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类 》 讀史方輿紀要 》
捲七十七
顧祖禹 Gu Zuyu
◎湖廣三
◇承天府東至德安府三百二十九裏,東南至漢陽府五百六十裏,南至嶽州府六百七十裏,西南至荊州府三百二十裏,北至襄陽府三百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七十裏,至南京二千六百八十裏,至京師六千一百七十五裏。
《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屬楚。秦屬南郡。漢為南郡、江夏二郡地。後漢因之。晉初,亦屬江夏郡。惠帝元康九年,分置竟陵郡。宋、齊因之。梁置北新州。西魏改曰溫州見京山縣。後周改置石城郡,兼置郢州治長壽縣。隋初,郡廢州存。煬帝改州曰竟陵郡。唐武德四年,復置郢州及溫州治京山縣。貞觀初,廢郢州以長壽縣隸若阝州,若阝州見襄陽府宜城縣。十七年,復置劉句曰:是年,廢溫州,以郢州治京山,後又移治長壽。天寶初,曰富水郡。乾元初,亦曰郢州。五代因之。宋仍曰郢州亦曰富水郡。元改為安陸府。明洪武九年,降為州以附郭長壽縣省入。嘉靖十年,以潛邸在州,升為承天府,領州二、縣五。今復為安陸府。
府肘腋荊、襄,噤喉江、沔,舟車輻集,水陸要衝。春秋時,為楚之郊郢。鬥廉謂屈瑕,君次於郊郢以禦四邑,是也。其在三國時,實為重地。晉初,羊祜都督荊州,吳石城守去襄陽七百餘裏。祜設詭計,令吳罷守。祜以孟獻營虎牢而鄭人懼,晏弱城東陽而萊子服,乃進據險要,開建五城五城,大約是緣境戍守處,收膏腴之地,墾田八百餘頃,石城以西,盡為晉有。吳於是日蹙矣。杜預繼之,分據要害之地,通零、桂之漕,而南服底定預開揚口,見景陵縣。大興五年,王敦作亂,自武昌東下,聲言討劉隗之罪,時甘卓鎮襄陽時卓為梁州刺史,鎮襄陽。湘州刺史譙王承使主簿鄧騫說卓曰:使敦剋劉隗,還武昌,增石城之戍,絶荊、湘之粟,襄陽將安歸乎?蓋石城者,南北運道所必經也。成帝時,庾亮欲經營河洛,請移鎮石城。蔡謨議曰:自沔以西,水急岸高,魚貫溯流,水陸異勢。沔水之險,不及大江,非廟勝之算。亮不果移鎮。識者謂終晉之世,卒於宴安江沱,而不能混一中原者,重在江南而輕在江北也。逮蕭梁之季,西魏將楊忠來攻,自隨郡安陸、竟陵乘勝至石頭即石城,欲進逼江陵。梁湘東王繹懼而請和,盟曰:魏以石城為封,梁以安陸為界。夫石城入魏,而荊州殆矣。唐《元和志》:郢州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正西絶壁,下臨漢江。石城之名,蓋始於此。宋嘉熙中,孟珙受詔收復荊襄。珙謂必得郢,然後可以通饋餉,得荊門,然後可以出奇兵。乃指授方略,復郢州、荊門,而襄、樊在掌握矣。及蒙古陷襄、樊,宋人以沿江精銳,萃於二郢,伯顔出奇襲取,而漢江以東,皆為糜爛。石城所係,顧不重歟?
鐘祥縣附郭。漢竟陵縣地,屬江夏郡。晉置石城戍,尋為竟陵郡治。劉宋泰始六年,置萇壽縣。齊因之。西魏改曰長壽。周改置石城郡,仍治此。隋為郢州治。唐初因之。貞觀初,廢郢州,縣屬若阝州。八年,又屬溫州。十七年,仍屬郢州,後又為州治。宋以後因之。明初省。嘉靖十年,復置今縣,編戶二十一裏。
○石城在府城西北。《水經註》:沔水南經石城西。城因山為固,晉羊祜鎮荊州時立。《元和志》:長壽城,本古之石城,背山臨漢水,吳於此置牙門戍。晉羊祜亦置戍焉。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都尉置竟陵郡,治石城。建興三年,陶侃圍杜曾於石城,為曾所敗。鹹康五年,庾亮欲移鎮石城,不果。既而石虎將夔安南寇,圍石城,竟陵太守李陽拒破之。義熙十一年,劉裕攻司馬休之於江陵,雍州刺史魯宗之與其子竟陵太守魯軌,皆舉兵應休之。既而休之等北走,軌留屯石城,裕遣兵攻破之。梁大寶初,西魏將楊忠南侵,取安陸竟陵,乘勝至石頭,欲進逼江陵。梁湘東王繹懼,遣使求和,忠乃還。西魏因置石城郡。後周於長壽縣置石頭郡,是也。自隋唐以來,皆為長壽縣治。鬍氏曰:竟陵,即古石城戍,以隋嘗為竟陵郡也。明初,築城,瀎池,因為城垣。《城邑考》:今郡城上據崇丘,旁控石城,下臨漢水,夾城為濠,南註於漢。子城,宋乾道、淳熙間築,元末毀於兵燹。明初,因石城故址拓之。弘治中,復展築北城,後屢經修築。今城周五裏有奇,門五:南陽春,東威武,東南閱武,西石城,北拱辰,製皆巍煥雲。
藍水城在府西南。本編縣之藍口聚。東漢初,下江兵嘗據此。劉宋元嘉六年,以三輔流民僑立蓮勺縣,屬馮翊郡。齊、梁因之。西魏置漢東郡,改縣為藍水縣。隋初郡廢,縣屬郢州。大業末廢。唐武德四年復置,仍屬郢州。貞觀初,並入長壽縣。又漢東城,在府南七十裏。《隋志》:後齊僑置上蔡縣及齊興郡,後周郡廢。隋開皇十八年,改縣曰漢東。大業末廢。今名漢城。《志》雲:以城濱漢水而名。相傳為關羽屯兵處。
管城府西北百裏,故戍守處也。晉太元六年,苻秦荊州刺史都貴,自襄陽進兵寇竟陵。荊州刺史桓衝,使桓石虔等擊卻之,拔其管城。《載記》:時石虔破秦將閻振、吳仲於氵敖水。振、仲退保管城。《水經註》:氵敖水出新市東北,西南流註於沔。沔水經都縣故城南,又東,氵敖水註之,實曰氵敖口。管城蓋在氵敖水北,接襄陽府宜城縣界。○氵敖水城,在府西。劉宋元嘉中,僑置高陸縣,亦屬馮翊郡。齊、梁因之。西魏改為氵敖水縣。隋開皇初,郡廢,縣屬郢州。大業初,省入藍水。又沔東郡城,在府西北,蕭梁初所置荒郡也。天監四年,雍州蠻沔東太守田青喜叛降魏。鬍氏曰:郡蓋在襄陽東、竟陵西。
新郢城在府西南漢江南岸。宋末,築此為戍守重地。故郢在漢北,以石為城。新郢在漢南,橫鐵ㄌ鎖戰艦,夾岸為守。蒙古兵圍襄樊,斷糧援之道,將帥悉駐新郢及均州河口,以守津要。襄樊既陷,伯顔遂引軍趣郢,二郢之備方急。軍不能前,乃由間道攻郢,剋之,進薄新郢,遂拔之。
○純德山城東北四十裏。舊名鬆林山,興獻陵寢在焉。嘉靖十年,詔改今名。《志》曰:純德山西南十裏曰天子岡,又北三裏曰九竜岡,橫亙而西,即石城山也。《志》雲:石城山,在府西十裏。又府南半裏有章山,或以為即內方山。○木山,在府治東一裏,一名武陵。《春秋》莊四年,楚武王卒於木之下,即此。上有青泥池,一名青泥山。《三國志》:魏樂進與關羽相拒於青泥。祝穆曰:即此山也。考《樂進傳》,進與羽相距於襄陽,或是襄陽之青泥河。
子母山府北百裏。有二十二峰,大小相接,環列如屏。其相近者曰窄山,山勢褊窄。又有仙潭山,高數百仞,上有仙潭洞。山口復有二山對峙,曰獅子山、象山,雄踞水口,為郡城之勝。○聊屈山,在府東五十裏,接京山縣界。山勢突起,綿亙數十裏。上有白鹿池,一名盧屈山。又有界山,在府東北八十裏,接隨州界,其相近者曰溫峽山。兩山對峙如峽,溫峽河出焉,流入漢江。
關門山府西北百裏。高聳岩,有石如屏,障塞山口,儼若關門。其上又有石鳳洞,列石攢峙,如鳳昂首,中容數十人。○城子山,在府東南百四十裏。上有土城,亦昔時保聚處。《郡志》:今山在京山縣東二十裏。又盤石嶺,在府東四十裏,有上盤、中盤、下盤三嶺,以石路盤麯而名。又桐木嶺,在府東北七十裏。
○漢江在府城西。上至襄陽七百裏,下至沔陽七百裏。自北而來,徑石城西南,至沔陽、漢陽,流入大江。《水利考》:漢江舊道,逼近石城。嘉靖初,西徙沿山灣一帶,去城漸遠,水患日甚。其故在豐樂一帶,舊有九竜灘、竜爬港、桐木嶺、金花、熨鬥等湖之分泄;至石城,則舊有城北湖、池河、殷傢等河之註蓄。今皆澱淤,軍民官莊,爭墾為業也。又自石城而下,由蔡傢橋、板橋灣、上下流漣、馬公洲、小河口,以達於南河,迂回三百餘裏,土人總名之曰紅廟堤,最為要害。考蔡傢橋,舊有口通二聖套入湖,又有流漣、金港二口通枝河,達赤馬、野豬等湖,由青樹灣入軍臺港,分泄漢流,以故堤得無虞。今半堙塞,不可復疏。此嘉靖二十八年以來,有諸堤盡决之患也。詳見大川及川瀆異同。
直河在府北十五裏。其水直入漢江,故名。俗訛為池河。府北三十裏又有瓦埠河,流入直河。《志》雲:池河,即《水經》所載枝水也。源出大洪山,西南流,經襄陽宜城縣界。又有氵敖水,在府北六十裏,合流而西南,註於沔水。
豐樂水府北九十裏。源出大洪山,流經盤石嶺,南入漢江。溉田甚廣,歲賴以豐,因名。《志》雲:豐樂河,為郡城津渡要口,常議設兵巡戍。嘉靖十八年,車駕南巡以及回鑾,皆駐於此。又有穴河,在府南百三十裏,有穴口鎮。其水自漢江分流而東南,凡百餘裏,又東流至漢陽界,仍合漢水,入大江。又有蒿河,在府東六十裏,府北六十裏之洋子河流合焉。又寨子河,在府東五十裏。又府東八十裏有芹菜河,東北六十裏有長河,俱流入漢江。又有殷傢河,在府西北十五裏,今堙。
臼水府東三十裏。酈道元曰:出聊屈山,西南流入於漢水。臼口驛,以臼水而名也。《左傳》定四年,楚昭王奔隨,將涉成臼,即此。《志》雲:臼水舊流入漢川縣,入沌水。意臼水不一處也。今故道已堙。○溧水,在府西北。《宋史》:鹹淳十年,蒙古陷襄樊,伯顔以大兵趣郢,至溧水,麾軍徑渡,溧水蓋漢旁支川也。今堙。
城北湖府北五裏。流通漢江。又盧洑長河湖,在府西南百二十裏,其相近者曰赤馬野豬湖。皆漢水回合處也。今俱掌於河泊所。又竜母湖,在府南三十裏,相傳有竜馳騖於此,本名竜騖河,水溢則通漢江。
藤湖在府東南。漢北諸水所溢也。蒙古伯顔襲郢,不剋,獲俘民,言沿江九郡精銳,皆萃於二郢,若舟師出其間,騎兵不得護岸,此危道也。不若取黃傢灣堡,東有河口,由中拖船入藤湖,轉而下江,僅三裏。伯顔從之,郢州遂危。○泉子湖,在府東。伯顔由藤湖入漢江,趣郢城。郢州將趙文義來追,戰於泉子湖。文義敗績,伯顔進至城南之沙陽,而郢城之師潰。
金港府南一裏。源出木山,流裏許,入漢江。宋嘗於此采金。今塞。又竜鳳港,在府南四十裏。漢江之支流也。○竜池泉,在府東三十裏。溉田百頃,其相近者又有豬竜池泉。又府東九十裏有雙泉,俱有灌溉之利。《志》雲:府南二十裏有五竜堰,府北三十裏有蓮花堰,俱堰水灌田,各數百頃。又有洗羅陂,亦在府北三十裏。府南四十裏又有竹陂。
○塘港關府南三十五裏。府西北十五裏有直河關,今亦名池河關。又府南有南津關。皆有官兵戍守。《志》雲:南津關,舊有富水遞運所,萬歷中廢。
賈塹鎮在府西南。唐乾符四年,王仙芝寇荊南,時漢水淺狹,賊自賈塹渡,徑至城下,攻陷羅城,焚掠而去。又黃傢灣堡,在府南三十裏。伯顔攻郢不剋,從俘卒言,遣軍襲黃傢灣堡,拔之。諸軍破竹席地,蕩舟由藤湖入漢,是也。○郢東馬驛,在府東七十裏。又府北六十裏有豐樂驛,在豐樂河濱。城南又有石城水驛。又南百二十裏有臼口水驛。《志》雲:長壽縣東三裏舊有田城驛,北六十裏有馬安驛,明初,與縣俱廢。又石城驛,嘉靖十年,改石城水馬驛。魚料驛,嘉靖十八年,改豐樂河水馬驛。
京山縣府東百十裏。東至德安府應城縣百裏,南至景陵縣百裏。漢為竟陵縣地。後漢為竟陵、南新市二縣地。晉因之。皆屬江夏郡。惠帝時,析置新陽縣,屬竟陵郡。宋、齊因之。梁置北新州治焉,並置梁寧郡。西魏改州曰溫州,縣曰角陵。隋初,郡廢。大業初,州廢,改縣曰京山,屬安陸郡。唐初,復置溫州。貞觀中,改為郢州治,尋還屬郢州。宋因之。宋末,移治漢濱。元復舊,屬安陸府。明初,屬安陸州。今縣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三十一裏。
○南新市城縣東北百裏。楚新市邑。《秦紀》:昭襄八年,使將軍芊戎攻楚,取新市。王莽時,王匡兄弟舉兵於此,劉伯升收新市、平林兵討莽,是也。光武即位,置南新市縣,屬江夏郡,以常山郡有新市縣也。晉因之,仍屬江夏郡。宋改曰新市,屬竟陵郡。齊、梁因之。西魏改新市曰富水,又置富人郡治焉。隋初,廢郡,縣屬溫州。大業初,屬安陸郡。唐初,仍屬溫州。貞觀中,屬郢州。宋省入京山。《志》雲:唐富水縣,在今縣北七十裏。其地平坦,可容千傢,蓋唐移縣治此。《水經註》新市治杜城。杜佑曰在今富水縣東北,是也。《寰宇記》南新市在京山縣南三十裏,誤。《承天志》:富水廢縣,在京山縣城北九十裏,宋乾德二年廢。
盤陂城在縣西。西魏置盤陂縣,屬梁寧郡。隋初,屬溫州。大業初,廢入京山縣。或云:縣蓋置於鐘祥縣盤石嶺下。○三王城,《寰宇記》:在縣北九十裏大陽山之麓。王莽時,王匡、王鳳、王常屯兵於此而名。
○張良山縣北八裏。峰巒高峻,草木秀美,峭壁間有一橫徑,多馬跡,俗傳子房曾息兵於此。山陰有馬跑泉,相傳關壯繆駐兵處。山無水,士卒患渴,馬跑地而得泉,至今民資灌溉之利。又勝境山,在縣北三十裏,峭特為境內之勝。又火門山,在縣北八十裏,相傳光武夜舉火度兵於此,因名。
大洪山縣北百二十裏,與隨州接界。《志》雲:山周百餘裏,上多奇勝。東矚安、鄂,西眺襄、鄧,南望江漢,一覽可盡。山半有竜鬥崖,其北有黑竜池,山南有白竜池,、漳諸水皆源於此。今詳見隨州。○天門山,在縣南八十裏。二石相對,中一徑通明,若天門然。又中盤山,在縣東百五十裏,石徑盤繞,道經其中。
關王嶺縣北百裏。上平如掌,有球場及故城壘。○觀音岩,在縣東二十裏。頂有飛泉瀑布,流分四派,溉田數百頃。又仙女洞,在縣西南三十裏,岩𠔌競秀,泉脈交通,峭壁插天,水紆如篆,洞有石門,中多奇勝。
○縣河在縣治南。縣境西北諸水皆匯於此,下流至景陵縣蒿臺湖入漢江,夏秋漲溢有淹田嚙城之患。嘉靖中,因築堤障之。《水利考》:縣去漢江差遠,水患少,惟上接鐘祥一帶,下有小河、南河、紫金潭、拖船埠等處,直抵景陵界,地勢卑下。嘉靖三十年來,鐘祥官莊及荊州右衛之堤决,遂衝入拖船埠等六十餘處,連歲屢築屢决,此唇齒之患也。今有漢江堤,在縣南,長百餘裏。○撞河,在縣東北八十裏,源出大洪山白竜池。俗傳有白竜撞石開此河,因名。下流至漢陽府漢川縣,入漢江。或曰:即富水也。《寰宇記》:富水亦出大洪山,下流入應城縣界,有大小富水,亦曰大泌水。又有楊傢河,亦在縣東北百二十裏。《志》雲:源出大洪山黑竜池,下流入應城縣界。
