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类 》 讀史方輿紀要 》
捲七十六
顧祖禹 Gu Zuyu
◎湖廣二
◇武昌府東至江西九江府五百四十裏,東南至江西南昌府一千裏,西南至嶽州府五百六十裏,西至漢陽府隔江七裏,東北至黃州府一百八十裏,東北至黃州府蘄州四百九十裏。自府治至江南江寧府一千七百十五裏,至京師五千一百七十裏。
《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時屬楚,謂之夏。秦屬南郡。漢置江夏郡《漢志》:郡治西陵。應劭曰:沔水,自江別至南郡華容為夏水,過郡入江,故曰江夏。後漢因之建安中,黃祖始治沙羨。吳分江夏更置武昌郡治武昌縣,以為行都。晉以武昌隸江州,江夏隸荊州晉江夏郡移治安陸縣。宋又分武昌更置江夏郡治汝南,即故沙羨也,兼置郢州。齊因之。梁分置北新州尋又分北新置土、富、徊、泉、濠五州,而江夏郡如故。隋平陳,郡廢,改置鄂州。煬帝初,改為江夏郡。唐武德四年,復置鄂州。天寶初,改江夏郡。乾元初,仍為鄂州元和初,置鄂嶽觀察使治此。寶歷初,又為武昌軍節度,後改廢不一。詳州域形勢。五代唐遙改武清軍。南唐因之《志》雲:南唐亦置武昌軍於此。《宋志》曰:宋初仍名武清軍。至道二年,始改鄂州。是南唐亦曰武清也。宋仍曰鄂州亦曰江夏郡、武昌軍。元至元中,置鄂州路。大德五年,曰武昌路。明初,改為武昌府,領州一、縣九。今因之。。
府扼束江、漢,襟帶吳、楚。春秋時,吳、楚相攻,即有事於夏。李吉甫曰:鄂州,春秋之夏也。又謂之夏州。楚考烈王元年,秦取夏州,楚之故地,幾盡入於秦矣。後漢末,始謂之夏口。蓋其地通接荊、峴,江、漢合流,自古以來,為兵衝要地。劉表使黃祖守此,孫策破之,霸功始立。孫權因之,築城夏口,建都武昌,屹為重鎮。及晉人南下,使王戎襲武昌,鬍奮襲夏口。豈非以地居形勝歟?自東晉以後,談形勢者,未嘗不以夏口、武昌為要會武昌,今武昌縣。鹹康八年,庾翼都督江荊諸州,欲自武昌移鎮樂鄉見鬆滋縣。王述曰:武昌實江東鎮戍之中,非但禦上流而已。緩急赴告,駿奔不難。若移樂鄉,遠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方嶽重將,固當居要害之地,為內外形勢,使窺窬之心,不知所嚮。乃止。宋末,劉懷珍言於蕭道成曰:夏口,兵衝要地。及齊之季,張弘策謂蕭懿曰:郢州控扼荊、湘,西註漢沔。是也詳見前重險夏口。蓋六朝之際,上流有事,夏口為必爭之所。陳末,隋秦王俊以三十總管,水陸十餘萬之師屯漢口。陳將周羅與豫州刺史荀法尚守江夏,相持逾月,卒不得進也。唐之中葉,以淮、汝多虞,荊江隔遠,因立軍府於此,為控禦之備。自是鄂渚為雄鎮。南宋初,呂氏曰:武昌,江湖之衝也。西捍郢宋之郢州,今安陸府,南拒嶽,西南據江陵,東南蔽九江,表裏捍蔽,最為強固。又薛氏曰:武昌之地,襟帶江、沔,依阻湖山。左控廬、淝,右連襄、漢,南北二塗,有如繩直。鬍人南牧,嘗出此以襲豫章,境壤易越也。張瀎曰:鄂州城東通武昌樊口。昔孫權欲都武昌以拒魏者,蓋以渡江而西,接連川、陝,中原聲援,絡繹可通耳。淳中,史卿言:鄂渚形勢之地,西可以援蜀,東可以援淮,北可以鎮荊湖。鹹淳中,汪立信議增置重兵於此,為上流之衛。既而蒙古破宋陽邏堡,遂渡江,議所嚮,或欲先取蘄、黃。阿術曰:若趣下流,退無所據,上取鄂、漢,可以萬全。伯顔從之。既又以鄂城襟山帶江,江南要區,亟議城之。明初剋平偽漢,既下武昌,荊湖南北,無敢旅拒者。地利顧不重歟?
江夏縣附郭。在府治西。漢沙羨縣,屬江夏郡。羨,音夷。孫吳初,為郡治,後屬武昌郡,尋省。晉太康初,復置,仍屬武昌郡。太元二年,省入沙陽縣,尋改置汝南縣。劉宋以汝南為江夏郡治。梁、陳因之。隋改置江夏縣,鄂州治焉。大業初,又為江夏郡治。自是州郡皆治此。今編戶六十三裏。
○沙羨城在府治西南。漢縣也。晉末,廢入汝南縣。《晉志》:沙羨有夏口。今夏口城,在城之西、黃鵠山之東北,對岸則入沔津,即沙羨舊地矣。後漢建安四年,孫策擊黃祖,軍至沙羨,大破祖兵。十四年,孫權築夏口城,以程普領江夏太守,治沙羨晉太元八年,桓衝表其兄子石民領襄城太守,戍夏口。劉宋孝建初,立郢州治此,因曰郢城。升明元年,瀋攸之舉兵江陵,至夏口,以郢城弱小,不足攻。其黨宗儼之勸攻之,臧寅謂郢城兵雖少而地險,攻守勢異,非旬日可拔。若不時舉,挫銳損威。今順流長驅,計日可捷。既傾根本,郢城豈能自固?攸之將從其計。會柳世隆守郢城,多方挑戰。攸之改計攻城,不能剋,至於喪敗。姚思廉曰:郢城北門曰倉門,帶江阻險,隋鄂州亦治此。又置江夏縣於郭內,今郡城,相傳即孫吳故址,本在黃鶴山上,唐寶歷初,牛僧孺帥武昌,始改築之。宋皇中,亦嘗修築。洪武四年,命江夏侯周德興增修。嘉靖十四年,又復修治,環城為濠,西即大江也。有門九:東二門,曰大東、小東;西二門,曰竹、平湖;南三門:曰漢陽、保安、新南;北二門:曰望澤、早埠。嘉靖中,更大東曰賓陽,小東曰忠孝,竹曰文昌,新南曰中和,望澤曰望山,早埠曰武勝。城周二十裏有奇。
曹公城府東北二裏。梁武起義兵,遣曹景宗築麯水城,又使王世興頓故麯水城以攻郢城。鬍氏曰:麯水故城,蓋宋齊時郢府官僚祓禊之地。○萬人敵城,在黃鵠山上,宋建炎間,草寇犯城,郡守命萬人登其上,以強弩射卻之,因名。又子城,在府治東南,上有焦度樓。宋末,瀋攸之舉兵,至夏口,度據城拒卻之,故以名樓。
汝南城在府西南六十裏之塗口。瀋約曰:晉末,汝南郡流民流寓夏口,因立為縣,非實土也。沙羨縣廢,遂為汝南實土。《志》雲:汝南,晉鹹和中置。《荊湘記》:金水北岸有汝南舊城,是矣。蕭梁末,西魏置戍守於此。邵陵王綸為侯景將任約所敗,欲西入定州,不果。行至汝南,西魏所署汝南城主李素,綸故吏也,開門納之。既而綸將自汝南圖安陸,魏遣楊忠馳救安陸,襲陷汝南,殺綸。隋初,縣廢。定州,見麻城縣蒙籠城。
○黃鵠山一名黃鶴山,在城西南,峭峙江口,與大別對。祝穆曰:黃鶴山,在江夏縣東九裏。近縣西北二裏,有黃鶴磯。《水經註》:黃鶴山東北對夏口城,黃鵠磯直鸚鵡州之下尾,今山起城東而達於西南隅,山形蜿蜒,俗名蛇山。山陰有費洞。任曰:荀環,字叔瑋,升仙於此。非費文也。昔因山為城,即今萬人敵城及子城矣。《志》曰:黃鶴山蛇行而西,吸於江,其首隆然,黃鶴樓枕焉。其下即黃鵠磯也。又高冠山,在城東南。明初,太祖圍武昌,城東有高冠山,俯瞰城中,偽漢兵屯戍於此。傅友德一鼓拔之,武昌遂下。《郡志》今縣治東南五裏有高觀山,或曰即黃鶴山之東垂也。又鳳凰山,在郡治北二裏。吳黃竜初,有鳳凰見此,因名。城南五裏有梅亭山,太祖徵楚,嘗駐節其上。
洪山府東十五裏,舊名東山,岩壑秀異。唐大觀中,改今名。有洪山寺。明初,偽漢將張必先引兵援武昌,至洪山。上遣常遇春乘其未集,擊擒之。又夜泊山,在城南三十裏。明初,太祖圍武昌,其黨張必先以潭嶽兵來援。至夜婆山,常遇春擊敗之,即夜泊山也。又南二十裏為九峰山,有九峰並峙。
梁城山在城東北十六裏。《志》雲:梁武帝嘗築城屯軍於此。又烽火山,在府東北四十裏。蕭梁末,北齊清河王嶽進軍臨江,來逼江夏。梁將侯拒之,屯兵於此。烽火相應,因名。《志》雲:上有烽火城。
冶唐山府東南三十裏。相傳晉、宋時因山置冶處。又東南十裏為八分山,有水分流如八字。旁有八分湖、八分院。《建康錄》雲:武昌有山無林,政可圖始,不可圖終,山分八字,數不及九。謂此山也。○大觀山,在府東南五十裏。有千岩萬壑之勝,其土石赤色如金,亦名金華山。又江夏山,在府城東南六十裏。山巒重疊,本名峽山。唐天寶間,改今名。
赤壁山城東南九十裏。一作赤圻,亦曰赤磯。俗以為周瑜破曹操處,誤也。詳見嘉魚縣。又驚磯山,在城東南九十二裏。其西南俯臨大江,下有石磯,波濤迅激,商旅驚駭,因名。○金城山,在城東南二百裏。吳將陸煥嘗屯兵於此。《南遷錄》所云金城險固者也。
青山磯府東北二十五裏,濱大江。又東三十裏江北岸,即黃州之陽邏鎮矣。宋端平中,黃陂縣僑理於此。鹹淳十年,蒙古將阿術犯鄂州,由青山磯渡江。今有青山巡司。《志》雲:青山對岸為五通口,水道通黃陂、孝感縣。
○大江在府城西。其上流自嶽州府臨湘縣流入嘉魚縣西境,東北流歷大、小二軍山,至城西而與沔水會,又北折而東,經武昌縣北而入興國州界。《志》雲:大江經江夏縣城西,一名夏口浦。齊永元二年,蕭衍等舉兵荊雍,東昏侯使薛元嗣等將兵運糧百四十船,送郢州刺史張衝,使拒西師。元嗣等疑衝不進,屯夏口浦,聞西師將至,乃相率入郢城。梁大寶二年,侯景與湘東王繹將徐文盛相持於西陽。時繹子方諸鎮江夏,以文盛軍在近,不設備。景聞江夏空虛,遣其將宋子仙等帥精騎由江內趣郢州,陷之。景遂因便風中江舉帆,越文盛等軍入江夏。文盛等皆潰走。鬍氏曰:西陽至江夏百五十餘裏,景蓋遣兵由蘆州上流渡江來襲也。《郡志》:大江經縣境,凡二百九十裏而入武昌縣界,又二百餘裏而入興國州界。西陽,見黃州府。餘詳大川及川瀆異同。
塗水府南九十裏。一名金水。西北流入於大江,亦曰塗口,亦名金口。張舜民曰:金口在鄂州西南六十裏。今有金口鎮巡司,兼設水驛於此。又南九十裏至嘉魚縣之洲鎮,江行者必經之地也。
明月湖府治南二裏。湖心有郭公堤。宋都統郭果築此以防泛溢。又南湖,在城南望山門外,舊名赤欄湖,通大江。又南十餘裏有湯孫湖,亦流入大江。又俞傢湖,在縣東北五裏,南抵縣東南四十裏之郭鄭湖,西通大江。○魯湖,在府西南八十裏。南接釜頭湖,西抵金口。《郡志》:釜頭湖,在縣南百二十裏。又府東六十裏有梁子湖,亦曰東湖。湖東北距武昌縣百二十裏,為分界處,周百十裏,春深鼕涸,東西相距止二裏許雲。《志》雲:府境諸湖皆掌於河泊所,府東四十裏有殷傢浦河泊所,西北三裏為長江罾綱局河泊所,與釜頭諸湖皆有河泊所。
鸚鵡洲在城南,跨城西大江中,尾直黃鵠磯,即黃祖害禰衡之地。梁大寶初,湘東王繹使王僧辨帥舟師襲邵陵王綸於江夏。僧辨引軍至鸚鵡洲,是也。其與洲相對者,曰新淤洲。洪武中所壅積,因名。○金沙洲,在城西南江濱,舊恃此以障大江之衝嚙。今洲移江溢,堤防切焉。《志》雲:城西南平湖門內有長堤,長堤外有萬金堤。宋政和、紹興間所築也。至今賴之。
黃金浦在鸚鵡洲下,本名黃軍浦,以吳將黃蓋屯軍於此而名。劉宋升明初,瀋攸之舉兵江陵,討蕭道成,引軍至夏口,泊黃金浦,將東下,柳世隆時守郢城,遣兵於西渚挑戰。西渚,即鸚鵡洲西渚也。亦曰南堂西渚。蓋時建射堂於渚上。齊永元末,蕭衍攻郢州,遣荊州將鄧元起自夏口進據南堂西渚。鬍氏曰:渚在射堂之南,江渚之東。是也。又船官浦,在黃鵠磯西,自昔為泊舟之所,有船官司之,因名。《括地志》:船官浦東對黃鵠山,是也。又有南浦,在城南三裏,其水出東南五十二裏之景首山,西入大江。《楚辭》:送美人兮南浦。今鼕涸夏盈,商賈聚泊,一名新開港。
白楊浦在府北。《志》雲:在府治北十裏,有白楊壘。齊永元末,梁武攻郢城,遣唐修屯兵於此。梁大寶二年,王僧辨攻侯景將宋子仙於郢城,賊睏,且戰且走,至白楊浦,擒之,即此。或以為即今府南八十裏之白楊渡,非也。○管傢套,在城南五裏。弘治中,郡守陳晦修鑿使水繞城南,商旅得避風濤之險。正德間,賊劉六等犯武昌,聚泊於此。今亦名陳公套。
