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曠世纔女魂歸何處:張愛玲傳   》 奇裝炫人(3)      餘斌 Yu Bin

  ……有一種橄欖緑的暗色綢,上面掠過大的黑影,滿蓄着風雷。還有一種絲質的日本料子,淡湖色,閃着木紋、水紋;每隔一段路,水上飄着兩朵茶碗大的梅花,鐵鈎銀劃,像中世紀禮拜堂裏的五彩玻璃窗畫,紅玻璃上嵌着沉重的鐵質邊沿。
  《金瓶梅》中有一段,寫到傢人媳婦宋蕙蓮穿着大紅襖,藉了條紫裙子穿着,西門慶看着不順眼,開箱子找了一匹藍綢與她做裙子。讀過《金瓶梅》的人都會記得蕙蓮自縊身亡,但是恐怕誰也沒有張愛玲那份細心--她從這閑閑一筆中發現了西門慶在服裝上的鑒賞力。日常交往中,上至達官貴人、闊太太、千金小姐,下至僕傭丫環、舞女娼妓,衣履飾物都逃不過她的眼,哪怕是極細微之處。衣服於她不是不相幹的行頭,它是一個人性格、心境的延伸和投射,與人的言談舉止打成一片,造成整個的印象。難怪她寫小說交待人物時總不忘精心描摹他們的裝束--沒有衣服的人是不完整的,女主人公當然更是如此。
  新派小說傢寫人物的衣着往往粗針大綫,衹求達意,一半因為不感興趣,一半也因為不精通。張愛玲在這上面卻是决不肯將就馬虎,她得的是《紅樓夢》的真傳,力求細緻準確,而她的服裝知識給了她本錢。假如將她小說、散文中描繪過的服飾搜羅過來,那就是一次相當規模的民國服裝展覽。
  但是她對民國時期的時裝並不傾心,她更眷戀的是古人衣着的“那種婉妙復雜的調和”:“色澤的調和,中國人新從西洋學到了‘對照’與‘和諧’兩條規矩--用粗淺的看法,對照便是紅與緑,和諧便是緑與緑。殊不知兩種不同的緑,其衝突傾軋是非常顯著的;兩種緑越是衹推板一點點,看了越使人不安。紅緑對照,有一種可喜的刺激性。可是太直率的對照,大紅大緑,就像聖誕樹似的,缺少回味。”又說:“現代的中國人往往說從前的人不懂得配色。古人的對照不是絶對的,而是參差的對照,譬如說:寶藍配蘋果緑,鬆花色配大紅。我們已經忘記了從前所知道的。”
  她不止於鑒賞,也要一試身手。張愛玲的奇裝異服都是她自己設計的,若是交給裁縫,任是如何奇特、怪異,也就有限。張愛玲對中國的時裝業也有話說:巴黎的時裝設計師領導服裝潮流,“我們的裁縫是沒有主意的。公衆的幻想往往不謀而合,裁縫衹有追隨的份兒”。仿佛想改改這現狀(當然也是出名給了她自信),她一度謀劃着要和好友炎櫻一起替人設計服裝--也許是她攛掇炎櫻,也許是炎櫻慫恿她--而且廣告也在一傢雜志上登出來了,上寫:“炎櫻姊妹與張愛玲合辦炎櫻時裝設計,大衣、旗袍、背心、襖褲、西式衣裙。電約時間,電話三八一三五,下午三時至八時。”(原廣告無標點。)未寫地址,大約是傢裏作業,並無店面。沒人知道這是一時興起,還是當真有過周密的計劃。找上門來的主顧多不多,她們設計出了什麽樣的服裝,這些都不得而知。不過張愛玲的奇裝異服在上海灘已成新聞,這形象生動的廣告會不會令她那些可能的主顧望而卻步?穿她那種格調的衣裝走在稠人廣衆之間,真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氣。
  要見識她的裝扮,得到《流言》中去翻看她提供給讀者的圖畫、照片。這裏有一幅自畫像,是正面的剪影,照例面無五官,視綫自然被引嚮她的姿態裝扮:畫中人駐足而立,兩手背在身後,像是拍照的姿勢;齊膝的裙子,一件薄質料加了墊肩的衫子鬆鬆垂下,至脅間收進去,以致衣袂稍稍有些張開,一眼看去,你多半要猜畫中人是個有幾分羞怯的少女,而那裝束也不過是較別緻的都市仕女裝。但是張愛玲對古人的衣裝太迷戀了,她的趣味也引着她嚮舊時的服裝找靈感。她最出名、最“經典”的發明是旗袍外面罩一件古式的夾襖。旗袍不稀罕,稀罕的是那夾襖、那搭配:一襲擬古式齊膝的夾襖,超級的寬身大袖,水紅綢子,用特別寬的黑緞鑲邊,右襟下有一朵舒捲的雲頭--也許是如意,長袍短套,罩在旗袍外面。張愛玲對那大襖尤其滿意,我們所能見到的張該時期的許多照片,穿的都是這種大襖。《流言》的封面人物(實為張愛玲的又一自畫像)最引人註目的仍是這種大襖。所收三張照片下面將《傳奇》再版前言中的一句話作了題詞:“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然而現在還是清如水明如鏡的秋天,我應當是快樂的。”但是照片上的人毫無喜意,光裸的墻壁、低垂的雙目、木然的身形,再加上這件大襖,倒好像是面對着廢墟,無端地讓人想到世事滄桑。這與那着時裝的剪影恰好映出張愛玲心境的兩面:一個有童心的好奇,於現世生活中盡情享受;一個早熟早慧,悲天憫人,時時意識到那“惘惘的背景”,仿佛張見了未來的地老天荒。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南京大學出版社
引言1引言(1)引言(2)從前(1)
從前(2)從前(3)從前(4)家庭生活場景(1)
家庭生活場景(2)家庭生活場景(3)家庭生活場景(4)家庭生活場景(5)
家庭生活場景(6)“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1)“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2)“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3)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4)“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5)“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6)讀書歲月(1)
讀書歲月(2)讀書歲月(3)讀書歲月(4)讀書歲月(5)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