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十三、溫庭筠(2)
閔澤平 Min Zeping
2. 救數人
一種說法是這與溫庭筠的藝術傢氣質有關,他所作的“側豔之詞”嚴重影響了他的聲譽。《玉泉子》記載說,年紀輕輕的溫庭筠已經名揚天下,引起了衆人的關註,他到揚州參加鄉一級選舉考試,揚州留後姚朂——當地地方長官,一說是他的表舅,贈給了溫庭筠許多錢財。當時溫庭筠太年輕了,拿着錢就徑直跑到青樓酒館過起了花花太歲的生活。姚朂聽說後,氣得火冒三丈,派人到煙花場所將溫庭筠揪出來,痛毆一頓,然後將他攆走了。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溫庭筠“狹邪”的名聲傳遍大江南北,結果不僅影響了此次考試,後來很長時間考官們都對他不感冒。溫庭筠的一位姐姐嫁給了趙頊,每次聽到溫庭筠落第的消息,就在院子裏咬牙切齒地痛駡姚朂,認為是他毀掉了自己弟弟的前程。有天,聽說傢裏來了客人,不經意一問,居然是姚朂。溫傢的這位大姐立刻衝到客廳,死命抓住姚朂的袖子,邊哭邊駡,眼淚鼻涕都將姚朂的袖子染濕了。姚朂摸不着頭腦,連連辯解說自己嚴格要求溫庭筠,也是為了讓他走上正道,為什麽還要把責任推在我的肩上呢?溫傢大姐勃然大怒,說年青人喝點花酒,不是人之常情嗎,有幾人少年之時不是鬍天鬍地?你為什麽要大張旗鼓地痛毆他?現在我弟弟一無所成,不就是你造成的嗎?姚朂掙紮了半天,纔得以逃脫。《玉泉子》還說,姚朂回傢後,越想越氣,又無處講理,結果鬱鬱而終。
姚朂之死,確實有些可惜,因為即使他沒有痛歐溫庭筠,溫庭筠也會展現出他不修邊幅、嘲弄風月的丰采。《舊唐書》說,大中(847-860)初年,“苦心經營於筆硯之間,尤其擅長詩賦”的溫庭筠參加進士考試。初到京師時,京師人士都很看好他。然而他在品行方面雜染塵俗,不很檢點,能按管弦之音,填寫豔麗的歌詞,公卿之傢無賴子弟裴誠、令狐縞之徒,和他一起賭博飲酒,終日酣醉,因此多年考試卻不能中第。
一般認為,《舊唐書》提到的這次考試是在大中元年,這樣算起來,當時溫庭筠至少十六歲了。三十六歲的人,已經成年了,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此時溫庭筠並非不知道大傢都對他寄以厚望,無數衹眼睛都盯着他,也並非不知道賭博喝酒、唱歌填詞、出入楚館樓臺會對自己的前程産生巨大影響,可他樂此不疲,無所顧忌,看來要麽是他沉湎於其間難以自拔,要麽是根本沒有把考試或仕途等放在眼中。估摸起來,後者的可能行很大,因為很多野史都記載溫庭筠的考試態度極不端正,在考場上鬍作非為。
溫庭筠文思敏捷,每次拿到試題總是三下五除二就答好了自己的試卷,擡頭一望,發現周圍的同學還在苦思冥想,半個字也沒有寫出來。溫庭筠同情心泛濫,也覺得自己的才氣不使用也是浪費,於是主動幫忙把鄰座的試題也給做完。由於每次考試他都能幫助一大群同學,所以得到了一個“救數人”的綽號。溫庭筠的名聲太響亮了,連主考官都有所耳聞,後來考試時總是重點關照,可即使這樣,溫庭筠還是有機會幫助其他考生同學。大中九年(855年),瀋詢主持春闈,早早摸清了溫庭筠的底細,所以特意給他安排了一個單獨的座位,讓他坐在自己眼皮底下答捲。即使這樣,交捲後主考官調查,溫庭筠還是口授了八個考生的文章。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溫庭筠的落第與其有纔無行沒有什麽關聯,因為風流倜儻乃是文人的本性。溫庭筠之所以受冷落,是捲入了政治鬥爭的漩渦。開成二年(837),三十六歲的溫庭筠同莊恪太子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莊恪太子是唐文宗的長子,一般情形下,這是一個飛黃騰達的契機。誰料想因為楊賢妃的讒言,文宗皇帝一心要廢掉這位太子,雖然朝中大臣苦苦進諫,但太子身邊的親信或被鏟除,或被驅逐。次年九月,溫庭筠見勢頭不對,連忙從東宮逃離,一個月後,莊恪太子就不明不白地死掉了。有學者說,溫庭筠的抒情長詩《開成五年秋書懷一百韻》中那些莫名其妙的典故,如“賦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誣”、“積毀方銷骨,微暇懼掩瑜”、“事迫離幽墅,貧牽犯畏途”,暗指的就是莊恪太子一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
|
|
一、王維(1) | 一、王維(2) | 一、王維(3) | 一、王維(4) | 一、王維(5) | 一、王維(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