○九裏頓在城南。齊永元三年,蕭衍舉兵襄陽,至竟陵,前軍王茂等至漢口,郢州兵拒守。衍議自圍魯山以通沔漢,使王茂、曹景宗帥衆濟江,與荊州蕭穎胄所遣軍合,以逼郢城。茂等遂濟江,軍於九裏頓。鬍氏曰:其地去郢城九裏,因名。○西園,舊在鄂城西。又有東園,在城東四裏東湖上。梁湘東王繹使王僧辨襲邵陵王綸於郢州,綸集麾下於西園,自倉門登舟,北出以避之。倉門,郢城北門也。塗口市府南六十裏。即汝南故縣治也。隋開皇中,自塗口移治於焦度樓下,改置江夏縣。市西南為金口鎮,有巡司及金口驛。又金口河泊所及金口稅課局、金口礚念茶引所,並置於此。
滸黃洲鎮府北三十裏。為江渚登涉之所,郡北面之要隘也。亦曰白滸鎮,有巡司戍守。又府南五裏有鮎魚口鎮巡司。○將臺驛,在府東八裏。又府東南六十裏為東湖馬驛。又六十裏為山陂馬驛,路出鹹寧縣,陸走湖南之通道也。《志》雲:府城西平湖門外為夏口水驛。又南六十裏即金口驛。
武昌縣府東北百八十裏。東南至大冶縣七十裏,西北渡江至黃州府十裏。春秋時楚封鄂王於此。秦為鄂縣,屬南郡。漢屬江夏郡。武帝封長公主於鄂邑,是也。後漢仍屬江夏郡。三國吳改武昌縣,置武昌郡治焉。晉太康初,別立鄂縣,並隸武昌郡。劉宋以後因之。隋廢郡,又省鄂縣入武昌。唐亦為武昌縣,屬鄂州。宋仍舊。南渡後,升為武昌軍。後又更名壽昌軍。元改武昌縣。今縣未有城,編戶三十九裏。
○鄂城縣西南二裏。本楚邑。《史記》:熊渠當周夷王時,興兵伐庸、揚粵,至於鄂,又封中子紅為鄂王。孔氏以為南陽之鄂,誤矣。時楚兵未能逾漢而北也。秦置鄂縣。漢因之。吳曰武昌。《晉志》以武昌為故東鄂,又分置鄂縣,蓋治此。隋復合於武昌。按:孫權於黃初元年,自公安徙鄂,改曰武昌,徙鄂縣於袁山東。又以其年立江夏郡,分建業之民千傢以益之。明年,城武昌,又於武昌築臨釣臺。至黃竜元年,權還建業,以陸遜輔太子鎮焉。孫皓甘露元年,徙都此。丞相陸凱言:武昌土地,危險脊角,非王者之都。後皓還東,留滕牧守之。晉惠帝元康初,始置江州,傅宗為刺史,治武昌。東晉初,王敦領荊州,移鎮武昌。後謝尚、庾亮、庾翼、陶侃、溫嶠、桓溫並鎮此。武昌,蓋江表之重地矣。○吳王城,在縣治東一裏。本灌嬰所築,或云孫吳故宮城遺址也。中有安樂宮,宮中有太極殿,宮前有禦溝,流為牧馬港,即吳王飲馬處。《志》曰:縣有五門,各以所嚮為名,惟西角一門,謂之臨津,北臨大江。晉陶侃領江州刺史,鎮武昌,種柳於此。又東門有夷市,亦侃所設也。《土俗編》雲:晉西陽有豫州五水蠻,侃鎮武昌,作夷市於吳城東,以為交易之所,大獲其利。
黃石城在縣東二十裏,仙堂山下,相傳後漢末劉勳所築。《江表傳》:劉勳走入樊口,聞皖已沒,及西塞,將兵救皖,為孫權所破,遂奔曹公,即此處也。《城邑考》雲:縣西五十裏有梅城,居平川中,相傳吳黃武中所築。又西二十裏有仵城,今皆廢。○城塘廢城,在縣西七十裏神人山下,白鹿磯上,隋末縣令義大暄所置。縣西有水塘,因名。
○樊山在縣西三裏。一名西山,一名樊岡,下為樊口。舊名袁山。《水經註》吳孫權徙鄂於袁山東,是也。又名來山。吳孫皓都武昌,出登來山是也。又名壽昌山,産銀、銅、鐵及紫石英,下有寒溪,中有竜石,山北背大江,江上有釣臺,即孫權與群臣會飲處。又有萬鬆嶺,山南有九麯嶺,九麯嶺下為吳造峴,亦曰吳王峴。昔孫權於樊口,被風破船,鑿樊嶺而歸。山蓋緣江為險。吳、晉間有樊山戍,唐設樊山府,南唐亦置樊山寨,蓋皆以山名。又郎亭山,在樊山南,山周十裏,與樊山相接而中斷,其間謂之退𠔌。唐乾寧四年,汴將朱友恭鑿山開道,射以強弩,遂拔武昌,是也。又有避暑宮,在樊山寒溪上,相傳孫吳所置。○虎頭山,在縣東三裏,舊名鳳穴山,吳黃竜初,有鳳凰集此。又東二裏曰石門山,有兩石,對峙如門。
神人山在縣西七十五裏,濱江。下有白鹿磯,與黃州新生磯相對。宋開慶初,忽必烈南侵,自黃州楊邏洑橫橋梁,貫鐵鎖,至白鹿磯,進薄鄂州,圍城數月,然後解去。既而兀良合臺從湖南引還,作浮橋於新生磯以濟師。賈似道使夏貴以舟師攻其浮橋,至白鹿磯,僅殺其餘卒百餘人。
靈溪山縣南百二十裏。周五十裏,中有寺觀,皆以靈溪而名。又府南百三十裏有三角山,山有數峰,皆奇秀。○虯山,在縣南百五十裏。山陰有竜穴,後人於山下築塘,名曰虯塘。又有馬磧山,在縣南百八十裏,周五十裏。又武昌山,在縣南百九十裏,極險峻,孫權都鄂,易名武昌,故以名山。其相近者曰清溪山,周四十裏,涌溪出焉。
西塞山縣東百三十裏。《志》雲:在大冶縣東北九十裏。蓋地介兩縣間,狀如關塞。《圖經》雲:山高百六十丈,周三十七裏,吳、楚分界處也。既險且峻,橫枕江,危峰對岸,長江東註,高浪飛翻。袁宏《東徵賦》沿西塞之峻,是也。《風俗記》:山延連江側,東望偏高,故名。後漢建安四年,孫策擊破黃祖子射處也。劉宋升明二年,柳世隆守郢城,拒瀋攸之,蕭賾自湓城遣軍至桓敬等八軍,據西塞山,為世隆聲援。近山有流沂城,後漢建安四年,孫策擊敗廬江太守劉勳於彭澤,勳走保流沂,求救於黃祖,即此。《寰宇記》:西塞山,六朝時嘗設西陵縣,隋初,省入武昌。
安樂磯縣東三十裏。《江表傳》:孫權遣其子登出兵,次於安樂,以全琮諫而止。又黃子磯在縣西三江口,相傳黃巢嘗結寨於此濱江險要處也。又南岡,在縣東之南湖上。晉太寧二年,王敦收郭璞,斬之於南岡,即此。
○大江在縣北。自江夏縣流入境,與黃州府分江為界。《志》雲:江入縣境,播為三江,過中洲,至雙柳夾。又自崢嶸洲過磧磯,至大洲,為三江口。又徑陽邏赤壁而至樊口。又過縣北,至白田洲、楊葉洲,過蘭溪,至西塞山側之散花灘。又東即興國州界矣。
樊港在樊山西南麓。寒溪之水,註為樊溪,亦曰袁溪,北註大江,謂之樊口。《志》雲:在縣西北五裏。建安十三年,劉備敗於當陽,用魯肅計,自夏口進屯鄂縣之樊口,是也。口北有灣,孫權嘗破舟於此,名敗舶灣,亦曰敗舶磯。唐乾寧四年,汴將朱友恭攻淮南將翟章於黃州,章南保武昌寨,友恭為浮梁於樊港,攻拔之。蓋跨江為浮梁,抵樊口以拔武昌也。宋景炎二年,張德興等舉義兵,復黃州壽昌軍,元將鄭鼎引鄂兵拒之。至樊口,敗死。陸遊曰:黃州與樊口正相對。《一統志》:縣南湖澤凡九十九,同為樊口,入於江。亦曰:長港江套有河泊所。又縣西南十裏有蠃蝦港,西六裏有水門港,皆湖流通江處。
南湖縣東八裏。一名五丈湖。北流通江,夏則溢,鼕則涸。晉陶侃鎮武昌,嘗作堤障之。水常不竭,魚、蒲始繁。宋孝建初,臧質敗,亡入南湖,見殺處也。今名羊欄湖,湖口亦曰五丈口。又西窒湖,在縣東五十裏。又縣西五十裏有磧磯湖,北近大江,湖口有上磧磯,橫絶江流,亦江濱險要處。○浮石湖,在縣南百二十裏,周八十裏,中有石,常高出水面,因名。《志》雲:涌溪源出清溪山,合衆流而百出,經虯山下,匯流為浮石湖。又舟湖,在縣西九十裏。縣西北百裏又有炭門湖,西南百裏又有馬飲漿湖,又西南十五裏有鳥翎湖。俱有菱、芡、蒲、魚之利,設河泊司掌之。
崢嶸洲縣西北六十裏江中。晉元興三年,劉毅等自潯陽西上,敗桓玄於崢嶸洲。《水經註》:江水東過武口,又東右得李老浦,北對崢嶸洲。鬍氏曰:劉毅破桓玄處,在今黃州、壽昌軍之間。今洲半屬黃州,亦名得勝州。武口,見黃州府黃陂縣。○蘆州,在縣西三十裏,與黃子磯相接。一名羅洲,亦曰邏洲,又名伍洲。《輿地志》:子胥逃楚,於江上求渡,漁父歌曰:灼灼兮侵已私,與子期兮蘆之漪。既渡子胥,即覆舟而死。蘆洲、伍洲,皆以此名。梁大寶三年,湘東王繹遣徐文盛討侯景,文盛剋武昌,軍於蘆洲,即此。《水經註》:漢邾縣,故城南對蘆洲。又縣東三裏江中有節度石三,亦作接渡石。相傳子胥去楚,漁父接渡於此。邾縣,見黃州府。
楊葉洲在縣東。舊《志》雲:陳侯瑣敗周將獨孤盛於此,即白田洲。又劉即洑,在縣東江上。本曰流浪洑,俗訛為劉郎也。
○三江口鎮縣西四十裏。《志》雲:鎮左通團風,右通七磯,三江合流,延袤廣阔。明初,設巡司於此。嘉靖中革。萬歷二年,以盜賊出沒,乃設三江口營哨守,為武昌蘄黃之保障。○金牛鎮,在縣南百二十裏。其地有金牛堆,亦曰金牛岡,鎮因以名。舊置公館及巡司於此,萬歷初,移治縣西北二十裏,與三江鎮相為應援。又白湖鎮,在縣西九十裏,與江夏縣接界,濱江。《志》雲:縣東一裏有金子磯巡司,又東三十裏有赤土磯巡司,今革。
華容鎮在縣西五十裏。舊置鎮於此。唐為禪林寺。縣東南六十裏為武昌鎮,又縣有雞鳴關。《志》曰:即孫吳之東宮門。○爛泥鋪,在縣西,正德中,賊劉六等聚亂處。
釣臺在縣北門外大江中。孫權嘗駐兵於此。又縣有大小回,乃大江回麯處。在樊口者曰大回,在釣臺下者曰小回。唐元結歌曰:樊水欲東流,大江又北來。樊山當其南,此中為大回。叢石橫大江,人云是釣臺。水石相衝擊,此中為小回。是也。
嘉魚縣府東南二百八十裏。西南至嶽州府臨湘縣百八十裏。漢沙羨縣地。晉為沙陽縣地,梁又置沙州,州旋廢。隋以沙陽並入蒲圻縣,後於其地置鮎瀆鎮。唐因之。南唐改鎮為場。保大中,始升為嘉魚縣。其地有魚嶽山,取南有嘉魚之義雲。縣無城,編戶十二裏。
○沙陽城在縣北。瀋約曰:晉太康初,改沙羨曰沙陽,尋復曰沙羨,而改置沙陽縣。劉宋元嘉中,屬巴陵郡。孝建中,仍屬江夏郡。齊因之。梁置沙州治焉,州尋廢。隋廢沙陽入蒲圻。又有呂蒙城,在縣西南八十裏石頭口,孫權遣蒙徵零陵時所築。《郡縣志》雲:蒙定荊州,於此鎮守。又縣東北有嶽公城,宋嶽武穆徵楊麽於此,築城屯兵。
○魚嶽山在縣治西北二裏。一名江島山,下有揚子洲。《水經註》以為山在大江中,誤。其西北曰灌磯山,舊臨大江,水灌磯石,因名。今去江一裏。又百匹山,在縣北五裏,山勢綿延,東西二十裏,如百匹練。其下臨江,即練子口。《水經註》江水又東合練口,是也。○白麵山,在縣南十裏,山前有白麵洲。《邑志》雲:舊蒲圻縣置於此,南宋初蘄陽賊劉忠據白麵山。韓世忠自豫章移師長沙,因討平之,即此。或謂之蒲磯山,又蜀山,在縣東北二十裏。《志》雲:先主會吳拒操,曾駐蹕於此,因名。
九隴山縣南六十裏。其山有九隴四合。其西南為大崖山,與九隴相峙,懸崖峭削,古洞深。又有石頭山,在縣南八十裏,接蒲圻縣界。○陰山,在縣東南二十裏,産茶。又青林山,在縣南五十裏,林木常青,亦接蒲圻縣界。
赤壁山縣西七十裏。《元和志》:山在蒲圻縣西一百二十裏。時未置嘉魚也。其北岸相對者為烏林,即周瑜焚曹操船處。《武昌志》:操自江陵追備,至巴丘,遂至赤壁,遇周瑜兵,大敗,取華容道歸。《圖經》雲:赤壁,在嘉魚縣。蘇軾指黃州赤鼻山為赤壁,誤矣。時劉備據樊口,進兵逆操,遇於赤壁,則赤壁當在樊口之上。又赤壁初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則赤壁當在江南也。操詩曰:西望夏口,東望武昌。此地是矣。今江漢間言赤壁者有五,漢陽、漢川、黃州、嘉魚、江夏也。當以嘉魚之赤壁為據。
○大江在縣西北七裏。自嶽州府臨湘縣流入縣境,又北入江夏縣界。今城東北有通江堤,明弘治、嘉靖間築。縣北又有新堤,宋政和、乾道中築。又有成公堤,一名長堤,元皇慶初,縣令成宣築。蓋縣北自魚山驛至洲下夾口,地皆卑下,上流泛漲,輒與蒲圻、鹹寧、江夏,均罹水患,堤防至切。明天順以後,成公堤屢患决圮,不時修築雲。《志》曰:縣北有沙陽洲,故沙陽縣治也。又有竜穴洲,在沙陽洲下。劉宋景平三年,迎立文帝於江陵,黑竜躍出於此,因名。
陸水在縣西七十裏。亦名雋水。出嶽州府巴陵縣界,徑通城、崇陽、蒲圻三縣,至縣西,入於江。其入江處謂之陸口,亦謂之蒲圻口,俗名陸溪口。後漢建安十五年,孫權以魯肅為漢昌太守,屯陸口。二十年,遣呂蒙等爭長沙、零、桂三郡,權進住陸口,為諸軍節度。二十二年,魯肅卒,蒙代為漢昌太守,亦屯陸口。二十四年,陸遜代蒙屯陸口,規取荊州之地。後呂岱亦屯於此。蜀漢章武元年,先主東徵,陸遜拒之於西陵,孫權復自將屯陸口,節度諸軍,是也。《水經註》:陸水出下雋縣西三山溪,入蒲圻縣北,徑呂蒙城西。巴陵,本下雋地也。或謂之淥溪。張舜民《郴行錄》:嘉魚縣口舟行七十餘裏,至淥溪口。《南北對境圖》:自嶽州沿江東北下,過侯敬港、神林港、象湖港、新打口、石頭口,得淥溪口,蓋即陸口矣。漢昌,見嶽州府平江縣。○石頭水,即縣西南八十裏之石頭口。縣境諸湖,凡五十有八,多由此註大江。《志》雲:石頭水自嶽州臨湘縣界發源,歷蒲圻縣北,經蒓湖,註大江。今為石頭口鎮,有巡司,並設水驛於此。
