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我當代表十年   》 第92節:第八章 把脈"藥價虛高"(15)      趙詠秋 Zhao Yongqiu

  提高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水平的重要途徑是,國傢出臺政策導嚮和行政措施,要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進行全覆蓋的定點技術支持。規定副主任醫師以上的骨幹醫生輪流到定點農村衛生院挂職座診,保證每個鄉鎮衛生院有一位專傢定期指導技術和定期座診。由政府衛生部門定期組織開展基層醫務人員培訓,不斷進行技術更新和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3.?大力發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政策是保障農民就醫的重要舉措,是利民惠民的好政策,應當不斷擴大試點,改進完善管理機製,力爭全面普及。
  (1)降低參合繳費門檻,提高農民受益水平。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發展,合作基金的庫存量是保證。除政府撥款之外,要靠參合農民基數的提高,保障基金的庫存量。提高農民籌資的積極性的主要辦法是,降低個人籌資門檻,增加門診補貼。建議將農民的年繳費標準由15元降至10元,將門診補貼標準調整到與個人籌資金額相等,即個人籌資通過門診全額返還,增加農民受益水平。建立賬戶管理的流轉積纍激勵機製,促進農民積極持續參合。統一規定個人賬戶資金可以全家通用,可以積纍下年使用。這樣既降低農民的參合成本,又打消農民虧本的顧慮,提高農民持續參合積極性。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各級政府和農民的積極性。各級政府要把加強農村衛生工作,搞好合作醫療制度與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緊密結合起來,並將其作為衡量各級黨委、政府政績的重要考核內容;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傳媒手段,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廣大農民認識到,合作醫療是政府和農民共同承擔責任的一項制度,建立合作醫療能夠為農民防病治病提供基本保障,農民由此獲得的收益要遠遠大於所支付的成本,從而激發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熱情。
  (3)加大社會的捐贈力度,擴大充實基金的庫存。要將對新型合作醫療的支持作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慈善行動項目,逐步擴大基金的庫存量。
  (4)加強經辦機構建設,嚴格基金收支情況的管理監督。要比照城市醫保的作法,將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升格為二級局,從組織上保證合作醫療的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各級財政要保障工作經費到位,對貧睏鄉鎮要實行財政"兜底"政策,從經濟上切斷工作人員與衛生院的利益依存關係。要配備縣級參合辦與合作醫療定點醫院的網絡監控係統,從監督手段上加大監督的剛性,提高監督管理質量。
  (5)建立新型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淘汰制度,增加農民對合作醫療工作的可信度。對人為增加檢查項目,藥價虛高,嚴重損害農民利益的定點醫院,要及時糾正,對屢查屢犯,糾正不及時不徹底的要取消其定點資格,保證合作醫療基金的使用效益;同時,審計部門要結合職責,加強對合作醫療基金的審計監督,並建立對基金徵集和使用情況的審計制度,審計結果要定期在相關媒體上進行公開,增加農民對合作醫療工作的信任度。
  (6)加強醫療醫藥市場管理,為鄉鎮衛生院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當前社會上各種醫療信息廣告到處可見,無證行醫和非正規藥品供銷經營假、冒、偽、劣藥品的現象屢禁不止,嚴重擾亂了醫療醫藥衛生事業的正常秩序。所以,衛生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對無證行醫人員一律予以取締。這樣不但可以打擊非法醫療醫藥點,又可維護醫療醫藥行業單位和人員的正當權益,保障醫療醫藥市場的正常發展。
  湖北電視臺的記者憑着高度的職業敏銳,聞風而動,在代表剛入住新大都飯店時就來到我的房間,要求采訪報道關於農民看病的意見建議。報道中我說了這段話:
  農村新型合作醫藥是項非常好的政策,國傢給了大量的投入,農民看一次病(國傢)可以補貼60%。但是如果藥價虛高的問題不解决,國傢的補貼很可能就衹能去補貼藥品的差價,甚至還填不平,農民得不到真正的實惠。針對這種情況,一個就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徹底改變農村衛生院以藥養醫的現狀;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國傢應該建立嚴格科學的價格評價中心,從源頭上控製藥價虛高。"
  中央電視臺記者周軍也對我進行了采訪,在中央電視臺法製頻道播出。
  湖北電視臺火鳳網報道新聞特寫:緊叮價格,趙詠秋代表為農村看病貴"開處方"
  2006年8月28日,國傢衛生部對代表建議給予答復,答復中闡述的衛生部已經做了和將準備做的事情都是喜人的:
  ……您的建議,有的已經在工作中得到體現,有的還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
  一、關於保障鄉鎮衛生院運行經費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决定》明確提出,原則上每個鄉鎮應有一所政府舉辦的衛生院,衛生院的人員、經費、業務等劃歸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按職責管理,縣級人民政府負責安排政府舉辦的農村衛生機構開展公共衛生和必要的醫療服務經費、離退休人員費用和發展建設資金。中央和省級財政對貧睏地區農村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給予補助。……2004年、2005年已經先期投入33億元,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縣和血吸蟲病重點疫區縣為重點,支持了10903所鄉鎮衛生院的建設項目。但受多種因素影響,鄉鎮衛生院目前尚未普遍建立起穩定的財政保障機製。目前,我部正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在加大投入的基礎上,繼續深化鄉鎮衛生院管理體製和醫療機製改革,明確鄉鎮衛生院公益性事業單位性質,探索實行收支兩條綫管理體製改革,探究製定人員編製標準,建立穩定的鄉鎮衛生院財政保障機製。同時,要求地方各級財政調整支出結構,加大投入,確保鄉鎮衛生院基本功能的發揮。