澨水縣西南八十裏。源出縣西七十裏之磨石山,下流合縣前河,通於漢江。或以為即春秋時之雍澨。《左傳》定四年,吳敗楚師於雍澨,三戰及郢,即此水也。又縣境有汊澨、漳澨、澨,說者以為即《禹貢》之三澨,皆與景陵接界雲。今亦湮。○溫湯水,在縣南十五裏,灌溉稻田,其收數倍。西魏因以名州。流合縣河入漢江。又泗水,在縣西南百八十裏,南去漢江十裏,水溢而匯曰泗水,亦名泗汊湖。隆慶六年,議開泗港以殺漢水,即此。又縣南七十裏有土墻湖,下流通於泗水。
五泉縣西五十裏。泉有五穴,涌如鼎沸,灌田甚溥。《寰宇記》:五泉發源於縣西北百裏之橫嶺。又氵敖水亦源於此雲。○新羅泉,在縣北七十裏,舊有新羅國僧居此,因名。泉流溉田,民甚便之。《寰宇記》:縣北九十裏之石人山,新羅泉發源處也。又師古泉,亦在縣北七十裏,泉自山頂飛流,聲聞四五裏,灌田甚多。又珍珠泉,出縣南七十裏大跡山,水沸如珠,流為青水,居民築堤瀦水溉田。
○曹武市縣東四十五裏。曹操侵孫吳時過此。又縣北五十裏有武臺,枕山臨水,相傳亦操屯兵處。○辦頓市,在縣西北九十裏,亦名辦頓村。相傳漢光武曾頓宿於此,又關壯繆亦嘗駐焉。一名卓刀市。
皂角鎮縣東南七十裏,接景陵縣界。《寰宇記》:地多丘陵及皂角樹。西魏因以角陵名縣。《志》雲:縣舊有東廊驛,萬歷八年革。
潛江縣府東南八十裏。西南至荊州府二百七十裏,南至荊州府監利縣百五十裏。漢竟陵縣地。唐大中間,置徵科巡院於白洑鎮。宋初,亦曰安遠鎮。乾德二年,升為潛江縣,屬江陵府。後因之。明嘉靖十年,改今屬。縣城周五裏有奇,編戶二十三裏。
○潛江舊城縣西四十裏豆子湖南。宋初,置縣於此,尋移今治。《志》雲:縣本治道隆鄉,以水患,遷於鬥堤。是也。又餘潭城,在縣西七十裏棠林岡,相傳關壯繆守南郡時築。
○潛水縣東一裏。所謂漢出為潛也。又縣東二裏有洛江河,流入沔陽州。縣東三十裏有蘆洑河,即漢水分流處。《志》雲:漢水自石城北三十裏,分流為蘆洑河,經縣東南,復入於漢,故名潛江。潛水復入漢處,曰上新口、下新口。又東南自排沙渡東流,為深江。又南流為恩江。皆弘治及嘉靖中所瀎以分泄漢水者也。後或通或塞,下流入沔陽州界。
太平湖縣北六十裏。相近者曰鄭傢湖。又縣西北百裏曰青陽湖。又後子湖,在縣東三十裏,其相近者曰東白湖、西白湖。又枝江湖,在縣西南十五裏。其在縣西南五裏者曰陸傢院湖,皆漢江支水匯流處也。○沱埠淵,亦在縣西南五裏。又縣南三裏曰馬市潭。《志》雲:江水溢出為沱。今江水自郝穴口溢入東北,徑三湖、芝江湖,至縣南為馬市潭。潭北有沱埠淵,縣東有池曰南池、北池。縣北有湖曰太平,西有湖曰青陽,南有湖曰東白、西白,及陸傢淵,俱沱水所註。今縣治在鬥堤,周廣七百二十八裏,皆重湖也。
高氏堤縣西北五裏,五代時高氏所築。起自荊門州緑麻山,至縣南沱埠淵,延亙一百三十裏,以障襄、漢二水。後屢經增築,今縣境凡有八堤,高氏堤而外,曰莫傢潭,曰夜汊口,曰白洑垸,曰江汊垸,曰班傢灣,曰車老垸,曰太平垸,多至六百餘丈,少亦百餘丈,皆衝决要口也。《水利考》:縣背重湖,民往往各自為垸,南則陶湖、牛埠,北則太平、馬猖,西則白洑、鹹林,東則荷湖、黃漢等,凡百餘垸,俱環堤而居。明初,修築各垸堤塍。又有潭子湖、四港、甘心口各枝河分殺水勢。嘉靖三十九年,諸堤半决,枝河更多湮塞。夏秋漲溢,大為民害。隆慶二年,興工修築,患始殺。其馬傢垸决口,在景陵境,而害在潛江,備尤不可不預者也。○裏社堤,在縣南,有裏社穴,西南通江陵之漕河。宋乾道七年,湖北漕臣李燾修潛江裏社堤,是也。
○白洑驛在縣北。明初置驛於此。萬歷九年,革。《志》雲:縣境要險,有班傢灣、浩子口,防禦最切。其拖船埠,近沔陽州界,哨守猶易。而蚌湖、蘆洑頭,亦為巡警處。蓋其地皆接通江漢,盜賊易於出沒雲。
附見:
興都留守司在府治東。嘉靖十八年置,轄顯陵,承天、沔陽三衛。○承天衛在府治西北。洪武初,置安陸衛。嘉靖三年,改為顯陵衛,以護陵寢。十六年,置於城東北十裏,環列十營,巡守護衛,而改顯陵衛為承天衛。
荊門州府西南九十裏。東南至沔陽州二百九十裏,南至荊州府一百八十裏,北至襄陽府二百七十裏。
春秋時楚地。漢為南郡地。後漢因之。晉仍為南郡地。隆安五年,析置長寧、武寧二郡長寧郡治長寧縣,武寧郡治樂鄉縣。宋泰始中,改長寧郡曰永寧。齊、梁因之。西魏改置基州及章山郡。隋廢屬荊州。唐武德四年,復置基州治章山縣。七年,州廢,屬荊州。貞元中,屬江陵府始置荊門縣。五代時,高氏置荊門軍治當陽縣,尋廢。宋開寶五年,復置軍治長林縣。熙寧六年,軍廢。元三年,復置。端平三年,移治當陽縣。元至元十四年,升為荊門府十五年,復治長林。天歷初,降為州。明初,以州治長林縣省入編戶六十三裏,屬荊州府。嘉靖十一年,改屬承天府,領縣一。今屬安陸府。
州環列重山,縈繞大澤,西控巴峽,扼其咽喉;東連鄢、郢,為之襟帶,信荊楚之門戶,實襄、漢之藩垣。唐之中葉,而荊門始建荊門縣置於貞元二十一年。迄乾符五年,王仙芝寇亂荊南,襄鄧帥李福馳救,敗賊於荊門。明年,黃巢自江陵趣襄陽,襄陽將劉巨容等扼之於荊門,伏兵於林中,大破之。當是時,巨容無養寇之心,賊黨且殲矣。然則荊門者,誠鈴束之要地也。宋嘉熙之際,以荊門為次邊,而城垣未備。陸九淵知軍事,謂軍居江、漢之間,為四集之路,南捍江陵,北援襄陽,東護隨、郢之脅,西當光、化、夷陵之衝。荊門固,則四鄰有所恃,否則有背脅腹心之虞。由唐之湖陽湖陽,見河南南陽府唐縣以趣山,則其涉漢之處,已在荊門之脅。由鄧之鄧城以涉漢鄧城,見襄陽府,則其趣山之處,已在刑門之腹。自此之外,間道之可馳,漢津之可涉,陂陀不能以限馬,灘瀨不能以濡軌者,所在尚多。自我出奇製勝,徼敵兵之腹脅者,亦正在此。雖四山環合,易於備禦,而城池缺然,將誰與守?因請於朝而城之。嘉熙中,孟珙圖復襄陽,謂必得荊門,然後可以出奇兵。蓋九淵實先發之矣。
○長林廢縣今州治。漢編縣地,屬南郡。東晉隆安五年,置長寧縣,為長寧郡治。宋泰始中,以長寧郡名與文帝陵同,改為永寧郡,而縣如故。齊、梁因之。隋郡廢。開皇十八年,改長寧曰長林,屬荊州。唐因之。宋為荊門軍治。元為州治。明初省。今州城,因宋嘉熙中故址修築。弘治末,圮於水,尋復增修。周六裏有奇,有門四。
荊門城州東北六十裏。本長林縣地。唐貞元二十一年,析置縣,屬江陵府。乾符五年,賊王仙芝寇荊南,山南東道帥李福馳救,至荊門,遇賊,奮擊敗之。時仙芝已陷江陵、羅城,焚掠而去。六年,黃巢自江陵焚掠而北,襄陽將劉巨容、曹全等扼之於荊門,大破之,即此。唐末廢。《志》雲五代高季昌更荊門縣為軍,非也。蓋因荊門舊名耳。又云荊門故城在州東南一裏東山下,誤。又長林城,在州西三十裏。晉隆安中,分編縣地,置長林縣,屬武寧郡。齊、梁因之。隋開皇十一年,省入長寧。十八年,遂改長寧為長林。《元和志》:晉置長林縣,以其地有櫟林長坂雲。又綏安城,在州北。晉末,桓玄置綏安郡,尋省為縣。宋初,省入長寧。
樂鄉城州北八十裏。漢若阝縣地。晉隆安五年,桓玄以沮漳降蠻置武寧郡,又立樂鄉縣為治。宋以後因之。梁大寶二年,侯景攻巴陵,嶽陽王與湘東王繹為難,聞之,遣軍據武寧,聲言赴援江陵,尋引去。承聖三年,王琳為廣州刺史,琳意欲為雍州,鎮武寧,為國禦捍。蓋自武寧以北,即為襄陽界。時荊雍之隙方深也。未幾,引魏軍襲江陵,魏軍濟漢,襲武寧,剋之。遂長驅嚮江陵,江陵下,置若阝州於此。隋初,郡廢。大業初,州廢,縣屬竟陵郡。唐武德四年,仍置若阝州。八年,州廢,縣屬襄州。天三年,朱溫將楊師厚擊江陵,至樂鄉,荊南牙將王建武迎降。五代周並入宜城縣。宋為樂鄉鎮,屬長林縣。今有樂鄉鎮巡司。
章山城在州東北。本長林縣地。西魏置緑麻縣,兼置上黃郡。隋開皇初,郡廢,縣屬基州。大業初,改縣曰章山。又西魏置豐鄉縣,並置基州及章山郡。開皇七年,郡廢。大業初,州廢,皆屬竟陵郡,後廢。唐武德四年,於長林東北百二十裏置基州及章山縣。七年,州廢,以章山屬郢州。州復廢,改屬荊州。八年,省入長林。《一統志》:基州城,在內方山東北馬良口,按嘉靖十八年,以馬良望鄉益鐘祥縣,今蓋在鐘祥界內。
編縣城在州東。漢縣,屬南郡。後漢因之。晉、宋以後,仍屬南郡。蕭梁末,廢。亦謂之編都城。《都邑考》:州治東東山,頂平曠,號太平頂,上有楚望亭,漢編縣所理也。恐誤。○荊臺城,在州東六十裏。梁置安居縣。隋開皇十八年,改曰昭立,屬荊州。大業初,改曰荊臺,尋廢入當陽。《志》雲:州南六十裏有宛城,蓋南北朝時僑置縣也。又有李傢市城,在州東南百七十裏,五代時高氏築。
那口城在州東南。《春秋》莊十八年傳,楚武王剋權,權叛,遷權於那處。及文王即位,與巴人伐申而驚其師,巴人叛楚而伐那處,取之。杜預曰:編縣東南那口城,是也。《史記》:周公輔成王,封其弟季於冉。孔氏曰:冉,亦作,或作那,皆讀曰然,今那口也。《志》亦謂之權國城。
○東山在州治東南一裏。一名東堡山。州西三裏有西山,亦名西堡山。又蒙山,在州西一裏,兩山對峙,如峨嵋然。麓有蒙惠二泉,舊名泉子山,一名象山。又屏風山,在州西北四裏,絶頂平衍,中有二泉。宋紹興中,州民結廬其上,為拒敵計。開禧初,郡守李直炳徙居焉。○荊門山,在州南五裏,其西又有虎牙山,相去五裏。二山本在宜都縣,因州名傳訛也。又靈鷲山,在州北三十裏,有竜洞,深五裏,泉石甚勝。
內方山州東南百八十裏漢江之上。《禹貢》所云內方至於大別者也。一名章山,又名馬仰山。《志》雲:馬仰山有二,一在州北三十五裏。又有雞頭山,在州北六十裏,最高。諺雲:雞頭、馬仰,去天一丈。雞頭相接者曰大明山,皆有泉石之勝。或以雞頭山即《括地志》所云之章山也。○象河山,在州北七十裏。上有城壘,勢極險峻。下有泉,是為象河。又中城山,在廢樂鄉縣西南。上亦有城,極險峻。又緑麻山,在州東南百三十裏。宋末,呂文煥遣都統邊居誼築緑麻城,城蓋在山下,俗亦名桃李山。
長坂在州西北。李巡曰:高峰山坡曰坂。後漢建安十三年,曹操入荊州,先主將南保江陵,操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輕軍到襄陽,一日夜行三百餘裏,追及於當陽之長坂,先主棄妻子走,使張飛將二十騎拒後。鬍氏曰:長坂,在當陽縣東南百二十裏長林城北。《城邑考》:長林城北有櫟林長坂,即曹操追先主處。蓋長坂起於當陽之北,而接長林之境矣。○太子岡,以州北五十裏。元文宗自潛邸歸即位,嘗駐此,因名。
○漢水州東九十裏。自鐘祥縣流入境,又東南流,入潛江縣界,謂之沔水。先主敗於當陽長坂,濟沔,與劉琦俱到夏口,即此處也。《水利考》:漢水入州境,不至衝泛者,東賴王傢堤,東南賴緑麻堤以障之也。其堤防要害,全在沙洋鎮一帶。此鎮控荊門、江陵、監利、潛江、沔陽五州縣之上流。漢水自緑麻口直衝沙洋,北岸舊有堤,接連青泥湖新城鎮,由瀋傢灣諸處至潛江界,凡二十餘裏,惟沙洋堤勢獨寬厚,軍民廛居其上。嘉靖二十六年,堤决,漢水直趣江陵竜灣寺而下,分為支流者九,於是下流州縣,俱被氵沒。二十八年,有司修築失宜,未幾,復决。舊江身漸狹,南北相對止二十餘丈。决口東西相對約三百餘丈,反為正派,幾不可復障而東矣。隆慶初,改築高厚,水患始少。但此堤與紅廟堤相對,慮紅廟水漲,居民每欲盜决以泄水,備不可弛也。
直河州東南百二十裏。又東南三十裏有平塘湖河流合焉。又南流入於三湖,東合沔,一名直渠。溉田百頃,長而且直,因名。又權水,在州北。《志》雲:權水出西蒙諸山,東北流經太子岡,會流為曹將軍港。唐曹全、劉巨容敗黃巢於此,因名。下流徑內方山西,又東南徑古權國城,又東入於沔。又官堰河,在州北百裏,其地有臺山,河源出焉,東入漢江。
建水州北百三十裏。一名氵建水。梁太清末,蕭自襄陽攻江陵,會其將杜等叛襲襄陽,棄糧食鎧仗於氵建水而還。明年,西魏將楊忠救,乘勝至石頭,將趣江陵,湘東王繹遣使說忠,忠遂停氵建北。大寶二年,嶽陽王以侯景攻巴陵,遣其將蔡大寶軍武寧以規江陵。湘東王繹遣使謂曰:君忽頓武寧,即當遣勁甲頓氵建水,待時進軍也。氵建水,蓋襄陽江陵之襟要矣。亦名建陽河,又名楊水,亦名大漕河。流入江陵縣界。
雲夢澤在州東北。舊蓋與德安府之雲夢相連。《漢志》註:編縣有雲夢官。又今州西北四十裏有雲夢山,或以為雲夢之浸舊至於此。今湮。○藻湖,在州東北百十裏,州東北百三十裏有後港,合諸陂澤水,東流入焉。又有長湖,在州北百六十裏。屯湖,在州東九十裏。又州東馬良村有馬良湖,東南百裏有藤湖,百七十裏有喬母湖,百八十裏有蒿臺湖,皆流匯於漢江。
蒙惠二泉州西二裏。源出蒙山之麓,分二派,北曰蒙,南曰惠。蒙泉常寒,惠泉常溫。宋知州彭乘引為三沼,合流至竹陂河入漢江。居民分引溉田,甚賴其利。《志》雲:州東九十裏有百頃山,有溫冷二泉,溉田百頃。又州北二十裏有南泉,源出靈鷲山,溉田數百頃。○????井,在州北九十裏,産????,味苦。
○東關州北一裏。宋末,設以禦敵。又西堡寨,在蒙山上。元末,鄉人築以禦寇。又有東寨,《志》雲:在州南二百裏,亦元末禦寇處。
沙洋鎮州東南百四十裏。亦曰新城鎮。宋末,呂文煥將邊居誼築新城於此,因名。今有巡司戍守。又建陽鎮,在州南九十裏,有巡司,並置建陽驛於此。州西北百二十裏有仙居鎮,以近仙居山而名。峰岩險峻,為往來要道,置巡司糾察。麗陽驛亦置於此。其相近者又有魚料水驛,《輿程志》雲:兩驛皆在州北百二十裏。由襄陽而南,此其孔道也。又有石橋驛,在州北六十裏。州城北曰荊山驛。