太平湖縣南三十裏。《志》雲:有河泊所,置於罐仉山下。縣東八十裏又有五重湖河泊所。又緻思湖在縣東北八十裏,黃岡湖在縣西八十裏,皆有河泊所司之。又黃石潭湖,在縣東二十五裏。{艹}湖,《志》雲在縣西懷仁鄉。又蒲圻縣西北八十裏,亦有{艹}湖。○頭陀港,在縣東三十裏,與東南諸湖相灌註,亦設河泊所。
○洲鎮縣東北四十裏,有巡司。其地回覆,舟行風色不常,俗名拗洲。今洲水驛,南去縣治一百五十裏。又縣北五裏有魚山水驛。○麻屯口,在陸口東。建安十一年,孫權擊山賊麻保二屯,平之。其地蓋相近。《水經註》:江水過陸口而東,左得麻屯口,南直蒲圻洲,水北入百有餘裏,吳所屯也。《志》雲:縣東有東嶺關,濱江,曰務門關。
蒲圻縣府東南三百裏。西至嶽州府臨湘縣百七十裏,東至鹹寧縣百四十裏。漢沙羨縣地。孫吳赤烏九年,分武昌為兩部,自武昌至蒲圻為右部,始置蒲圻縣,以湖畔多蒲,故名也。晉屬長沙郡。劉宋元嘉中,改屬巴陵郡。孝建初,改屬江夏郡。梁屬上雋郡。隋屬鄂州。今縣城卑小,編戶三十裏。
○蒲圻舊城在縣北。《志》雲:在今嘉魚縣白麵山前。唐武德中,湖水溢,縣圯,徙治鳳山監,即今治也。又太平城,在縣西南八十裏。《志》雲:孫權遣魯肅徵零陵時所築。
○蒲首山在縣西三十裏。《志》曰:蒲圻之首山也。又縣南二十五裏有白石山,居衆山中,獨律,距山裏許有岩,名白石,泉出岩中,流為白石港。《志》雲:白石山北有金紫峰,峻極萬仞,為蒲邑諸峰之冠。○茗山,在縣北十五裏,産茶。又障山在縣北四十裏,形如屏障,接嘉魚縣界。
南山縣南十裏。頂方平,謂之大湖坪。其前一峰突出。南去五裏為荊泉洞,洞頗深邃,門有六泉,其最名者曰荊泉。又豐財山,在縣東二裏,形如覆釜。山後有洞,曰迓鼓洞,洞口闊三四尺,入洞口,構梯而下,平坦如沙洲,可容千餘人,蓋昔人避兵處也。又行將山,在縣東北七裏,下有行將洞,外窄內寬,相傳黃巢亂時,土人曾避兵於此。縣東北三十裏,又有洪口山,兩山對峙,中貫洪溝,即雋水所經也。○竹山,在縣西二十裏,一名西泉山,産竹,下有洞泉出其中,幽深莫測。又西十五裏有吳城山,相傳孫吳時嘗築城山下,故址尚存。
○蒲圻河在縣治南。發源江西寧州之修水,合通城縣之雋水,北流至崇陽,會桃溪水,折而東,又折而西,過荊港北,徑治南,又東北流,復折而西北,至陸口入大江。《志》雲:荊港即荊泉下流,北入鐘潭。縣境諸泉,亦多匯北,流入蒲圻河。今縣北九十裏有蒲圻長河河泊所。○新店河,在縣西四十裏。一名新溪河,發源臨湘縣界,入縣境,經新店市,入嘉魚之黃岡湖,至石頭口註大江。《志》雲:新店鎮有將軍灘,中有巨石,世傳孫權嘗磨刀其上。
蒲圻湖在縣西北七十裏。一名西良湖。源出鹹寧縣峻水嶺,流合諸溪潭水而成湖,下流由金口入江。多生蒲葦,吳因以名縣。又有盤石湖,在縣西三十裏。又西十裏為大羅湖,與竜坑、馬蹄諸湖、皂潭、黃土潭諸水,互相灌註,入於新店河。縣地卑下,西境為尤甚雲。○龜坑港,在縣西北八十裏,縣境之水,多由此通大江。
○羊樓鎮縣西南七十裏,有巡司戍守。○港口水驛,在縣西六十裏。又縣東六十裏有官塘馬驛。北一裏曰鳳山驛。
鹹寧縣府東南四百二十裏。東至興國州二百五十裏。隋為江夏縣南境。唐大歷二年,置永安鎮。楊吳曰永安場。南唐保大十三年,升為縣。宋景德四年,改今名。縣未有城,編戶十六裏。
○潛山縣南二十裏,形如展旗。又南三裏有五輪山,上有腴田,可耕種,利甚博,一名黃茅山。又銅鼓尖山,在縣南三十裏,山形壁立,昔人避兵處也。○輞山,在縣東四十裏,山形圓麯,如車輞。其相近者又有石門山,矗立如門,行人往來其間。
蓮荷嶺在縣西五十裏,與崇陽縣分界。縣南五十裏有峻水嶺,與通山縣分界。○寓仙洞,在縣南三十五裏。明正德中,改名九竜洞。洞門高廣,中甚深杳。
○梓潭湖在縣北十五裏。一名鹹寧湖,為邑境泉流之匯。東北流,過斧頭湖,至江夏之金口入於大江。今掌於河泊所。《志》雲:縣南有西河,源出峻水嶺,其別源出縣潛山,至雙汊,合流而註梓潭湖。又有官埠港,在縣東十裏,源出縣東三十裏之長嶺,西入梓潭湖。又赤土港,在縣東北十裏,一名株樹港,西南流,合於官埠港。
○成山寨在縣西五裏。周回十餘裏,可容數千人,四壁峭峻,惟一徑可入。宋建炎間,民聚糧保守,賊不能窺。○銅盤堤,在縣南六十裏,有四門,各廣二丈,蠻獠嘗保聚於此。《志》雲:縣治西有鹹寧驛,明初置。
崇陽縣府南四百二十五裏。西至通城縣百二十裏。漢長沙郡下雋縣地。蕭梁置上雋郡,陳置雋州。隋廢,以其地入蒲圻。唐天寶二年,開山洞,置唐年縣。楊吳改曰崇陽,朱梁改曰臨夏,石晉改曰臨江,南唐復曰唐年。宋開寶八年,仍為崇陽縣。今因之。縣治有小石城,城周二裏有奇,編戶十一裏。
○唐年城在縣東二裏。唐縣治此。朱梁初,楚將許德勳破唐將李饒等,掠上高、唐年而歸,即此。上高,見江西瑞州府。
○大集山縣北五裏。自通城縣竜窖山發脈,歷方山岩頭而東至此,諸山崇聚,故縣有崇陽之名。又壺頭山,在縣東北二十裏,山如壺口,有溪穿入山中,名桃花洞。《志》雲:後漢馬援徵五溪蠻,至下雋,歿於壺頭灘,蓋即此。恐誤。又東泉山,在縣東北五十裏,有泉流入蒲圻,溉田甚廣,中有竜岩竜洞。○雨山,在縣東四十裏。山最高,跨通山縣界,有五峰筍立,一名乳山。又靈女山,在縣東四十五裏,亦接通山縣境,上有泉。又有古城,號女城,不知所自。
方山縣西五十裏。四面皆平,瀑布懸流,岩壑甚勝,跨蒲圻、臨湘二縣界。其相近者曰岩頭山,有二岩,一曰寶陀,一曰羅漢,俱極幽勝。山周百餘裏,亦北抵臨湘縣界。○白泉山,在縣西北二十餘裏,泉流不竭。宋張詠為令,嘗鑿山引水以灌田。後屢修治,至今為近郭之利。
竜泉山縣西南四十裏。周圍百餘裏,山有洞,可容千百人。石渠清映,名曰魯溪,鄉人號為魯溪岩。岩前産茶甚佳,曰竜泉茶。又茱萸山,在縣西南五十裏,層巒疊障,勢若連雲。○弩牙山,在縣南四十裏,以形似名,有吳城港水繞岩下。
竜頭岩縣東三十裏。中有流泉,縈紆三十裏,可供灌溉。又青山岩,在縣南二十裏,深邃莫測,有泉出石渠間。又南有紫龜岩,泉出其下,溉田數百畝。《郡志》雲:紫龜岩在縣西北四十裏。○回頭嶺,在縣東二十三裏,道出通山縣。縣東九十裏有連河嶺,道出鹹寧縣。又有田東洞,在縣東三十裏,甚深廣。又東二十裏為白羊洞,跨通山縣界,深不可窮。《志》雲:縣西南六十裏。又有赤壁,相傳周瑜戰處。誤也。
○雋水在縣西四十裏,即陸水也。自通城縣流入,經縣北而入蒲圻縣界。縣境諸水,皆匯入焉。○高視河,在縣南五十裏,匯山溪諸水,下流入於雋水。又太原河,在縣南七十裏。《志》雲:出江西寧州界首山,亦匯諸山溪之水,流合高視河,出青石河而入於雋水。
崇陽洪在縣北二十五裏。自通城縣匯諸山溪之水,入縣境,經壺頭山下,亦曰崇陽港。兩山相夾,水中多石,中為大洪,東西為小洪,行者不下徐州呂梁之險,下流亦合於雋水。《志》雲:崇陽河源自雋水及寧州修水,合桃溪水流出至壺頭山下。是也。又縣西三十裏有肥田港,亦曰肥田湖,其西有白泉河、竜坊河流合焉,亦註於雋水。
竜頭河縣東北十五裏,即竜頭岩水也。又有荻洲河,在縣西北十五裏。許仙岩河,在縣西北三十裏許仙岩下。又柘亭河,在縣北二十裏,鐵束河,在縣西八十裏,俱匯諸小水入於雋水。又長江湖,在縣西南二十五裏。縣南十五裏,又有戴傢湖,通吳城港,入於雋水。《志》雲:縣東五裏有小港。又東十裏有白石港及羅兜灣,俱匯流入小港,合於雋水。○石梘陂,在縣東十五裏,有宋時舊址。洪武間,知縣元瀎伐石重修。嘉靖九年,典史徐球再修,蓄水以溉田,為民利。縣東二十裏曰遠陂,溉田千餘畝。縣南二十五裏曰華陂,前為史傢,亦溉田數百畝。
○東關縣南六十裏。其相近者曰高視山,接江西寧州界,寇盜充斥,此為扼要之所,嚮設官兵戍守。
通城縣府西南五百裏。西南至嶽州府平江縣百六十裏。漢下雋縣地。唐為唐年縣地。元和中,置通城鎮。宋熙寧中,始升為縣。紹興中,廢為鎮,旋復為縣。今縣有土城,編戶十五裏。
○幕阜山縣東南五十裏。周回五百餘裏,東跨江西寧州,南跨平江縣界,有水四出,東南入湘,西入洞庭,北入雋。吳太史慈為建昌都尉,拒劉表從子磐,於此置營幕,因名。○錫山,在縣南七裏,舊産銀,曰銀山。又産錫。《志》雲:唐初置錫山鎮,後改為通城雲。又九峰山,在縣南一裏,山有九峰。縣南三裏又有南山,形如屏障。
大盤山縣東四十裏。山嶺縈紆廣遠,因名。又萬峰山,在縣東北二十五裏。縣東南三十裏又有竜窖山,深𠔌巨壑,雲氣翁鬱。又東南二十裏有黃竜山,山脈與幕阜相接。○虎岩山,在縣西三十裏,山深杳,虎穴其中。又縣西十五裏有白麵山。
○雋水在縣治北。自嶽州府巴陵縣流入界,經縣西南,有修水自江西寧州流合焉。又東北入崇陽縣界。○新安港,在縣東二十裏,出黃竜山,東北流,縣東三十裏之鯉港,縣東十裏之東港,俱匯流於此而入雋水。又黃沙港,在縣西十裏,亦合諸溪澗水,至縣北十裏鐵束山下,入於雋水。《志》雲:縣東四十裏,又有分水泉,亦出黃竜山下,分二流,南流入江西武寧縣界,西流入於雋水。
○長山寨在縣南。南唐置此,以備潭朗。周顯德二年,湖南王逵拔鄂州長山寨,是也。
興國州府東南三百八十裏。東至江西九江府二百裏,東南至江西南昌府五百七十裏,西南至江西寧州三百裏,北渡江至黃州府蘄州百裏。
春秋時楚地。秦屬南郡。兩漢屬江夏郡。三國吳屬武昌郡。晉以後因之。隋屬鄂州。大業中,屬江夏郡。唐仍舊。宋太平興國二年,置永興軍。明年,改興國軍。元為興國路。明初,曰興國州。洪武九年,以州治永興縣省入編戶四十六裏,領縣二。今因之。
州襟山帶江,土沃民萃,西連江夏,東出豫章,此為襟要。漢武帝時,淮南王安謀反,其臣伍被曰:守下雉之城,絶豫章之口。謂此也。唐天復二年,淮南將李神福擊杜洪於武昌時洪為武昌節度使,得永興,曰永興大縣,饋餉所仰,已得鄂之半矣。宋建炎三年,金人窺洪州,取道於此時金人入江州,既而由黃州張傢渡度江,至武昌縣上岸,遂入興國軍大冶縣界,取山路犯江西。蓋境壤相錯,侵軼為易矣。
○永興廢縣今州治。本漢鄂縣及下雉縣地。孫吳初,為武昌縣地,尋析武昌縣南境置陽新縣,屬武昌郡。晉以後因之。隋改曰富川縣。開皇十八年,又改曰永興。唐因之。宋為永興軍治,尋為興國軍治。明初省。《志》雲:吳置陽新縣,在今州西南五十裏。六朝時皆治此,亦曰富川城,以隋改名富川也。今猶謂之陽新裏,隋改置於高陵故城,在今州東南六十裏。其城一名子胥城,相傳子胥所築。唐貞元初,徙治於長樂鄉深湖口,即今治也。又有永興城,在今州南闔閭山下,世傳伍子胥為闔閭屯兵於此,本名闔閭城。梁、陳間,置永興縣治此。隋開皇十六年,並縣入富川,尋改富川為永興,是也。今州城明初築。正德六年,以甓。十一年,復增修之。嘉靖三十三年,改營石城,周四裏有奇,有門八。
下雉城州東南百四十裏。漢縣,屬江夏郡。後漢因之。三國吳屬武昌郡。晉省。《志》雲:州西南百二十裏,又有奉新廢縣,吳置。州西北九十裏,又有安昌廢縣,梁置。隋平陳,俱廢。今史不載。
○銀山州北十五裏。四面皆山,多産銀礦,亦名大銀山。元時,曾采銀於此。《志》雲:州西二裏有黃姑山,亦産銀,舊有銀場。○三角山,在州北九十裏,州之名山也。又大坡山,在州東五十裏,旁有石樓,嶄然拔出衆山,裏人於此造茶,名坡山鳳髓。有大坡洞。其相近者有雞籠山,相傳伍子胥曾駐兵於此。今遺址尚存。又闔閭山,在州南九十裏,相傳子胥屯兵處。《史記》:闔閭九年,子胥伐楚。是也。今下有闔閭城。
