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民國春秋   》 第三捲·第六章 京津換主      劉鳳舞 Liu Fengwu

  馮部孫良誠指揮部隊與孫傳芳軍在魯西南一帶對陣。孫傳芳在北洋軍閥中素稱“治軍有方”,全部兵力9萬多人,主力部隊仍有6萬人,作戰勇猛。而孫良誠是馮部有名的驍將,二孫部隊接觸後,殺聲連天,戰況異常激烈。
  孫傳芳不知張宗昌部已退,為配合張部,從魯西側擊蔣軍。連破蔣軍陣地,連剋豐縣、沛縣,直逼徐州。
  蔣介石看到徐州危機,連忙致電馮玉祥告急,盡快派後備部隊支援。馮令石友三率全體預備隊約1.5萬人火急應援,猛擊孫軍右側。石友三也是馮部驍將之一,在石軍猛攻下,孫傳芳軍被迫後退,解了徐州之危。又經馮部孫良誠騎兵部隊衝擊孫軍背後,並截斷了孫軍退路,孫軍纔連忙後撤。孫良誠、石友三等部乘勝追擊。石軍攻豐縣,擊斃孫部軍長袁傢驥,又在漁臺大敗孫軍。同時,方振武、孫良誠等部也取得勝利,席掖池騎兵部隊攻占兗州。孫良誠、石友三、馬鴻逵等部攻剋濟寧。從此,孫傳芳部潰不成軍,無力應戰。4月22日,馮、蔣兩軍在泰安會師,一周內攻剋了泰安。張宗昌悄悄地乘早已準備好的從德國購來的“義威號”鐵甲車逃走,孫傳芳也被迫離濟南北撤。5月1日上午,蔣軍劉峙、陳調元、顧祝同等部進占濟南。
  在這次戰鬥中,充分表明蔣軍的戰鬥力不如馮軍,魯軍的戰鬥力不如孫軍。張宗昌的魯軍大多數由收編土匪而來,部隊不聽指揮,士兵經常逃散他的意識總是和對象在一起的,因此不能離開他和事物的認,逃散士兵再回到山上落草為寇。因此有人譏誚張宗昌擴軍是化匪為兵,打仗時是化兵為匪。北軍孫傳芳部經過此次與馮軍戰鬥,也就一蹶不振了。
  在京漢路方面,奉軍一開始就對山西猛攻,並企圖以全力擊破馮部在河北作戰之部隊。奉軍與馮軍展開了連續不斷的激烈戰爭。鹿鐘麟急調劉驥、劉汝明等部北上,加強彰德防綫。當戰況緊急時,馮玉祥電武漢,由李宗仁派兵到河南接防。於是,將駐豫中的韓復榘部火速調往前綫。
  馮玉祥為實現“聲西擊東”的計劃,令部隊白天浩浩蕩蕩北進,故意使奉方偵察飛機偵探看到,而夜間卻再令部隊稍稍南撤。奉方上了當,以為南方北伐軍主攻兵力集結於西綫,於是,衹以張宗昌、孫傳芳殘部禦東綫,而將奉軍主力集結西綫,集中兵力猛攻彰德,施用飛機、大炮狂轟濫炸。馮軍據壕死守,沉着應戰。韓復榘部有師長3人受傷,旅長2人受傷。韓本人也受傷。
  東綫直魯軍和孫傳勞軍敗退,影響到西綫戰局。馮軍由彰德方面全綫反對。5月1日夜,奉軍因東綫濟南失守,惟恐被截後路,纔全綫退卻。馮當夜下令實體是事物性質的不可知的“基質”。笛卡爾認為有物質和精,全綫追擊,3日攻剋順德,5日進占大名,各路奮勇追擊,勢如破竹。
  蔣介石率總司令部於5月1日進入濟南,日本軍第6師團於次日侵入濟南,設立司令部,對國民黨北伐軍肆意武裝挑釁。日軍嚮蔣軍的兩個營發動攻擊,蔣軍1個營被消滅,另1個營也損失慘重。蔣軍被迫還擊,壓倒了日軍的氣焰。但日軍師團長福田,逼迫蔣介石下了停戰令。3日夜,蔣又嚴令駐在商埠的軍隊全部撤退,同時派外交部長黃郛和日方和談,蔣又遵照日方要求,嚴令蔣軍不許還擊。於是日軍乘機大肆屠殺中國軍民,姦淫劫掠,並將蔣介石的戰地政委會外交處主任蔡公時割耳、割鼻、挖眼。隨時聚市民刺殺取樂,並不準市民關門,以便日軍入宅強姦婦女。市內軍民死傷近萬。蔣軍將士群情激憤,士兵尋殺日軍,幾位軍、師長請戰,要求全殲此股日軍。蔣介石迅即召開軍長以上軍官會議,嚴禁還擊,取“忍辱負重”方略,命令部隊繞道渡黃河,繼續北伐。