當陽縣州西百二十裏。南至荊州府枝江縣百八十裏,西至夷陵州百五十裏。漢縣,屬南郡。後漢因之。建安十三年,曹操下荊州,先主將其衆過襄陽,南至當陽,為操所追處也。晉仍屬南郡。宋齊因之。後周置平州及漳川郡治此。後屬梁。隋開皇七年,改州為玉州。九年,州郡並廢,縣屬荊州。唐武德四年,又置平州。六年,改為玉州。八年,州廢,仍屬荊州。五代時,高氏置荊門軍治此。宋屬荊門軍。紹興十四年,廢入長林縣。十六年,復置。洪武初,屬荊州府,尋改今屬。九年,省入州。十三年,復置。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五裏。
○麥城縣東南五十裏,在沮、漳二水間。《水經註》:漳水南徑當陽縣,又南徑麥城東。相傳楚昭王所築。三國初,關羽為呂蒙所襲,自知孤窮,乃走麥城,是也。又有磨城,在縣東四十裏。《荊州記》:麥城東有驢城,沮水西有磨城,伍子胥造此二城以攻麥城。諺雲:東驢西磨,麥城自破。
麋城縣東南六十裏,地名八渠。宋白曰:春秋楚伐麋。穎容《釋例》曰:麋,當陽也。或云三國時麋芳所築。又有權城,在縣東南。春秋時權國,楚武王剋權,使鬥緡尹之。鬥緡以權叛,是也。又方城,在縣東南百六十裏沱江東滸。《志》雲:方城旁有秣馬山,原隰寬衍,今方城見江陵。
○玉泉山縣西北三十裏。山有泉,色白而瑩,本名覆船山。三國時易今名。隋置玉州以此。宋末,蒙古陷襄陽,張夢發請城當陽之玉泉山,是也。又有玉陽山,在縣西二裏沮水之陽。○方山,在縣東四十裏漳水上,層巒環列。又縣東十裏有許由山,山頂平曠,沮水與玉泉山水會於其前,有泉曰洗耳溪。
紫蓋山縣西南五十裏。《道書》以為第三十三洞天也。《寰宇記》:紫蓋有南北二山,頂四垂若傘,林石皆紺色,下出彩水。又鐵山,在縣北八十裏,接遠安縣界,舊産鐵,湘府曾於此山采礦。
緑林山縣東南百二十裏。山深阻。王莽天鳳四年,新市人王匡、王鳳等聚亡命,藏於緑林山中,數月間,至七八千人,是也。近《志》雲:山在縣北六十裏。○當陽坂,在縣北六十裏,相傳曹操追先主於此。《志》曰:縣西北六十裏有倒流橋,沮、漳二水合流其下,即張飛據水斷橋處。恐誤。
○沱江縣南百二十裏。大江分流處也。旁有金沙灘,地多流沙,燁燁如金。《志》雲:金沙灘在縣東南百二十裏。《水利考》:縣境之沱江,即沮、漳下流,蓋水合勢盛,南連大江,因有沱江之名。
沮水在縣北一裏。自南漳縣經遠安縣,東流入界,繞流縣西,折而東,又南經麥城西,又南流合於漳水。○漳水,在縣北四十裏,自南漳縣流入境,東南流,經麥城東,又南合於沮水。《志》雲:沮、漳二水合處,在縣東南五十裏,名合溶渡。又南流註於沱江,至枝江縣界,而入大江。餘詳大川沮水。
熨鬥陂縣東南八十裏。《志》雲:緑林山之水,與縣東六十裏圓臺山之水,會為熨鬥陂。又縣北八十裏亦有熨鬥陂。宋紹興中,郡守吳獵嘗遏走馬湖、熨鬥陂之水,於縣西北置李公匱,以限戎馬。
○漳河口鎮縣北百裏,有巡司。《志》雲:縣北有章鄉。《水經註》:漳水經臨沮縣之章鄉南,吳將潘璋擒關羽於此。
附見:
荊門所州南九十裏。又州北百二十裏有宜門所。二所舊隸荊州衛。嘉靖中,改屬承天衛。
沔陽州府南三百二十五裏。東北至漢陽府四百裏,南至嶽州府三百五十裏,西至荊州府四百四十裏。
春秋、戰國時楚地。秦為南郡地。漢屬江夏郡。後漢因之。晉惠帝時,分屬竟陵郡。梁又置沔陽郡治沌陽縣,見漢陽府。後周兼置復州治建興縣。隋初,郡廢州存徙州治竟陵,尋復舊治。大業初,改州曰沔州,尋又改曰沔陽郡治沔陽縣。唐武德五年,又為復州治竟陵縣。貞觀七年,移治沔陽。天寶初,改為竟陵郡。乾元初,復故仍治竟陵。五代因之《寰宇記》:晉改景陵郡。宋仍曰復州亦曰景陵郡。熙寧六年,廢屬安州。元初,復故治景陵縣。端平中,移治沔陽鎮,即今治所。元為復州路,又改為沔陽府。明洪武九年,降為州,以州治玉沙縣省入編戶四十二裏,直隸湖廣布政司。嘉靖十年,改屬承天府,領縣一。今屬安陸府。
州襟帶襄、隨,腹背郢、鄂,當重湖之右,介江漢之中,地窪而卑,水漾而瀦,實川澤之區也宋朱昂曰:州環城皆水,因河為濠。然其地在漢陽以西,規度上遊,此為資本。明太祖既定武昌,曰:安陸、襄陽,南北噤喉,英雄必爭之地。然今日當以沔陽為幹,而安陸、襄陽為枝,固守沔陽,乃圖進取,庶得其宜耳。此非辨於先後之數者哉。
○玉沙廢縣今州治。漢雲杜縣地。西魏為建興縣地。隋、唐為沔陽縣地。宋初,析南境置玉沙縣,屬江陵府。至道二年,改隸復州。寶元二年,省沔陽縣入焉。熙寧六年,州廢,還隸江陵府。元初,復故。端平初,移州治沔陽鎮。元改曰玉沙,而廢舊玉沙縣。明初省。《城邑考》:宋玉沙舊縣,在今州西南五十裏。今州城,明初因舊址修築,周九裏有奇,有門五。
建興城州北二裏。亦曰復州城。西魏所置建興縣也。《隋志》:梁置沔陽、營陽、州城三郡。西魏省州陵、惠懷二縣,改置建興縣。後周置復州治此,又省營陽、州城二郡入沔陽郡。開皇初,郡廢,移復州治竟陵。仁壽三年,州還治建興。大業初,改縣曰沔陽,尋又改復州為沔陽郡。唐初,州治竟陵,尋還治此。乾元以後,仍屬復州。宋因之。寶元中,省為沔陽鎮,今州治在其南。《圖經》謂之楚王城,俗亦名七裏城。○青林城,在州東十裏。又州西十裏有石樓城,州東五十裏,有魚復城,建置未詳。
○黃蓬山州南二百裏大江之旁。其山延綿環結,上有城,亦曰卻月城。城外有臺,相傳魯肅曾屯兵於此。山下有湖,為黃蓬湖。元末,徐壽輝陷沔陽,陳友諒起兵於黃蓬以應之。友諒,沔陽人,其父黃蓬漁子也。又黃蓬山之支曰香山,俗名望鄉山。其相近者又有石靈、鬆林、烏林諸小山。
○江水州南二百裏。《志》雲:自監利縣白蠃山南,又經烏林南,過茅埠口,又東過竹林灣,又東過新灘、水洪二口,又東北接漢陽府之沌口,皆府境也。舊有長官堤,起監利縣境,東接漢陽,長百數十裏。明漸圮。嘉靖初,復築濱江堤,西南起竜淵,東止玉沙,萬有餘丈。數年,復决西流窩一帶,直抵玉沙。嗣後屢築屢决,而東南皆為水區矣。
漢水州西北百裏。自潛江縣流入州境,縱橫散濫,往往為害。《志》雲:漢水自鐘祥東播為蘆洑河,入潛江東南,至上新口,徑鮎魚套諸處,達城西三裏之三江口,所謂城西一裏有襄河也。又自上新播於下新口,流至柳口,復東播於蔞蒿汀,至直步,夏水從西來註之。徑蠃子瀆,又徑渣潭,東北趣大陽,入於襄河。又自渣潭東南,徑小陽,過張傢池壩港,入陽明湖,俱會於白湖,出沌口入江。漢水又自蘆洑播於排沙,徑豆刂河、範溉關、慄林、麻港、南灣諸處,至黃荊口,入下帳湖,東匯於白湖。又自範溉南播於劉傢渡,入三江口。又自慄林口播於蔣傢灣,徑蓮臺,趣大湖口,合黃荊水流入江。今漢江支港,在州東北六十裏者,亦曰中下襄河。嘉靖初,瀕漢為堤,自大小朱傢岡至滄浪南池,幾萬餘丈。九年,漢水自拖船埠西,决入州境,湖水皆溢,西北一帶,皆為巨浸。後屢塞屢圮,未為樂土也。《水利考》:州境嚮以富饒稱,蓋地介江、漢間,多湖渠,民便漁鮮;又因湖渚,環堤為垸,易於耕佃也。明成化以來,上流堤防漸潰,漢水不時漲溢,城市崩壞,陷溺甚衆。正德以後,潛沔湖渚,又漸淤為平陸,下流既壅,水無所容,安得無决圯之患?故曰:江溢則沒東南,漢溢則沒西北,江漢並溢,則茫然大壑矣。豈堤防所能禦哉?餘見大川漢水及川瀆異同。
長夏河州南四十裏。《志》雲:襄水為漢之潛,而長夏河即夏水,江之沱也。自監利縣流入境,東為大馬長川,過沙口,又東北過柴林河,至直埠,與漢水合。《禹貢大傳》:夏水首出於江,尾入沔,亦謂之沱。鄭玄、劉澄之皆以為滄浪水也。《水經註》:夏水東至雲杜入沔,其處謂之者口。《廣記》亦云:夏水入沔之口為者口。今者口在陽明、太白諸湖間,蓋為水所堙也。亦曰堵口,亦曰瀦口。晉元帝永昌元年,王敦反,逼建康,甘卓自襄陽將襲武昌,軍於瀦口,即此。夏水合沔入江,故沔口又名夏口也。又《周地圖記》:夏水合諸水同入漢,自漢入瀦,名七裏沔,州名取此。《勝覽》雲:七裏沔,在復州,江、漢、夏三水所匯處,故沔陽城亦曰七裏城。《州志》:七裏沔在州東一裏。又云:夏水泛則合諸水於州之東北度口,下流六十裏,地名滄浪,古有滄浪驛。漢水自襄河而入,江水、夏水自西南而入,並匯於此,或以為七裏沔也。一說竟陵南三十裏湖東有七裏泛,即七裏沔。○漕河,在州西南一裏,江水、潛水所入也。《志》雲:漕河自州西三裏之三江口,東流合滄浪水,過侯埠關,入於白湖。又州治北有汊河,流入漢陽府界。又有白沙水,《志》雲:在州東北一裏。《水經》雲:江水過下雋東,得白沙口。程以為即是水也,今堙。
太白湖州東北二百裏,接漢陽府界。一名九真湖,一名土湖。潛水自西北來註之,沱自南來註之,其上遊西湖、李老、泗港、沙湖及直步、黃蓬、陽明諸水悉匯焉,周二百餘裏,為沔境之巨浸。達沌口入江。《水經註》沌水通沔陽太白湖,是也。《水利考》:環沔皆湖也。大者凡數百裏,小者亦不啻數十裏,長波巨浸,誠浩渺之區矣!然其北多屬景陵,而李老為大;其西多屬監利,而西湖為大;其南則黃蓬為大,其東則太白為大。諸湖皆逶迤入太白湖,故沔,衆水之匯也,太白,又沔水之匯也。沔之水,瀦於太白,泄於沌口,地勢使然也。不然,沔其魚矣乎。
白鷺湖州東十五裏。其東相接者曰鼉湖。又官港湖,在州南四十裏。又南十裏曰賽港湖,又南五十裏曰白蠃湖。○千金湖,在州南二百裏,其相接者曰烏流湖,曰黃蓬湖。《志》雲:黃蓬湖納茅埠口、許傢池及白蠃、蓮子潭諸水,達新灘而入於白湖,江溢則逆洄入漢。
三陽湖州西三裏。東曰朝陽,南曰南陽,北曰水陽,故曰三陽。又州北有復池湖。周武帝置復州,以湖名也。又白石湖,在州西八十裏。湖中築長堤為驛道,亙十裏。○直步湖,在州東南四十裏,其湖受柳口大馬河及蠃子瀆、渣潭、李二河等水,入陽明湖。《志》雲:蠃子瀆在州東七十裏,李二河在州東南百五十裏。又西湖在州東南百裏,西港湖在州東南百五十裏,下五湖在州東南二百八十裏。
沙湖州東百二十裏,與太白湖相連。今有沙湖驛。又司馬小陽湖在州東九十裏,陽明湖在州東百七十裏,皆流接大白湖。○馬骨泛,在州北八十裏。夏秋泛漲,渺漫若海,春鼕涸,為平田。《一統志》雲:馬骨湖,在州東南百六十裏。似誤。《志》雲:州之四境,湖池泛港之屬凡四十有四,而太白湖最著。今皆有河泊所司之。
許傢池州東南百五十裏。又張傢池,在州東南百四十裏。楊孟池,在州東北百二十裏。皆江漢支流所匯,聯絡灌註以入於白湖,亦皆掌於河泊所。○豆刂河口,在州西北六十裏。豆刂,與穴同。蓋水流分泄處。亦曰豆刂河新掘口,漢水別流所經也。有河泊所,並置豆刂河驛於此。又拖船渡在州西九十裏漢江濱,劉傢渡在州北二十裏。
○範溉關州西北四十裏。《志》雲:沔陽之關四:〔一〕曰荊江口關,在城西;一曰襄江口關,在城西一裏;一曰侯埠關,在州東六十裏,與範溉關為四也。今有侯埠驛,置於侯埠關側。
沙鎮在州東百五十裏沙湖口。有沙湖驛,並置巡司於此。《志》雲:沙鎮之東有邵洲腦,其地連接太白諸湖,支浦環聚,劫寇潛匿。萬歷中,增設官兵戍守。又茅鎮,在州南百二十裏茅埠口,亦設巡司於此。《志》雲:州東百六十裏地名尖刀嘴,北接漢川縣界,有雞公洲。嘉靖中,大盜哨聚於此,因增置官兵戍守。
漢津驛州城東北一裏。驛前有江北渡,東接漢陽,西接潛江景陵,為一州之津要。《志》雲:州有深江、豆刂河兩驛,今俱革。
景陵縣州北二百十裏。北至京山縣百裏,東至漢陽府漢川縣百五十裏。楚竟陵邑。漢置縣,屬江夏郡。後漢因之,又光武封劉隆為侯邑。晉亦曰竟陵縣,仍屬江夏郡。晉末,分置霄城縣,屬竟陵郡。宋、齊因之。梁封範雲為霄城侯,是也。西魏廢竟陵入霄城,為竟陵郡治。後周改縣曰竟陵。隋初,嘗為復州治。唐時,復州治此。五代晉改縣曰景陵。宋亦為復州治。端平中,還隸復州。元屬沔陽府。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二十五裏。
○竟陵故城在縣西南,即楚故邑。《史記·越世傢》:竟陵澤,楚之材也。孔氏曰:楚有七澤,竟陵其一。秦白起攻楚,拔郢,東至竟陵。漢置縣於此。晉宋因之。惠帝以後,屬竟陵郡。太安二年,荊州刺史劉弘遣陶侃攻賊張昌於竟陵,敗之。宋、齊為竟陵郡治。齊永元二年,蕭衍起兵襄陽,前至竟陵,命張法安守之。梁太清中,湘東王繹以王僧辨為竟陵太守,既而與雍州刺史嶽陽王為敵,使司州刺史柳仲禮鎮竟陵以圖。大懼,遂請於西魏以覆江陵。西魏移郡於霄城,縣廢。《括地志》曰:竟陵故城在長壽縣南百五十裏。孫宗鑒曰:自蔡州南至信陽軍,始有山路,迤邐至安陸,可兩驛。至復州皆平地。南至大江,並無丘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淺山。謂之竟陵者,陵至此而竟;謂之石首者,石自此而首也。《漢志》:竟陵縣東北有章山,古文以為內方,蓋以為荊門之內方也。
雲杜城在縣東南。漢縣,屬江夏郡。王莽地皇二年,緑林將王匡等敗莽兵于云杜,遂攻拔竟陵。後漢亦屬江夏郡。東晉以後,屬竟陵郡,後周廢。《水經註》:沔水自竟陵,又東南經云杜縣東,夏水註之。《寰宇記》:蕭梁置沔陽郡,蓋治雲杜縣。又鄖城,杜預曰:在雲杜東南。《漢志》鄖公邑在竟陵,是也。今見安陸縣。○京山城,在縣北,齊梁置京山縣,後齊置建安郡治焉。西魏改郡曰光川,後周郡廢。隋大業初,廢京山縣入竟陵,因改角陵為京山縣。又云夢城,《志》雲:在縣西,即古雲夢澤地。又縣東六十裏有笑城,相傳宋將畢再遇與金兵對壘,夜遁,惟係羊擊鼓,金兵既覺,欲追之,知已無及,一笑而已。因名。《通志》:縣東九十裏有直陽市城,相傳為舊縣治。
○五華山縣東七十裏。山嶺連屬,北接鐘祥縣界,上有古風城,相傳伏羲之後封於此。又巾戍山,在縣北七十裏。《水經註》:晉時於此置巾水戍。又有竜穴山,在縣東北五十裏,山旁有竜穴陂,一名竜尾山。○天門山,在縣西六十裏。亦名火門山,相傳光武行兵,舉火夜度處也。俗忌火,故曰天門,蓋即京山縣之天門山。好事者為之說也。又青山,在縣西北六十裏青山湖北岸,亦與京山縣接境。《志》雲:湖在今縣西二十五裏。又諸葛嶺,在縣西二十裏,俗傳孔明屯兵處。
