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 》
周瑜定計破曹操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卻說次日清晨,吳侯孫權升堂,左邊文官張昭、顧雍、張紘、步騭、諸葛瑾、虞翻、龐統、陳武、丁奉等三十餘人;右邊武官程普、黃蓋、韓當、周泰、蔣欽、潘璋、呂蒙、陸遜等三十餘人,衣冠濟濟,劍佩鏘鏘,侍立兩邊。孫權教請周公瑾議事。少時,魯肅入報:“周都督到了。”周瑜入見禮畢,權曰:“都督治水軍勞神。”瑜曰:“主公掌政事不易。”請瑜坐了。瑜曰:“近聞曹操引兵已屯漢上,馳書至此,主公議論若何?”權便取檄文與周瑜。瑜看了,笑而復怒曰:“老賊以為我江東無人,敢如此之相侮耶!”權曰:“若何?”瑜曰:“主公曾與文武商議否?”權曰:“纍議此事,內有勸吾要降者,亦有使吾要戰者。理會未定,故請公瑾一語决之。”瑜曰:“誰請主公降?”權曰:“張子布等皆主其事。”瑜問昭曰:“先生降者,願聞其意。”昭答曰:“曹操豺虎也,挾天子而徵四方,動以朝廷為名,近得荊州,威勢甚大。吾以江東拒曹者,長江也。今操艨艟鬥艦,何止數千,水陸並進,安可當之?愚謂大計不如且降,當圖後計。”瑜曰:“此迂懦之論也!且江東自破虜將軍開國以來,今歷三世,安可一旦而廢之?”權曰:“若此,計將安出?”瑜答曰:“操托名漢相,實為漢賊。將軍以神武雄纔,兼仗父兄餘業,據江東之地,方數千餘裏,兵精糧足,英雄雲集,當橫行天下,為國傢除殘去穢。況曹操自送死耳,豈可降之耶?請主公籌之。今北土未平,馬超、韓遂為操之後患,一也。操捨鞍馬,仗舟船,與吳越爭衡,二也。又遇隆鼕盛寒,馬無料草,三也。驅中國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也。此數者,皆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擒操,宜在今日。瑜請得精兵數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權忽然曰:“老賊欲廢漢而自立久矣,先圖二袁、劉表、呂布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今與老賊,誓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瑜曰:“某與將軍决一血戰,萬死不辭,衹恐將軍狐疑不定。”權拔佩劍砍前面奏案一角,曰:“如諸將官吏再言降操者,與此案同!”言罷,便將此劍授付周瑜,就封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如不聽號令者,以此劍誅之。瑜受了劍,對衆言曰:“吾奉君侯將令,今率衆破曹,仰來日皆於江畔行營聽調。如遲違者,依七禁令五十四斬施行。”言訖,辭了孫權便起。衆文武各各無言而散。
周瑜回到下處,便請孔明論事。孔明已至,瑜曰:“今日府下公議已定,願求破曹良策。”孔明曰:“討虜尚未心穩,不可以决策也。”瑜曰:“何謂心不穩?”孔明曰:“心不穩,怯曹兵多,懷寡不敵衆之意。將軍能以軍數開解,使討虜瞭然無疑,而大事可成矣。”瑜曰:“先生之論善。”瑜即往見孫權。權曰:“公瑾夜至,必有事焉。”瑜曰:“來日調撥軍馬,主公心有疑否?”權曰:“但憂曹操兵多,寡不能敵衆。餘有何疑?”瑜笑曰:“瑜特為此,徑來開解主公耳。主公因見曹書,言水陸八十餘萬,而各恐懼,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義,甚無畏也。今以實較之,彼將中國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以久疲;所得袁衆亦及七八萬耳,尚懷狐疑。夫以疲病之卒,禦狐疑之衆,數雖多,甚不足畏也。瑜得五萬兵,足以製之,願主公勿慮焉。”權撫周瑜臂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意也。子布無謀,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於所望。獨卿及子敬與孤同耳,天以卿二人贊孤也。已選三萬人,船筏戰具俱辦。卿與子敬、程普便在前發,孤當續發人衆,多載資糧,為卿後援。卿前軍稍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親與操賊共决勝負。事已定論,卿宜嚮前,勿狐疑耳。”周瑜謝而退。