五竜山州西北八十裏。盤紆高聳,狀如五竜。又竜門山,在州西八十裏,兩峰相對,本名竜耳,唐改今名。又西四十裏為天尊山,高峻幹雲,周四十餘裏。又西七十裏為太平山,與通山縣九宮山相接。○石榴山,在州西五十裏,有石榴山洞,四面險阻,人多避難於此。一名百福山。又黃土山在州西北二百裏,南接江西武寧縣,東接江西瑞昌縣,西與通山連境,盤回百餘裏。
柳峰岩州南三十裏。元末,土豪黃普福聚衆避兵於此。其相近者曰太平岩,元末,楊普雄據此拒敵處也。○鳳山洞,在州東北八十裏。相傳南唐主李煜嘗屯兵於此,依山築城。今山頂遺堞尚存。
○大江州東北六十裏。江之北岸,接黃州府蘄州境,又東入江西瑞昌縣界。
長河州西十裏。亦曰富水。源出通山縣白羊山,流入州界,經州西七十裏之三教山,四十裏之白閬山,諸山溪之水,皆流入焉,經州治而東,會於富池湖,東入大江。《水利考》:州境多水,然皆匯於長河而泄於富池湖。長河自州西南六十裏排布而下,水流較寬。以上則為竜港,在州西南七十裏;慈口港,在州西百裏;羅口港,在州西百三十裏。山溪諸水,由此溢入,恆有泛漲之患,故西境之堤防常切。○山溪河,在州西八十裏;又茅田河,在州西南九十裏,皆匯諸山之水,註於長河。《志》雲:州東南五十裏,有舒{浦女}湖,興之巨壑也。州東南境之水皆匯入焉,而統註於長河。
富池湖州東六十裏。《志》雲:自州西之西碎石至三溪,匯上流諸水,經州治南。至此,衆流益集瀦而為湖,北註於江。《水經註》:江之右岸,富水註之。是也。今置河泊所司之。又於湖北置富池驛及富池鎮巡司,為濱江往來之通道。○海口湖,在州東北六十裏,州北諸山溪之水,匯流所成也,東註於大江。又源湖,在州西北七十裏。武昌、大冶二縣山溪之水,匯流於此,入大江。今皆掌於河泊所。《志》雲:州境諸湖得名者凡二十餘,而最大者為富池、海口、源三湖。
長樂堰州北五十裏。唐貞元十三年築。明洪武中重修。民賴其惠。○朝天堤,在州西五裏古竜關下。永樂間,知州樊繼修築,今亦名樊公堤。又州東北半裏有恩波堤,州北二十裏有良薦橋堤。
古竜關州西北三裏,舊為屯戍處。元末多事,嘗駐兵於此。又黃顙口鎮,在州北六十裏,嚮置巡司戍守。
大冶縣州西北百五十裏。東渡江至蘄州九十裏。隋武昌縣地,唐為永興縣地,置大冶青山場院。南唐保大十三年,升為大冶縣,屬鄂州。宋屬興國軍。今縣無城,編戶二十九裏。
○鐵山縣北四十裏。有鐵礦。唐宋時,於此置爐,燒煉金鐵。又北二十裏為白雉山,周五十裏,有芙蓉峰、獅子嶺、金雞石諸勝。山南出銅礦。晉、宋已來,俱置銅場錢監,後廢。今山口墩,或謂之銅竈,其遺跡也。《一統志》:縣東有圍爐山,出鐵,舊有鐵務,今廢。又縣治西南有銅緑山,亦古出銅冶鑄之所。縣名大冶,蓋以此。
西塞山縣東北九十裏,連武昌縣界。孫策擊黃祖,劉毅攻桓玄,皆破之於此山之右。又有回山,其西為飛雲三洞,稱奇勝。餘詳見武昌縣。○果城山,在縣西南五十裏,環繞如城,一名屏風峽山,又名黃茅尖山。山勢峻峭,今有黃茅寨,守此可避寇亂。又東方山,在縣北三十裏,山連武昌縣界,以在武昌東,故名。又鳳棲山,在縣東北七十裏,周三十五裏,亦接武昌縣界。
○縣前河在縣南。西境諸水,皆匯流於此,瀦為金湖,又東六十裏入興國州界,註於源湖。○磁湖,在縣東四十裏。湖濱有磁湖山,山之右為瑤山,舊有磁湖寨,為戍守處。又華傢湖,在縣東北四十裏。其南為河涇凌傢灣湖,皆匯諸山溪水,流入大江。又縣東三十裏有張傢渥,源出縣東北四十裏之章山,流入江。自華傢湖以下,皆掌於河泊所。《志》雲:縣東北三十裏有黃石港,淳江有黃石公磯。
散花洲在西塞山側,臨江。相傳周瑜戰勝於赤壁,吳王散花勞軍,亦名散花灘。又縣東三十裏有新生洲,以宋紹興十九年,始有此洲也。
○西塞山寨在西塞山北,即道士洑也。《志》雲:自縣北二十裏牛馬隘山,連延為章山,自章山以至縣東九十裏道士洑,脈皆相接。唐曹王臯攻淮西,嘗結寨於此,亦名土洑鎮。嚮設道士洑巡司。又縣東北四十裏有鐵山寨,又東九十裏為李傢港寨。○花油樹堡,在縣西南六十裏猴兒山上,路出江西瑞昌縣,為盜賊出沒之衝。嘉靖中,立寨守此。隆慶四年,復增設官兵,以為防禦。
通山縣州西百八十裏。西至崇陽縣八十裏,東南至江西武寧縣二百八十裏。唐為永興縣之新豐鄉。楊吳武義中,置羊山鎮。周顯德六年,南唐始置通山縣。《宋志》:太平興國二年,升羊頭鎮為縣,屬興國軍。紹興四年,廢為鎮。明年,復為縣。今縣無城,編戶六裏。
○翠屏山縣西南一裏。蒼翠如屏,上有石塔,東西二泉。舊有人居,環繞如城,一名石城。又石航山,在縣東二裏,綿亙數十裏。縣南二裏為石梯山,北曰羅阜山,高峻出群山之表。○大城山,在縣南六十裏,高峻環結如城,有四石門,可階而登。中平衍,廣數十畝。又縣東六十裏,有沉水山,岩𠔌深邃,人跡罕至。
九宮山縣東南八十裏。廣八十裏,高四十裏。相傳晉安王兄弟九人避難於此,造九宮而名。一云:山自下而上,高峰九層,故名。又云:山來自南嶽長沙九江廬阜九十九峰之數,千岩萬壑,崎嶇盤折,奇勝非一。宋張道清住此,建欽天瑞慶宮於上。○白羊山,在縣西三十裏。《志》雲:興國州長河之源出於此。
新開嶺縣北七裏。路出嶺下,險峻殊絶。宣德間,鑿其巔,為興國必由之路。又朦朧嶺,在縣東南二十裏,險峻迤邐,道出江西武寧縣道。成化間,建朦朧堡於其上。
石牛潭縣東五裏,有石澗六十裏,下流入於長河。又有界河,在縣東六十裏,亦東北註於長河。
附見:
武昌衛在府治南。洪武中建。又有武昌左衛,在府治西南。武昌護衛,亦在府治南。洪武中,為楚府置。今亦設武昌衛,並設左衛。
◇漢陽府東至武昌府隔江七裏,西北至安陸府五百六十裏,西南至安陸府沔陽州四百裏,東北至黃州府一百八十三裏,西北至德安府三百二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南京一千七百二十裏,至京師五千一百七十三裏。
《禹貢》:荊州之域。春秋鄖國地。戰國屬楚。秦屬南郡。兩漢屬江夏郡。三國初屬魏,後屬{曰大},皆為重鎮。晉仍屬江夏郡初立沔陽縣,為江夏郡治。後郡移治安陸。宋、齊、梁因之並屬江夏郡。後周屬竟陵郡。隋屬復州。大業初,屬沔陽郡。唐武德四年,討平朱粲,析置沔州治漢陽縣。天寶初,改漢陽郡。乾元初,復為沔州建中二年,州廢。四年,復置。寶歷初,州廢,屬鄂州。周顯德五年,平淮南,以漢陽縣置軍。宋熙寧四年,仍廢為縣。元元年,復置軍。紹興五年廢。七年,復置。元至元中,升為漢陽府。明洪武初因之。九年,省入武昌。十三年,復置府,領縣二。今因之。
府前枕大江,北帶漢水,大別之險,古今共之。誠鄂渚之翼蔽,而亦荊、郢之藩垣也荊,謂荊州;郢,謂安陸。《形勝考》雲:漢陽扼束江、漢,表以大別之山,臨高深,其勢而險固。國傢畫郡,與武昌並峙,方七裏而近,左右翼蔽以鞏磐石,亦宇內所僅見也。王氏有言:鄂州恃漢陽為蔽,漢陽失而鄂不可保。此魯山、夏口夾江分險而分符作牧也歟。又薛氏雲:上遊糧餉,由沔而達襄、郢,由而入安、隨,漢陽實為喉嗌雲宋知漢陽軍黃築城,略雲:漢陽之地,南人得之,則恃為捍蔽。孫氏都武昌,使魯肅守漢陽是也。北人得之,則武昌不能自立。漢陽守臣李恕屢以舟師敗鄂人是也。故築城不惟可以守漢陽,亦所以蔽武昌也。
漢陽縣附郭。本漢安陸縣地,屬江夏郡。東晉於臨嶂山下置沌陽縣,後廢。隋開皇十七年,置漢津縣,屬復州。大業初,改曰漢陽,屬沔陽郡。唐初於此置沔州,後廢州,以縣屬鄂州。五代周為漢陽軍治。元至元以後,皆為府治。《城邑考》:府城舊周六裏,有八門。宋宣和三年,水漲城壞,尋復修築。明洪武初,平楚,駕臨漢陽,築城保障,然城垣單薄。嘉靖三年,始議增修,內外皆用磚石包砌。周僅四裏有奇,門四:東朝宗,南南紀,西鳳山,北朝元,朝元門旋塞。今編戶六裏。
○魯山城在城東北大別山上。三國時為戍守處,因築城於此。六朝以來,皆為要地。亦曰魯山鎮城。隋因置漢陽縣於山下。或謂今縣即魯山城,誤也。
沌陽城府西六十裏臨嶂山下。《志》雲:晉惠帝時所置也。祝穆雲:魏定荊州,屯沔陽為重鎮。晉立沔陽縣,江夏郡移理焉。永嘉六年,湘州賊杜別將王真襲沔陽,武昌太守陶侃等擊卻之。建興初,侃為荊州刺史,屯沌口。明年,移沔江,即沔陽也。亦謂之臨嶂城。《水經註》:沔水經沌陽縣北,又東徑臨嶂故城北,其實臨嶂即沔陽也。沌陽,亦作沔陽。臨嶂,亦作臨障。大興二年,荊州賊杜曾擊敗州兵,徑造沔口。豫章太守周訪擊之,訪進至沌陽,曾敗遁。宋齊皆為沌陽縣,屬江夏郡。梁武帝又嘗置沔陽郡。中大通五年,魏荊州刺史賀拔勝寇雍州,遣軍攻沔陽,拔之。後周亦為沔陽郡。隋初廢。
灄陽城府北四十裏,亦安陸縣地。晉惠帝時,析置灄陽縣。《晉書》:張昌之亂,安陸人多附昌,惟朱伺合其鄉人討之。昌既滅,伺部麯以逆順有嫌,求別立縣,從之。分安陸東界立灄陽縣,屬江夏郡。建興初,陶侃屯臨嶂,杜將王貢襲侃,侃奔灄中。尋陽太守周訪救侃,擊貢,走之。灄中,即灄陽也。宋齊皆為灄陽縣,屬江夏郡。蕭衍舉兵襄陽,剋郢城,汝南民鬍文超起兵於灄陽以應衍。後周時,縣廢。郢城、汝南,俱見前江夏縣。
卻月城在府治北六裏,與魯山城相對,形如卻月。後漢末,黃祖所守處。建安十三年,孫權奪沔口,攻屠其城。《水經註》:魯山左即沔水口,沔左有偃月城。又《沔陽記》:沌陽縣至沔口,水北有卻月城。亦曰偃月壘。晉元興初,桓振據江陵,遣其黨孟仙圖據魯山城,桓仙客守偃月壘,是也。《元和志》:卻月故城,在漢陽縣北三裏,周一裏八十步,高六尺。又馬騎城,在卻月城西二裏,周五裏,高丈餘。今長棚岡,其故址也。又府西四十五裏有漢陰城,以漢陰山而名。皆當時屯兵處。○梁城,在府城東北。《南史》:梁武自襄陽趣建業,鄧元起會大軍於夏口,築漢口城以守魯山。今大別山橫頂城,即其舊基。又有蕭公城,在府西北五裏,相傳梁武築城於此。
○大別山在府城東北漢江之右。一名魯山,一名翼際山。東南有事,此為重鎮。今詳見名山大別。○鳳棲山,在郡治後,今郡城環其上。其迤西之山,亦曰魯山。《志》雲:郡城東北有吳王磯,一名禹功磯。吳魏相持時,皆以沔口為重鎮。吳守此磯以為險固,有鐵門關在其旁,又有洗馬洞及磨刀洞,相傳以關壯繆得名。《志》雲:鐵門關,在今漢陽縣治東北二裏。
漢南山府西二十裏,漢水之南。有三峰並峙,一名三山。又漢陰山,在府西四十五裏,漢水北,一名馬鞍山。○湖蓋山,在府西北三十裏。其形如蓋,南臨漢水,西帶太湖。
臨嶂山府西六十裏。層山臨江,盤基數十裏。晉於山下置沔陽縣。宋紹興四年,嶽飛擊賊曹成於漢陽,平之,移師次臨嶂。鹹淳中,德安府嘗遷治此。今亦名城頭山。山南有峰曰烏林峰,俗謂之赤壁,蓋傳訛也。○百人山,在府西南七十裏,相傳周瑜與黃蓋詐曹公,大軍所起處也。南濱江,有百人磯,今置巡司於此。又大軍山,在府西南六十裏。府西南四十五裏又有小軍山,昔吳魏相持,陳兵於大小兩山之間,故山以大小軍名。《志》雲:府西南八十裏,有尉武山,相傳唐武德初,尉遲恭與朱粲戰處。
香爐山府西九十裏。以形似名。宋開慶初,蒙古忽必烈取道黃陂,登香爐山,俯瞰大江。《一統志》雲:即此山也。又九真山,在府西南九十裏,山周百裏,高峻紆回。唐鹹通中,改名仙潛山。《輿地紀勝》雲:即五藏山也。有九泉,皆清澈。
