祖國造福人民的重任呢?
  可是到了當代,尤其是最近幾年,這些流傳了幾千年的東西,被許多人,尤其是許多年輕人拋棄了。舊的東西拋棄了,新的東西卻沒有建立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國人的信仰出現了混亂,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比如,如果用今天一些人的標準來看,上面提到的人簡直就是傻子或瘋子。當今的留學人員,無論是公派還是私出,有1/5都想方設法的留在國外,不願回來報效祖國。而他們本來應該是我們中國的精英和未來。當我們在為“硅𠔌”中、或某個國外學術機構裏有多少華裔青年而自豪驕傲時,是否也曾想到他們本來也可以在國內大放異彩?我們不能強迫這些人回到我們國傢來,但要使國傢富強,民族興旺發達,就必須使個人的理想、信仰與國傢的未來取得一致,在全民族中形成巨大的凝聚力。衹有這樣,才能使國傢和民族取得進步,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隨着我國與世界交流的擴大,人們第一次看到了國外多姿多彩的世界。國外各種信仰紛紛侵入國人的信仰真空。一時間,凡是西方的東西都是好的,似乎國外的月亮也比中國的更圓更亮,無論好壞,國人對這些東西都統統接受。誠然,西方的科技和生産力是先進的,我們可以藉鑒、吸收;但他們的信仰卻未必適合我們。信仰是個人思想與社會的集中體現,它源於歷史,由經濟基礎决定。很顯然,我們的歷史與西方國傢截然不同,經濟基礎也相差甚遠,尤其是在近代資本主義誕生以後,這種差異性發展到了極至。不同的歷史底藴和物質基礎使我們對西方的東西瞭解和領會並不透徹,甚至出現了偏差。因此,我們不可能建立西方那樣的信仰體係。
  可是此時,我們早已丟棄了自己的傳統信仰,出現了信仰真空。中華民族的思想精髓——仁愛、團结、誠實、勤勞、互助被人們不自覺地遺忘了。冷漠便成了人們待人接物的態度:對他人的冷漠,對集體的冷漠,對國傢的冷漠。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信教的人越來越多,無論是基督教,還是佛教。無論是高官大吏和平民百姓,信教的人大有人在,大大小小的廟宇隨處可見,而且香火鼎盛。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現在已經跨入了21世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思想信仰已經過時了,已經與現代化工業文明不相適應了。可是,事實卻並不如此,與我們一水之隔的日本卻恰恰利用我們的傳統文明,如儒傢學說、孫子兵法,創造了鬆下、索尼、佳能等風靡世界的品牌,創造了令我們羨慕不已的高度發達的工業文明。“墻裏開花墻外香”,我們的文明竟在我們的鄰邦開花結果,這難道不是對那些認為中華民族傳統信仰已過時而棄之如敝屣的人的有力的反擊嗎?
  事實上,世界上不少國傢正在致力於保持和發揚自己的民族文化思想遺産,如法國,它製定了長久的規劃並對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來抵禦英語思想文化的入侵,如在整個社會中提倡、保護、鼓勵法語文化,包括法語的文學、法語的藝術;在影院裏限製英語影片的播出數量。再如與我們同洲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它們的經濟發展成績斐然,名列“亞洲四小竜”。但兩國的領導人一再重申,要抵製住歐美文化的入侵,保持本國的思想傳統。
  世界上的另一個民族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上千年的發展歷史中,這個民族備受其他民族的欺凌和壓迫,到處流浪。在20世紀40年代,這種壓迫和迫害更是到達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該民族3/4的人口慘遭納粹的殺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剩下的1/4的人口又倔強地站立起來,他們聚集起來在地中海沿岸成立了一個國傢,並使這個國傢不斷的強大。這一個偉大的民族就是猶太民族,就是産生了愛因斯坦、馬剋思等衆多傑出人才的民族。這個頑強的國傢就是以色列,就是敢與美國叫板的強硬的國傢。他們之所以有這樣輝煌的成績,就是因為他們在一代又一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希伯來文化的繼承人,他們從來沒有忘記、更沒有因外來的壓力而絲毫改變自己的信仰,他們一定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傢。在當今的世界中,儘管以色列總被人們認為是一個偏激、強硬的國傢,但他們不論身居何處,都懷着同一信仰、並為這種信仰而不屈奮鬥的精神,為爭取民族的生存權、發展權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不正是我們所欠缺的嗎?
  保持本民族獨特的思想信仰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強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在越來越錯綜復雜的世界鬥爭中保持有利的態勢。我們中國人口何其多也,如果我們也像猶太民族那樣,在一個共同的民族信仰的指引下,為國傢的繁榮與富強而努力拼搏,還有什麽不可戰勝的睏難,還有誰能小覷我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第1節:前言(1)第2節:前言(2)第3節:“Made in China”的憂傷(1)
第4節:“Made in China”的憂傷(2)第5節:“Made in China”的憂傷(3)第6節:“Made in China”的憂傷(4)
第7節:當愛情愛上品牌(1)第8節:當愛情愛上品牌(2)第9節:中國品牌需要一把“倚天劍”(1)
第10節:中國品牌需要一把倚天劍(2)第11節:想創品牌,不懂品牌(1)第12節:想創品牌,不懂品牌(2)
第13節:想創品牌,不懂品牌(3)第14節:危機時代第15節:地板醜聞(1)
第16節:地板醜聞(2)第17節:地板醜聞(3)第18節:地板醜聞(4)
第19節:區域製造:輝煌背後的悲泣(1)第20節:區域製造:輝煌背後的悲泣(2)第21節:區域製造:輝煌背後的悲泣(3)
第22節:區域製造:輝煌背後的悲泣(4)第23節:虎狼環視下的艱難(1)第24節:虎狼環視下的艱難(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