  二、關於全面提供技術援助,提高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水平的問題。我部已製定中西部地區農村衛生技術人員3年培訓規劃。2005年,中央出資3.63億元,為中西部地區每個鄉鎮衛生院培訓傳染病主檢醫師1名、衛生院院長1名,並為每個村衛生室培養1名掌握傳染病基本知識的鄉村醫生。2006年,繼續對中西部地區鄉鎮衛生院醫師和鄉村醫生開展急診急救等專業技能培訓。從2005年開始,我部和財政部、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共同組織開展"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在甘肅進行城市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試點。2006年將在西部地區11個省(區、市)擴大試點工作,探索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的長效機製。
  三、關於大力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問題。……截止2006年3月底,全國開展合作醫療試點縣(市、區)達到1369個,占縣總數的47.8%,參合人數達到3.74億,占全國農業人口的42.3%。按照國務院部署,2007年將試點縣(市、區)覆蓋面擴大到60%左右,爭取在2008年基本推行,確保2010年實現基本覆蓋農村居民的總目標。
  ……從2006年起,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除市區以外的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由每人每年補助10元提高到20元,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增加10元。農民個人繳費標準暫不提高。
  ……各試點縣(市、區)正在加強經辦機構建設和管理,落實人員編製和工作經費。……
  2006年9月12日,據人民日報報道:日前,衛生部、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國傢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佈了《農村衛生服務體係建設與發展規劃》。根據規劃,"十一五"期間,國傢將投入200多億元,對部分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房屋和設備進行改造。到2010年,將建設和改造約2.2萬所鄉鎮衛生院、1300所縣醫院、400所縣中醫(民族醫)醫院以及950所左右的縣婦幼保健機構。我國農村衛生事業發展進入全面提速階段。
  目前,全國85%的鄉鎮衛生院上劃到縣管理。全國基本實現一個鄉鎮至少有一所政府舉辦的公益性衛生院。在中央財政支持下,我國力爭在3至5年內將農村基層衛生人員輪訓一遍。
  2007年8月13日,大悟縣衛生局張局長打來長途電話,他喜滋滋地告訴我一個好消息:在省衛生廳朱忠華廳長的直接關心下,黃站鎮蘇區醫院盼望已久的救護車和係列檢查治療儀器已經配備到位,武漢同濟醫院將黃站鎮蘇區醫院作為對口幫扶醫院等等,為老區人民看病就醫努力創造着條件。這是落實《規劃》邁出的實質性步伐。
  我心情振奮,滿懷信心,衷心祝願《規劃》穩步推進,期待全國廣大農民醫療保障的美好前景如期到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自序第2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1)
第3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2)第4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3)
第5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4)第6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5)
第7節:第一章 初擔重任(6)第8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
第9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2)第10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3)
第11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4)第12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5)
第13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6)第14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7)
第15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8)第16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9)
第17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0)第18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1)
第19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2)第20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3)
第21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4)第22節:第二章 探尋國企脫睏之路(15)
第23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1)第24節:第三章 促進老工業基地社會保障體係的完善(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