○沔水在縣南百裏。自潛江縣流入境,與沔陽州接界。梁太清二年,侯景據臺城,荊州刺史湘東王繹遣兵入援,又遣竟陵太守王僧辨將舟師出自漢川,載糧東下,是也。《志》雲:縣南今有西江水,乃襄江之一派。《水利考》:漢水入境,經諸陂澤,至縣東分流,一由黑流渡,經張池、竹筒二河,分入漢川劉傢隔者為正流。一由小河口,經漁新河、巾臺河、牛角灣,出漢川縣風門,合竹筒河者為支流,二流會合,經口蔡店,並出漢口,此故道也。嘉靖二十五年已後,湖澤大半淤平,而竹筒河、牛角灣二處又復中湮。於是縣多水患。大抵由青山經林裏澤、急走灣、上下洲河,直衝縣治,抵楊林垸灌海堰,則邑皆為壑矣。又有塔兒灣决口,雖在潛江,而景陵實當其患,皆可慮也。
回河縣東北七十五裏。自府北池河分流經此,又東南入於沔水。○便河,在縣南三十裏。元時,郡守白景諒以自縣至郡,水道迂遠,乃開此河,民以為便。時掘土得石,有文曰白公溝,亦名白河。又義河,在縣東一裏。《志》雲:縣有城南河,經城南入漢,下流為義水,漢水泛溢,時有衝嚙之害。
揚水在縣西南。舊自荊州府監利縣流入境。《水經註》:揚水東入華容縣,又東北徑竟陵故城西,又北註於沔,謂之揚口。亦謂之中夏口。先主當陽之敗,張飛按矛於長坂,先主以數十騎斜趣漢津,遂渡夏口。是矣。《晉書·杜預傳》:舊水道惟沔漢達江陵千數百裏,北無通路,預乃開揚口,起夏水達巴陵千餘裏,內瀉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建興四年,王廙將赴荊州,留長史劉瀎鎮揚口壘,為賊杜曾所破。隆安二年,荊州刺史殷仲堪賊殺故雍州刺史郗恢於揚口。齊永元二年,蕭衍起兵襄陽,攻郢城,次於揚口,是也。今亦為揚林口。或曰:嶽州府北有楊林浦,亦揚水通江之故道。○巾水,在縣北。《志》雲:縣東一裏之義河,即巾水所經也。《水經註》:巾水出竟陵縣東百九十裏,西經巾城下,又西經竟陵縣北,又西註揚水,謂之巾口。是也。又巾水,舊經揚林口,亦曰揚水,今自便河復入於漢。
三澨水縣南三十裏。出京山縣西七十裏之磨石山,流入縣界,東註於蒿臺湖。或以為即《禹貢》之三澨也。亦名三口。《志》雲:縣河西自南河口入,南自黑流渡入,北自石傢河入,故名。,讀曰差。一名三參水。參,去聲。《縣志》雲:縣有白雲三水,在縣東南九十裏。有河泊所,東南去州一百裏。
東湖在縣東。地脈迤邐為洲坻,盤旋於湖中,凡數層。又西湖,在縣西裏許,中有汀。又南湖,在縣南十裏。○上帳湖,在縣南七十裏。《志》雲:東南去州百八十裏,有河泊所。又下帳湖,在縣南百七十裏。又蒿臺湖,在縣東七十裏。《水利考》:縣境有四汊、蒿臺等湖,即《禹貢》三澨故地也,最為低窪。嘉靖中,四汊等湖淤淺,下流復壅,瀋溺不免矣。
氵壹馬潭縣西三十五裏,鐘水之區也。又有葫蘆三灣,在縣西南五十裏,皆掌於河泊所。《輿程記》:縣西南六十裏為漁泛洪澤口,又四十裏為湖口,即監利以北諸湖澤也。渡湖三十裏,登陸五十裏,而至荊州府。
○甘魚陂在縣西北。《左傳》昭十三年,楚公子比次於魚陂。《戰國策》:冷嚮曰:楚南有符離之塞,北有甘魚之口。杜預曰:竟陵城西北有甘魚陂。王氏曰:戰國多用水攻,故楚守甘魚之口。符離,見江南宿州。橫桑口,在縣東南。東晉初,荊州將吏鄭攀等作亂,拒刺史王廙,衆心不一,散還橫桑口。《水經》:沔水受夏水,東南徑雲杜縣,又東徑左桑。昔周昭王南徵不復處,庾仲雍謂本是佐喪也。又東謂之橫桑,言得昭王喪處。
石渠堰在縣西北三裏。其流自五華山下通巾水。唐鹹通中,刺史鄧元素開。又縣東北有永豐堤,堤長四裏。又有周公堤,自縣東至縣南,橫長三十裏。弘治中,縣令周端因舊堤增築,因名。又有便堤,在縣南車箱渡,護七十餘垸之田。
乾鎮縣東八十裏。潛、沔之間,大半匯為湖渚,復合流至乾鎮,分為二流:一由張傢池口,出漢川縣;一由竹筒河,出劉傢隔,往來之要道也。今為乾鎮驛,《會典》作乾灘驛,並置巡司於此。○皂角市,在縣東北七十裏,有皂角渡。地據高阜,當三府四縣之交,居民錯雜,商賈輻聚,防禦最切。其相近者曰魚泛洚,亦戍守處也。又縣東二十裏有板港渡,縣西青山湖口有鼓角渡,縣西九十裏有黑流渡,縣南三十裏有車箱渡,皆水陸津要也。又有柳傢渡,在縣東北四十裏。弘治十二年,改建柳傢橋,公私便利。
八十塚縣東北七十裏。有疑塚凡八十,地名長河,接德安府應城縣界。
附見:
沔陽衛在州治東北。洪武六年置。嘉靖十八年,改屬興部留守司。今亦設沔陽衛。
◇德安府東至黃州府三百裏,南至漢陽府三百二十裏,西至安陸府三百二十九裏,西南至安陸府沔陽州三百四十裏,西北至襄陽府四百九十裏,北至河南信陽州二百五十一裏,東北至河南光州四百三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三百二十裏,至江南江寧府二千二百裏,至京師五千六百十裏。
《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時雲阝子國雲阝,一作鄖,又作,俱讀曰雲,後屬楚。秦屬南郡,漢屬江夏郡。後漢因之。晉亦屬江夏郡。宋置安陸郡瀋約志:孝建初立。齊因之。梁置南司州。西魏改置安州。後周末,改鄖州,而安陸郡如故。隋初,廢郡,煬帝改鄖州為安陸郡。唐武德四年,復曰安州初置總管府,尋為大都督府。天寶初曰安陸郡。乾元初復曰安州貞元中,置安黃節度觀察使,治安州。五代梁置宣威軍,後唐改安遠軍。晉復為州。後漢仍為安遠軍。周顯德初,復為州。宋仍曰安州亦曰安陸郡安遠軍。熙寧初,升為德安府以舊為潛邸也。元因之《志》雲:宋端平初,徙治漢陽,元復舊治。明吳元年,改德安州。洪武九年,隸黃州府。十三年,復為德安府,領州一、縣五。今仍舊。
府北控三關謂信陽三關,南通江漢,居襄、樊之左腋,為黃、鄂之上遊,水陸流通,山川環峙。春秋時,楚人用此以得志於中原者也。三國時,為吳、魏爭逐之地。吳嘉禾三年,陸遜自襄陽引退,潛遣別將擊江夏新市、安陸石陽,斬獲而還。時安陸已屬魏,吳人遂不能得志於襄陽。晉庾翼圖北伐,議移荊州鎮安陸,蓋顧瞻河、洛,指臂淮、汝,進可戰,退可守,安陸形勝,實為利便矣!自是南北分強,未嘗不以安陸為棋劫之地。梁、陳不競,周、隋屢出師於安陸,而東南不能支也。唐之中葉,淮西多事,安、黃每為形要。宋南渡以後,西北用兵,識者每欲於襄、鄧、安、隨,為北瞰京洛之計。嶽飛發鄂州,道安州,進破金人於蔡州,而中原震動。陳亮謂:安、隨諸處,鎮撫得人,可以出奇製變。是也。鬍氏曰:欲固中流,必以重兵鎮安陸。薛氏雲:安陸北接隨、唐,東黃、南鄂,西接荊、郢,呼吸可通。明初,兵下汝寧,捷指安陸。時全楚州郡,悉為賊鋒所糜爛。王師一至,無不欣欣望者。蓋不待摧枯之力,而有風靡之勢矣。此豈非古今之僅事哉?
安陸縣附郭。漢縣,屬江夏郡。王莽地皇二年,緑林帥王匡等拔竟陵,轉擊雲杜、安陸,是也。後漢亦屬江夏郡。晉為江夏郡治。劉宋以後,為安陸郡治。梁為南司州治。自是州郡皆治此。明初,省入德安州,尋復置。今編戶七裏。
○鄖城今府城。春秋時鄖子國也。楚滅鄖,封鬥辛為鄖公,邑於此。定十年,吳入郢,楚子奔鄖。《史記》:楚昭王十年,吳入郢,昭王亡至雲夢,走鄖。是也。《水經註》:鄖水經安陸城西,故鄖國也。蓋亦因水為名矣。晉太元八年,苻堅大舉入寇,慕容垂進拔鄖城。義熙初,桓振據江陵為劉毅等所敗,逃於鄖川。既又自鄖城襲江陵。鄖城在鄖川,故有二名也。梁武帝攻魯山,謂鄖城、竟陵之粟,方舟而下,鄖城,即安陸之別名矣。今郡城,明初因故址修築,嘉靖中增修,周六裏有奇。
永陽城在府北六十裏。蕭齊置永陽縣,屬隨郡。梁因之。西魏改曰吉陽,屬安陸郡。隋初廢。又桓溫城,在府東十八裏紫石村,相傳溫嘗屯兵於此。《志》雲:縣西三十裏有郝甑山,後周甑山縣在其下。恐誤。今見前漢川縣。
○章山府東四十裏。《左傳》定四年,蔡侯、吳子、唐侯伐楚,捨舟於淮,自豫章與楚夾漢。《圖經》雲:豫章即章山也。一名障山。晉太安二年,華宏討義陽賊張昌於江夏,敗於障山,即此。一名立章山。或以為即內方山,誤。○陪尾山,在府東北五十裏,小丘也。或以為《禹貢》之陪尾,誤。俗呼橫山,一名橫尾山,祝穆以為鄖水所出。
石岩山府西八十裏。山有石岩聳立。晉太安二年,時義陽蠻張昌作亂,聚衆於安陸石岩山,織竹為鳳,衣以五彩,聚肉其旁,以集百鳥,詐雲鳳降,因偽建元神鳳,鎮南將軍劉弘討平之。《水經註》:水過江夏安陸縣西,又南徑石岩山北。是也。又壽山,在府西北六十裏,北接應山縣界。○白兆山,在府西三十裏,西去大洪山一百裏,皆巒嶂聯絡,有岩洞泉澗之勝。其東相峙者曰石梁山,亦高聳,有石如梁。
蔽山縣北四十裏。山如屏嶂,遮蔽南北,其陰即應山縣界。又鐵城山,在縣北五裏,以山石如鐵而名。○黃花𠔌,在府南。石晉天福五年,安州帥李金全以州附南唐,南唐將李承裕據其城。晉將馬全節奉命討金全,與唐兵戰於城南,敗之,承裕南走。別將安審暉追敗承裕於黃花𠔌,又敗之于云夢澤中,遂獲承裕而還。
○水在城西北。《元和志》:安州,其城三重,西枕水。水源出大洪山黑竜池,東南流過隨州界,又東經應山縣界,合諸溪水東南流入境。又南流至此繞城西隅,南經云夢澤,歷雲夢縣及應城縣境而入漢陽府界。其在城西者,俗稱府河,亦名石潼。《水經註》:水,亦名清發水。《左傳》定四年,吳敗楚於柏舉,從之及於清發,是也。又晉太安二年,鎮南將軍劉弘遣牙門將皮初與張昌戰於清水,斬之。亦即水矣。又水,在府西北五十裏,源出應山,會於水。
漳水府西南五十裏,亦出大洪山,經京山應城縣界,流入境。下流合水。瀋括曰:清濁相揉者曰漳。漳,文也。別有雲夢之漳,與水合流,色理如蝃蝀,數十裏方混,其處謂之漳口。陳大建十二年,後周將元景山等敗陳將樊毅於漳口,毅退保甑山鎮是也。又有氵霍水,在府西南九十裏,亦出大洪山,東流會於漳。一云源出白兆山,達雲夢縣北二十裏蒿子口,入於水。
雲夢澤府南五十裏,《禹貢》曰:雲土夢作。《周禮·職方》:荊州藪曰雲夢。《爾雅·十藪》:楚有雲夢。《左傳》昭二年,楚王以鄭伯田江南之夢。又云阝夫人棄子文於夢中。定四年,楚子避吳,入于云中。《戰國策》:莊辛謂楚襄王馳騁于云夢之中。《史記》:秦始皇三十七年,出遊,行至雲夢,望祀虞舜於九疑。又自云夢浮江,下觀籍柯。漢六年,高祖偽遊雲夢。《河渠書》:西方則通渠漢水、雲夢之野。司馬相如曰:楚有七澤,其小者名雲夢,方九百裏。後漢和帝永元十五年,幸雲夢。桓帝延熹七年,幸雲夢,臨漢水。祝穆曰:左氏言夢則不言雲,言雲則不言夢。然則雲夢實二澤也。《漢陽志》雲:雲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今巴陵、枝江、荊門、安陸之境,皆云有雲夢。蓋雲夢本跨江南北,為澤甚廣,而後世悉為邑居聚落,故地之以雲夢名者非一處。而安陸之雲夢,尤最著雲。石晉天福五年,馬全節入安州,唐兵南遁。全節遣將安審暉追之及于云夢澤中,唐將張承業據雲夢橋拒戰。晉兵乃還。《一統志》:府南一裏有雲夢橋,今澤已堙。又府河湖,在府南八十裏,有河泊所。
○氵崇頭鎮城西北二十裏。亦曰潼頭,水之別名也。杜佑曰:水所衝曰氵崇。梁大寶初,西魏將楊忠攻安陸,柳仲禮方進軍襄陽,馳歸救之。忠遣軍襲敗仲禮於氵崇頭,安陸、竟陵俱降於魏。今名石淙村。○大化鎮,在府北九十裏,與應山縣接界。石晉天福五年,安遠帥李金全叛附唐,唐將李承裕入安州。梁馬全節自應山進軍大化鎮,與唐兵戰於安州城南,是也。又高竅鎮,在縣南三十裏,嚮有巡司,今革。
三連戍在府西。晉義熙十一年,雍州刺史魯宗之以襄陽應司馬休之於江陵,裕遣檀道濟等將步騎出襄陽,江夏太守劉虔之將兵屯三連,立橋聚糧,以待道濟。積日不至,宗之子竟陵太守魯軌襲擊虔之,殺之。即此。又諸葛寨,在城東羅陂村,舊傳諸葛武侯所立。○鬍亭,在府西北。晉鹹康五年,石勒將夔安陷沔南,進據鬍亭,寇江夏,圍石城,即此。石城,見安陸府。
雲夢縣府南四十六裏。南至漢陽府漢川縣九十裏,西南至應城縣四十裏。漢安陸縣地,屬江夏郡。西魏大統十六年,于云夢古城置縣,因以為名。隋屬鄖州。唐屬安州。宋因之。熙寧二年,省入安陸。元初,復置。紹興中,移縣於許落市,尋還故治。今編戶三裏。
○江夏城縣北十四裏。晉江夏郡初治安陸,後移夏口。此蓋晉故郡治也。杜佑曰:漢江夏郡治在縣東南。恐誤。○楚王城,在縣東。《左傳》定四年,吳入郢,楚昭王奔鄖城,因以名。
○神山縣東北四十裏。雲覆其上則雨,故名。其相近者曰葛藤山。
○水縣西二裏。自安陸縣流入境,一名西河,又南入漢川縣界。《志》雲:縣南三十裏有隔浦潭,水下流也。○雲夢澤,舊《志》:在縣治南六十步,今湮。
臺湖縣南六十裏。《志》雲:水出縣東三汊口,及後湖,會流至口入於漢。又紫雲湖,在縣南四十五裏。楊林湖,在縣南五十裏。○石羊湖,在縣東南三十裏。又孟傢湖,在縣東南十裏。
○興安鎮縣東十五裏,舊有巡司。又許落市,在縣北十四裏,宋時縣嘗移此。縣西北又有於菟鄉,相傳即楚令尹子文所生處。
應城縣府西南八十裏。東南至漢陽府漢川縣百十裏,西至安陸府京山縣百裏。漢安陸縣地。宋置應城縣,屬安陸郡。齊因之。西魏置城陽郡。隋初郡廢,縣屬鄖州。大業初,改縣曰應陽,屬安陸郡。唐武德四年,復曰應城縣,仍屬安州。元和二年,省入雲夢。太和二年,復置。天二年,又改曰應陽。五代唐復舊。宋、元因之。明洪武十年,並入雲夢縣。十三年,復置。今編戶九裏。
○蒲騷城縣北三十裏。《左傳》桓十一年,楚屈瑕將盟貳、軫,鄖人軍於蒲騷,即此。《志》雲:後魏嘗於此置浮城縣,隋廢。