○漢水在城北三裏。自沔陽州景陵縣界,東流入府境,經漢川縣,南流至此,又東與大江會於大別山北,其地名漢口。《志》曰:漢水與水合流入江處也。山陰石上有石穴二處,謂之鎖穴。孫權攻黃祖,祖橫兩蒙衝挾守沔口,以拼閭大紲係石為丁。晉王伐吳,吳人於磧險要害處皆以鐵鎖橫截之,即此穴也。晉永嘉五年,石勒渡沔,寇江夏,拔之,進屯江西。時江夏郡治安陸,江西,即漢水東矣。今城東有渡,亦曰漢陽渡。鬍氏曰:漢水入江處,謂之漢麯。又即春秋之夏。《堤防考》:漢口北岸十裏許有襄河口,舊時漢水從黃金口入排沙口,東北折抱牯牛洲,至鵝公口,又西南轉北,至郭師口。對岸曰襄河口,長四十裏,然後下漢口。成化初,忽於排沙口下、郭師口上,直通一道,約長十裏,漢水竟從此下,而古道遂淤。襄河者,漢水自襄陽來也。餘詳川瀆異同。
江水在府城東南。上接瀟湘洞庭諸水,入府境一百五十裏,自大別山東而合於漢江,轉煙波灣四十裏,入黃州府界。《志》雲:煙波灣,在城東北三十裏,旁有裏曰煙波裏,今土人謂之白沙灣。元至正九年,蜀江大溢,浸漢陽城雲。
沔水在府西南三十裏。源出襄水,南入大江,又東北與漢水合流。祝穆曰:三國以前,書傳多稱漢,不言沔。三國以後,多稱沔,不言漢。先儒疑漢沔為一,然今二水源流不同,惟《書》疏引應劭雲:沔水下尾與漢合,乃入江,為得其實。然考襄水在沔陽,亦即漢之支流耳。又有南沔,《志》曰:夏水入沔之後,兼流至漢陽,謂之南沔。
沌水在府西南四十裏,有沌口。《水經註》:沌水南通沔陽之太白湖,湖水東南流徑沌陽縣,註於江,謂之沌口。範成大曰:自石首縣舟行一百七十裏,至魯傢洑,自魯傢洑入沌。沌者,江旁枝流,如海之,其港僅過運河,兩岸皆蘆荻,支港皆通小湖,故為盜區,客舟非結伴不可行。張舜民曰:自沌口至下港五十餘裏,下港故鎮,南對金口。金口在鄂州西南,金口之下即竇傢沙。江之西岸有沌口。晉永嘉末,荊州刺史王澄以杜等亂,棄州東下。別駕郭舒力諫,澄不從,舒因留屯沔口。建興初,陶侃為荊州刺史,鎮沌口。陳初,侯安都攻王琳,圍其郢州,琳自湘州至口,安都乃釋郢州圍,留瀋泰一軍守漢麯,而悉衆詣沌口。琳據東岸,安都據西岸,及戰,為琳所敗。又光大中,華皎以湘州降周,引周兵與陳將吳明徹等戰於沌口,周軍大敗,是也。水,在大江南岸,其入江之口,正對北岸大軍山。沌,讀曰篆。《志》雲:縣西四十五裏有直陽港,與沌水合流。又縣西南二十裏有永濟港,南入江。
淪水府北二十裏。自德安府孝感縣流入,與黃陂縣接界,通大江。宋鹹淳末,蒙古將伯顔陷郢州,謀渡江。宋軍分據要害,軍不得進。其軍將馬福言,淪河口穿湖中,可從陽邏堡西沙蕪口入江,伯顔乃進圍漢陽,聲言取漢口渡江,而乘間遣奇兵襲沙蕪口,奪之。因自漢口開壩,引船入淪河,轉沙蕪口以達江。而以數千艘泊淪河灣口,屯騎兵於江北,招陽邏堡。蓋夏口未可遽越,取間道以出不意也。沙蕪口,見黃陂縣。陽邏堡,見黃岡縣。
灄水府北四十一裏。本水分流。《水經註》灄水上承沔水於安陸縣,誤為沔也。下流東經灄陽縣北,合淪、索二水,東南註於江。其入江之處,蓋在黃陂縣界。
太白湖府西百裏九真山之南,西南接沔陽州界。一名九真湖,一名白湖。周二百餘裏,春水泛溢,與楊孟池、新灘、馬影、蒲潭、沌河,合而為一,鼕涸始分。郡境諸湖,太白為最大。又郎官湖,在府城內,舊名南湖。李白與尚書郎張謂共泛於此,因改名焉。匯城中諸水,南達於江。正德以後,僅同溝洫,由是水無所瀦,橫溢為害,城屢為所圮。又太子湖,在府南十五裏,相傳以昭明太子得名。又府西南五十裏有刀環湖,以形似名也。○桑臺湖,在府西北三十裏。又馬影湖,在府西五十裏。蒲潭湖,在府西南六十裏。新潭湖,在府南百二十裏。舊皆掌於河泊所。今馬影湖所廢,餘如故。《志》雲:漢陽縣治南有長江河泊所,治北二十五裏有三淪湖河泊所,西二十五裏又有平塘湖河泊所,今皆廢。
○蔡店鎮府西六十裏。宋末,蒙古陷郢州,伯顔引兵至蔡店,大會諸將,刻期渡江,遣人觀漢口形勢。時宋將夏貴以漢鄂舟師,分據要害,軍不得達,乃由淪河間道而前,是也。明初,為蔡店巡司。正德初,郡守蔡欽改浦潭水驛為馬驛,並置於此,民以為病。嘉靖二十三年,革蔡店驛,而巡司如故。《志》雲:蔡店驛在府北六十裏。○新灘鎮,在府西南百二十裏,有巡司。又有漢口鎮巡司,置於府北三裏之漢水南。又沌口鎮巡司,置於府西南三十裏之沌口,與百人磯巡司,皆為縣要隘。《志》雲:百人磯鎮,在府南六十裏,今遷置巡司於東江腦。
鐵錢監在大別山下,地名靜江營。宋紹熙二年置監,元廢。又牧馬廢監,在府西南十五裏。宋乾道四年,置於竜岡嘴,元廢。又城中舊有鳳棲驛,城北原有臨川驛,皆廢。
漢川縣府西北百六十裏。西至沔陽州景陵縣百五十裏,北至德安府雲夢縣九十裏。漢安陸縣地。梁為梁安郡地。西魏改曰魏安郡,兼置江州,尋改郡曰川。,音。後周置甑山縣。建德二年,州廢。隋初,郡廢,以縣屬復州。大業末,縣廢。唐武德四年,析漢陽縣置川縣,屬沔州。寶歷中,州廢,縣屬鄂州。五代周改屬安州。宋初曰義川縣。太平興國二年,改今名,屬漢陽軍。熙寧四年,廢為鎮,屬漢陽縣。元初,復故。紹興五年,又廢。七年,復置。元因之。今縣無城,編戶二十裏。
○甑山城縣東南十裏。《晉書》:朱伺為杜曾所敗,自揚口壘就王廙於甑山。甑山城,蓋廙所築,以山為名。梁置甑山縣,為梁安郡治。西魏為魏安郡治,兼置江州。廢帝欽二年,改曰沔州。後周天和二年,與陳人交惡,沔州刺史裴寬謀益戍兵,並遷城以避之,未果。陳將程靈洗引舟師乘水漲,奄至城下,攻拔之。尋復為周所得,州廢。陳大建十二年,周司馬消難以魯山、甑山二鎮來降。十四年,隋將元景山出漢口,遣別將鄧孝儒攻甑山鎮。陳將陸綸以舟師赴救,為所敗。於是口、甑山、沌陽守將皆棄城走。隋初,屬復州。煬帝時,屬沔陽郡,後廢。揚口壘,見景陵縣。
川城在縣南四十裏,山下。《志》雲:唐武德中,置縣於此。又縣西北三十裏大赤鄉有舊縣城,俗呼金鼓城。《魏志》:曹操烏林之敗,雞鳴出走,至大赤,天曙。即此。五代間,縣移治此,即今劉傢隔之地也。元至元二十二年,又移今治。○和公城,在縣東北十七裏,後周所築。隋末,賊董道衝作亂,和操拒之於此,因名。又縣南五裏有梁褒城,後周宣政中所築也。土人梁褒主之,因名。其旁有鐘離城。又南十裏有郝城,皆後周時所築,以主者之姓為名。《志》雲:雞鳴城,在縣西百裏,相傳曹操敗烏林時,築此城以駐兵,聞外軍將至,偽作雞鳴而遁。俗名張傢城。
○小別山縣南十裏。山形如甑,亦名甑山。《左傳》定四年,吳子伐楚,令尹子常濟漢而陳,自小別至於大別。是也。東晉初,王廙刺荊州,為杜曾等所拒,退保甑山。竟陵內史朱伺禦曾於揚口,戰敗,就廙於甑山,即此。
陽臺山縣治南一裏,下有陽臺渡。《隋志》:甑山縣有陽臺山,俗訛曰羊蹄山。陳光大初,周沔州刺史裴寬請遷城於羊蹄山以避水,即此。治西有山曰伏竜山。又內方山,在縣南六十裏。或以為《禹貢》內方,誤也。○高觀山,在縣東南三十裏,高聳可以望遠。又東南五裏有馬城山,山下有馬城鋪。
○漢水縣西南十裏。自景陵縣流入界,又東入漢陽縣界。《水利考》:漢江入縣境,分二流:一由張池口經縣南,一由竹筒河出劉傢隔。二水復合流出漢口,故境內無水患。嘉靖三十九年,漢水大溢,縣北各垸堤俱潰,而竹筒河中塞十五裏許,其張池口江身又復淺狹,故水多壅滯於鐘祥、竟陵間,而劉傢隔之舟舶不得通於漢川。隆慶中,急議開瀎,故道復通。議者謂竹筒一河,上接漢流,下通漢口,真如咽喉之不可一日或塞也。
水縣東北三十裏。源出隨州大洪山,經德安府及雲夢縣,流入縣界,過縣北,至此,入於漢水,謂之口。晉建興元年,陶侃為杜曾所敗,將奔口。又侃以荊州刺史討滅杜,左遷廣州,其將吏鄭攀、馬雋等不能平,帥衆徙屯口,是也。《水經註》:水過安陸縣而東南流,分為二水,東通灄水,西入於沔。又《漢水記》:自漢口入二百裏得口,有村,又三百裏得城,即今德安府治。○臼水,《志》雲:在縣南七十裏,自沔陽州流入界,東出沌口,其支流經鳳凰山為係馬口,入臼子河,與沌水合,今水道已塞。惟春夏水泛,可通舟楫。又《志》雲:鳳凰山在縣南六十裏,係馬口在縣西南二十五裏。
安漢湖縣東北二十裏,一名岡下湖。又縣南七十裏有卻月湖,首尾迂直,形如卻月,因名。又有沉下湖,在縣西南九十裏。縣境諸湖凡數十,此其著者。《志》雲:安漢湖、沉下湖,與縣南二十五裏之上零殘湖,各有河泊所領之。小理潭,在縣西南百裏,漢水所註也。又麻埠港,在縣東南五裏,即漢水支流,下流仍合於漢水,夏秋泛漲,可通舟楫。
雞鳴汊在縣西百二十裏。元末,徐壽輝作亂,寬徹普化鎮武昌,遣其子引舟師攻之,至雞鳴汊,水淺舟滯。壽輝將倪文俊以火筏盡焚其舟,即此。
○劉傢隔縣北三十裏。地當四達之衝,商泊輻輳,盜賊恆出沒其間,防禦孔急。宣德六年,設巡司戍守。正德十四年,設郡丞於此,掌捕盜賊。尋以邑丞代之。又稅課局亦設於司西。《志》雲:縣舊有三汊驛。正德初,郡守蔡欽改置於此,曰劉傢隔驛。自驛而東至布政司一百五十裏。
同塚縣西百四十裏,一名疑塚。俗傳曹操敗於烏林,偽作此塚。正德中,群盜丘仁等哨聚於此。蓋縣境當漢沔之間,湖泊遼曠,萑葦蒙密,姦宄易以藏匿,而同塚出沒尤便也。○戍子圻,在縣西南十五裏,相傳關羽駐兵處。
附見:
武昌右千戶所在府治南,又有後千戶所在府治西,正統十三年,自武昌府徙置於此,仍隸武昌衛。
◇黃州府東至江南安慶府八百三十裏,東北至江南壽州五百八十四裏,東南至江西九江府四百二十裏,西南至武昌府一百八十裏,西至德安府三百裏,西北至河南信陽州五百六十裏,北至汝寧府光州三百五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江南江寧府一千五百五十裏,至京師四千九百九十裏。
《禹貢》荊州地。春秋時為邾國,後為黃國之境黃國,見河南光州,楚滅黃而並其地。秦屬南郡。兩漢屬江夏郡為西陵縣、邾縣地。三國魏為重鎮,後屬吳。晉為西陽國。宋為西陽郡。齊又分置齊安郡。北齊置衡州劉句曰:北齊於故西陵城西南別築小城,置衡州,領齊安一郡。陳罷州。後周復置。隋開皇五年,改黃州。大業初,改永安郡。唐復為黃州。天寶初,改齊安郡。乾元初,復曰黃州並治黃岡縣。中和初,徙治邾城,仍曰黃岡。宋因之《一統志》:宋又遷州治於江濱,即今府治。元為黃州路,隸河南行省。明為黃州府,改屬湖廣布政司,領州一、縣八。今仍曰黃州府。
按:府境通接淮楚,襟帶江漢,臨深負險,屹為雄鎮。當春秋時,楚得其地,而陳、蔡之勢盛矣。及吳、魏相攻,互為重地。滿寵豫西陽之備,而吳主徹師;陸遜重邾城之守,而魏人息志《吳志》:赤烏八年,陸遜城邾。及東晉之初,而邾城為蠻左所據。陶侃鎮武昌,議者以武昌北岸有邾城,宜分兵鎮之。侃乃曰:我所以設險守禦,正以長江耳。邾城隔在江北,內無所倚,外接群夷,若製馭失宜,必引敵入寇。且吳時戍此城,用三萬兵,今縱有兵守,亦何益於江南?後庾亮以毛寶等守之,果敗歿於石趙。說者曰:時有難易,勢有緩急,非可概論也。當六朝之際,五水群蠻,藪聚於此,山川篎結,難馴易擾,江左視之,隱若一敵國雲。隋、唐以來,江淮用兵,蘄、黃恆為要會。唐興元以後,淮西多故,蘄、黃往往被兵。宋之季也,蒙古之師,多道光、蔡窺五關,而長江之險遂與敵共。蓋五關者,所以遮蔽江漢,咽喉淮、汝,為南北之要衝者也。五關失而敵人乃問渡於江濱矣。葉氏曰:孫氏以江北守江,而不以江南守江,故邾城之置戍切。真氏曰:蘄、舒、黃三州之北,有大山綿亙八百裏,俗呼為西山。邾城在山之南,東晉時,密迫群夷,所以不可置戍,與今不同也。薛氏曰:淮東之地,沮澤多而丘陵少,淮西山澤相半,無水隔者,獨邾城白沙戍。入武昌及六安、舒城走南硤二路耳。五關守,不特黃、蘄有所依蔽,而舒、鄂之間,亦有唇齒之衛矣。顧可使賊入其郊,恣荼毒焉,為東西數千裏之患哉!