  5月5日晚間,蔣介石倉皇逃出濟南城。6日,蔣介石與黃郛乘馬繞道逃到党家莊車站。馮玉祥也從河南前綫趕到這裏。蔣、馮在清真寺中舉行會議,黃郛、王正廷、蔣作賓、楊傑、楊永泰等參加會議。蔣提出放棄北伐,與奉張劃江而治,分“南北朝”。多數人反對這項主張,而馮玉祥反對放棄北伐最烈。會議决定濟南問題以外交方式辦理,蔣暫返南京主持一切,軍事由馮指揮,繞開濟南,繼續北伐。
  5月10日,南京政府推譚延闓乘車北上,阻蔣南行。南京政府認為,奉魯軍已經無力繼續作戰,張作霖於9日下了停戰撤兵的命令和實踐的關係、認識過程的兩個飛躍、絶對真理和相對真理,北伐任務很快就可完成。如果北伐軍退回南京,必然會引起軍事上和外交上的更大變化,南京政府將因此而全盤瓦解,連江南半壁苟安的局面也不可能維持下去。譚延闓和蔣介石在兗州舉行了重要會議。會議决定繼續對日妥協,繞道北伐。
  兗州會議後,國民黨軍繞道渡過黃河北進。蔣介石有意將馮、桂、閻3部都推上北進的第一綫,既限製馮的指揮權,又可造成三者之間的矛盾,以便由蔣從中控製。
  5月21日,蔣介石、馮玉祥、白崇禧等在鄭州會商軍事,决定第一集團軍沿津浦路北進;第2集團軍由津浦路以西、京漢路以東地區北進;第三集團軍,北面沿京綏路嚮東、南面沿正太路嚮東,轉京漢路北進;第四集團軍沿京漢路北進。馮、閻、桂集團軍首領都有“先入關者為王”的打算。
  馮、閻本來商定兩軍並肩前進。當閻軍打到離保定不遠的方順橋車站附近時,戰事進入緊張階段。閻軍傷亡慘重,要求馮軍韓復榘部嚮前推進,以牽製敵軍,解閻部之危局。但韓忽然接馮密令理在事中理存在於事物之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先,率部撤嚮石傢莊,使閻軍右側背受到敵軍威脅。閻軍告急時,馮卻按兵不救。這實際上是馮對閻在南口戰役對馮恩將仇報的報復。桂軍開上去解救了閻部之危局。
  但馮部的這一部署,卻給了閻後來獨霸河北和京、津兩市的大好機會。韓復榘奉命後撤後,第四集團軍白崇禧部,也進至石傢莊。馮見閻軍占保定後欲進取京、津,急忙又命韓復榘部急速北進,企圖搶先占領北京。馮為了鼓勵士氣,迅速進軍,曾效法管仲作歌要士兵唱着進軍。
  奉軍於5月19日放棄張傢口。30日,張作霖召集張作相、孫傳芳、楊宇霆、張學良舉行會議,决定即日下總退卻令,第一步放棄保定退守琉璃河,並請王士珍組織維持會維持北京治安。王士珍等電請南京政府和平接收京津,避免繼續用兵。
  6月1日,張作霖在居仁堂接見各國公使,隨後又傳見北京商會會長,告以本人即將離開北京,政務交國務院代行“道”、“仁義禮智”、“誠”、“權”等哲學範疇。批駁宋儒“心,北京秩序請王士珍負責維持。
  次日,張作霖發出通電,藉口內戰牽動外交,而歷年來全國人民飽嘗內戰之苦,因此即日率部退出北京,政務交國務院攝行,軍事由各軍團長負責,此後政治問題,仍請國民公决。
  張作霖是日本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個傀儡,當時主子一見奴才不肯繼續為其效勞,便决心除掉他。張作霖對日本也産生了懷疑,為了保障安全,打算乘汽車取道古北口出關,但因公路坎坷不平,張難受顛簸之苦,張作相擔保由北京至榆關一段,沿途軍隊嚴密設防,不致發生意外。吳俊升也擔保由榆關到瀋陽一段的安全。因此,張作霖决定仍乘火車回奉。
  張作霖又布下疑陣,宣稱6月1日出京,京奉路備有專車升火待發,但又改期於2日啓程,而2日仍留在北京未走。3日上午由主義民粹派首領。曾任《祖國紀事》和《俄國財富》雜志,他才人不知鬼不覺地上了火車,留楊宇霆、張學良在北京與閻錫山的代表接洽,等待晉軍和平入城接收。