○崎山縣西北二十五裏,蜿蜒迤邐,來自京山縣界。又京山,在縣西北六十裏,有溫泉,東南流註於水。○高樓山,在縣東北二十裏,水濱,以峰巒層疊而名。
○河在縣東北三十裏,與雲夢縣接界,縣境諸水,多匯入焉。○楊傢河,在縣北三十五裏。上流自京山縣流入境,又東入安陸縣境,即漳水上源也。
西河在縣西北三十裏。一名氵河。源亦出大洪山,經京山縣流入界。南流經城西,合諸溪水,經縣南四十五裏,為梅傢港。又南五裏為八埠口,入漢川縣界,會於漢水。《志》雲:縣北三十裏有省港水,自京山縣境流入,南流至縣南五裏,合菱湖註於西河。又竜石汀,在縣西十五裏,一名毛傢河。亦自京山縣流入縣西北境,南流至縣南四十裏,入竜骨湖。又石子河,在縣西南二十五裏,一名李傢河。亦自京山縣流入境,至縣西四十裏合義河,又流經縣南三十五裏,合竜石河。
五竜港縣西南四十裏。源出京山縣界林泉山,流入境,分為二港,俱註於縣西南五十裏之三臺湖。湖中有三土臺,故名也。下流入漢川縣界,入漢水。又湯池港,在縣西南六十五裏,源出玉女泉,入景陵縣界,註漢水。《志》雲:玉女泉,在縣西南六十裏。又縣東南三十裏有東港,流經縣南四十裏之清水湖,亦入漢水。
○崎山鎮縣北二十五裏,以在崎山下而名。今置巡司於此。又櫟林市,在縣南八裏。又南二裏有沙陂岡。《志》雲:縣有沙湖驛,嘉靖中,改城北馬驛。
孝感縣府南百二十裏。東至黃州府黃陂縣百裏,南至漢陽府漢川縣百裏。漢安陸縣地。劉宋置孝昌縣,以孝子董永名也,屬江夏郡。齊置南義陽郡,治孝昌。梁初,以南義陽置司州,尋徙安陸。西魏於縣置嶽州及嶽山郡。後周州郡俱廢,縣屬鄖州。隋大業初,屬安陸郡。唐武德四年,置氵州。七年,州廢,縣屬安州。五代唐改縣曰孝感。宋仍屬安州。明洪武九年,省入德安州,尋復置。今編戶二十九裏。
○氵嶽城在縣東。《志》雲:西魏置氵嶽郡於此。隋初廢。唐武德四年,置氵陽縣,屬氵州。州廢,屬安州。貞觀初,省入孝昌縣。或曰氵陽即西魏所置郡治雲。《寰宇記》:縣北百裏,又有義陽城。《隋志》:梁置義陽郡,西魏改為南司州,尋廢。即此城雲。
○九山縣東北八十五裏。一名九宗。環阜疊嶂,林麓深杳,溪澗盤麯,擬於長安九。其東曰黃草山,險峻孤峭。《志》雲:上有鎮陽城,壘石為固,周圍數裏,四面陡絶,一徑僅通,亦昔時守禦處。又有雙峰山,在縣東北九十裏,兩峰挺峙,飛瀑懸流,登之可盡江漢之勝。○鳳凰山,在縣東四十裏。相傳晉永和初,鳳産九子於此,一名乳鳳岡,四面皆水。
大悟山縣東北百三十裏,高二百餘丈,廣六裏,上有平疇,可耕種。其下為獅子岩,一名上界山。《方輿記》:縣東北二十裏,有大伍、小伍山,以重山疊嶂,遙望若行伍而名。疑即大悟之訛矣。○三山,在縣西北百三十裏,三峰聯峙,一名大洪山。又縣北二百二十裏有五峰山,以五峰並峙而名。
黃茅嶺在縣北二百五十裏,為縣境之險阻。其相近者又有白楊嶺。《險要說》:孝感之黃茅嶺,與應山之高貴山、隨州之栲栳山,皆與信陽三關形勢聯絡,上接襄、鄧,下連光、黃,《圖經》所謂天下之中絡,楚北之要害也。
○氵河縣北五十裏。自河南信陽州界,流經應山縣北境雞頭山,為天磨河。入縣境,經縣北二百五十裏之新店,匯清風澗水,為雙河口。又南經縣北二百裏之太公潭,至縣北百六十裏為小河溪,至百二十裏,有黃沙水流合焉,為兩河口。又南為晏傢河,經縣北九十裏之氵河鎮,至縣北五十裏,分流環註。縣境諸小水,皆流合焉。其下流一自縣西南白竜潭入漢,一自八埠口會雲夢縣河之水,至縣西南,註泉湖入漢。一合東山淪河,經綫河至口入漢。一會縣東南三十裏之馬溪河,及川、陡山河、蒲湖水,至黃陂縣之沙口,入於江。
淪河在縣南四十裏,水支流也。經云夢縣八埠口,又東匯為淪河湖,經漢陽黃陂之境,下流入於大江。《志》雲:東山淪河湖,在縣東南四十裏,有河泊所。○西河,在縣東十裏,自縣北小河溪一帶,匯流至此,為竜宮潭,下流入於漢水,即氵水支流矣。又川,在縣東北七十裏,下流入於氵水。
後湖在縣西北隅,溉田甚溥。又註泉湖,在縣西南三十裏,有河泊所。《志》雲:縣西十裏有七裏湖,有朱思湖,縣西北三十五裏又有白水湖。○董傢湖,在縣東五裏。又東為天門陂,皆以董永名也。又白陂湖,亦在縣東。縣東南二十裏又有羊馬湖。又磨陂泉,在縣東北三十裏,其泉涌出,灌田千頃,皆流匯於氵河。
○九裏關縣東北三百裏,接河南信陽州界。《志》以為一名黃峴關,即古之直轅也。《通志》誤以為古大隧關。又小河溪鎮,在縣北百二十裏,地險僻。《志》雲:即王莽時王常起兵處,北出新店,即應山及信陽界也。嘉靖初,鞠為盜區,因設官兵戍守於此,有巡司。又馬溪河鎮,在縣東四十裏,亦有巡司。又白雲寨,在縣東北百八十裏白雲山上。
附見:
德安守衛千戶所在府治東。洪武初建,舊屬行都司。嘉靖中,改屬興都留守司。今亦置德安所。
隨州府西北百八十裏。西南至安陸府四百六十裏,西至襄陽府三百五十裏,北至河南唐縣四百裏,東北至河南信陽州二百四十四裏。
《禹貢》:荊、豫二州境。春秋隨侯國,後屬楚。秦屬南陽郡。兩漢因之。三國魏屬義陽郡。晉初因之。太康中,分置隨國。劉宋泰始五年,改為隨陽郡,尋曰隨郡瀋約《志》:晉置隨國,初屬荊州。宋孝建元年,屬郢州。永光元年,度屬雍州。泰始五年,還屬郢。元徽五年,度屬司州。自此改隨陽為隨郡。齊梁因之。西魏置並州於此,尋改曰隨州,而隨郡如故。隋初,郡廢,州曰隋州。大業初,改置漢東郡。唐武德三年,復為隋州。天寶初,亦曰漢東郡。乾元初,復舊。宋仍曰隨州亦曰漢東郡。又乾德五年,升州為崇義軍。太平興國初,諱義,改曰崇信軍。元因之,屬德安府。明洪武初,以州治隨縣省入,又改州為縣。十三年,復置隨州編戶十八裏,領縣一。今因之。
州北接黽厄,東蔽漢沔,介襄、郢、申、安之間,實為重地。《左傳》曰:漢東之國,隨為大。楚武王經略中原,先服隨、唐,而漢陽諸姬盡滅之矣。蓋楚服隨、唐而蔡、鄭始懼焉。自是南北多故,往往置戍守於此。說者謂:出義陽可以兼潁、汝,出南陽可以規伊、洛,而義陽、南陽之鎖鑰,隨實司之。又其地山溪四周,關隘旁列,幾於鳥道羊腸之險,洵用武者所必資也。宋失中原,長淮以外,即為敵境。議戰議守,未嘗不切切於隨州。馬氏貴與曰:隨州因山為郡,岩石隘狹,道路交錯,自棗陽至厲山九十九岡,有括囊之勢,易入而難出雲。
○廢隨縣今州治。秦置隨縣,屬南陽郡。漢因之。王莽地皇三年,新市將王匡等攻隨,平林人陳牧等聚衆應之,是也。更始初,封鬍陰為隨王,國於此。後漢仍屬南陽郡。晉屬義陽郡,尋為隨國治。劉宋改縣曰隨陽,尋復曰隨縣。自是州郡皆治此。隋、唐因之。宋紹興以後,徙治無常。元至元十三年,即黃仙洞為州縣治。明初,廢縣入州。《城邑考》:隨故城在今州南,元徙今治。今州城,明初所築,周三裏有奇。弘治十三年,增修,尋又築堤鑿濠,環城為固。嘉靖三十七年,又於郭外作磚城以防水災,且禦盜賊,高丈餘,周十裏。
唐城州西北八十五裏。春秋時唐侯國,後為楚昭王所滅,其地屬楚。秦為隨縣地。漢為上唐鄉,屬舂陵縣。莽地皇三年,下江兵王常等破荊州兵於此。晉置厥西縣,屬義陽郡。宋、齊因之,置下氵差戍於此。後魏正光中,侵梁,破下氵差戍,亦置西縣,並置義陽郡治焉。尋復入。梁太清末,湘東王繹與嶽陽王相攻,西魏將楊忠自穰城救於襄陽,至義陽,太守馬伯符以下氵差城降,即西也。西魏因改西為下氵差縣,並置肆州於此。尋改州曰唐州。後周又以均、款、鄖、歸四州省入,仍曰唐州,而義陽郡如故。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改下氵差縣曰唐城,屬隨州。大業末廢。唐開元二十六年,分棗陽縣地復置唐城縣,屬隨州。宋因之。元廢。今為唐城鎮。
平林城州東北八十裏。漢隨縣地。王莽地皇三年,關東人陳牧、廖堪起兵,號平林兵。《水經註》:漳水南經隨郡平林故城西,俗謂之將陂城。晉置平林縣,屬義陽郡,後廢。宋末,改置西平林縣,屬隨郡。齊屬東新安郡。梁置上明郡。隋初,郡廢,縣屬隋州。唐武德八年,縣廢。
土山城在州東北五十裏。《梁紀》:中大同二年,遣土州刺史桓和會軍趨懸瓠。《隋志》雲:梁置竜巢縣,土州治焉,領東西二永寧及真陽三郡。後周廢三郡為齊郡,改竜巢曰左陽。隋開皇初,郡廢,縣屬隨州。十八年,改縣曰真陽。大業初,改為土山縣。唐初,省入隨縣。又土山東有石武廢縣,亦梁置,屬真陽郡。後周屬齊郡,隋屬隋州。開皇十八年,改為宜城縣。大業初,廢入土山縣。其東南又有阜陵廢縣,亦梁置。後周改為漳川縣。隋屬隋州。大業初,亦廢入土山。○闕西廢縣,在州東二十裏。宋析隨縣地置闕西縣,屬隨郡。齊因之。梁置麯陵郡,西魏改西為下氵差,因移置西縣,兼置西郡於此。隋初,郡廢。大業初,並廢西縣,入隋縣。
順義城州北八十裏。蕭齊置北隨安左郡。梁改北隨郡。西魏改為南陽郡,又析置淮南郡,領厲城、順義二縣,兼置翼州,尋改為順州。隋初,郡並廢。大業初,州廢,改厲城縣為順義縣,以舊順義縣並入焉,屬漢東郡。唐廢。又安化廢縣,在順義縣西北,西魏置,屬淮南郡。隋開皇初,屬順州。十八年,改為寧化縣。大業初,亦廢入順義縣。○安貴廢縣,在州西三十裏,梁置定陽縣及北郢州於此。西魏改縣曰安貴,又改州為款州,尋廢州為水郡,別置戟城郡及戟城縣,郡復廢,改戟城縣曰橫山。隋開皇初,並廢水郡,縣屬隨州。大業初,又以橫山縣並入安貴縣。唐廢。今為安貴鎮。又有洛平廢縣,在州東北百五十裏,西魏置。隋開皇十八年,改曰上明縣。大業末廢。《隋志》:上明縣有鸚鵡山。今山在州東北百五十裏。
光化城在州東南三十裏,本楚子城也。《左傳》桓八年,楚子伐隨,軍於漢、淮之間。蓋築城於此,以逼隨也。蕭齊置安化縣。西魏改新化縣。後周改光化縣。隋因之,屬隋州。唐光化縣亦治此。宋熙寧中,始改置光化縣於襄陽,而隨州之光化縣遂廢。今為光化鎮。○平昌城,在州西。齊建元二年,魏人入寇,司州蠻引魏兵寇平昌,平昌戍主荀元賓擊破之,是也。又清騰廢縣,在州西南。梁置梁安縣,又置崇義郡治焉。後周廢郡,尋改置遂安郡。隋開皇初,郡廢。七年,改縣曰清騰,屬郢州。大業末,縣廢。近《志》雲:州境有崇業郡城,當即崇義矣。又云:州北百二十裏有魯王城。不知所據。
○大洪山州西百二十裏。山高險,四面陡絶,上有田疇,中襟大湖,一名大湖山。湖旁有竜鬥崖及泉石諸勝。《水經註》:大洪山,在隨郡西南、竟陵東北,盤基所跨,廣圓一百餘裏。水出於其陰,亦謂之山。劉宋元嘉二十一年,諸蠻作亂,山之蠻最強,瀋慶之討平之。宋靖康間,避寇者嘗依此山立寨柵自保,賊竟不能破。又端平二年,蒙古攻洪山,宋將張順等擊破之。今亦見安陸府京山縣,蓋境相接也。又《州志》:山,在州西南七十裏,以水經其下而名。
厲山州北四十裏。相傳神農起於此。神農號厲山氏,故以名山。山下有厲鄉,即春秋時厲國也。《左傳》僖十五年,楚人伐徐,齊師、曹師伐厲以救之,即此。唐興元初,江西節度曹王臯遣將伊慎等圍安州,李希烈遣其甥劉戒虛等赴救,臯別將李伯潛逆擊之於應山,擒之。又擊走希烈將康叔夜於厲鄉,是也。《荊州記》:山有二穴,神農所生,謂之神農洞。其支山曰仙人山,旁有雞頭垛。又有棋盤山、塔兒山之屬,環列山旁。《九域志》:自棗陽至厲鄉,道路交錯,號九十九岡。今岡在州西北百八十裏。《寰宇記》:厲鄉西有塹兩重,塹中有神農宅,宅中有九井。舊《志》:厲山在州西北百八十裏。○大義山,在州北百五十裏,周百裏。相傳魏晉置義陽郡,以山名也。其北五十裏又有太平山,山最峻,為東北諸山之宗。或以為胎簪山,即淮水所出,北流至桐柏雲。
青林山州東南七十裏。茂林遠望,蔚然而青,亦名青山。元末,徐壽輝倡亂於蘄水,隨州人明玉珍集鄉兵屯於青山,結柵自固,既而降於壽輝。今山北有古寨。○隨城山,在州南七裏。山勢橫亙,如城郭然。州因以名。山南有三阜,形如爪,一名三爪山。州西南又有獨宗山,山高峻,為川衆山之宗。又大猿山,在州西南四十裏,亦名大狐山。《志》以為即張衡《南都賦》所云天封大狐者。又十九裏山,在州南百二十裏,山有寨,本名石臼山,以長亙十九裏而名。
三鐘山州東北五十裏。山有三堆,狀若覆鐘,俗名團山。王莽地皇三年,嚴尤、陳茂破下江兵,王常等收散卒入蔞溪,略鐘、竜間,衆復振,破莽荊州兵於上唐。鐘,即三鐘山;竜,石竜山也。盛弘之曰:永陽北有石竜山,今在應山縣蔞溪。或曰亦在州北,今湮。○栲栳山,在州西北二百裏。《水經註》謂之黃山,州境之大山也。跨河南唐縣界,其相接者曰廣山,一名晃山。又蓬甑山,亦在州北。正德中,官軍敗賊趙風子於此。或曰山在州東。
○水在州西。《水經註》:水出大洪山,東北流,折而東南,經隨縣西,又經隨縣南而東南註,下流入安陸縣界。是也。又有均水,在州西四十裏,出大洪山至州東南四十裏,入水,後周有均州,蓋以水名。
氵差水在州西三十裏。《周禮·職方·豫州》:其浸波氵差。《左傳》莊四年,楚人除道梁氵差,營軍臨隨。《水經註》:氵差水出隨縣西北黃山,南經西縣西,又東南水入焉。水出桐柏山之陽,東南經西縣,又東南流,入於氵差。氵差水又東南入於水。李吉甫曰:氵差水,在隨城西四十裏。今氵差水出栲栳山,東南流,至州北百十裏,有魯城河流合焉。南流至唐城鎮,又東南流至安貴鎮,入。○水,《志》雲:出太平山,南流至唐城鎮東,故西縣因以名。流經州西,名扶恭河,一名浮纓河。又東南至州西北三裏,為兩河口,入。
浪水州南四十裏。出大猿山,東流至廢光化縣,入水。又石魚河,在州城南五十裏,亦出大洪山。○聖水河,在州西八十三裏。武水,在州西南六十裏。皆環繞州境,合於河。
○五水關州東北百八十三裏。在五水山下,亦作仵水關。○出山店,在州西北百八十裏。又州西北九十裏有梅丘鎮,又西北有合河店,與唐縣鎮俱有巡司戍守。《志》雲:州北二百餘裏有李傢壩,接壤河南,每為寇盜出沒之所。隆慶中增設官兵於此,與出山店等處相為應援。萬歷初,議者以出山、小林、界牌三處俱離州二百餘裏,當河南、桐柏、信陽等州縣連界之衝,為流寇必由之地,先年議委官兵戍守,而權輕力弱,請添設州佐於界牌鎮,庶幾可專事防捍。因移李傢壩戍守於界牌鎮。其地南去州二百二十裏。
