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类 》 世界王牌特種部隊實錄 》
第93節:肩負反恐重任的美國特種部隊(10)
王軍校 Wang Junjiao
由於海豹六隊出身於海軍陸戰隊,雖然是三棲特種部隊,在裝備上更偏重海軍,而且海豹特種部隊的特長就是能遊泳,各種水面、水下科目之多也是他人不可比擬的。
海豹特擊隊為世界上最具規模也是名聲最高的三棲特戰部隊,而其嚴格訓練亦不是其他一般國傢特種部隊所能相比的。海豹特擊隊的前身為海軍作戰爆破隊,這支部隊成員來自海軍工兵部隊,及海軍陸戰隊偵察特擊隊的志願人員。隊員的甄選與訓練由卡庫曼將軍擔任,並於1942年5月在佛羅裏達州進行基礎爆破及兩棲偵查訓練。訓練內容主要為對可能進攻的海岸軍事目標進行偵察,並使用炸彈排除軍事障礙物,使進攻主力部隊能夠順利執行登陸進攻任務。而海軍作戰爆破隊的作戰模式亦成為現今海豹特擊隊的作戰基礎。
海軍作戰爆破隊,每隊為6名士兵及1名軍官組成。在二次大戰期間參與多項登陸任務。至完成諾曼底登陸後,海軍作戰爆破隊參與太平洋戰事,並同時改名為水中爆破隊。二次結束後水中爆破隊也立即被解散。
1947年美國重新編製海軍水中爆破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6名士兵及1名軍官小隊,擴展為每隊120名士兵與8名軍官。並在基礎訓練中加入更多的兩棲作戰、滲透偵察作戰等新元素訓練項目。
直到1950年9月朝鮮戰爭爆發,水中爆破隊又組成並參與戰事。在仁川登陸作戰中,水中爆破隊不衹是海岸偵察及障礙物清除,而是深入仁川海岸內的橋梁、鐵路、公路等主要軍事目標進行清除敵人的任務。在整個朝鮮戰爭中水中爆破隊的任務範圍,比二次大戰時的更多元化,他們更是首隊使用直升機進行,包括水面跳傘、急降垂繩、天鈎及滲入朝鮮境內進行護送間諜等多項特殊任務的部隊。
在朝鮮戰爭時期(美蘇冷戰期間)各軍事策略專傢認為,世界將會發生局部戰爭的可能性比大規模戰爭的大。至1961年美國總統約翰?金乃迪認為有必要成立一支特種部隊,以執行對抗這類非常規戰爭。而海豹特擊隊就因此而成立。
海豹特擊隊正式成立於1962年1月1日,由美國總統約翰?金乃迪直接負責,分為海豹一隊和二隊,在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執行任務,初期執行海上非常規作戰、反遊擊戰和秘密滲透任務等。第1特戰群現在所有的海豹特擊隊均隸屬於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下轄的第1特戰群、第2特戰群和海軍特戰發展群,目前編製上大約2 000人。
第一特戰群
駐守加州聖地亞哥的科羅拉多海軍基地下轄的特戰指揮中心,包括:特擊隊總部、海豹1隊、海豹3隊、海豹5隊與海豹第一SDV隊和第一特種小艇中隊。
第二特戰群
海豹一隊負責東南亞地區;
海豹二隊負責歐洲地區;
海豹三隊負責中東地區;
海豹四隊負責中南美洲地區;
海豹五隊負責東北亞地區;
海豹八隊負責非洲地區。
海豹特擊隊負責執行全球各地域的海軍特戰任務。為適應在全球各地可能隨時有任務執行的情況,每隊海豹特擊隊都能夠在24小時內部署到他們管轄的地域。
要成為海豹特擊隊前,參加者必須為海軍官兵,男性28歲以下,要求視力單眼差別為20/40~20/70,不能色盲。基本筆試合格獲得高分及需要通過基本體能測試及遊泳體能測試:
兩分鐘內完成42個掌上壓;
兩分鐘內完成50個仰臥起坐,8個引體上升;
穿上戰鬥服在11分30秒完成1.5公裏跑步;
12分30秒內遊500碼,蛙式及側泳。
合格後的海軍官兵可成為初期海豹特擊隊學員,並派往海軍特戰中心,進行共29周的基礎水中爆破及三棲訓練,訓練的主要目的在於令學員的體能及心智皆符合作為海豹特遣隊成員的標準。訓練過程中,對學員的要求會不斷提高,令學員在高度壓力底下把個人的體能及堅忍精神發揮至極限,並且從中學習團隊合作的重要。整個訓練過程中,受到淘汰或自願放棄的比率高達70%,內容分為4個階段。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央編譯出版社 |
|
|
第1節:英國特種部隊(1) | 第2節:英國特種部隊(2) | 第3節:英國特種部隊(3) | 第4節:英國特種部隊(4) | 第5節:英國特種部隊(5) | 第6節:英國特種部隊(6) | 第7節:英國特種部隊(7) | 第8節:英國特種部隊(8) | 第9節:英國特種部隊(9) | 第10節:英國特種部隊(10) | 第11節:英國特種部隊(11) | 第12節:英國特種部隊(12) | 第13節:英國特種部隊(13) | 第14節:英國特種部隊(14) | 第15節:英國特種部隊(15) | 第16節:英國特種部隊(16) | 第17節:英國特種部隊(17) | 第18節:英國特種部隊(18) | 第19節:英國特種部隊(19) | 第20節:英國特種部隊(20) | 第21節:英國特種部隊(21) | 第22節:英國特種部隊(22) | 第23節:英國特種部隊(23) | 第24節:英國特種部隊(24)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