黃岡縣附郭。漢邾縣,屬江夏郡。後漢及三國吳因之。晉初,屬弋陽郡,尋屬西陽國。鹹康三年,豫州寄治於此。尋陷於石趙,縣廢。唐中和三年,遷黃州治此,附郭縣亦移治,仍曰黃岡。今編戶八十六裏。
○邾城今府城也。《水經註》:楚宣王伐邾,徙其君於此,因名。項羽封吳芮為衡山王,都邾。漢為邾縣。三國初屬魏。吳赤烏二年,陸遜拔邾,築城置戍,以為重鎮。晉亦為邾縣。鹹康中,豫州寄治於此,刺史毛寶與西陽太守樊俊共鎮此,為石虎將張格所陷,自爾丘墟。城南對蘆洲,今武昌縣界也。唐末始為州治。今郡城,明初因舊址改築,南去故城二裏許,西近大江,東濱湖泊,常有漲溢之患。永樂、正德間,屢經修葺,周九裏有奇,門四:東清淮,南一字,西清源,西北曰漢川。
黃岡故城府西北百二十裏。漢邾縣地。蕭齊置南安縣,並置齊安郡治焉。北齊兼置巴州。陳大建五年,西陽太守周炅敗齊將陸騫,剋其巴州,是也。州尋廢。後周改置弋州。隋初州郡俱廢。開皇五年,置黃州。十八年,改縣,曰黃岡縣。大業初,為永安郡治。唐黃州亦治焉。今亦謂之舊州城。《寰宇記》以為邾城,誤矣。《括地志》:邾城在州東南百二十裏臨江,與武昌相對。
西陵城在府東北百裏。本楚之西陵邑。《史記》:楚頃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我西陵。或以為即此。漢置西陵縣,江夏郡治焉。後漢因之,又章帝封陰堂為侯邑。晉初,屬弋陽郡,後屬西陽國。宋屬西陽郡。蕭齊為郡治。梁、陳因之。後周廢。
西陽城府東南百三十裏。漢縣,屬江夏郡。三國魏以為重地。黃初中,吳陽言欲獵江北,豫州刺史滿寵度其必襲西陽,先為之備。吳主聞之而退。晉初,弋陽郡治此。惠帝分弋陽郡為西陽國,江左改國為郡。宋元嘉末,元兇劭弒逆,江州刺史武陵王駿方討西陽蠻,遂建義東下。升明二年,瀋攸之舉兵江陵,東下夏口,遣其別將公孫方平據西陽,豫州刺史劉懷珍遣建寧太守張謨擊走之。既而黃回將臺軍西上,至西陽,氵斥流而進是也。隋郡縣俱廢。《南史》:漢和帝永元末,巫蠻反,討平之。徙置江夏,為西陽蠻。晉懷帝初,西陽夷始寇江夏,自是蠻禍日熾。
木蘭城府西北百五十裏。蕭子顯《齊志》:木蘭縣屬安蠻左郡。梁曰梁安縣,置梁安郡。又置北江州,治鹿城關,後入於東魏。高齊改置湘州,後亦曰北江州。隋初,別置鹿城縣,繼而州縣俱廢,改梁安縣曰木蘭縣,屬黃州。唐省入黃岡縣。○永安城,在府北十裏,俗訛為女王城。楚黃歇常都此。齊安志曰:初,春申君相楚,受淮北十二縣之封,以其地介於蘄春、申、息之間,故曰春申雲。梁置永安縣,兼置永安郡治焉。北齊、後周因之。隋初,郡廢,又以縣省入鹿城。唐時,故城猶存。興元初,江西節度曹王臯遣其將伊慎敗淮西李希烈將杜少誠於永安,即此。
齊興城在府北。蕭齊永明三年,置齊興郡,治綏懷縣。永泰初,奉朝請,鄧學以齊興降魏,即此。後周廢。鬍氏曰:齊興在西陽、弋陽二郡間。又《五代志》:黃岡縣界舊有邊城郡。梁普通二年,邊城太守田守德降魏,魏置西豫州授之,蓋在此。
○赤鼻山在府城西北漢川門外,屹立江濱。土石皆帶赤色,下有赤鼻磯,今亦名赤壁山。蘇軾以為周瑜敗曹公處,非也。嚮有赤壁磯巡司,今革。○孔子山,在縣東百裏。俗傳孔子自陳、蔡適楚時登此,蓋傳訛也。又崎山,在府東北百二十裏,有大崎、小崎,兩山連秀,為郡勝概。
華山府西北百二十裏,近陽邏鎮,俯臨江濱。其東有武磯山,亦臨江,相傳黃祖屯兵陽邏,武其上。又竜岡山,在府北百二十裏,山形蜿蜒。麻城縣諸山與此分脈。其旁有木斛山,亦高峻。又五頭山,在縣北百八十裏,有五峰高聳。
○大江在府城西。自武昌府江夏縣流入黃陂縣界,至赤鼻磯南過蘄水縣而入蘄州界。《志》雲:府西三十裏有三江口,大江受漢水勢益盛,分三路而下,至此合為一。梁大寶二年,侯景西侵郢州,軍至西陽,與湘東王繹將徐文盛夾江築壘,為文盛所破。今詳見武昌縣。
巴河在府東四十三裏。出蘄水縣之板石山,西南流註於江,為巴河口,亦曰巴口。劉宋元嘉末,瀋慶之討五水蠻,常屯此。又蕭齊末,蕭衍圍郢城,東昏侯使軍主吳子陽等救郢,進屯巴口。梁末,邵陵王綸為湘東王繹所逼,自郢州奔武昌,匿岩穴中,其長史韋質等迎綸營巴水,稍收散卒,屯於齊昌。陳大建五年,別將黃詠攻齊昌,剋其外城,齊將陸騫馳救,出自巴、蘄,為陳西陽太守周炅所敗。巴、蘄,蓋巴水、蘄水間也。《水經註》:巴水出雩婁縣之下靈山南,歷蠻中而入於江。吳時,立屯於水側,引水溉田。北齊置巴州,蓋因巴水為名。雩婁,今江南壽州霍丘縣下靈山,亦曰大別山,亦曰巴山。
舉水在府西。源出麻城縣龜峰山,流入境南,註於江。《水經註》:江水,東過邾縣南,東徑白虎磯北,又東徑貝磯北,又東徑黎磯北,北岸有烽火洲,即舉洲也,北對舉口。梁大寶元年,湘東王繹遣徐文盛討侯景,軍於貝磯。景將任約守西陽,帥水軍逆戰,文盛大破之,進軍大舉口,即舉水之口矣。
高岸河在府西北。自河南光山縣發源,南流至麻城縣東南,入長河,註於大江。○界河,在府北。出河南光山縣之白沙關,南流至雙城鎮,東流河直下官渡,至感化河,通樟鬆湖,至團風口,達於江。《志》雲:感化河在縣北百五十裏,自羅田縣境流入。又有道觀河,在縣北百二十裏,源出崎山,經竜岡山南,註於鮑湖。雖有灌溉之利,亦多暴漲之患。皆南註於江。
樟鬆湖府北百裏。府北百六十裏有紫潭,上流會麻城諸水,通樟鬆湖,亦曰紫潭河。又團風湖在府西北五十裏,府北九十裏有竹根潭,與樟鬆湖俱達團風口,註於大江。○零殘湖,在府北三十五裏。又北二十五裏有鮑湖。又長河湖,在府北九十裏,一名舊州。長河旁有石頭潭流合焉。又安仁湖在府北八十裏,黃漢湖在府北百三十裏,俱匯流至團風口,達大江。又灄湖,在府南四十裏。府東十五裏又有王九塘湖,東南三十裏有沙湖,府東八十裏又有馬傢潭,皆通巴河口,註江。境內諸河湖皆有河泊所掌之。
新生洲在府西九十餘裏。亦曰新生磯。宋景定元年,蒙古忽必烈解鄂州之圍而北,留張傑等作浮橋於新生磯,以待湖南兀良合臺之兵,是也。其相近者即崢嶸洲,見武昌縣界。○夏澳,在府城西南二裏。宋夏竦守黃州,鑿水入陂以藏舟,故名。又長圻澳,在府南二裏。舊立館驛,為過客遊憩之所,名曰東館。
○鹿城關在府西北,近木蘭故城。魏收《志》:梁置北江州,治鹿城關。是也。今廢。○大活關,在府北二百三十五裏。一作大治關。魏收《志》:梁武置湘州,治大治關,領安蠻、梁寧、永安三郡。高齊時,置戍於此,曰大活城。隋唐間為大活關,東北至河南光州二百八裏,西至德安府禮山關百裏。又白沙關,在府西北二百四十裏,即麻城五關之一也。今詳見麻城縣。
齊安寨在府北。《九域志》雲:黃岡舊有齊安鎮,梁大寶二年,侯景將任約與湘東王將徐文盛相持於武昌,約分軍襲破定州刺史田祖竜於齊安,即此處。或曰故齊安郡治也。又有鎮淮寨。宋端平二年,孟珙屯黃州盧,軍民雜處,因高阜為齊安、鎮淮二寨,以處諸軍雲。今府城西有齊安驛。又李坪驛,在府北五十裏。
陽邏鎮府西一百二十裏,與江夏分界。相傳三國時先主約孫權拒操,旦夕使人於此邏吳兵之至,因名。宋人置堡於岸,陳船江中,以遏渡口。其地東接蘄黃,西抵漢沔,南渡江至鄂,北拒五關,誠要害處也。開慶元年,忽必烈渡淮,得沿江製置司榜文雲:聞北兵議取黃陂,民船係筏,由陽邏堡渡,會於鄂州。忽必烈喜,遂如其言。至黃陂,漁人獻舟為導,至陽邏堡。堡南岸即江滸黃州,官軍方以大舟扼江渡。董文炳曰:長江天險,宋所恃以為固,宜奪其氣。直前搏戰,官軍大敗,遂帥諸軍渡江,圍鄂州。又鹹淳十年,伯顔以舟師攻陽邏堡,不剋。謀於其黨阿術曰:彼謂我必拔此方能渡江,此堡甚堅,攻之徒勞。乃命阿術夜以鐵騎泛舟直趣上流渡江,為搗虛之計。阿術遂循岸西上,逆流二十裏至青山磯,遙見南岸多露沙洲,即登舟指示諸將徑渡。宋軍與戰於中流,敗卻。阿術遂登沙洲,轉戰至鄂東門,還報伯顔。伯顔大喜,揮諸將急攻陽邏。夏貴方救陽邏,聞阿術飛渡,遂遁去。今為陽邏驛,並置陽邏鎮巡司於此。又有城林鋪,在陽邏東十裏。《志》雲:其地有大乘山土城。
團風鎮府西北五十裏。亦曰團風口,濱江要地也。正德中,劉六等倡亂於陽邏驛及團風鎮,今有團風鎮巡司。又李坪驛,在府北五十裏,即{艹類}草坪也。賈似道自漢陽移軍黃州,至{艹類}草坪獲蒙古俘卒。一云:{艹類}草坪在府西百餘裏。○馬柵,在府西北。梁大寶初,邵陵王綸屯於齊昌時,侯景將任約寇西陽武昌。綸引齊兵,未至,移營馬柵,距西陽八十裏,任約遣騎襲綸,綸敗遁。鬍氏曰:西陽,即今黃州治。似誤。
麻城縣府西北百八十裏。北至河南光山縣二百裏。漢邾縣地。梁置信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曰麻城,屬黃州。《志》雲:城本石勒將麻秋所築,因名。大業中,屬永安郡。唐武德三年,於縣置亭州。八年,州廢,仍屬黃州。元和三年,省入黃岡縣,尋復置。宋因之。端平中,移治什子山。元復舊治。今城周不及二裏,編戶一百二十裏。
○北西陽城在縣西北。梁置縣。陳省,改置定州。後周曰亭州。隋州廢。唐初,置亭州於麻城,析置陽城縣。武德八年,復省入麻城。○建寧城,在縣西。宋置建寧左郡。大明八年,省為建寧左縣,屬西陽郡。齊、梁復為建寧郡。後魏因之,領建寧縣。《隋志》:麻城有建寧、陰平、定城三郡。開皇初,與亭州俱廢。
蒙竜城在縣北。梁天監十三年,司州蠻田魯生及弟魯賢、超秀來降,以魯生為北司州刺史,魯賢為北豫州刺史,超秀為定州刺史。魏收《志》:南定州治蒙竜城,領弋陽、汝陰、安定、新蔡、北建寧諸蠻郡。《水經註》:舉水西北流經蒙籠城南,梁定州治。又西南徑湖陂城東,梁司、豫二州治。天監十四年,超秀復以定州降魏,後復入於梁。大寶初,定州刺史田祖竜欲以州迎邵陵王綸,不果。陳大建五年,田竜升以州叛降,齊詔周炅討平之。於是盡復江北之地。隋開皇初,州廢。
赤亭城在縣東南十裏。有赤亭河。宋元嘉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置十八縣,赤亭其一也。亦為赤亭蠻,西陽五水蠻之一。齊東昏之末,魏東豫州刺史田益宗入寇,建寧太守黃天賜與戰於赤亭,敗績。○岐亭城,在縣西七十裏,齊、梁間為岐亭縣,亦蠻縣之一也。今為岐亭鎮,舊與黃岡、黃陂連界。明時嘉靖中,議設郡丞於此,防禦寇盜,並伐石城,尋建黃安縣而止。
竹敦城在縣北。梁天監三年,元魏取三關,詔遣馬仙卑築竹敦、麻陽二城。時司馬悅為魏司州刺史,鎮義陽,攻竹敦,拔之。鬍氏曰:皆今麻城縣地。
○龜峰山縣東六十裏。山勢嵯峨,上有白黑二竜井,即舉水之源也。一名龜頭山。又縣東北三十裏有柏子山,《春秋》定四年,吳楚陳於柏舉,蓋合柏山、舉水而名。《元和志》縣東南八十裏有龜頭山,即春秋時之柏舉也。岩石洞壑,種種奇勝。唐太宗常駐蹕於此。○飛竜山在縣北三十裏。山勢峻聳,如雌雄並立,登之可以望遠。有竜井引流,可以溉田。又有五竜山,在縣東三十五裏,五峰攢聚,蜿蜒如竜,中有興福寺。
什子山縣東八十裏。有數峰排列,高聳幹雲。宋端平間,徙縣於此,因山為險也。又縣東百二十裏有九歇山,山勢險阻,石徑麯折,登者必紆回而上。《志》雲:縣東南十五裏,又有四望山,峻險難登,自上而望,四遠皆見。又縣東四十三裏有白額山,岩高聳,其上如額。
木陵山縣西北八十裏。樹木森密,岡陵隱蔽,邑之望山也,上有木陵關。又陰山,在縣東北六十三裏。蕭梁時,嘗僑置陰平縣於山下。其上有陰平關。《志》雲:縣西北八十五裏有三角山,以三峰峙立也。又有老君山,在縣北八十裏,峰巒特兀,俗以為老聃隱處。
萬鬆嶺在縣西百裏。宋縣令張毅夾道植鬆萬株,立亭其中,號萬鬆亭,適當關山往來之路。又春風嶺,在縣治東,自新息渡淮,道由此嶺。新息,今汝寧息縣。
○舉水在縣東。源出龜峰山,西北流又折而東,南入黃岡縣界,南流註於江。《水經註》:舉水出龜頭山西北,流經蒙竜城南,又西南徑湖陂城,又東南歷赤亭下,為赤亭水,南流註於江,謂之舉洲,即春秋時之柏舉雲。今湮。
縣前河在縣治南。源出河南光山縣境之黃土關,至縣東南,下流入黃岡縣之長河,出團風口,入江。《水利考》:縣前河匯東北二境之水,恆有暴溢之患。弘治以來,漂溺不時,議者以為開新河,固舊岸,庶幾可為永利。又界河,在縣北,源出光山縣界虎頭關,經陰山下之抵棗林,至三傢灣而合縣前河。又縣北七十裏有白塔河,縣西三十三裏有浮橋河,縣西七十裏有鬆溪河,流合縣西南七十三裏之岐亭河,皆匯於縣前河。○閻傢河,在縣東五裏,源出河南固始縣石門山,下流亦入縣前河。又高岸河在縣南十裏,又南十五裏有麻溪河,皆流入縣前河。
義井河縣東百裏。源出固始縣界,流入黃岡縣之巴河,達大江。又義州河,亦在縣東百裏。《通志》:後周以史寧為東義州刺史,蓋治此,有故城。去縣八十裏,河因以名。下流達於巴河。○沙河,在縣西百十裏,源出光山縣界,流入黃岡縣之紫潭。又有東流河在縣西百裏,亦出光山縣,流入界,下流註於紫潭河。《志》雲:縣西六十裏有蠃敷潭,下通黃岡縣之長河灣,環如蠃。又有白果泉,亦曰白果河,在縣南三十裏,源出羅田縣,沿梅傢市入縣前河。
○虎頭關縣東北七十裏,接河南商城縣界。宋淳六年,蒙古將史權攻虎頭關,拔之,進至黃州。又開慶元年,忽必烈會兵渡淮,趣大勝關,分遣張柔趣虎頭關,敗宋兵於沙窩,復進破守關兵,關遂陷。今有虎頭關巡司。○黃土關,在縣北九十裏,接光山縣界,形勢聳峭。宋嘉定十四年,金將僕散安真侵宋,自息州軍於七裏鎮,敗宋兵於淨居山,追至洪門山,奪柵而進。宋將保關不出,安真分左右軍,登山巔下瞰,守關者奪氣,遂潰。金人遂南入梅林關,陷麻城,抵大江,黃、蘄相繼塗炭。蓋關為郡境北門也。又白沙關,亦在縣北九十裏,西至大勝關六十裏,東北至光山縣百四十裏,與黃土關密邇,峭險壁立,登者委折而上。蕭梁置沙州,治白沙關城,領建寧、齊安二郡。正監二年,將軍吳子揚與魏將元英戰於白沙,敗績。其地遂入魏,魏亦置州於此。後周廢州而關仍舊。宋時亦為戍守重地。一云關在黃陂縣北三十裏,誤。
大城關縣北九十裏,接河南羅山縣界。宋開慶初,蒙古忽必烈入大城關,宋戍軍皆潰,即此。又陰山關,在縣東北陰山上,不甚高峻,而橫斜盤繞,北望二十裏皆見。後魏任城王澄遣長風戍主奇道顯,破梁陰山戍。又宋嘉定中,金人破黃土、白沙關,亦由小徑犯大城,入關內,趣陰山關,遇宋遊兵,徑前接戰。金人疑有伏,引卻。又有修善關,亦曰修善衝,在大城關旁,俱宋戍守處。
木陵關在縣西北木陵山上,北去河南光山縣一百三十裏。《元和志》謂之穆陵關,南北代時戍守處。梁普通中,夏侯夔攻平靖、木陵、陰山三關,剋之。陳大建中,定州刺史周炅擊叛將田祖竜,祖竜使其將高景安軍於木陵、陰山,皆為炅所破。唐元和中,鄂嶽帥李道固出木陵關討吳元濟。宋嘉定中,金人圍光州,犯五關。木陵,即五關之一也。《宋史》:李常奏復五關,略雲:虎頭關形勢最險,兩山千仞,一澗衝激。黃土關形勢聳峭,白沙關與黃土密邇。木陵關山路峭壁,委折而上。大城關山勢不甚高峻,而橫斜盤繞。修善關亦在其旁。使諸關之兵據險效死,敵豈能遽入乎?明嘉靖間,道臣熊吉議曰:麻城北接光、汝,山𠔌盤阻,為四固之區,姦宄憑為窟穴。昔人據地設險,五關為最要。唐李道古乘五關而元濟誅,宋李修五關而女真遁,元忽必烈、張柔入五關而鄂州震。昔人謂固江者,以淮而不以江,而守淮之要在五關也。今亦見光山縣。