  4日5時半,張作霖所乘專車行到瀋陽西北六裏皇姑屯站,突然炸彈爆炸,南滿路鐵路橋被炸坍塌下來,專車從4號到7號炸成粉碎,張作霖受重傷未死,同車的吳俊升則登時氣絶斃命,吳俊升被炸得腹破腸出,腦漿迸流。血肉模糊的張作霖被人從破輪碎鐵中擡出來,又被抱上汽車開回瀋陽,已經昏迷不醒,當日16時身死。
  事件發生後,日方采取一切措施掩蓋炸車案真相。日本人炸死張作霖後,於當日夜晚將溥儀嚴密保護,攜他由天津潛往大連,準備用他代替奉係軍閥,使東三省脫離中國版圖,而另建傀儡王國。
  蔣介石背着馮玉祥、李宗仁等於5月30日到石傢莊與閻錫山會晤,與閻秘密達成政治交易,即蔣將京、津和河北省的軍政大權交給閻,以換取閻對蔣的統一領導的支持。6月2日,蔣又返回新鄉與馮會晤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和永恆運動的。從無機界到有機界、從,藉口列強各國對馮無好感對閻有好感,宜由閻接收京、津地區。馮表面上同意蔣的安排,但內心頗不愉快。
  雖然蔣已任命閻接收北京、天津,但馮卻以為,自古以來攻城掠地總以“先入關者為王”。因此,馮令急先鋒韓復榘自彰德率2萬餘人,兼程追擊敵軍,僅3晝夜,徒步行程800裏,真乃急行如飛。
  當韓復榘部到達南苑時,閻錫山的先鋒部隊徐永昌部尚未抵盧溝橋。韓復榘不失時機地選拔300餘精幹人員,乘汽車搶先入北京。但是,王士珍卻以蔣介石已指令閻部接收北京為由,拒絶韓部接收北京,韓部300餘人衹得撤回南苑。韓憤憤不平。
  老姦巨滑的閻錫山已嚮北京上層社會和洋人打通了關節。閻錫山與日本駐屯軍進行勾結,日軍駐屯軍司令新井擔保閻軍進北京、天津不用再外一槍,垂手可得。
  6月8日,閻錫山部商震、張陰梧軍開進北京城。北京改為北平。同一天,閻錫山在保定就任京津衛戍司令職,閻命傅作義為天津警備司令,商震為河北省政府主席,張陰梧為北平衛戍司令,赴戴文為察哈爾都統,徐永昌為綏遠都統。閻錫山的勢力範圍擴張為晉、冀、察、綏4個省區及平、津兩大城市。
  在蔣、馮、閻、桂4派聯合打敗北洋軍閥的過程中,馮軍最強,付出的代價也最大,起了主力軍作用。閻部最弱,而桂係投入戰場較遲,投入的軍隊數量也少。若論功行賞,馮部應得到最多的奬賞。但是,蔣介石卻把接收北京、天津的任務給了閻錫山。馮部經五原誓師,轉戰萬裏,歷盡艱苦,纔打到北京城下,卻被拒之北京城外,蔣介石這樣做是為了製止馮部力量的增長,而采取以閻抑馮的手法,即將北方大權都交給閻,以製止馮部實力的發展。
  馮玉祥僅分得北京特別市市長和崇文門統稅局一所,每月收入約20萬元,但這個數目對於擁有40多萬軍隊的馮玉祥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馮不能不耿耿於懷,表示沉默反抗。
  閻錫山一時得意洋洋,在封官晉級的同時,連日大宴賓客,並登報宣揚。而蔣介石的門徒們則大肆鼓吹這位蔣總司令的功勳,為其獨裁造輿論。白崇禧率部進至京津後,本也打着足足撈一把的主意,不料馮閻為爭地盤已起爭執,蔣又衹給白在新設立的北平臨時政治分會中一個委員的空名,京津肥缺一無所得,甚至連個正當立腳的地盤也沒有,不免使白心生怨憤。而蔣則乘馮、閻桂之間不睦加深,不失時機地開始推行其蓄謀已久的“強於弱枝”政策。
  蔣介石為了以退為進,當北平、天津接收工作就緒後,於6月9日,自導自唱了好幾天辭職表演,表示要把軍權奉還政府,請辭北伐總司令職、軍委主席職、中央政治會議主席職。隨之,國民黨和政府中的一批人也紛紛要求辭職,在一股辭職風席捲而來的時候,馮玉祥首先出來對蔣表示輓留。馮在輓留的電報中,要蔣效法先賢,以諸葛亮為樣子:“昔武侯鞠躬盡瘁,江陵任勞任怨,絶不聞其中道求去。我弟此時,應法先賢。”隨後輓留蔣的電文由四面八方紛飛而來。閻錫山、白崇禧、李宗仁、李濟深紛紛通電輓留蔣介石。輓留呼聲愈高,蔣的辭意似乎愈堅。終於在一片懇請輓留聲中,蔣看火候已到,於6月17日聲言,他已打消辭意,仍將軍事負責到底。
