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草根红学杂俎 》
《红楼梦》成书问题对话录(1)
邓遂夫 Deng Suifu
参加者:邓遂夫 杜春耕 张书才 地点:北京杜春耕家 时间:1999年9月12日 杜春耕:邓先生自从1997年在北京饭店参加国际红学研讨会以后,已经两年多没来过北京了。我们在这段时间又分别举行过好多次各种形式的座谈讨论会,对《红楼梦》的成书过程进行探讨,同时也对我和一些人坚持的“二书合成论”展开了畅所欲言的讨论。我希望邓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系统地谈一谈你的观点。所以今天我把张书才约来一起讨论,重点还是邓先生讲。你今天可以放开来谈,不用顾忌,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邓遂夫:关于《红楼梦》成书过程的问题,我以前没有专门写过文章,只在一些相关的论述中零零星星地有所表述,但表述得不完全。有一些在我心里酝酿已久的想法,我还没有把它系统地讲出来。现在既然作为一个问题来专门讨论,我倒是可以粗略地谈一谈。 但真正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按照我的思路,首先就得澄清一个问题:《红楼梦》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小说? 我认为,《红楼梦》并不是通常那种虚构性的小说,但也不能说是“自传”,甚至还不能说是“自传体小说”;我在以前出版的那本书中给它下了一个特殊的定义,叫做“半自传体小说”。这个定义是否准确,可以暂且不论。总之我的意思是为了表明:《红楼梦》这部书,是作者以他自己和家庭的真实经历为蓝本来创作的。这就牵涉到我的两个基本认识:一是书中所描写的荣国府贾家,只能是以作者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曹頫家的真实情况为依据来描写的;另一个就是,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是作者以他自己为原型来塑造的。明确了这两个基本点,我才好讲关于成书过程的一些设想。 实际上,《红楼梦》是在变相地写作者个人经历过的一段真实生活。但这一段生活,却不是通常被人误解的以曹家在雍正六年被抄家之前的那一段历史为背景来写的。如果是写那个阶段,曹雪芹就不可能以他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原型,也不可能有亲身的真切体会。因为雍正六年曹家被抄的时候,曹雪芹才五六岁,在此之前,他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不可能有贾宝玉那样情窦初开的心理特征和复杂经历。以前胡适为了证明书中写的是曹家被抄以前在南京的盛世繁华,千方百计地把曹雪芹的年龄夸大,猜想他活了四十五岁。后来的一些红学家还进一步夸大为他活了四十八九岁。其实都没有确切的根据。 曹雪芹死后,他的生前好友敦诚悼念他的诗中,一再说他是“四十年华付杳冥”、“四十萧然太瘦生”,说明曹雪芹只活了四十岁左右,不可能活到四十五岁甚至四十八九岁。有的人抓住他的另一个朋友张宜泉的一句话“年未五旬而卒”来作反证。其实张宜泉这句话,只能表明曹雪芹死得太早,近乎于夭折。因为古人往往把“年过半百”视为寿永,把“年未五旬”视为早亡。这和敦诚的“四十年华付杳冥”不仅没有矛盾,还可以互为佐证。 千万别小看了学术界在这个年龄问题上的观点分歧,这对于《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和书中内容的理解,都至关重要。因为自从雍正六年曹雪芹的父亲被罢了官抄了家,他们全家从南京迁回北京,家庭就已经衰落了。如果认为曹雪芹活了四十八九岁,他就应该出生于康熙五十四年左右,《红楼梦》所写的内容就应该是表现雍正六年被抄家以前的那段生活。可是,如果相信敦诚诗中的“四十年华”,曹雪芹只活了四十来岁,那么书中所写就只能是雍正六年被抄家以后的事情。按脂砚斋的记载,曹雪芹死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即使按周汝昌先生的考证,充其量也只推后一年到“癸未除夕”。以这两个大致不差的卒年按“四十年华”来逆推,曹雪芹都该出生在雍正元年左右,到雍正六年被抄家,曹雪芹就只有五六岁。所以他不可能对抄家前的曹家有真切的感受。这从书中自始至终都是在写“都中”的贾府,主人公对南京的印象反倒十分模糊,以及凤姐等人在追忆南京“四次接驾”的盛况时有恨不“早生二三十年”的说法等等,都可以得到证明。反过来说,如果把书中写的内容看作是对曹家南京盛世的反映,不仅和曹雪芹的实际年龄有冲突,连《红楼梦》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写的也成了问题,在有关这部作品的许多内容的认识判断上也都会产生矛盾。 可是非常遗憾,包括首倡“曹雪芹自叙说”的胡适先生在内,一直到现在的大多数专家学者,偏偏都相信曹雪芹活了四十五岁以上,也偏偏相信作者是在写南京的盛世繁华,而无视《红楼梦》是在写北京贾府的末世光景这一极明显的事实。这就使《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和上述诸多问题的讨论,都变得复杂了。 还有一个很根本的问题:到底应不应该承认书中的贾宝玉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来写的?如果承认,那么从书中一些很关键的描写上,也同样可以很准确地判断出曹雪芹的真实年龄来。二十七回写大观园女儿们在芒种节祭饯花神之前,贾宝玉就被人称为“十二三岁公子”。到祭饯花神的这一天,又特意点明是四月二十六日。据查考,我国根本没有祭饯花神的风俗,纯属作者故弄玄虚的一种杜撰。但关键还不在这个地方。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这样的机会,要十多年才能遇到一次。我查过雍、乾年间的日历,乾隆元年就恰好是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按敦诚“四十年华”的诗句来推算,曹雪芹在乾隆元年刚好十三岁。这就和书中贾宝玉的年龄完全吻合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红楼一春梦 |
|
|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1) |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2) | 曹雪芹赋 并序 | 如椽巨笔耀千秋 | 曹雪芹续妻考(1) | 曹雪芹续妻考(2) | 曹雪芹续妻考(3) | 曹雪芹续妻考(4) | 曹雪芹续妻考(5) | 曹雪芹续妻考(6) | 曹雪芹续妻考(7) | 曹雪芹续妻考(8) | 曹雪芹续妻考(9) | 曹雪芹续妻考(10) | 曹雪芹续妻考(11)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1)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2)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3)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4)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5)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6) |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1) |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2) |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