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史 》 皇傢醫事 》
太醫老字號同仁堂(2)
屈維英 Qu Weiying
同仁堂取得皇帝“恩準”的預領官銀、調劑藥價兩大特權後,掃清了在全國各省採購藥材的障礙,大大提高了社會知名度。到了同治年間,內廷藥房“傳用咀片藥味,以及紙張、大赤金等項,均係傳取同仁堂揀選上好純潔藥味。”可以說,同仁堂幾乎壟斷了當時清宮太醫院的藥材採購業務。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即光緒帝病逝的頭一年,經營同仁堂的樂氏傢族在全國各地設的分店已達三四十處,分佈在上海、天津、漢口、長春、西安、長沙、福州等城市。
此外,同仁堂還長年為清宮配製獨傢秘方和中成藥。清內廷檔案記載:“光緒十三年九月十四日,總管李蓮英奉旨由同仁堂傳來如意長生酒。”此酒由四種藥酒按比例勾兌而成,酒中含有木瓜酒,藉以平肝和胃,祛濕舒筋。據《清宮太醫院方簿》記載,如意長生酒“大能充肌膚,堅發齒,長須眉,通筋骨,益血脈,壯精神,活筋絡,補元氣。”並說久服此酒,可令氣血充足,筋骨強健,須發變黑,體格健壯。直到今天,類似如意長生酒這樣的秘製保健醫藥仍頗受各界歡迎。
相關鏈接:同仁堂的“仁”
當電視劇《大宅門》在熒屏熱播時,人們對同仁堂的瞭解似乎又多了一層。同仁堂何以名滿天下?“吃同仁堂的藥放心。”年過八旬的王大爺對此深有感觸,“那年北京鬧非典,我來這配一副預防的中藥。等了老半天都拿不到,開始大夥都埋怨,還以為是他們要留着漲價。後來纔知道是人傢為了等到合格的原料到貨後纔給抓藥,”王大爺說:“就仗着這份仁義,同仁堂就能做天大的生意1
在許多老北京人眼裏,同仁堂的命脈就在這個"仁"上。同仁堂不管炮製什麽藥,都是該炒的必炒,該蒸的必蒸,該炙的必炙,該曬的必曬,該霜凍的必霜凍,絶不偷工減料。像虎骨酒和“再造丸”炮製後,都不是馬上就賣,而是先存放,使藥的燥氣減少,以提高療效。虎骨酒製成後要先放在缸裏存兩年,再造丸要密封好存一年。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皇傢醫事》目錄 | 作者自序(1) | 作者自序(2) | 作者自序(3) | | 清代對太醫院的完善 | 種痘戰勝天花惡魔(1) | 種痘戰勝天花惡魔(2) | 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1) | | 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2) | 活血化瘀廣泛運用(1) | 活血化瘀廣泛運用(2) | 帝王也需用猛藥(1) | | 帝王也需用猛藥(2) | 醫療護理方法多(1) | 醫療護理方法多(2) | 醫藥理論建樹卓越(1) | | 醫藥理論建樹卓越(2) | 藥材地道要講究 | 地道藥材為什麽療效好 | 重視未病控病情(1) | | 重視未病控病情(2) | 中醫治西人 | 中西醫藥的主要差別 | 臨終救命生脈散(1)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