長嶺關縣北百裏,北至河南商城縣百二十裏。嘉靖中,盜起西山九竜灣,議建軍營於此。尋革。又有鐵壁關,在縣西四十裏,亦設險處。嘉靖中,議置戍兵,以遏群盜。今為鵝籠山巡司。又有雙城鎮巡司,在縣北百十裏。宋《九域志》:縣境又有永寧鎮。
黑石寨縣西北八十裏,亦抵光山縣界,其相近者,有康寨,下有包傢莊。又臺山寨,在縣西百裏。宋開慶初,蒙古忽必烈侵宋淮西,命董文炳取臺山寨。《元史》:鄭鼎從世祖南侵,初破大城關,繼攻臺山寨。是也。東館驛在縣東,今廢。又縣西三十裏有中館驛,西七十裏有西館驛。
黃陂縣府西二百四十裏。南至漢陽府九十裏,西北至德安府孝感縣百裏。漢邾縣地。後漢末,劉表以地當江漢之口,懼吳侵軼,使黃祖於此築城鎮遏,因名黃城鎮。晉、宋因之。高齊於鎮置黃陂縣及南司州。後周改曰黃州。隋初因之。大業初,移州治黃岡,改曰永安郡,縣屬焉。唐武德三年,置南司州。七年,州廢,仍屬黃州。宋端平中,移治鄂州青山磯。元復舊治。今城周七裏有奇,編戶四十六裏。
○黃城今縣治。陳大建五年,伐齊,剋黃城,以為司州,治安昌郡,即此。後周改黃州。隋開皇初,以安昌郡省入。縣西一十三裏有石陽城,亦名石梵。漢建安十五年,曹操使夏侯尚、文聘圍江陵,又遣聘別屯沔口,止石梵,自當一隊,為江夏太守。其後孫權以五萬衆圍聘於石陽,不剋而還。石梵,蓋與沔口相近也。《縣志》雲:在縣北十五裏。又吳主權嘉禾三年,陸遜自襄陽引退,潛遣別將擊江夏、新市、安陸、石陽,斬獲而還。瀋約曰:江夏麯陵縣本名石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改曰麯陵。劉宋孝建初,改屬安陸郡。太始六年,並入安陸縣。梁元帝都江陵,魏人來侵,梁使王琛於魏,至石梵未見魏軍,以告魏兵至者為妄,即石陽也。《元和志》:石陽城,一名西城。劉句曰:後周於古黃城西四十裏獨傢村置黃陂縣。唐初,置南司州治此。今亦曰南司州城。近《志》雲南司州城在縣北,誤也。或曰:今縣城,唐貞觀初所徙。《邑志》雲:縣舊無城宇,唐宋以來,遷徙不一矣。
武城在縣東南。亦謂之武口城。《水經註》:武水南至武城,入大江。吳舊屯所在,荊州界盡此。齊永元末,蕭衍自襄陽攻郢城,東昏侯使吳子陽赴救,子陽自巴口進軍武口。又梁湘東王繹發兵江陵,聲言援臺城,軍於郢州之武城,淹留不進,即此。又有漁湖城,與武口相近,吳子陽軍武口,蕭衍命軍主梁天惠等屯漁湖城,唐修期等屯白陽壘,夾岸待之,是也。又縣東南十五裏有冶城,相傳梁武帝舉兵東下,將攻郢城,修戰守之具於此。
灄口城在縣南四十裏。《水經註》:江水徑魯山南,左得湖口水,又東合溝口水。鬍氏雲:灄口在武口之上,對岸即夏浦。陳大建五年,郢州刺史李綜剋齊灄口城。唐天復三年,楊行密遣將李神福圍鄂州,州帥杜洪求救於朱全忠,全忠遣兵屯灄口,為洪聲援是也。
○橫山縣北二十裏。山勢突兀,斷石為塹,橫立如障。又北十裏為伏馬山,高岩崔嵬,石磴縈繞,馬不能進。○木蘭山,縣北七十裏黃岡。有木蘭縣,蓋以此山名。又北三十裏有金鼓山,丹崖壁立,秀拔雲表。又北十裏為小尖山。又十裏為嵯峨山,皆以高秀而名。又縣東一裏為魯臺山,下有魯臺潭,其深莫測。
甘露山縣東十五裏。峰巒疊出,林木鬱然,相傳舊有甘露降此。又東十五裏有大陽山,峰高地迥,日出照曜,因名。○大陂山,在縣東北三十裏。下有大陂,溉田百頃,或謂之九十三裏陂。正德中,劉六等嘯聚於此。
○大江縣西南六十裏。自武昌府江夏縣流經縣境,又東接黃岡縣界。
灄河縣西南四十裏。亦曰灄口,灄水入江處也。自德安府安陸縣流入境,又經漢陽府之廢灄陽城北,東南流為灄口。縣北十五裏有石港河,發源縣西北八十裏廣山,下流合灄河,又達沙口入江。又有縣前河,在縣治南一裏,上接灄河,春夏水漲,武湖、石子湖之水泛溢入焉,往往為害。下流亦通沙河口入江。《郡志》:灄河在縣西南二百裏。《一統志》又云在縣東北二百裏,源出河南羅山縣南,流入大城潭。似誤。○草埠潭河,在縣東北三十裏,自安陸縣流入界,至三十六灣合流而達於沙口。又有竜驤河在縣南七十裏。《志》雲:以晉竜驤將軍王嘗屯此而名。
武湖縣東南二十五裏。相傳黃祖習戰閱武處,亦名黃漢湖。《水經註》:武口水上承安陸之延頭,南至武城入江,其入江處亦謂之武口雲。宋開慶初,蒙古忽必烈侵宋,取道黃陂,登香爐山,俯瞰大江,江之北曰武湖,湖之東曰陽邏堡,遂自陽邏濟師是也。香爐山,見漢陽縣。○加湖,一作茄湖,在縣西南。蕭齊末,蕭衍初舉兵攻郢,王茂等軍九裏敗郢城兵。曹景宗遂據石橋浦,連軍相續,下至加湖,既而東昏侯遣吳子陽馳救,子陽自武口進軍加湖,去郢三十裏,傍山帶水,築壘自固。衍使王茂等乘水漲以舟師襲加湖,大破之。鬍氏曰:加湖在江夏灄陽縣界,湖水自北南註於江。今湮。
石盤湖縣北七十裏。發源縣西北大溪嶺,流經大城潭,達縣前河,通沙口入江。又鴨兒湖在縣南十裏,石子湖在縣南三十裏。又有洋漫湖,其相接者曰後湖,俱在縣西南六十裏。下流皆達沙口入江。○大城潭,在縣北八十裏。縣西北境諸水多匯入焉,引流而南入縣前河。又石門潭在縣北三十裏,岸有石壁如門,水深不測,亦匯於縣前河。又團潭在縣西南五裏,水至深,下通江漢,商賈市於岸北。
沙武口縣東南五十裏。上連武湖,下通大江,亦曰沙口,亦曰沙洑口,又曰武口。張舜民曰:武口在陽邏洑西北十餘裏,距汴京纔十八驛,二廣、湖湘皆由此而濟,蓋要地也。《志》謂之沙蕪口。宋鹹淳十年,夏貴與蒙古戰於此,敗績。伯顔遂奪沙蕪口,進攻陽邏堡。《一統志》沙蕪口在黃岡西北百二十裏,似誤。《郡志》:縣西南四十裏,又有五通口及小河口,皆引流達江。○千工堰,在縣北四十裏,灌田三千餘畝。
○大勝關縣北八十裏,北去河南羅山縣百四十裏。舊《志》雲:東去白沙關五十裏。宋末,忽必烈南寇,取道於此。今詳見羅山縣。又縣有大城鎮,在縣北大城潭上,今有巡司。
長岐戍在縣西南。晉永興二年,陳敏據揚州,遣其黨錢端等略江州,陶侃與荊州諸將破之於長岐。長岐蓋近沔水。時侃等設伏於陸,藏水軍於沔水雲。○延頭戍,在縣西,舊為安陸界。宋元嘉五年,謝晦據江陵以叛,敗走,至安陸延頭,為戍主光順之所執。《水經註》武水上通安陸之延頭,杜佑以為武湖戍主執晦也。齊東昏末,元魏將田益宗議取義陽,欲直據南關,對抗延頭,是也。
黃安縣府西一百二十裏。東北至河南光山縣二百五十裏。本黃岡、麻城、黃陂三縣地。嘉靖四十二年,析置今縣,以地僻多盜也。縣治即麻城之新安姜家畈。萬歷初,增築縣城,周不及四裏。編戶二十三裏。
○竜集城在縣東。相傳隋所置縣,而《隋志》不載。按:嘉靖末,按臣唐繼祿請建設縣治,疏雲:姜家畈其地雖屬麻城,而中和鄉、兩河口諸處實隸黃岡、黃陂縣,由畈而東曰桃花鎮,乃宋、元之故縣,又東為岐亭鎮,則隋、唐竜集縣。蓋舊城與岐亭相接雲。
○三角山縣東十五裏,三峰相連,奇秀險仄。其連接者為遊仙柴傢諸山。嘉靖中,為盜賊藪聚之所。四十二年,集河南信陽之兵與郡兵合剿,始蕩其巢。○五雲山,在縣南十五裏,山有仰天窩,最為險絶。稢糾霞舉,僅通一綫,登之可瞰城中虛實,為近郊之要害。又有平田千頃,可耕其中。又駟馬山,在縣北五裏,亦險峻。又北五裏為磨盤山,《志》雲:縣西八十裏有仙居山,素稱險僻,中有仙人洞。又縣北九十裏有老君山。嘉靖中,皆為盜賊嘯聚處。
天台山縣北百裏。其頂平曠,可容千傢,以牛耳崖為北門,梯之乃達。宋端平、嘉熙間,襄漢淮西兵擾,土人結寨於此,形勢峭險,四面如壁,止通一人往來。石竅泉涌,鼕夏不絶。集衆固守,常活十萬人。寇屢來攻,卒不能剋。元末兵亂,有黃楊者聚衆據此,曰黃楊寨,亦盜賊淵藪也。《志》雲:縣北有牛頭山、牢山等寨,皆與天台山相近。嘉靖四十二年,麻城人李大夏奏稱:本縣金場、姜家畈接壤黃岡、黃陂,邊隅地近信陽光山、羅山等州縣,路通牛頭山、牢山等寨,地僻民頑,官難遙製,盜賊出擾,數被劫殺。乞於姜家畈建設縣治,保障地方。事下有司,因設今縣,是也。
○東流河在縣東,即黃岡縣界河之上流也。《志》雲:縣東裏許為東流河,又東為謝傢店,河俱逶迤,出團風口,此皆岐亭桃花鎮之路。縣西一裏為西河,又西三十裏為雙河,與西河合流為兩河口,經黃陂之灄口入於漢江。○石門河,在縣北三十五裏,又有沙河亦在縣北,下流俱入於東流河。
○雙山關縣北百裏。《志》雲:關距木陵關十裏,北抵光山縣界,兩岸萬仞,一竇九折,怪石欲墮,驚濤如雷。過其下者,雖勇夫健兒未嘗不逡循色變,蓋諸關中之至險者。今有巡司。又石門關在縣北百二十裏,又金局關在縣西北,亦曰黃陂站,接河南羅山縣界。
雙城鎮縣北十三裏,其相近者又有中和鎮,皆有巡司。《會典》:中和在黃岡縣。《志》雲:縣北五十裏有呂王城,其西五裏即金局關也。皆縣境設險處。
蘄水縣府東南百十裏。東南至蘄州百裏,東北至江南英山縣百二十裏。漢江夏郡大縣地。劉宋於此立希水左縣,屬西陽郡。蕭齊因之。梁又置永安郡。隋郡廢,改縣曰浠水,屬蘄州。唐武德四年,改曰蘭溪縣。天寶初,又改為蘄水。宋、元仍舊。明初,改今屬。縣未有城,編戶四十六裏。
○蘄水城在縣東三十裏。宋元嘉二十五年置蘄水縣,屬西陽郡。齊因之。梁初,曰蘄春,後復曰蘄水。隋屬蘄州。唐武德四年省入蘄春縣。○大縣城,在縣西北四十裏。故弦子國,為楚所滅。漢置縣。屬江夏郡。大,音棣。惠帝封長沙相朱倉為侯。晉初,屬弋陽郡,後屬西陽國。劉宋孝武帝自此伐逆即位,改曰孝寧。齊因之,仍屬西陽郡。後周廢。又郭默城,《志》雲:在縣東。東晉初,郭默嘗據此。陳大建二年,章彥達剋周郭默城。《齊·段韶傳》:天保中,築城於新蔡,立郭默戍。是也。鬍氏曰:城在蘄、黃二州之間。
○神山縣西北二十裏。《寰宇記》:孫權進兵赤壁時屯於此。《郡志》:縣南二十裏有城,山上有土城遺址,相傳孫權所築。其西有調軍山,亦權調軍處。○鬥方山,在縣東五十裏,有岩洞泉石之勝。又東四十裏有查山,接英山縣界。
三角山縣東北六十裏。山有三峰,如角之竪,盤踞蘄州、羅田之間。又華桂山,在縣東北九十三裏,接羅田、黃岡縣界。○枚石山,在縣北,巴水出於此。又縣治北有茶山産茶。《志》雲:縣西南二十二裏有白荊山,與縣南二十裏之暗黎山對峙,縣境之水多經其下。
○大江縣西南四十裏。自黃岡縣流經縣界,又東南入蘄州境。《志》雲:縣南五十裏有回風磯,大江所經也。又蘄水在縣東南五十裏,與蘄州接界。
浠水在縣治南。亦名南門河。源出江南英山縣之英山下,流經羅田縣入縣境,環繞縣南,合衆流,西南至南溪口入江。《志》雲:縣南五裏有白港河,東三十五裏有倒流河,又東十裏有蔡傢河,又五裏為白蓮河,皆流入浠水。○蘭溪,在縣東三裏,源出縣西苦竹山,其側多蘭,唐以此名縣。今縣北三十五裏有苦竹港,或曰即蘭溪之源也。《志》雲:蘭溪在縣西北四十裏,下流合浠水入江。
楊歷湖縣西南四十裏。又有沂湖,在縣南七十裏。皆掌於河泊所。《志》雲:縣南七十裏又有六圻河,縣西十五裏又有荷塘湖,縣西四十裏又有望天等湖,皆匯流於浠水。
伍洲在縣西四十裏大江中。相傳伍員適吳時過此,因名,即五洲也。宋元嘉末,武陵王駿討西陽蠻,軍於五洲,會元兇劭弒逆,駿自五洲建義東討。《水經註》:江水經縣故城南,城在山之陽,南對五洲,江中有五洲相接,故名。宋武帝建牙洲,上有紫雲蔭牙之瑞。
滕傢河堡縣北七十裏,地當羅田、黃岡、麻城之交,商旅通途也。盜賊往往出沒其間。萬歷三年,設堡於此。增置官軍戍守,為四境之防衛。
蘭溪鎮縣西南四十裏,濱江有蘭溪驛,並置巡司於此。又巴河鎮在縣西七十裏,亦有巡司。又浠川馬驛在縣南二十裏,縣北四十裏又有巴水驛,南北陸道所經也。
羅田縣府東百四十裏。東南至江南英山縣七十裏,北至河南固始縣百九十裏。漢蘄春縣縣地。梁置縣,又置義州及義城郡。隋初,州郡俱廢,縣屬蘄州。唐武德四年,省入浠水縣。宋元八年,升石橋鎮為羅田縣。鹹淳中廢。元復置。明初,改今屬。縣城周五裏,編戶四十九裏。
○羅田舊城縣西十裏,隋縣治此。宋移今治。《志》雲:縣西四十裏有奉泰鄉河,源出舊縣朦朧山,東流為義水,梁因置義城郡,其水合蘭溪入大江。
○塔山縣東五裏,層巒崇峻。縣北裏許又有尖峰山,縣南裏許為仙臺山,又南十五裏曰望江山,山高聳。黃州、大江相去百六十裏,登望如在目前也。○鳳凰山,在縣東三十裏,聳秀若鳳翼之飛騰。又縣東四十裏為蒙籠山,時有雲氣蒙其頂,故名。又魁山在縣東六十裏,形勢嵯峨,高出衆山之上。
多雲山縣北百五十裏。四時多雲,雖晴日麗空,雲亦連屬不絶。上有含風洞諸勝,東南接江南英山縣界。○石柱山,在縣北百二十裏,山高峻,屹立如柱。又獨坐山在縣東北八十裏,高聳幹雲,俯視衆山,如人獨坐。
岐嶺縣東百三十裏。《志》雲:岐嶺連接多雲,實為天險。其上有四關,北越光、汝,南出蘄、黃,東走淮西,此為徑道,備不可不豫也。
○官渡河在縣南百步,亦名縣前河。源出縣東北百裏之峨嵋山。縣東有多雲河,自廣濟縣界流合焉。又有平湖河,出縣北百四十裏之鬆子山,亦流合焉。經蘄水縣界,至黃岡縣合巴河入大江。《通志》雲:官渡河,源出黃岡縣之紫潭。似誤。
白蓮河縣南五十裏。源出英山縣,經縣境合蘄水縣之蘭溪,出大江。又縣東南五十裏有石險河,下流合白蓮河。○九子河,在縣北百二十裏,源出多雲山;又縣北百三十裏有竹臺河,俱流入官渡河。又深水河在縣東三十裏,源亦出英山,由朦朧山下湖師灘,流合官渡河。
○岐嶺關在岐嶺上。有中岐嶺、下岐嶺二關。又有慄子關,皆抵英山縣界。其東北曰甕門關,在上岐嶺,北抵固始縣界。又平湖關在縣西北,抵黃岡縣界。《志》雲:羅田有八關,一曰鳳凰關,以近鳳凰山而名。其相近者曰銅鑼關,又東北有石門關及青苔關,又有鬆子關,以鬆子山而名也。並甕門、平湖、慄子等為八關,然八關之中,以甕門、青苔、鬆子、慄子、銅鑼五關尤為要害。
光山寨在縣北。相近有周傢寨、石壠寨。其在縣西六十裏鼓羊山者曰鼓羊寨,相近者曰熊岩寨、猴豬寨。又在縣東南六十裏觀音山者曰觀音寨,相近者曰望英寨、班竹寨。凡九寨皆依山據險,山溪僻遠,盜賊恆出沒其間,備不可弛也。
滕傢河堡縣西七十五裏,與麻城縣接界。嘉靖二十二年,議設堡於此,不果。萬歷初,始置堡。今見蘄水縣。○多雲鎮,在縣北百二十裏,有巡司戍守,以控多雲山之險而名。
蘄州府東二百十裏。東至江南安慶府三百裏,南渡江至武昌府興國州百裏,北至江南霍丘縣五百裏,東南至江西九江府二百四十裏,西北至河南商城縣四百十五裏。
《禹貢》揚州地。春秋以來楚地。秦屬九江郡。漢屬江夏郡。後漢因之。建安十二年,吳分置蘄春郡。晉郡廢,改屬弋陽郡。惠帝分屬西陽郡晉西陽郡,即吳蘄春郡,宋因之。蕭齊置齊昌郡。梁因之梁大寶初,邵陵王綸置齊州,旋廢。北齊亦曰齊昌郡,兼置羅州。後周改曰蘄州。隋初,郡廢州存開皇初,置總管府。九年,府廢。煬帝改州曰蘄春郡。唐武德四年,復曰蘄州。天寶初,曰蘄春郡。乾元初,復曰蘄州。宋因之亦曰蘄春郡。元曰蘄州路。明初,改為蘄州府。洪武九年,降為州,以州治蘄春縣省入編戶六十四裏,改屬黃州府,領縣二。今因之。
州北接光、蔡,東峙、皖,為江左之藩籬,淮之屏蔽。古來言地利者,蘄口之險,與夏首、湓城相為頡頏。豈非大江上下,防遏為難,而蘄州雄峙江濱,備禦尤不可不豫乎?