鐵嶺寨州西八十裏。又州西北二十裏有青林寨,北八十裏有天王險寨。正德中,劉丙擒賊於此。○麻張新寨,在州東北。明初,鄧愈剋隨州,討平麻張新寨及信陽珍瓏寨、光州石腦山寨。蓋其地皆相接也。
沔陰戍在州西南百裏。晉時置戍於此。鹹康五年,庾亮議遣諸軍羅布江沔,以為伐趙之規。既而石虎將夔安等南寇,敗晉軍於沔陰,陷沔南。蓋其地皆近沔水,因名也。鬍氏曰:沔陰在沔水南。或曰:非也,在沔水東耳。○汪傢店,在州西北栲栳山下,其相近者又有道人林諸處,皆有徑道,可達河南唐縣,為寇賊突犯之所。
應山縣州東百三十裏。南至府城百八十裏,北至河南信陽州二百有五裏。漢為隨縣地。梁置永陽縣及應州。隋大業初,廢州改為應山縣,屬安陸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應州。七年,州廢,縣屬安州。宋初因之。嘉定中,改屬隨州。元因之。明洪武九年,省入隨縣。十三年,復置,屬隨州。今編戶十裏。
○吉陽城縣東南九十裏。蕭、梁置平陽縣,僑置汝南郡治焉。西魏改郡為董城,改縣曰京池。後周武成初,置氵州治此。尋州郡俱廢,縣屬鄖州。隋大業初,改縣曰吉陽,屬安陸郡。唐仍屬安州。宋開寶中,省入應山縣。○平靖城,在縣北五十裏,西魏置平靖縣,又置平靖郡。隋開皇初,郡廢,縣屬應州。大業初,廢入應山縣。《志》雲:縣東七裏有雲公城,又縣東百裏大城山下有古城,亦曰大城。建置未詳。
宋安城在縣東北。劉宋分義陽郡立東隨左郡。大明八年,省為宋安縣。齊亦置宋安左郡,屬司州。後魏南司州有宋安郡,治樂寧縣。武陽關在其境,兼領東隨縣。隋開皇九年,改東隨曰禮山,尋以樂寧縣省入,仍屬義陽郡。唐武德四年,析應山縣置禮山縣,屬應州。八年,廢州,以禮山縣仍並入應山。
○應臺山在縣治東南。亦曰應山縣,因以名。其形方平,一名印臺。又石竜山,在縣北三十裏,蜿蜒如竜。又北十裏曰興安山,有古寨,一名兜鍪山,旁接百雁山。又高貴山,在縣北六十裏,一名大龜山,西接平靖關。《志》雲:山與隨州之栲栳山、孝感之黃茅嶺,險峻相埒,為郡境之要害。
吉山縣東南五十裏。有南吉、北吉二山,亦名吉陽山,故吉陽縣蓋在其南。又孔山,在縣東三十裏,上有風洞,一名洞山,下有孔山坡。正德中,賊趙燧走死於此。又東三十裏曰覆手山,一峰五澗,狀如覆手。○禮山,在縣東八十裏。梁禮山縣蓋置於山下。又東二十裏為大城山。
四望山縣西北百裏。山高聳,登望則四遠皆見,因名。唐建中二年,山南東道梁崇義拒命,發兵攻江陵,至四望山,大敗而還,即此。又縣西北四十裏有鐵城山,四望如鐵,山北有寨。○花山,在縣北百裏,與信陽州接界。其北二十裏曰仰天窪,四高中坦,中有平田二百畝。又縣東北七十五裏有竜爬山,其相接者為牛心山,上皆有寨。又縣東北八十裏有鬆子山,地名新店,與孝感縣接界,亦戍守處也。
壽山縣西南五十裏。山之南接安陸縣界。又蔽山,在縣南五十五裏,亦與安陸縣接界。《志》雲:縣西六十裏有將軍山,在馬坪港北。又西南有峰子山,上有古寨,水經其下,合水。○塔兒岡,在縣北三裏。又有望城岡,在縣東五裏。嘉靖中,縣令王朝遂議雲:城外四山環繞,塔兒岡、楊通岡、應臺山等處尤高平近縣,登之可窺城中虛實。是也。
○白泉河在縣東三十裏。自孔山懸流而下,流入於氵水。又汶水,在縣城西北,源出高貴山,南流經此,又繞城南而東。縣東三裏又有東河,一名方傢河,流合焉。又東南合於白泉河。○漢東河,在縣西四十裏。又有大洪河,在縣西南三十裏。縣西南六十裏有馬坪港,其上流皆匯諸山溪之水,下流合為水,入安陸縣界,註於水。《志》雲:縣有竹港,水出壽山下,經縣西南七十裏倉頭渡,合水入安陸縣界。
天井澗縣東二十裏。深一丈,廣八尺,兩山夾峙,泉流其中,鼕夏不涸,流合汶水。澗北舊有平康寨,宋人避兵於此,賊不能犯。
○平靖關縣北六十裏,即古黽厄也。西北去信陽州九十裏。又百雁關,在縣北九十裏,即古直轅也,亦曰黃峴關,亦曰九裏關,北去信陽州九十裏。又武陽關,在縣東北百三十裏,即古大隧也,亦曰禮山關,西北至信陽州百五十裏。即所謂義陽三關也。明正德中,流寇入境,三關皆為要地。嘉靖中,增設官兵,置鎮於平靖關南,與信陽官兵協守,為保障之計。《志》雲:武陽關,一名行者坡,亦謂之行者關。嘉靖中,縣令王朝遂言:縣東崇山峻嶺,武勝關、黃土關、土門衝、草市衝、九女岩等處隘口,皆盜賊出沒之處,行者關尤為要害。比年流賊劫略,皆由行者關入。假令賊先據此,下瞰邑城,勢若建瓴矣。請增設官兵巡司於此控禦,庶為得策雲。蓋諸關寨皆險固,而行者尤要也。詳見河南重險黽厄三關。
黃土關縣北百裏,東北至信陽州六十裏。又武勝關,在縣東百二十裏。○鳳見關,在縣東北二十裏。《志》雲:常有鳳見此,因名。又恨這關,在縣北九十裏,亦與信陽接界,有巡司。
黃陵寨縣東二十五裏,其相近者曰平康寨。又鍋底寨,在縣北四十裏,其相接者曰興安寨,於諸寨中最為險峻。又牛心寨,在縣東北四十裏,其相接者曰鴉狐寨。又縣東北八十裏,有婆婆寨,相傳昔時女人聚衆避兵處。又有鐵城、竜爬等寨,俱見上。○廣水店,在縣東三十裏,其相近者又有二郎畋。又井子鎮,在縣西五十五裏,皆正德中官兵敗賊處。又有太平鎮,在縣東二十五裏。
附見:
隨州守衛千所在州治東,隸安陸衛。洪武初,分守於此。
◇嶽州府東北至武昌府五百六十裏,東南至江西袁州府六百五十裏,南至長沙府三百八十五裏,西南至常德府四百五十裏,西至辰州府八百七十裏,西北至荊州府四百七十裏,北至安陸府沔陽州三百五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江南江寧府二千二百二十五裏,至京師五千六百七十裏。
《禹貢》荊州地杜佑曰:今長沙、衡陽皆古三苗國地。春秋戰國時屬楚春秋時,亦為糜、羅二國地。秦為長沙郡地。漢屬長沙國。後漢屬長沙郡。三國吳為重鎮。晉仍屬長沙郡《宋志》:晉元康末,分置建昌郡。鹹康初,並入長沙。東晉時巴陵亦為重鎮。宋元嘉十六年,分長沙置巴陵郡,屬湘州。齊因之。梁兼置巴州。隋平陳,郡廢,改州曰嶽州治巴陵縣。煬帝初,改為羅州,旋復為巴陵郡。唐初,蕭銑置巴州。武德四年,平蕭銑,仍為巴州。六年,改為嶽州。天寶初,又為巴陵郡。乾元初,復曰嶽州。五代時,馬殷有其地,後屬於周行逢。宋仍為嶽州亦曰巴陵郡。宣和初,又賜軍號嶽陽軍節度。紹興二十五年,改曰純州秦檜以州名與嶽飛姓同,奏改。又改軍額曰華容。三十年,復舊。元置嶽州路。明洪武初,改為嶽州府。九年,降為州。十四年,復為府,領州一、縣七。今仍舊。
府囊山帶江,處百粵、巴蜀、荊襄之會,全楚之要膂也。三國初,曹公下荊州,以舟師追先主至巴丘,既而敗還。先主與周瑜俱自巴丘追躡之。後魯肅戍守於此,以為重鎮《水經註》:巴陵,吳之巴丘邸閣也。《城塚記》:巴陵城,魯肅所立。孫皓時,萬屯兵於此,以拒晉師。杜預曰:巴丘,沔、湘之會,表裏山川,實為險固。晉室不競,東南多故,陶侃鎮荊州,以江陵偏遠,移治巴陵。及上遊發難,兵鋒東指,亦以巴陵為喉嗌隆安初,殷仲堪舉兵江陵,討王國寶,遣南郡相楊期屯巴陵。宋、齊以後,巴陵綰荊、湘、郢三州之衝,談形勝者,未嘗不首及巴陵。梁侯景之亂,湘東王繹遣王僧辨進討,至巴陵,聞郢州已陷,因留戍之。繹令僧辨曰:賊既乘勝,必將西上,但守巴丘,以逸待勞,無慮不剋。又謂將佐曰:賊若水步兩道直指江陵,此上策也。據夏首,積兵糧,中策也。悉力攻巴陵,下策也。巴陵城小而固,僧辨足可委任。景攻城不拔,野無所掠,暑疫時起,食盡兵疲,破之必矣。景悉力攻巴陵,果敗遁。陳初,後梁引周人掠取巴陵、長沙諸郡,侯等悉力爭之,首得巴陵,諸郡相次降下。隋將取陳,崔仲方謂水陸衝要必爭之所,巴陵亦其一也。唐人以嶽、鄂二州控扼江沔,並稱衝要。五代時,荊襄多事,往往爭勝於巴陵。蓋湖南得之,足以規取荊、鄂;淮南得之,足以包舉湖南,故爭之急也。宋末,蒙古據嶽州,而湖南、兩粵次第傾陷。蓋自江而東西,自湖而南北,巴陵皆居其要會。巴陵未下,不可以圖進取也。呂氏祉曰:巴陵與武昌,蓋輔車之勢。《嶽陽志》曰:四瀆長江為長,五湖洞庭為宗,江湖之勝,巴陵兼有之,故其形勢亦最重雲。
巴陵縣附郭。本漢長沙郡下雋縣地。孫吳初為巴丘邸閣。晉初,置巴陵縣。仍屬長沙。宋屬巴陵郡。自是以後,州郡皆治此。明洪武九年,省入嶽州。十四年,復置。編戶五十七裏。
○巴丘城今郡治。相傳孫吳所築故城也。明洪武中,因舊址增築。周九裏有奇,門五:東朝陽,西嶽陽,西之左下水,南南薫,北拱極。其縣治舊在府城外。弘治中,始築城環之,周一裏有奇。
下雋城漢縣,屬長沙國。後漢屬長沙郡。晉因之。太安二年,陶侃等屢破江沔賊張昌,昌逃於下雋山,蓋縣境山中也。宋、齊俱屬巴陵郡。梁、陳間,省入巴陵縣。《水經註》:江水東至長沙下雋縣北,澧水、資水、沅水合東流註之。蓋巴陵江左所設,本下雋地也。後漢建武二十五年,馬援討五溪蠻,軍次下雋時,未設巴陵,則下雋為頓宿要地矣。太子賢曰:下雋城,在辰州沅陵縣。誤也。
糜城府東三十裏。相傳古糜子國,有東西二城。《春秋》定五年,秦救楚,敗吳師。吳師居糜。楚人焚之。又戰,吳師敗還。既而楚昭王使王孫由於城糜,即此。○劉備城,在府西九十裏。相傳昭烈與吳爭荊州時所築。又陶侃城,在府東八裏,侃鎮巴陵時所築也。又有竹城,亦在府東。《志》雲:宋建炎紹興之擾,州嘗寄治仙明洲東岸,以竹為城,至今猶稱竹城。
○巴丘山在府城西南。後漢建安十五年,吳周瑜卒於巴丘。既而孫權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蜀漢建興三年,吳主聞武侯卒,增巴丘守萬人。漢人聞之,亦增永安之守。宗預使吳,所謂東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者也。陳天嘉初,周將賀若敦等軍湘川,侯等屯巴丘以逼之。亦名天嶽山,一名幕阜山。前有培,謂之巴蛇塚。相傳羿屠巴蛇於洞庭,其骨若陵,因亦謂之巴陵山。後臨大江。《水經註》:湘水至巴丘入江,山在右岸,有巴陵故城,是也。又有白鶴山,在城南二裏,與巴丘相峙。又有九龜山,在城南五裏,水際有九山相連。
君山在府西南十五裏洞庭湖中。一名湘山。《史記》:黃帝南至於江,登熊、湘。湘,即湘山也。秦始皇二十八年,南遊,浮江至湘山祠,遇大風,因問湘君何神。博士對曰:堯女舜妃。始皇怒,命赭其山。唐天復二年,淮南將李神福敗荊南帥成於君山。後唐天成三年,吳將苗攻楚嶽州,至君山,及還,為楚將許德勳所擒。宋紹興五年,嶽飛伐君山木為巨筏,塞洞庭諸汊港,擒斬楊麽,是也。《志》雲:山方六十裏,狀如十二蠃髻,亦名洞庭山。《山海經》: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蓋堯女湘君嘗居此。又名酒香山,山有仙酒。漢武使欒巴求得之,為東方朔所竊飲。今春時山中往往聞酒香也。《道書》以君山為第一福地。○縆山,在府南五裏君山東,洞庭之涯,狀如浮舟。《水經註》謂之編山。《括地志》以為即山。
城陵山府西北十五裏。蜀江西來,洞庭南註,合流於此,乃一郡水口。山下有城陵磯,長江奔流於磯下。東則有白石、翟傢二湖匯焉。每舟行多阻風濤,陸行則尋山歷澗,紆回三十餘裏。舊嘗於二湖口構木為梁,頗利涉。明弘治中,築永濟堤於磯南,長四千丈。於舊置梁處為橋二,以便行者。嶽州有事,城陵磯其必爭之地也。《水經註》: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東接微落山,亦曰暉落磯。○七裏山,在府北七裏。宋嶽飛討楊麽,屯兵於此。
黃茅山府東三十裏。盤亙數裏,壁立幹霄。相近為集雲峰,有疊嶂層巒之勝。又千聚山,在府東百裏。盤亙數十裏,衆山拱揖其旁。其相近者曰雷分臺山,秀麗高聳,一名仙人臺。又福聖山,在府東百十裏,多鬆柏。相傳宋末蒙古兵過此,伐其樹,斧斤不能入,時以為神。亦名福聖臺。又相思山,在府東百三十裏。高聳盤踞,岩石甚勝。○九峰山,在府東北百裏。山高聳,有九峰並峙。其相接者曰黃竜山,亦峻拔。又大雲山,在府東北五十裏,連接七十餘峰,高數百丈,與九峰山連麓。山之北屬臨湘。《縣志》雲:府東北百五十裏又有渭洞,廣袤百裏,周圍如城。
石城山府南六十裏,上有楊麽寨。又鹿角山,在府南五十裏洞庭湖東,舊為戍守之所。又九馬觜山,在府西南四十裏。岸有九觜,舟過甚險。又西南十裏有五竜山,以五山對峙而名。○大發嶺,在府東北三十裏,兩山夾峙,形勝崇絶。
隱磯在府東北。磯南對彭城磯。二磯之間,大江之中也。宋元嘉三年,到彥之等討謝晦,為晦前鋒所敗,退保隱磯。梁大寶三年,侯景破江夏,引軍西上,緣江戍邏,望風請服。景遂自隱磯濟江,攻巴陵,為王僧辨所敗。又彭城、隱磯之間,有巨石孤立大江中東江浦,世謂之白馬口,亦謂之白馬磯。
○大江在府城西北十五裏。自荊州府石首縣境東流,經城陵磯下,合洞庭諸水入臨湘縣,又東北入武昌府界。其流清者為洞庭,濁者為大江,其回合之處,曰荊江口,亦曰西江口,亦曰三江口。三江者,岷江為西江,澧江為中江,湘江為南江也。《志》曰:三江俱在府城下。宋吳表臣謂大江上流最急者,嶽之北津,即三江口也。餘見重險荊江口。
洞庭湖在府西南。其南曰青草湖,其西曰赤沙湖,凡七八百裏,亦謂之三湖。詳見大川洞庭。○白石湖,在府北七裏。其相接者曰翟傢湖。又魚苗洋湖,在府北十五裏。又府東三裏有楓橋湖,府東六十裏有乾沙湖。又縆山湖,在府南五裏。又南有鹿角湖,在鹿角山下。《志》雲:蝦須池在府北二十裏,大城池在府西北八十裏,與鹿角、縆山等湖皆有河泊所。
