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名家点评《金瓶梅》风月往事   》 《续〈金瓶梅〉》(5)      傅光明 Fu Guangming

  大家想想这个“一阵腥臊”指什么?指清兵;“大明”,意指大明王朝。后来我找到了丁耀亢的一个剧本,里头有个短剧《化人游》,才知道故事是从这儿来的。老百姓口耳相传这个剧本,没记全,讲来讲去就变成一个走了形的小故事了。
  《续金瓶梅》有两条线,接着《金瓶梅》的第一百回开始写,一条线索是吴月娘及西门庆的儿子孝哥,两个比较好的仆人玳安和小玉,玳安和小玉结婚了,对孝哥非常好。虽然说的是在宋金时期的事情,但实际上却都是丁耀亢在明清易代之际的亲身经历。
  另一条线是写西门庆等人,说他们在阴间受尽种种拷掠,见识了很多事情,比如见到宋代的大奸臣蔡京、童贯如何在地狱中受到惩罚,这就是因果报应的东西。像潘金莲、庞春梅在阴间受的苦还抵消不了罪孽,再转生为人还要受到种种磨难。转生的整个大背景就是金人和宋人的战争时代。这是吴月娘一条线上的内容,完全是丁耀亢在明末清初亲身的经历。碰上瘟疫天灾也还好一些,千万别赶上战争,不管是富还是穷,不管是美还是丑,战争中统统命如草芥。
  《续金瓶梅》的这一段内容描写是惨不忍睹的,但了解了丁耀亢的生活经历,看了他的杂文集《出劫纪略》记载的内容,就知道这是把自己的经历搬过来了。
  两条线索交叉着写,场面很大,所以《续金瓶梅》的情节是很混乱的。从情节的发展、结构的搭配,从作者在前面加入大量说教类的东西这两方面来看,《续金瓶梅》也是个典范之作。典范在哪儿呢?是小说不能这样写的典范,是失败的典范。作为文学作品,它让人看不下去,每一回开头大量阐释注解《太上感应篇》,里边写着写着,作者抓住一个事就大谈特谈哲理性的东西和人生感慨。这已经不是小说了。过去的说书人为了吸引听书的,也不会这样说书。
  这样写书是个失败。但丁耀亢毕竟对社会人生了解得很深刻,书里有些地方的描写、有些人物的塑造还是很精彩的。李师师是个名妓,在书里是个很可恶,但也很鲜活的人。他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描写得确实非常到位,但一个很不好的现象是,他把自我的成分弄得太浓了。这在小说来说,是不允许的。小说不像诗,可以把自己带入,抒发感情。小说是要用形象来说话,要通过里边人物的活动言行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是用形象说话,而不是用理论性的东西来说应该如何如何。咱们中国大量小说的失败都在这里。
  第二个失败,在于一种理想,这个理想说的难听一点是妄想狂的东西。明末清初出现的大量才子佳人小说,之所以失败,为大家不喜欢,原因就在于它们不是纯粹的文学作品,而是理想的宣泄,而这种理想表达得又不好。实际上,才子佳人小说就是当时失意文人的狂想,一个才子在社会上被人瞧不起,却自认为很有才,然后写破诗到处给人看。作者通过小说表达自己的理想,甚至是白日梦。丁耀亢书中的理想在哪儿呢?在宋金战争中作恶多端的坏人能够受到惩处,狗咬狗让坏人得到报应。再一个,通过阴间地狱让坏人得到报应,像岳飞等人在地狱当了官很光彩,童贯等大奸臣是受尽苦头。这种理想化的东西掺杂在书里。他为了做幌子,《太上感应篇》的内容在每回里都有。
  《续金瓶梅》出版以后,很快就遭到禁毁。顺治十八年出的,康熙四年就被禁被烧。有些人看出了《续金瓶梅》的被禁毁不是因为色情描写,而是因为反清情绪。
  《续金瓶梅》被焚毁以后,马上又有书商给它改名叫《隔帘花影》,把里边反清的内容删除了,把主人公改名,又出版了。打的旗号还是吴梅村改的,实际是书商为了牟利盗版的。到民国年间,恰好反清排满成了时代主流,于是又有人把《续金瓶梅》改名叫《金屋梦》,删掉了大量的说教内容,把反清的内容又还原了。这是时代的需要,现在一般出版社出版的《续金瓶梅》,用的就是《金屋梦》的本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金瓶梅》的作者之谜(2)《金瓶梅》的作者之谜(3)
《金瓶梅》的作者之谜(4)《金瓶梅》的作者之谜(5)《金瓶梅》的作者之谜(6)
《金瓶梅》的作者之谜(7)《金瓶梅》的作者之谜(8)《金瓶梅》的作者之谜(9)
《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0)《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1)《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2)
《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3)《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4)《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5)
《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1)《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2)《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3)
《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4)《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5)《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6)
《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7)《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8)《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9)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