○蘄春廢縣今州治。漢置縣。後漢建武三十年,封陳俊子浮為侯邑,尋復為縣。吳為蘄春郡治。晉仍為蘄春縣,屬弋陽郡,後屬西陽郡。鹹安初,改為蘄陽縣。梁曰蘄水。北齊為齊昌。陳大建五年,吳明徹伐齊,別將黃詠剋齊昌外城,既而湛陀攻拔之。隋開皇十八年,復曰蘄春縣,為州治。唐、宋因之。宋景定初,移治竜磯。元因之。明初省。《城邑考》:故羅州城在州北六十裏,北齊所築,即州舊治也。宋嘉定中,為金人所陷,尋復取之。景定四年,蒙古據白雲山,州將王益遷州治麒麟山,即今治矣。四面匯江為池。明初,因舊址修築。永樂以後,相繼增修。今城周九裏有奇,門六。
潯水城在州東。《潯陽記》謂之蘭池城,古潯陽也。後漢建安十四年,孫權以呂蒙領潯陽令。又吳建興二年,諸葛恪圖起田於潯陽,是也。晉建興初,湘州賊杜攻荊州刺史周於潯水城,陶侃在武昌使將軍朱伺救之,退保泠口。旋攻武昌,敗歸長沙。鬍氏曰:潯水城在蘄春界泠口。或為銅零口。《水經註》:江水自蘄春故城南,又東得銅零口。東晉後城廢。今詳見江西德化縣。《州志》:州東北五裏有呂王城,州北十裏有呂王山,城以山名也。又州境有江夏城,《類要》雲:晉江夏王築,未知所據。
○麒麟山在州治北。又有鳳凰山,在州治西南。俱以形似名。《宋志》:景定中,移州治竜磯,磯蓋在州西一裏,亦曰隆磯,以隆然聳峙於江渚也。《志》以為移麒麟山,蓋與竜磯相近。○四流山,在州北。山巔迤邐,有水南流及西流者,俱入蘄水縣,北流者入壽州霍丘縣,東流者入安慶太湖縣,故曰四流。又白雲山,在州西八裏,自旦及暮,常有白雲繚繞,因名。蒙古侵金,嘗駐軍於此。
雲霧山州北七十裏。山高聳,嘗有雲霧。又有高山,在州北六十裏,山高峻。其相接者曰磨盤山,曰折山,皆高險層折。○鼓角山,在州東百五十裏,亦名鼓吹山,天欲雨,先聞鼓角聲。又策山在州東北七十裏,山勢巍峨,石壁險峻,與江南英山連脈。又大桴山,在州東北六十裏,有九十九灣,實羅州故城之祖山也。《寰宇記》雲:蘄水源出於此。或訛為大浮山。又百傢冶山,在州東北二十裏,多産蘄竹。
三角山州東北百二十裏。峰巒秀拔,頂有三尖,上有二竜潭,蓋蘄黃北境之大山也。亦見蘄水縣境。又四隘口山,在州東北二百裏,下有四隘口。又州東北百五十裏有小隘嶺,其嶺峽隘。○馬下山,在州西六十裏,高峻難登。相傳漢高討英布,下馬過此。其相近者又有茅山,臨大江,下有石磯十三處。古雲九裏十三磯。今有茅山鎮巡司戍守。
○大江在州城南。自蘄水縣流入縣境,又東南過廣濟、黃梅二縣南而入安慶府宿鬆縣界。
蘄水州北三十裏。《寰宇記》:源出大桴山,流入赤東湖。《志》雲:蘄水出州東北三角山,逶迤而來,至州西北與蘄水縣接境,回麯註於大江,謂之蘄口,亦曰蘄陽口。隋開皇八年,伐陳,蘄州總管王世積以舟師出九江,破陳將紀頊於蘄口。蓋由蘄水出大江也。唐興元初,包佶轉東南財粟至蘄口,李希烈將吳少誠遏江道,不得西,蘄州刺史伊慎選士七千,列三屯奮擊,敗賊於永安戍,於是漕無留艱。宋置蘄口鎮於此。在今州西三十裏永安戍,或曰即蘄口戍。
五水在州北。《水經註》:蘄水出蘄春北山首,受浠水、枝津,西南流歷蘄山,出蠻中。其間有五水。五水者,巴水、蘄水、浠水、赤亭水、西歸水也。蠻戶憑阻山川,世為抄暴。宋元嘉二十九年,西陽五水群蠻反,自淮、汝至江、沔,鹹被其患,瀋慶之討平之。西歸水,或曰在麻城縣西北。蘄山,即大桴山。五水蓋盡蘄、黃北境矣。
高溪在州東北。源出白岩山,南入蘄河,一名三十六水。又州南有鈷水,亦流入蘄水。○翻車水,在州東北八十裏。《蘄春郡記》:九江王英布於翻車水北築城,以示背楚歸漢之意。今有翻車河城。又有西河在故羅州城西。俱流入蘄水。
赤東湖州北十裏。蘄水流註於此,其湖有九十九汊,孔道所經也。中有永安堤,今掌於河泊所。又州治東有金沙湖,亦曰東湖。○鴻宿洲,在州西二裏。舊《志》:縣西一裏江中有隆磯。《通志》謂在州東六裏,似誤。隆磯西裏許為鴻宿洲,秋鼕鴻雁多集於此。一名金沙洲,旁有石,名新生磯。
○大同鎮州北百八十裏,接河南固始縣界,有巡司戍守。又州西六十裏有茅山鎮巡司。○大陽戍,在州西北二百裏。劉宋時置,明帝泰豫元年,大陽蠻酋桓誕擁沔水以北、氵蚩葉以南八萬餘落降於魏,蓋時為蠻左所居。
兜矛山寨州東北十裏。元末兵亂,土人立寨於此。又燕子崖寨在州北百二十裏。元至正間,紅巾賊亂,江不花團聚鄉兵立寨於此。《志》雲:燕子崖,岩石峻峭,如燕窩然。蓋與兜矛山皆因峻險置寨也。○西河驛,在州北六十二裏,陸道所經也。其在州城西者,曰蘄陽水驛。
廣濟縣州東六十裏。南渡江至江西瑞昌縣百四十裏。漢蘄春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永寧縣,屬蘄州。天寶初,改曰廣濟。宋因之。紹興初,廢為鎮,尋復舊。嘉熙中,徙治大江中洲。元還故治。縣無城,今編戶五十三裏。
○積布山在縣南百裏。下臨大江,疊石森立,形如積布,亦謂之積布磯。《水經註》:江水東徑積布山南西陽、潯陽二郡界也。○多雲山,在縣東十五裏,多雲水出焉,流入羅田縣界。又東衝山,在縣東三十裏,山高起衝霄,故名。
橫岡山縣北二十裏。岡阜橫立,山勢高峻。又鼓角山,在縣北六十裏,上有九鬥坪,頗寬廣。宋建炎初,郡守甄採集衆守禦於此,故寨猶存。○石洞,在縣南六十裏。石山中有岩穴,廣三丈餘,中有七洞,深二十尺,洞口有泉,曰石洞靈泉。
○大江縣西南五十裏。自蘄州流入境,由此益折而南。縣西南之黃石磯,縣南之積布磯,皆臨大江。《志》雲:縣南有武傢穴,旁臨大江,其上自盤塘下抵黃梅縣之楊傢穴,長百九十裏,堤路橫亙其中,商賈輳集處也。《輿程記》:盤塘在縣西三十裏,對江即興國州之富池也。《通志》盤塘山在縣南九十裏,似誤。
連城河縣南七十裏,地名連城。其東為湖港廖傢口,有古溝,通黃梅陸路,久堙。正統中,復開之,以通兩縣舟楫。
武山湖縣南六十裏。湖濱有武山,又有樊噲城。《志》雲:樊噲城東西各一小城,相傳為漢九江王英布宅。又呼東京城、西京城。又馬口湖,在縣西南八十裏,西流入江為馬口渡。《嘉熙對境圖》:宋初南徵,自馬口濟江。《輿程記》:蘄州東三十裏,即馬口渡。今與武山湖皆掌於河泊所。又縣西有青林湖,其旁有青林山也。唐太和八年,蘄州湖水溢,即武〔山〕諸湖矣。○梅川,在縣西,源出縣北橫岡山,流入於武山湖。
○武傢穴鎮縣南九十裏。濱江,內卑外亢,為商民聚集之所,有巡司戍守。又縣西南七十裏有馬口鎮巡司。○竜坪鎮,在縣東南百十裏,濱江,戍守以竜坪為上遊發始之處。又雙城驛,在縣東六十裏。
黃梅縣州東百七十裏。東至江南宿鬆縣九十裏,南至江西九江府七十裏。漢尋陽縣及蘄春縣地。東晉置南新蔡郡及永興縣。宋、齊因之。梁末,魯悉達糾合鄉裏保新蔡,因授悉達為北江州刺史,寄治新蔡。陳永定二年,為齊所取,廢郡仍為永興縣,屬齊昌郡。隋開皇初,復曰新蔡,屬蘄州。十八年,改縣曰黃梅。唐武德四年,於縣置南晉州。八年,州廢,仍屬蘄州。乾符五年,招討副使曾元裕破斬王仙芝於黃梅是也。宋仍屬蘄州。嘉熙間,僑治中洲。元復舊。縣城周五裏,今編戶四十二裏。
○義豐城在縣南。《唐志》:武德四年,於黃梅縣置南晉州,又析置義豐、長吉、塘陽、新蔡四縣,州尋廢,縣俱省入黃梅。按《陳書》:吳明徹攻齊,下晉州,剋蘄城。晉州,蓋齊所創置也。○九江城,在縣西南七十裏。相傳九江王黔布所築。《晉書》:寧康元年,於黔布舊城置新蔡郡。即此。
○漏頭山縣西八裏。平曠可屯兵。宋末僑置縣於中洲,即此。又黃梅山,在縣西十裏。山多黃梅,隋以此名縣。○西山,在縣西四十裏,一名雙峰,又名破額山。上有香爐峰、慈雲塔,俗所稱四祖道場也。又馮茂山,在縣北三十裏,頂有池,産白蓮,曰白蓮峰,亦曰東山,俗名五祖山。又北十裏曰四祖山。
竜坪山在縣北二十裏。亦名鳳平山。形勢峭險,可以保禦。宋戚方嘗置寨於此。又礦山,在縣東南十五裏,山出鐵礦,舊置爐,今廢。
蔡山縣南五十裏,出大龜。《春秋傳》大蔡,蓋以山得名。梁末時,魯悉達保聚於此。唐建中四年,江西節度使曹王臯敗李希烈將韓霜露於黃梅,欲進拔蘄州。時希烈兵柵蔡山,險不可攻。臯聲言西取蘄州,引舟師氵斥江而上,希烈兵循江隨戰,去蔡山三百餘裏。臯乃放舟順流而下,急攻蔡山,拔之,進復蘄州。
○大江縣南六十五裏,過江即江西九江府城也。《志》雲:縣南七十裏有太子洑,舊傳梁武帝於此得子,因名。非也。宋蒼梧王元徽初使王奐鎮夏口,舟過尋陽。時桂陽王休範刺江州,恐為所劫留,自北岸太子洑竟去。是宋時已有此洑矣。舊有太子驛,唐改為臨江驛,今亦名太子洑。又有散花洲,亦在縣南六十裏江北岸,相傳周瑜犒士處也。
縣前河在縣治南。其源有三:一出竜坪山,一出縣北三十裏之小溪山,一出縣東北五十裏之鼓角山,合流至縣前,由小池口入江。又有黃梅水,源出黃梅山。獨山河,源亦出鼓角山,皆流入於源感湖,亦自小池口入江。
源感湖縣東南三十裏。上源諸水皆流註於此。又五阜湖,在縣西百十裏,中有五阜洲。《禹貢》九江納錫大龜,世傳此湖所出。又黃泥湖,在縣西五十裏。太白湖,在縣西南四十裏,其相近者曰北柴池湖。又有桂傢寨湖,在縣東南百十五裏。今皆掌於河泊所。又有濯港,在縣南十五裏,自蘄州境流入,註於太白湖,其下流皆合縣前河入江。○楊傢穴,在縣東南百二十裏,濱大江,亦有河泊所。
○新開口鎮縣西南七十裏。又有清江嘴鎮,在縣東南百裏。皆有巡司,濱江戍守處也。又停前驛,在縣東北四十裏,為陸走宿鬆之道。
附見:
黃州衛在府治東北。洪武元年建,後改為所。十二年,復為衛。又蘄州衛,在州治西,洪武十二年建。今亦設黃州、蘄州二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敘寧都魏禧 | 敘南昌彭士望 | 總敘一 | 總敘二 | 總敘三 | 凡例二十六則 | 目次 | 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北直方輿紀要序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