氵邕湖在府東南五裏。亦名氵翁湖。相傳古雍澨也。《左傳》定四年,吳人敗楚師於雍澨。《爾雅》:水返入為。唐張說雲:湖者,沅、湘、澧、汨之餘波,夏潦奔註,則為此湖。鼕霜既降,則涸為平野。亦曰角子湖,以在洞庭之角也。後唐天成三年,吳將苗將水軍攻楚嶽州,至軍山,楚將許德勳潛軍角子湖,使別將絶吳歸路,遂擒。或謂之閣子湖,以湖地卑,歲苦水患,民多重屋而居,故名也。今有閣子鎮。
新墻河府南六十裏。發源相思山,自灌口註於洞庭湖。又府東南有雋水,或曰出大雲山,流入武昌府通城縣。○大江港,在府西門,下為荊、湘、常、澧之通道。又南津港,在府南五裏,油港在府東四十裏,柏港在府東北十五裏,竜灣港在府東南五十裏,皆北出大江,西通湖渚。
楊林浦在府北,或曰即楊葉洲也。姚思廉雲:洲近西江口,以形似名。陳天嘉初,侯等軍於巴丘,襲破周將獨孤盛於楊葉洲,盛收兵登岸,築城自保。既而周將尉遲憲以巴陵降,盛將餘衆自楊葉洲遁還。後唐天成中,楚將許德勳擊苗,使別將帥戰艦二百屯楊林浦,絶吳歸路,還至江口,為德勳所擒。王氏曰:浦蓋在三江口北岸。
彭城洲在府城東北。宋元嘉三年,謝晦自江陵舉兵東下,至江口,到彥之已至彭城洲,晦前鋒庾登之據巴陵,畏懦不進。久之,使孔延秀攻破將軍蕭欣於彭城洲,又攻破洲口柵,彥之退保隱磯。《水經註》:江水過長沙下雋縣北,東徑彭城口,水東有彭城磯,自彭城磯東徑如山北,山北對隱磯。是也。又忌置洲,在府北。《水經註》:江水自西江口東徑忌置山南,又東過彭城口。宋檀道濟等討謝晦至忌置洲尾,列船過江是也。
曹公洲在府城南四十裏。《括地志》巴丘湖中有曹公洲,即孟德為孫權所敗燒船處。又金沙洲,亦在洞庭湖中,一名竜堆,延袤數裏,亦名金沙堆。○堰虹堤,在府治西北,城下瞰洞庭,每至夏秋,風濤晝夜氵敕嚙。宋郡守滕宗諒因築此堤捍之。嘉靖三十九年,江湖俱溢,堤圮。隆慶初,郡守李時漸繕城築堤,民賴其利。又李公堤,在府城東北,直接城陵磯,長十五裏。舊本湖地,水漲病涉。弘治中,郡守李鏡築堤建橋,人以為便。又白荊堤,在府東南十裏,與湖相近。
○白田鎮在府北。五代梁開平四年,荊南帥高季昌敗楚馬殷兵於公安之油口,逐北至白田而還。唐天成三年,荊南高季興復敗楚兵於白田,執楚嶽州刺史李廷規。《九域志》:巴陵縣有白田鎮。○鹿角鎮,在府南五十裏,以山為名。朱梁開平初,淮南將冷業引水軍救雷彥恭於朗州,自平江進屯朗口。楚將許德勳敗之,追至鹿角鎮,擒之,是也。今為鹿角水驛,並置巡司於此。又嶽陽馬驛,在府北三裏。府西九十裏又有臨江馬驛。
臨湘縣府東北九十五裏,東至武昌府蒲圻縣百七十裏,西北至安陸府沔陽州二百五十裏。本巴陵縣地。五代唐清泰中,湖南置王朝場於此。宋淳化三年,升為王朝縣,屬嶽州。至道初,改臨湘縣。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八裏。
○望城山縣南三十五裏。下有泉,溉田千頃,山高峻,登之可望郡城。又魚梁山,在縣南一裏,山下有湖,漁者取魚於此。又方山,在縣南百裏,山勢方正,接巴陵縣界。○黃岡山,在縣東三十裏,峰巒聳拔,林木蔥。又金雞山,在縣東三十五裏,盤礴峻麗,洞穴深邃。又鳳凰山,在縣東六十裏,山巒高秀。其相接者曰樓閣山,群峰疊出,狀如樓閣。又大雲山,在縣東南九十裏,山之陽接巴陵縣界。
竜窖山縣東百裏,跨臨湘、通城、崇陽、蒲圻四縣界。上有竜湫,因名。又有竜洞,洞有石門,山犭所居。又寡姑山,在縣東南八十裏,高峻侵雲。又東南十裏為旋風山,一峰高峻,林木陰翳,風至此多旋轉。○馬鞍山,在縣西南二裏,濱江,以形名。又象骨山,在縣西南四十裏。《山海經》:巴蛇吞象,暴骨於此。下有港,亦以象骨名。又崖嶺,在縣西南五十裏,崖石壁立,聯絡數峰。
道人磯在縣南十五裏大江濱。有石高十餘丈,如道人面北而立。磯中有二洲,南為黃金瀨,北為黃金浦,上又有白石,高丈餘,其光如鏡,亦名雞冠石。後唐天成三年,吳兵至荊江口,將會荊南兵攻嶽州。進至道人磯,楚將許德勳以奇兵出其後,夾擊之,擒其將。○鴨闌磯,在縣東北十五裏。相傳吳建昌侯孫慮作鬥鴨欄於此,陸遜諫止之。今有鴨闌水,並置巡司於此。又城陵磯,在縣西南四十五裏,亦有水驛及置巡司於此,蓋與巴陵縣相接也。《志》雲:縣東北七十五裏,又有白馬磯。
○大江縣西北五裏。自巴陵縣流入界,經縣北三裏,又東北流入武昌府嘉魚縣境。
雲溪水縣西南四十裏。源出崖嶺,流經縣南三十五裏,匯為鬆陽湖。又象骨港,亦自縣西南東出鬆陽湖流合焉,註於大江。昔有鬆陽河泊所,今革。○港頭水,在縣南十五裏,源出巴陵縣東北九十裏之石佛嶺,流入縣南五裏之白泥湖,又東北接縣東五裏之連傢湖,引流為清江口,達於江。今有連傢湖河泊所。《志》雲:縣西南十五裏有楓橋湖。又西南五裏有魯傢湖,通大江,産蓮,一名蓮湖。又縣東五裏有{艹}湖。春夏水漲,皆流入大江。
黃荊港縣南五十五裏。源出縣南百裏之漿山,北流經縣東聶傢市,會清江口入大江。又縣東六十裏有爬兒港,出巴陵縣東百裏之石獅尖山,亦流經聶傢市,會清江口。又南港,在縣東四十裏,源出縣南三十裏之金竹山,東北流,經楠木港,亦匯於清江口,註於大江。○雙港,在縣西南六十裏,源出方山,二流並導,出桃林,逾西井,過罐子口,入洞庭湖。《志》雲:縣東三十五裏又有青菱氵套,東連荷葉氵套,水漲則合為一,水消則隔為二,有魚利,産野菱,因名。
南陽洲在縣西南五裏江中,廣饒可耕。又有潦滸洲,在縣西南三十裏,大江夾流,一洲中峙,地可耕。
斷山泉縣南八十裏。泉瀉斷崖之間,灌田百餘頃。○趙公堤,在縣治東。舊有堤,傾圮。元泰定間,縣尹趙憲築成之,水患遂平。
○土門鎮在縣東南,有巡司戍守。又長安馬驛,在縣東北十五裏。又云溪馬驛,在縣東四十裏。《志》雲:縣西北有楊林渡,路出嘉魚縣。又縣西五裏有沙鍋渡,路通荊州府監利縣。
華容縣府西一百八十裏。北至荊州府石首縣八十裏,南至常德府沅江縣二百四十裏。本漢武陵郡孱陵縣地。晉初,分置安南縣,屬南平郡。劉句曰:安南縣,劉表所置也。宋、齊因之。梁封肖駿為安南侯。又置南安郡於此。郡尋廢。隋初,縣屬嶽州。開皇十八年,改曰華容縣。唐初,因之。垂拱二年,改曰容城縣。神竜初,復曰華容,仍屬嶽州。宋因之。舊治在縣東南安港,尋以水患移今治。元仍舊。今城周四裏,編戶十八裏。
○赤亭城縣南五十裏。三面臨水,極為阻隘。梁大寶二年,湘東王繹遣鬍僧援巴陵,與侯景將任約遇於芊口。僧潛引兵至赤沙亭,約至,僧擊擒之。城近赤亭湖,因以為名。○劉備城,在縣北七十裏,俗傳是先主中軍寨,又謂之金門劉備城。又嶽城,在縣西南三十裏。宋嶽飛徵楊麽,築此屯兵。
○東山在縣東十裏。峰巒秀麗,連亙百裏,古鬆夾道,驛路經其中。其相接者曰竜峰山,四山回抱,洞庭在望,稱為奇勝。○南山,在縣南三十裏,隔湖對峙,蒼翠如屏。又南十裏有禹山,相傳禹瀎川時嘗登其巔,今有禹廟。
石門山縣東三十裏,一名仙廬山。山有七峰,其相連者曰墨山。墨山北有玄石山。《楚辭》馳餘車於玄石,是也。《志》曰:墨山,在縣東四十裏。又鼓樓山,在縣東南五十裏,上有石室,下瞰洞庭,中可容千人。
○澧水在縣西南,九江之一也。自安鄉縣廢作塘縣,東流入縣境,合赤沙湖而註於洞庭。《志》雲:縣治北有華容河,晉杜預所開,以通零、桂之漕。北接大江,南達洞庭,今湮。○縣河,在縣城南。《志》雲:縣東北一裏曰北河,縣東南一裏曰南河,流經縣南三十裏,曰縣港口。又東為紫港,流經青草湖,委麯百折,達於洞庭湖,俗亦謂之華容湖。又縣東二十裏有板橋港,又東五裏有沙港,皆委麯入於洞庭。
赤沙湖在縣西南,亦謂之赤湖,接巴陵、安鄉縣及常德府竜陽、沅江二縣界。《水經註》:澧水與赤沙湖會,湖水北通江,南達澧。《巴陵志》:洞庭湖西吞赤沙。是也。亦謂之赤亭湖。又青草湖,在縣東南,亦曰青湖,與洞庭湖相連。○褚塘湖,在縣西南二十五裏。又蘇池湖在縣西六十裏,杜傢潭湖在縣東南四十五裏,延湖在縣東南三十裏,皆掌於河泊所。又縣東南七十裏曰澌城湖,相接者曰須臾湖,又縣西一裏有城西湖,又西有鬥子湖。縣北二裏有張傢湖,又北二裏有黃湖。《志》雲:縣境底窪,湖澤環繞,凡數十處。洞庭漲溢,輒有氵溺之患,故繞境為堤,亦以數十計。又金山臺池,在縣北九十裏,亦掌於河泊所。
楊子洲在縣東北三十裏,相傳荊飛刺蛟處。
○安津堤在縣西北三十裏。內有十臺九堰,皆利灌溉。正德中,堤壞,復修築之。《水利考》:縣境陂堰堤塘之屬凡九十有餘,而安津尤為低窪,修防最切。
白脊亭在縣東南。梁大寶二年,侯景圍巴陵,湘東王繹遣將鬍僧自江陵帥水軍赴援。至湘浦,景遣其將任約據白脊以待之。僧由他路西上,約追之,及於芊口,是也。○芊口鎮,在縣南。任約追鬍僧及於芊口,僧潛引兵至赤沙亭,禽約,是也。
古樓寨縣南六十裏。宋時防戍處,今為明山鼓樓巡司,並置水驛於此。成化初,洞庭賊出沒為患,因增設官兵哨守,以明山、鼓樓二山名也。明山,在縣南百裏。又黃傢穴鎮,在縣東北百二十裏,亦有巡司,並置水驛於此。又城北一裏,有北河渡巡司,今與明山鼓樓驛俱革。○華容馬驛,在縣東北二百五十裏。《志》雲:縣北十五裏有五田渡,東通巴陵,西通石首。又縣西二十五裏有碾溪渡。又西四十裏有遊仙渡,皆路出安鄉。
平江縣府南二百四十裏,東至江西寧州二百五十裏,西至長沙府湘陰縣二百裏。本春秋羅國地。秦為羅縣。漢因之,屬長沙國。後漢屬長沙郡。建安十五年,孫吳析置漢昌縣,並置漢昌郡,以魯肅領漢昌太守。郡尋廢,改縣曰吳昌。晉屬長沙郡。宋、齊因之。梁屬嶽陽郡。隋屬嶽州。開皇九年,省入羅縣。唐又省羅縣入湘陰。神竜三年,復分置昌江縣,仍屬嶽州。五代唐諱昌,馬氏因改曰平江。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為平江州。明洪武二年,復為縣。今僅有城址,未築城。編戶五十裏。
○羅城縣南三十裏。古羅子國也。羅,本國於宜城之西山,楚遷之於枝江,後又徙之於此。又有故羅縣,在今湘陰縣境內。《志》雲:縣南境與長沙府之瀏陽縣接境。朱梁初,荊南高季興、楚馬殷共攻朗州帥雷彥恭,彥恭乞降於淮南,淮南遣水軍屯平江、步騎屯瀏陽救之,是也。
○幕阜山在縣北九十裏。一名天嶽山。高一千八百丈,周回五百裏,石崖壁立,上有篆文雲:夏禹治水,嘗至此山。頂有田數畝,東有溫泉三穴,又有係舟峰、芙蓉池、列仙壇諸勝。《道書》以為第二十五洞天也。《志》曰:山亦名天柱,亦名雷臺,亦名幕府,又即昌江之別名雲。○籟山,亦在縣北九十裏,石壁削立,四圍懸絶,有小石徑可通。多竹,故名。又黃蘖山,在縣北二十裏。又南五裏曰梧桐山,峰巒秀拔,岩麓相接,各以所産名。
永寧山縣北六十裏。四壁削成,履雲梯飛棧而後可躋其端,沃衍可耕,斷戈朽鏃,時出於土壤中。又五角山,在縣北五十裏,五峰聳峙,高二百丈。上有趙傢寨,三面險絶,惟一徑僅通,亦幕阜之支山也。○道章山,在縣東北三十裏,四峰高聳,秀出群山,周圍磊石如城,人多避盜於此。又九峰山,在縣東北四十裏,亦高險可避兵,一名黃沙尖。又道岩山,在縣東北七十裏,上有天池,池前兩峰,南曰席帽,北曰雲蓋。又有岩曰香爐岩。又縣東北百裏有土竜山,汨水經其下,其旁曰竜門山。
昌江山縣東南二裏。一名魯德山。山多奇勝,魯肅嘗屯兵於此。後人德之,因名。又連雲山,在縣南五十裏,舊名純山,峭拔千仞,雲氣嘗覆其上。其相接者曰明山,周圍三十餘裏,三面峭絶,惟一路可通,舊名奉國山。○石牛山,在縣東百裏。山多岑石,其狀類牛。又有大寨石,大者可容萬人,小者容千人,井泉饒給,可以避寇。
薑源嶺縣北三十裏。驛道接通城縣界。又北三十裏有長嶺,其北十裏曰新開嶺。又縣東北六十裏有桃花洞,上亦有新開嶺,皆官道所經也。○回謝嶺,在縣北七十五裏。岩峻拔,路出巴陵,行者病其險隘。正德中開鑿,遂為通道。又竜影洞,在縣西北。《志》雲:深三千餘丈,周三十裏,石壁瑩然,上有竜影。
○汨水縣東北百二十裏。源出江西寧州境內之柏山,流經竜門山,又西南流至縣東,合純、盧二水,經縣南復折而西北,會昌水,下流入湘陰縣界。
昌水縣北八十裏。出幕阜山,西南流山澗中,有巨石,水繞其旁,形類昌字,因名。又南合於汨水。○盧水,出縣東五十裏之盧山,西北流合汨水。又純水,出純山,今連雲山也。流經縣東南五十裏,又西北合於汨水。
○長壽鎮在縣東北,有巡司。又有密岩寨及黃陽寨,皆近石牛山旁。又大荊馬驛,在縣北百二十裏。
附見:
嶽州衛在府治東南。洪武初置,領千戶所五,屬湖廣都司,今亦設嶽州衛。
澧州府西二百七十裏。南至常德府一百八十裏,西至永順衛四百裏,北至荊州府三百裏。
春秋時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吳分置天門郡治零陽。晉又析置南義陽郡。宋、齊至梁陳皆因之。隋平陳,郡俱廢,改置鬆州,尋又改為澧州治澧陽縣。煬帝大業初,復改州為澧陽郡。唐武德四年,復為澧州。天寶初,曰澧陽郡。乾元初,又為澧州。宋因之亦曰澧陽郡。又建炎四年,徙治陶傢市山寨,尋復舊。元為澧州路。明初,曰澧州府。洪武二十九年,降為州,屬常德府,以州治澧陽縣省入編戶三十一裏。明年,改隸嶽州府,領縣三。今仍舊。
州北控長江,南帶洞庭,屏蔽江陵,咽喉潭、朗,亦形勝處也。五代漢末,馬希萼以朗州兵攻其弟希廣於潭州,希廣上言荊南、嶺南、江南連謀欲分湖南地,乞發兵屯澧州,以扼江南、荊南援朗州之路。蓋州據荊州、嶽州、常德三郡間,道裏適中,形援相及故也。
○澧陽廢縣今州治。漢零陽縣地。晉太康四年,析置澧陽縣,屬天門郡。宋、齊因之。陳屬石門郡。隋初郡廢,以縣置鬆州,尋改澧州。大業初,為澧陽郡治。唐亦為澧州治。宋因之。明初省州城。洪武初改築。本土壘,永樂中,以磚。成化、正德間,屢經修治。今城周九裏有奇,有門五。