  蔣介石便開始進攻,以中央政治會議名義决定由何成瀎接收北平軍事機關,由易培基接收北平故宮博物院,以李石曾為北平政治分會主席。這就大大限製了閻錫山的實權,因此引起閻的不滿。閻提出辭去京津衛戍司令之職,以示反抗。
  蔣介石準備在北平召開善後會議,馮玉祥托病復電不來參加。蔣請李宗仁居中調處。李宗仁派人勸馮“顧全大局,扶病北上”。蔣又繞道武漢同李宗仁一起經鄭州,邀馮一起去北平參加善後會議,馮仍婉拒。蔣到北平後又派張群等人迎接馮玉祥,馮纔於7月6日抵北平。
  蔣介石决定玩弄祭靈花招,舉行4總司令祭靈盛典,一方面想利用祭典,樹立起自身作為孫中山合法繼承人的形象,一方面想藉此將馮、閻、李邀集一起,以會商善後為名,討論裁兵。
  蔣、馮、閻、李以及南京政府的一批黨政要員前往北平西山碧雲寺孫中山靈前,舉行祭告典禮。由蔣介石主祭,李宗仁、馮玉詳、閻錫山任襄祭。當瞻仰孫總理遣容時,蔣介石撫棺慟哭,熱淚如絲。馮、閻2襄祭也頻頻擦淚,狀至哀傷。蔣一直哭個不停,當馮走上去勸慰時,越勸,他越哭得悲痛。大傢等得不耐煩了,有人駡道:“這纔顯出他是嫡係呢。我們都不是嫡係。叫他哭吧,我們走了。”蔣介石聽到此話,纔連忙止住哭,蓋棺散會。
  當晚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李濟深、李石曾、蔡元培、張靜江、吳稚暉、李烈鈞、戴季陶等人在碧雲寺旁李石曾住宅開談話會,又稱湯山軍事善後會議。
  會上討論了地盤分配問題,既承認各集團軍原有地盤,又根據北伐勝利所取得的原北洋軍閥的地盤,作了新的分配,决定蔣之第一集團軍占有華東、東南等地區;馮之第二集團軍占有魯、豫、陝、寧、青、甘;閻之第三集團軍占有晉、冀、察、綏、及平、津;李之第四集團軍占有桂、湘、鄂及武漢市。第一集團軍顯然所占地區是中國最為富饒,交通也最便利。而桂係感到地盤太小,又無海口,甚不滿意。馮玉祥因沒有得到河北地盤,也不滿意,但因北伐剛結束,都不好意思公開爭奪,暫時隱忍相安。
  蔣介石又拋出籌謀已久的《軍事善後案》。馮、李、閻等已看透了蔣的把戲,想好了應付辦法,不着邊際地東拉西扯,會議開了4天,毫無結果。蔣見一時意見難統一,又讓吳稚暉出面,力主各軍事領袖另擇一僻靜地點作長時間商討,以决軍事善後大計。
  7月10日晚的會議謂“交換意見”,仍無新的氣氛,連吳稚暉也感到不耐煩,譏之“國民黨好開會,開會又好議而不决”。李宗仁則幹脆直言告蔣:“當此軍事結束,建設開始,若不開誠布公,協調內部,刷新政治,以慰全國人民望治之殷切,則恐中華民國,將為本黨所犧牲,而我輩亦將為千秋萬世的罪人。”
  蔣介石聽了面露不愉之色,但也情知一時難使這幾位集團軍司令就範,衹得把“裁兵”之議暫且收起。
  蔣介石自北平南返後,每晚必與其親信、謀士聚會共商對付方略。桂、馮、閻各霸一方,桂係在第2次北伐後,從兩廣、兩湖伸展到平津。李宗仁坐鎮武漢,白崇禧以第四集團軍前敵總指揮之銜駐節津、沽,廣西黃紹竑雄踞八桂,另有廣東李濟深為之呼應,華南、華中、華北南北伸張,成一字長蛇排開,直接威脅華東蔣的統治腹地,氣焰更在馮、閻之上,有“勢力半天”之稱。蔣之謀士、政學係政客楊永秦引用唐朝柳宗元、王叔文嚮唐順宗獻策削藩的典故,要蔣效法。其辦法是:將各實力派領袖調到中央做官,取消各地政治分會,統一整編全國軍隊,遣散各路“諸侯”賴以活動的資本。蔣欣然接受,視為“安邦治國”的妙策。準備召開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照計行事。
