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著名翻譯傢林少華眼中的日本:落花之美   》 村上春樹“熱”在中國(4)      林少華 Lin Shaohua

  ——說起村上最有名的小說自然非《 挪威的森林 》莫屬。不過在這本小說最火的時候,我對書攤上拋來的媚眼視而不見,對周圍人大談特談充耳不聞,想到自己既非小資又不標榜小資,更不樂意在人人追捧村上的時候做一個跟屁蟲,總之由於對跟風和流行的懷疑和抵抗,我是直到2000年塵埃落定後纔買了一本來看。如今判斷一本小說的方法很直接很簡單,如果能夠讓你手不釋捲,一口氣讀完,而且掩捲尚可思,基本可以肯定是不錯的小說。雖然對於小說的閱讀標準已簡化至斯,但畢竟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有通幽麯徑,有潺潺溪流,也有峭壁懸崖。信步走去,風光無限。( 劉延紅:《 寫給青春的墓志銘 》,第35頁 )
  ——沒由來的,很喜歡村上的文字。衹是覺得在我們這個年齡裏面應該讀他的東西,就像我們應該呼吸,應該戀愛,雖然也許有人並不戀愛。( 張羽:《 井的深處·冰樣的清風 》,第183頁 )
  ——還是那個叫村上的作傢,那麽篤定地寫那些“被上帝拋棄”的邊緣人,寫他們青春的悲哀,無聊的人生,夢想的幻滅,靈魂的悸動……他敏銳地洞悉到了,在人性的最深處總會有一處一絲陽光也照不到的黑暗罅隙。他在用他的小說告訴我們,某些生命體驗是人類共通的。王爾德說:“如今是這樣的年代,讀得太多而沒時間欣賞,寫得太多而沒時間思想。”不知何時,村上的文字卻悄然滑進了我的內心,用他那敏感纖細的觸覺,給了我們一場美麗的臆想。( 張妤潔:《 在清醒與幻想的夾縫中遊移 》,第175頁 )
  ——不知為什麽我總喜歡在深夜讀村上春樹的書。夜深人靜,衹有枕邊的臺燈散出幽幽的黃色光暈,同伴在深沉的睡夢中發出深沉而悠長的呼吸聲,我被書中的一種久違而切近的韻味深深吸引着,我想努力從那種意境中尋找一個詞語來表達它。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一個人找一個無人的角落獨處。我喜歡那種寂靜無聲的感覺,擡頭望天邊的白雲悠然飄過,聽耳邊的風輕輕吟唱,我就是雲我就是風,孤獨而自在。那仿佛是一種久違的感覺了,它在這個漆黑的靜靜深夜從心底緩緩泛起,毫無前兆。那是列剋星敦的幽靈在嚮我召喚,那是村上春樹的筆觸在我心靈深處劃過的聲音。它像一隻纖纖玉手輕輕撫過我的心弦,輕微的震顫令我陶醉不已。( 李成強:《 回歸孤獨 》,第215頁 )
  好了,不再引用了,再引用下去不知是我的文章還是誰的文章了。不過以上這些引用,已經為我們大致勾勒出了村上春樹在中國的形象,傳達出了村上作品是以怎樣細膩的文學之美撫慰着讀者的心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工人出版社
寫在前面那橘黃色的燈光母親的視綫(1)
母親的視綫(2)我收藏的古董遠去的雞
另一種懷念(1)另一種懷念(2)鄉關何處
感念流星愧對自然青島的喜鵲
無需成本的幸福旅途拾夢——我的自畫像(1)旅途拾夢——我的自畫像(2)
書的背影(1)書的背影(2)那些孤獨而坦誠的心靈們
那一窗梧桐苦命的狗刻錄記憶的上傢站
不高興趙本山博客七日小記“席間”的範曾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