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你在今天還在昨天 》
第93節:燭的淚(4)
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
當他換上帶去的一身嶄新衣服走到外邊時,他幾乎不敢認自己的女人了——坐在長椅上望着自己的那個女人,真的是自己的妻子嗎?她頭髮濕漉漉的,她臉兒紅撲撲的,她整個人看去水靈靈的。她的眼睛好明亮,仿佛她連眼睛也用香皂洗過了;她的嘴唇那麽鮮潤,仿佛抹了唇膏似的;她換上的新衣服使她顯得更秀氣了;那一雙半高跟的皮鞋穿在她腳上使他看着怦然心動……
在回“傢”路上,男人嚮女人坦白:其實除夕的列車票最好買了,但他太希望能和她在北京過一次春節了!儘管他也是那麽的想家乡,想父母,想女兒……
他問:“我是不是做得太不對了呢?”
她嘆了口氣,依偎着他,有心責備,又那麽的不忍……
一回到“傢”裏,她就翻出新褥單,新被罩,新枕套,一一換上。於是他們在北京這個半合法半不合法的,寒酸簡陋根本沒個傢樣的“傢”,竟也變得充滿了傢的溫馨……
她那麽做時,男人從旁看着,有幾分捨不得地說:“不都是要帶回家乡去的麽?”
女人被問得害羞起來,微微一笑,瞟了他一眼悄聲細語地說:“我這不為了咱們好好兒過個春節麽?”
他們相互配合着炒了三四樣菜。配合得像他們彈棉花時一樣默契。男人想起過“中秋”時還剩下半瓶葡萄酒,找到了,放在桌上。女人就給他和自己各斟了一杯。
他們的“傢”裏沒電燈。電業部門不許他們擅自拉電綫。他們是一對兒在北京很安分守己的鄉下夫妻,五年多的日子裏一直以蠟燭照明。一隻破箱蓋上的蠟燭快燃盡了——男人想起了什麽,伸手從房頂吊着的小籃子裏取出了一個報紙包兒。打開來,是一對紅燭。比較粗的一對紅燭。他有次花五元錢買的為着這一天,他其實早就在預謀了。
女人說:“兩支都點上吧。”
他就將兩支紅燭都並列着點上了。
在兩支燭光的交相輝映之下,在喝了幾口酒以後,女人的臉越發顯得嬌俏了。男人充滿愛悅地看着他的女人。就又想起他們到北京第二年夏天的一件事:那時有人主動介紹她去一傢不小的飯店當服務員,說一個月可以掙五百,說還管兩頓飯,他們欣然同意了。一年幹下來就五六千啊!有天她還穿回了飯店發給服務員的衣服裙子,讓他看穿在她身上漂亮不。當然漂亮!使她的模樣看去活潑青春。可半個月後她不去了。他再三問她原因,她最後被問哭了,說一名是副經理的男人對她不懷好意。他要去打架,她跪下抱住他腿說:“咱們來的時候,不是互相囑咐了遇事要忍的嗎?……”
想起這件事,男人內心裏對他的女人涌起了無邊無限的感激。
當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開始在電視裏播映時,這一個男人和這一個女人早早地睡下了。
在二○○○年的除夕,他們不說二○○○年,因為這個話題實在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他們也不看春節晚會的實況轉播,因為他們沒有電視。
他們在北京的這一個臨時的“傢”,那一時刻靜悄悄的。因為他們該彈的棉絮都彈完了,不必像往日連夜加工了。
也沒音樂,沒相聲,沒歌麯,沒廣告介紹,沒名人與主持人或名人與名人的侃侃而談,在寂靜之中,在人類已燃用了幾千年之久的燭的光耀之下,衹聞一個男人對他的女人喃喃喁喁的昵語,以及她唇貼着他的耳對他說的話;衹有一個男人對他的女人的愛在熱烈地進行着,以及她柔情纏綿地奉獻給他的……
忽然,一支紅燭說話了:“我們照耀着的是什麽?”
它問那一支快燃盡的燭。
“兩個人。”
被問的燭“老淚縱橫”,以淵博的口吻回答:
“兩個人在幹什麽呢?”
“在愛。”
“愛是怎麽回事?”
“愛對人很重要。靠了愛,他們應付起那種叫窮睏的命運就容易多了。”
“我喜歡照耀兩個在愛着的人。”
另一支紅燭插話了:“我也是。愛看起來很美。讓我們將我們的燭光接近吧,讓兩個在愛着的人感覺到我們對他們的祝福吧!”
於是兩支紅燭的光首先相互吸引,漸漸的,兩個桔色的光環有一段弧“吻”在一起了。小小的空間頓時明亮許多……
那支已快燃盡的燭,在破箱蓋上努力將它的燭光做最後一次騰躍,隨即暗淡。
它說:“我不可能繼續照耀着他們的愛了,我的朋友,別了!”
它說完,淌下它最後的一行淚,燭光晃了幾晃,越縮越小,緩緩地,滅了。
兩衹紅燭的“吻”在一起的光環顫抖不已。
“我感激它。它告訴了我們愛。”
“我也是。”
它們哭了。燭淚長流。
男人和女人自然並沒聽到燭們的話。
在北京;在二○○○年;在這間半合法半不合法的小“房子”裏;在靜悄悄的氛圍之中;在吻合着的燭的光環的照耀之下;那男人和那女人的愛,是他們自己為自己舉行的慶典……
是他們除夕夜至高的享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時代文藝出版社 |
|
|
第1節:“手帕人生”上的小人兒 | 第2節:筆 | 第3節:我和橘皮的往事 | 第4節:“過年”的斷想 | 第5節:我的小學(1) | 第6節:我的小學(2) | 第7節:我的小學(3) | 第8節:我的小學(4) | 第9節:我的小學(5) | 第10節:時間即“上帝” | 第11節:讓我遲鈍(1) | 第12節:讓我遲鈍(2) | 第13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1) | 第14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2) | 第15節:“剋隆”一個我 | 第16節:我與兒子 | 第17節:我開始告訴兒子 | 第18節:心靈的花園(1) | 第19節:心靈的花園(2) | 第20節:體恤兒子 | 第21節:父親的遺物(1) | 第22節:父親的遺物(2) | 第23節:給兒子的留言(1) | 第24節:給兒子的留言(2)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