  8月8日至15日,二屆五中全會在南京召開。蔣在會上拋出兩個方案:一是《政治分會存廢案》,一是《軍事整理案》。然而馮、李、閻均政壇高手,决不會輕易入彀。兩個方案拋出後,即刻受到他們齊聲反對。對於第一個方案,馮玉祥、李濟深搬出兩條和蔣對抗的理由:(1)現在取消政治分會,違反四中全會决議;(2)取消政治分會,就會削弱“剿共”力量。李石曾、張靜江等元老則搬出總理遺教規定的中央與地方均權,主張暫時保留政治分會,蔣介石無言以對,政治分會衹好延期裁撤。至於第二個方案,更為衆人反對,蔣衹好收回提議,表示將另開編遣會議以貫徹裁兵。
  蔣會前精心準備的“削藩策”不僅未能收效,反而惹得各實力派領袖怒氣衝天,蔣不免大失所望。
  五中全會通過了實行五院製的决議案,推選蔣介石為國民政府主席。五院院長為:
  行政院院長 譚延竑副院長馮玉祥
  立法院院長 鬍漢民副院長林 森
  司法院院長 王寵惠副院長張 繼
  考試院院長 戴季陶副院長孫 科
  監察院院長 蔡元培副院長陳果夫
  參謀總長李濟深
  軍事參議院院長 李宗仁
  訓練總監何應欽
  行政院(相當於國務院)下設十部:
  內政部長閻錫山 外交部長王正廷
  軍政部長馮玉祥 財政部長宋子文
  農礦部長易培基 工商部長孔祥熙
  教育部長蔣夢麟 交通部長王伯群
  鐵道部長孫 科 衛生部長薛篤弼
  五中全會之後,馮、李、閻對蔣的“削藩”已深具戒心,不甘俯首聽命,衹派個代表到京畿塞職。本人卻都返回到自己的基地,蹲在那裏作軍事備戰。
  蔣介石知道馮玉祥喜歡受人吹捧,於是就投其所好地說:“希望大哥首創入京供職,以後中央的事務,我當一切聽大哥的。衹有大哥先到了南京,接受了中央的職務,閻、李他們便不敢不來,大一統的新中國等於是大哥造成了……大哥衹要到了中央,絶對辦到一律平等待遇,第一集團軍吃什麽,第二集團軍也吃什麽!”
  蔣介石隨即補助馮部一部分軍餉。所以馮部從7月份起,每月將官可領到60元、校官40元、尉官20元。蔣的甜言密語加上補助軍餉,使馮就範了。他一面要屬下將領不要衹重視地盤,一面接受了行政院副院長和軍政部長的職務,並到南京供職。蔣把馮騙到南京後,卻不肯實現軍隊待遇“一律平等”的諾言。馮為軍政部長,卻連查看軍需署帳目的權力也沒有。
  馮玉祥既要防範蔣介石消滅異己,又幻想能夠和蔣合作共事。但是,儘管他采取捧、拉蔣的辦法,結果都無濟無事。
  張作霖被炸死後,奉係軍閥一直封鎖這一死訊。這一天,張學良化裝成士兵從邯鄲前綫秘密回到瀋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捲·第一章 “洪秀全第二”第一捲·第二章 流血廣州
第一捲·第三章 孫、黃同盟第一捲·第四章 鎮南關星火
第一捲·第五章 屢敗屢戰第一捲·第六章 血祭黃花岡
第一捲·第七章 風滿黃鶴樓第一捲·第八章 辛亥槍聲
第一捲·第九章 “俘虜”都督第一捲·第十章 武漢血戰
第一捲·第十一章 “竜頭大哥”第一捲·第十二章 “興漢滅旗”
第一捲·第十三章 山西立威第一捲·第十四章 血盟人頭願
第一捲·第十五章 “竹竿挑檐瓦”第一捲·第十六章 乞降與反復
第一捲·第十七章 新瓶裝舊酒第一捲·第十八章 天府英魂
第一捲·第十九章 鐘山風雨第一捲·第二十章 北洋軍閥之路
第一捲·第二十一章 國中之“國”第一捲·第二十二章 東山再起
第一捲·第二十三章 恃強玩議和第一捲·第二十四章 臨時大總統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