臨澧城在州西南。漢充縣地。晉太康四年,置臨澧縣,屬天門郡。宋、齊以後因之。隋廢。《志》雲:州南六十裏有申鳴城,楚大夫申鳴邑也。又宋玉城,亦在州南六十裏之長樂鄉。有銅昏堰,以銅冶為之,畝收三十鐘。又馬援城,在州東五十裏,援徵蠻時所築。
○關山在州東十五裏。山形盤據十餘裏,高八十餘丈。蘭江東奔,是山崛立水口,如關鎖然,故名。相連為觀山,《道書》謂之四十四福地。○彭山,在州西十裏。唐高祖子元則封彭王,常宰是州,有惠政,因名。舊《圖經》雲:彭阜聳其西,關山列其東。是也。與彭山相接者曰欽山,在州西二十裏。
大浮山在州西南百三十五裏。亦名獨浮山。跨石門、武陵、桃源三縣界,中多石室、石壇及諸溪洞之勝。又銅山,在州西南四十裏。相傳山産銅,永樂間置冶於此。又將軍山,在州南六十裏。《志》雲:高百餘丈,周三十裏。相傳漢紀將軍信曾寓於此。
○澧水州南三裏。源出慈利縣西之歷山,東流會水,又東經石門縣,會渫水,又東至州城下。州北七十裏之涔水,州東二十五裏之澹水,俱流合焉。下流入於洞庭。《楚辭》:濯餘於醴浦。虞喜雲:即澧水。亦曰蘭江,以多蘭蕙而名。亦曰綉水。《志》雲:澧水經州東二裏,水流旋折如綉雲。
涔水在州東北。《水經註》:涔水出作唐西北天門郡界,南流經涔坪屯,屯曷涔水,溉田數千頃。又東南流註於澧水。又茹溪,在州西北百六十裏,源出竜茹山。昔楚莊辛說楚王飲茹溪之流,即此。○????井,在州北八十裏,水鹹苦。明初,立場煎????,不成而廢。
○三江口關州西北二十裏。又州西北七十五裏為古城關,皆昔時置戍屯兵之所。今古城關旁有營門遺址。又州北七十裏有糧倉哨,其地本名泗水口,東接安鄉湖口,北連荊江,每值水溢,荻蘆蔽岸,支港四通,為盜賊淵藪。隆慶三年,設哨於此,增置官兵,為防禦之計。
新城鎮州東三十裏。晉車胤嘗寓此。唐李泌為州刺史,更築新城。元因置新城鎮。又有陶傢市山寨,在州西。北宋嘗徙州寓治此。○嘉山鎮,在州東三十裏,有巡司。又州東二裏有蘭江水馬驛,州南六十裏有清化馬驛,北六十裏有順林馬驛。又有水東遞運所,在州東三十裏。
安鄉縣州東南一百二十五裏。東北至華容縣九十裏。漢孱陵縣地,屬武陵郡。後漢分置作唐縣。東晉僑置南義陽郡。梁又置安鄉縣,為義陽郡治。隋平陳,郡廢,縣屬澧州。唐、宋因之。縣無城,今編戶十裏。
○作唐城在縣東北。後漢建武二十六年,分孱陵縣置作唐縣,屬武陵郡。晉屬南平郡。永嘉末,杜作亂,荊州刺史王澄擊之,軍於作唐,是也。宋、齊因之。隋平陳,郡廢,改縣曰孱陵,屬澧州。唐貞觀初,省入安鄉。《志》雲:縣南二十五裏有楊城,宋紹興中,賊楊麽所築也。
○黃山縣北六十裏。土石皆黃,一名金峰。又北有小黃山,昔人保障其上,城址猶存。
○澧江在縣城西。南流而東折至華容縣,入於洞庭湖。一名長河。《志》雲:縣西七十裏澧江上有馬波渡,相傳馬援徵五溪蠻,渡兵於此。又涔水在縣北,流經澧州界,入於澧水。涔水之北曰涔陽,有涔陽鎮,入公安縣界。
大鯨湖在縣西北二十裏。延袤數十裏,下流入澧江,而達於洞庭。又大通湖,在縣南二百裏,接沅江縣界。《志》雲:縣境湖池溪港之屬,凡數十計,皆匯流註於洞庭。○景港在縣東北四十裏,上通荊江,下達洞庭湖。一名景源港。又夾港,在縣北六十裏,與荊州府石門縣接界。
○石龜市縣西四十裏澧水上。舊為商民環聚處。又縣南三十裏有顧市,元時置驛於此。今廢。今有南平水驛在縣南。
石門縣州西九十裏。南至常德府桃源縣百二十裏,北至荊州府夷陵州長陽縣三百七十裏。漢置零陽縣,屬武陵郡。後漢因之。三國吳永安六年,分置天門郡治此。晉以後因之。陳改石門郡,仍為治。隋罷郡,改縣曰石門,屬澧州。今土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二十五裏。
○石門山縣西二十五裏。岩石壁立如門,縣以此名。或以為即孫吳永安中山石自開處,誤也。又縣東一裏有天門臺山,頂方正如臺,二小溪合流,臺下為天門橋。又縣西北一裏有方頂山,山頂方平。○層步山,在縣東北三裏。《水經註》所謂澧水東歷層步山者也。外望如一,內有三重,亦謂之層山。
夾山縣東南三十裏。周回三十裏,高二百餘丈,兩峰並峙,故名。○仙客山,在縣北十五裏,高岩陡峻,一徑縈紆。又黃石山,在縣西北二百十裏,有溪出雄黃。
○澧水在縣西。自慈利縣流入,又東經澧州境。○渫水,在縣西百七十裏,流經水南山、鯉魚山,合陽泉南溪之水,至縣西四十裏入於澧水。《志》雲:縣西北四十裏,又有道水,下流亦入於澧水。
○臺宜寨在縣西北。宋置。或云即今添平所也。又縣西十五裏有將軍渡,渡口有石如將軍狀,因名。路通九溪、添平、麻寮諸處。洪武中,九溪衛撥軍把守於此。
慈利縣州西一百六十裏。東至石門縣八十裏,南至常德府桃源縣二百十裏。本漢零陽、兗二縣地。隋開皇九年,置零陵縣,屬崇州。十八年,改曰慈利縣。大業初州廢,縣屬澧陽郡。唐屬澧州。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為慈利州。明初復為縣。城周二裏有奇,編戶六十一裏。
○兗城縣西二百四十裏。漢兗縣,屬武陵郡。後漢因之。永和二年,武陵蠻叛,圍兗城,是也。晉仍屬天門郡,後廢。宇文周時,後梁嘗置衡州於此。隋開皇中,又於故城西南一裏置崇義縣。十八年,改衡州曰崇州。大業初,州廢,縣屬澧州。唐初因之。麟德元年,以崇義並入慈利。○中城,在縣西。後漢建初三年,武陵中蠻反。五年,荊豫諸郡兵討平之。三國吳置中縣。晉因之,屬天門郡。劉宋元嘉十八年,天門蠻田嚮求等反,破中,荊州刺史衡陽王義季遣軍討平之。齊、梁屬天門郡。隋廢。
白抵城在縣西北。高千仞,四面絶壁,上廣十餘裏。宋建炎中,土寇廖辛據此為城,一名廖城。又有石柱城,山崖有石,壁立如柱。《志》雲:縣東五裏有白公城,四面有門,相傳楚白公勝所築。又有蠻王城,在縣東三十裏茶林山頂。《郡志》:縣南二百裏有舊縣治,洪武初廢,遷縣於今治。
○崇山縣西三十裏。相傳即舜放兜處。《國語》:內史過曰: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隋置崇州,蓋以山名。又九度山,亦在縣西三十裏,上有石形似樓,名仙人石樓。下有九度水,蠻居其側,曰九度蠻。明初,九度蠻作亂,謂此。○騎竜山,在縣南四十裏,以形似名。有黑竜泉,下流溉田。又銅盤山,在縣東四十裏,銅盤水出焉,下註為灘。《元和志》:銅盤、連錢、石馬,澧陽之險灘也。又瓊雲山,在縣東五十裏,高聳幹雲,根蟠四十裏。
天門山縣西南百八十裏。舊名鬆梁山。有十六峰環列,最高者為天門。瀋約雲:鬆梁山頂有石開處數十丈,其高以弩仰射不至,謂之天門。孫吳因以名郡。又有赤鬆山,在縣西百六十五裏,與天門山對峙。《郡志》雲:山在縣東百十裏。
茅花嶺縣南三十裏。高峻為群峰之冠。又百丈岩,在縣西北六十裏,一名百丈峽。東北至九溪衛七十裏。石崖兩面對峙,高逾百丈,中有小峽,長三十裏,流泉峻急,古木槎牙。峽畔有路,通永定衛,最險。
燕子洞縣東南三裏。岩洞深廣,可藏數千人。岩後有穴,秉炬可入。又縣西有馬渦洞,縣南二十裏有雷公洞,縣西北又有水沉洞,皆深廣。或曰:《漢志》酉水出兗縣酉源山,即水沉洞也。○桃花洞,在縣西三百裏。宋熙寧中,蠻彭仕義反,澧州守郭逵破之於桃花洞,即此。又賓郎洞,在縣西北二百裏茅岡寨南,群蠻往來之徑,一竇而入,後有大門,過此即為犭界。昔犭人侵擾,邀擊而後屈伏,與之盟,畫此為界。
○澧水發源縣西三百裏之歷山。始出甚微,東過武口,又東流徑茹溪縣境,諸水俱註之。又東會於水,東南流入石門縣境,水漲則溪澗合流,每多湮溺之患。
水在縣西二裏。源出永順宣慰司界,東流至索溪,通四十八澗水為一,南至觀嘉渚,匯於澧水,謂之後江。《志》曰:縣有雙溪,乃前後江合流之口。有芙蓉洲,至菱花渡而合,為一邑之勝。
○溫陽關在縣西。明洪武三年,蠻酋覃連構諸洞為亂,命周德興討之,至慈利,守險以拒,德興出奇兵,破其數柵,直搗溫陽關,拔之,賊遂潰。既而為偽夏所據。六年,命湯和等伐蜀,周德興分兵取蜀之竜伏隘,進奪覃溫陽關,和剋歸州,遣趙雄等取桑植容美洞,會德興兵攻茅岡覃寨,剋之。容美,見施州衛,蓋與桑植接界也。又安福寨,在縣西北。其在縣境者,又有索口、西牛、武口、澧川凡數寨,俱宋置,為戍守要地。今分見下九溪、永定諸衛所。
覃寨在縣西。明初,覃作亂,命楊討之,進抵覃寨。賊下山迎敵,敗之,乘勝追至半山。山勢險峻,其寨三面岩險,下俯江水,一面僅有一路,纔通一人,乃回駐山下,攻圍久之,賊遁入溪洞。引還,既而大兵取蜀,周德興剋其覃寨,即此。○羌口鎮,在縣東九十裏。成化初,洞賊出沒於此,分設官兵戍守。《志》雲:縣西北七十裏,有廢宜衝驛,舊通辰沅雲貴之路。明洪武中,以路險廢之,遷驛於常德府。
附見:
澧州守禦千戶所在州治西,洪武二十五年建。
永定衛在慈利縣西北百八十裏。西南至永順宣撫司百二十裏。明初,置戍於夷徼羊峰地,隸永順宣慰司。洪武三年,編柵為城,簡沔陽、安陸、黃州、襄陽諸軍充戍,曰羊山衛。後以屯餉艱阻,改置今衛,臨庸水之陽,名曰大庸。建文初,更名曰永定,隸湖廣都司,城周九裏。今亦設永定衛。
○竜伏關衛西北百二十裏,亦曰竜伏隘。明初伐蜀,別將周德興取其竜伏隘,是也。又有後坪關,在衛東南四十裏,皆永順夷出沒處,舊置兵戍守。又有黑崇關,在衛東南百三十裏,亦有兵戍守,所謂永定三關也。今廢。
茅岡寨在衛東北。《志》雲:東南去慈利縣二百裏,亦曰茅岡隘。明初伐蜀,周德興引兵道此,剋其隘。正統中,招撫蠻戶,立其酋為峒長。其附近又有金藏、桑漢二隘,太平、百丈、新政三關,舊俱設兵戍守。
守禦大庸千戶所衛西南三十裏。東至縣二百十五裏。明建文初,改大庸衛曰永定,而別建大庸所於衛城西桑溪關。永樂初,始遷今所。城周二裏有奇,今亦置大庸所。
○那平關在所境。《志》雲:所有那平、邊岩下、青魚灘三關,舊皆為戍守處。又有羅城峒,在所西,本蠻峒。宋嘉二年,羅城峒蠻寇澧州,州兵擊卻之。
九溪衛在慈利縣北九十裏。西南至永定衛二百八十裏。本宋之索口寨,後廢為市。有九溪會流,故名。洪武初,編柵為城,授土酋戍守。二十二年,叛,尋討平之。始城其地,為九溪衛,隸湖廣都司。城周八裏有奇,屬所三,安撫司一。今亦設九溪衛。
○天馬山衛東五裏。遠望屹立,鎖斷江流,形如天馬。衛東三十裏又有尖山,山峰尖聳,絶頂有泉。又南山,在衛南,綿亙數十裏,或起或伏,軍民雜處,耕植其間。又麻山,在衛西南十五裏,屹然屏立,峰巒起伏,平坦處可以種植。
馬鬃嶺衛北三十裏。壁立萬仞,險不可測,嶺路窄小如馬鬃然。《志》雲:衛北有紫駝峰,西北有馬頸峰,兩峰對峙,夾索口溪,高險卓絶。草木之利,軍民所資。又茅花嶺,在衛西八十裏,高聳接天。其西北又有汆洞,洞下有石壁如門,中深遠,溪水穿門南出,名魯陽溪,經衛南合索口溪。又白馬洞,在衛東三裏,下有溪,自魯陽溪分流合水,亦曰白馬溪。
○水在衛西。自永順界流入衛境,環城西南東三面,其形如帶。又東會於澧水。○秀水,在衛西南,源出麻山,繞流至小渚,合於水。《志》雲:衛東有守野潭,即水、秀水合流處也。又大庸水,在衛西南,出永定衛界,經衛南又東至慈利縣西,合於澧水。
索口溪在衛治南。《志》雲:衛東北有喝堡溪、鬥溪、王富溪,衛東有竜館溪、書院溪、大富溪、大河溪,衛南又有下闌溪,合索口溪為九溪。今索口已湮。
○油羅關在衛境。《志》雲:慈利有油羅、大泉、於製、野雞等關,俱永定衛軍戍守。
守禦添平千戶所在慈利縣北百五十裏。本宋臺宜寨地。明初,土酋歸附,洪武二年置。今所無城。初屬常德府,後改今屬。
○馬頭山在所東。所西有馬鞭崖,與此對峙。又有頗河山,在所北。
○南河在所西,東流南註,下流亦入於水。
○鷂兒隘在所境。《志》雲:添平所屬十隘,曰鷂兒、竜溪、長梯、磨岡、遙望、漁洋、石磊、忠靖、走避、細沙是也。
守禦麻寮千戶所在慈利縣北三百裏,本夷寨。洪武四年建所,無城。初隸常德衛,後改今屬。
○鼓城山所南十五裏。又所東有野九山,西有獅子崖,溪澗出焉,東南流入衛境,合於喝堡諸溪。
○臨羊寨在所北。《志》雲:麻寮所屬十隘,曰黃傢、九女、靖女、欄刁、青山、山羊、櫻桃、麯溪、梅梓、宋所等隘是也。與添平十隘俱設官兵,以防禦賊寇。
守禦安福千戶所在慈利縣西北二百九十裏。所扼諸洞之口。洪武四年設於酉水北,隸大庸衛。二十三年,移建於酉水之西,地名瓦窯岡,改隸九溪衛。城周五裏有奇。今亦置安福所。
○前山在所治南,登山可以望。又有竹寨山,在所北。
○八鬥溪在所北。繞城而西,合永定諸溪水入衛境,合喝堡諸溪,亦名酉水。
桑植安撫司在九溪衛西北四百裏。元置,以羈十八洞蠻。洪武二十三年歸附,永樂四年,復置安撫司,治上下二峒,屬九溪衛。
○當打崖在司西南。其崖崩裂,世傳雷所擊也。往來者緣梯而過,稱為險絶。又司西有山曰軍馬戰,以高險難越也。司南為楊公坡,亦險峻,登陟甚艱。
○小澗在城西南。有兩澗合流,盤旋司南,不通舟楫。
○桑植峒在司境。《志》雲:司自上下峒以外,所轄凡十八洞:桑植、美坪、朝南、那步、人士、黃河、魚竜、夾石、若南、捍坪、蠶遼、金藏、柘山、爛岩、黃傢、板山、竜潭、書洛,是也。皆苗獠出沒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敘寧都魏禧 | 敘南昌彭士望 | 總敘一 | 總敘二 | 總敘三 | 凡例二十六則 | 目次 | 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北直方輿紀要序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