瑜猛省,言曰:“孔明早已料吳侯之心,又高吾一頭也。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遂令人請魯肅連夜入帳,言欲殺孔明之事。肅曰:“不可。今操賊未破,先殺客人,誠乃萬人之恥笑耳,非大丈夫之所為也!”瑜曰:“此人助劉備,必為江左之患也。”肅曰:“諸葛瑾乃是他親兄,可令招此人同事孫討虜,豈不壯哉?”瑜曰:“其言極善。”
至次日平明,瑜赴行營,升中軍帳高坐,左右立刀斧手,聚集文武諸將聽令。程普年長,舊為兄,周瑜年幼,爵居其上,是日推病,令長子程咨代替。瑜傳令曰:“王法無親,諸君各守乃職。方今曹操弄權,甚於董卓:囚天子在許昌,屯暴兵於漢上。吾今奉命,吊民伐罪。但以大軍到處,不得一概動擾。賞勞罰罪,並無親疏。差韓當、黃蓋為前部先鋒,兼管本部大小戰船五百衹,目下便行,前到三江口下定水寨,別聽將命;蔣欽、周泰為第二隊;凌統、潘璋第三隊;太史慈、呂蒙第四隊;陸遜、董襲第五隊;呂範、朱治為四方巡警使,六郡催督官軍,水陸並進而行,剋期取齊。”號令已畢,諸將各自本處收拾船衹軍器起行。程咨回見父程普,說周瑜調兵動止有法。普大驚曰:“吾素欺周郎懦弱,不足為將;今日論大事如此,真將材也!吾如何不服!”遂親往行營謝罪。
瑜請諸葛瑾至。坐定,瑜曰:“令弟諸葛孔明有王佐之才,如何屈身而事劉備?今幸至江左,欲煩先生不惜齒牙餘論,使令弟棄劉備而事討虜將軍,汝弟兄朝暮又得相見,豈不美哉?吾待回報。子瑜先生不可棄卻也!”瑾曰:“瑾自到江左,無尺寸之功,蒙討虜將軍重用。既都督有奉公之心,敢不聽命。”即時離營上馬,逕到驛庭。人報知孔明。孔明出,接入驛捨,哭拜,各訴疏遠之情。瑾泣而言曰:“弟知伯夷、叔齊之情乎?”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孤竹,國名,殷、湯所封。父墨胎氏,名初,字子朝。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齊名智,字公達。伯夷、叔齊乃謚號也。孔明暗思:“此必是周瑜教來說我也。”遂答曰:“夷、齊,古之聖賢也。”瑾曰:“二人讓位,皆逃在一處,後諫武王不從,隱居首陽山下,不食周粟,遂餓而死,亦在一處。活時一處,死時一處,我思與爾同胞共乳,各事其主,不能早晚相隨,視夷、齊之為人,豈不羞赧乎?”孔明曰:“兄所言者,義也。義與忠、孝,三者何重?”瑾曰:“人以忠、孝為本,義不可缺也。”孔明曰:“弟教兄全忠全孝,若何?”瑾曰:“何為也?”孔明曰:“弟與兄,皆漢朝人也。今劉皇叔乃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兄能棄東吳而事劉皇叔,此全忠也。想父母墳塋皆在北方,兄若歸江北,早晚得拜掃祭祀,此全孝也。以此忠、孝為重,與弟同扶孤弱之主,此全義也。兄戀江左而不以忠、孝為重,徒欲使弟以全其義,不敢聽從也。望兄察之。”瑾思曰:“我來說他,倒被他說了我也。”因此不能回答,辭孔明而起,回報周瑜。瑜曰:“若何?”瑾曰:“吾受孫討虜厚恩,安敢忘之耶?”盡將此言告之。瑜曰:“既公忠心事主,不必再有多疑,吾自有伏孔明之計。”瑾辭歸。畢竟周瑜用何計能伏孔明,且聽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話說三國 |
|
|
前言 | 序 | 引 | 三國志宗僚 | 捲之一: 祭天地桃園結義 | 劉玄德斬寇立功 | 安喜張飛鞭督郵 | 何進謀殺十常侍 | 董卓議立陳留王 | 呂布刺殺丁建陽 | 廢漢君董卓弄權 | 曹孟德謀殺董卓 | 曹操起兵伐董卓 | 虎牢關三戰呂布 | 捲之二: 董卓火燒長樂宮 | 袁紹孫堅奪玉璽 | 趙子竜磐河大戰 | 孫堅跨江戰劉表 | 司徒王允說貂蟬 | 鳳儀亭布戲貂蟬 | 王允授計誅董卓 | 李傕郭汜寇長安 | 李傕郭汜殺樊稠 | 曹操興兵報父仇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