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史 》 兩千年中國歷史中的風雲變局:喋血的權杖(精選) 》
四 人人都在重蹈覆轍(1)
王覺溟 Wang Jiaoming
趙王司馬倫和孫秀擅權攬政,惠帝之弟、時任驃騎將軍兼中護軍的淮南王司馬允看出了他們的篡位之心,便密養死士,準備誅除趙王和孫秀。司馬倫和孫秀知道他為人沉穩剛毅,軍中將士皆敬服他,內心深為忌憚,改封他為太尉,外示尊崇,實際上是奪其兵權。司馬允托病不受。孫秀命人持詔收捕他的部下,並彈劾他拒絶詔命、大逆不道。
司馬允接詔,一看就知是孫秀的筆跡,勃然大怒,斬殺了來使,厲聲對左右說:“趙王欲破我傢1當即率領帳下士兵七百多人衝出王府,一路高呼:“趙王造反,我將攻之,佐淮南王者襢露左臂1一路不斷有軍人響應。
司馬允本欲率兵攻入皇宮,先控製中樞,無奈大門緊閉,守衛森嚴,一時難以拿下,於是轉而圍攻司馬倫的相府。司馬允手下皆精兵,司馬倫倉促迎戰,衝殺數次皆敗,死了一千多人。司馬允又於承華門前結陣,萬箭齊發。一時間相國府中飛矢如雨。司馬倫險些中箭,手下挺身遮擋,隨即倒地。剩下的人全都躲在樹後不敢動彈,每棵樹都中了幾百箭。
形勢對司馬允非常有利,如果不出意外,司馬倫和孫秀必死無疑。
可是,意外偏偏出現了。
中書令陳淮心嚮司馬允,遂命令司馬都護伏胤率領四百名騎兵,出宮助其一臂之力。
伏胤率兵剛到門下省,就遇見了一個人。
這個人是司馬倫的兒子,侍中、汝陰王司馬虔。他知道,此刻全家人的榮華富貴與身傢性命全都掌握在這個伏胤的手上了。司馬虔當即把伏胤叫到暗處,勸他臨陣倒戈,並許諾說:“富貴當與卿共之1伏胤在心裏一拿捏,若助司馬允,衹不過是秉公辦事,並無功勞;若助司馬倫,就輓救了這個當朝首輔的全家性命與一世功業,而自己轉眼便可飛黃騰達。
剎那的權衡,伏胤內心的天平便倒嚮了司馬倫。
電光石火之間,一個普通軍官的念頭就改寫了西晉帝國的歷史。
伏胤出宮了。他的懷裏多了一道空白詔書。
司馬允見宮中詔使率援兵抵達,大喜過望,立刻開陣讓伏胤進來,從兵車跳下,跪地接詔。說時遲,那時快。伏胤手起刀落,淮南王的人頭就滾落到了地上。
淮南王的士兵一下子全蒙了,他們緊緊盯着伏胤。
可是,他手上有皇帝的詔書。而且四百名騎兵皆已刀劍出鞘地守在他們身旁。
沒有人作出反應。
一場勝利在望的政變就此流産了。
本來司馬倫被箭雨睏於相國府中時,洛陽的百姓就爭相傳告,說司馬倫已被擒拿,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可轉瞬之間就傳來了司馬允被殺的消息,人們紛紛搖頭嘆息。
司馬允死時,年29歲。三個兒子亦隨之被殺。
在八王之亂中喪命的,淮南王司馬允是第二個。
因司馬允敗亡而被株連夷滅者多達數千人。其中有兩個是西晉時期的重量級人物:
一個是天下無雙的美男子潘嶽。
一個是富可敵國的公子哥石崇。
孫秀說他們參與謀反,實際上是在公報私仇。幾年前孫秀還衹是潘嶽門下的一個小吏,多次因瀆職而遭到潘嶽的鞭打,從此懷恨在心。而孫秀得勢之後則是看上了石崇的一個愛妾緑珠,派人索要。石崇對來人說我的侍妾都在這,任你眩來人說不行,孫大人就是要緑珠。石崇勃然大怒:“緑珠吾所愛,不可得也。”這一來就把孫秀往死裏得罪了。
趁着司馬允謀反一案,孫秀大筆一揮,就把潘嶽和石崇的名字圈了進去。
石崇的巨額財産被悉數抄沒。臨刑那天,石崇嘆道:“這些奴才是貪圖我的財産罷了1
捕吏忽然回頭說:“知財緻害,何不早散?”
石崇啞口無言。
當年與皇親國戚鬥富的時候,石崇絶對想不到,他最終帶進墳墓的竟然衹是這麽一句簡單而平凡的真理——知財緻害,何不早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序言·絮言(1) | 序言·絮言(2) |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1) |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2)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3) |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4) | 三 喪鐘為誰而鳴(1) | | 三 喪鐘為誰而鳴(2) | 三 喪鐘為誰而鳴(3) | | 四 一語成讖(1) | 四 一語成讖(2) | | 四 一語成讖(3) |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1) | |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2) |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1) | |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2)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1) |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2)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3) |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4) | 三 趙王府的上空晦氣盤桓(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