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 汉书   》 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班固 Ban Gu    班彪 Ban Biao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一〕徙杜陵。家世以田为业,至望之,好学,治齐诗,事同县后仓且十年。以令诣太常受业,〔二〕复事同学博士白奇,〔三〕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四〕京师诸儒称述焉。
  〔一〕师古曰:「近代谱谍妄相托附,乃云望之萧何之后,追次昭穆,流俗学者共祖述焉。但酇侯汉室宗臣,功高位重,子孙胤绪具详表、传。长倩巨儒达学,名节并隆,博览古今,能言其祖。市朝未变,年载非遥,长老所传,耳目相接,若其实承何后,史传宁得弗详?汉书既不叙论,后人焉所取信?不然之事,断可识矣。」
  〔二〕如淳曰:「令郡国官有好文学敬长肃政教者,二千石奏上,与计偕,诣太常受业如弟子也。」
  〔三〕师古曰:「常同于后仓受业,而奇后为博士。」
  〔四〕师古曰:「礼之丧服也。」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左将军上官桀与盖主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一〕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合曰:「不愿见。」吏牵持匈匈。光闻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洽平,〔二〕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劾)〔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三〕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四〕署小苑东门候。〔五〕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六〕下车趋门,传呼甚宠,〔七〕顾谓望之曰:「不肯录录,反抱关为。」〔八〕望之曰:「各从其志。」
  〔一〕师古曰:「索,搜也,露形体而搜也。索音山客反。」
  〔二〕师古曰:「令太平之化通洽四方也。」
  〔三〕师古曰:「周公摄政,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餔,以接天下之士。白屋,谓白盖之屋以茅覆之,贱人所居。盖音合。」
  〔四〕师古曰:「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人)〔文〕辞定高下也。」
  〔五〕师古曰:「署,补署也。门候,主候时而开闭也。」
  〔六〕师古曰:「皆官府之给贱役者也,解在贡禹传。」
  〔七〕师古曰:「趋读曰趣。趣,向也。下车而向门,传声而呼侍从者,甚有尊宠也。」
  〔八〕师古曰:「录录谓循常也。言望之不能随例搜索,以(为)〔违〕忤执政,不得大官而守门也。」
  后数年,坐弟犯法,不得宿卫,免归为郡吏。及御史大夫魏相除望之为属,察廉为大行治礼丞。
  时大将军光薨,子禹复为大司马,兄子山领尚书,〔一〕亲属皆宿卫内侍。地节三年夏,京师雨雹,望之因是上疏,愿赐清闲之宴,口陈灾异之意。〔二〕宣帝自在民间闻望之名,曰:「此东海萧生邪?下少府宋畸问状,〔三〕无有所讳。」望之对,以为「春秋昭公三年大雨雹,是时季氏专权,卒逐昭公。乡使鲁君察于天变,宜亡此害。〔四〕今陛下以圣德居位,思政求贤,尧舜之用心也。然而善祥未臻,阴阳不和,是大臣任政,一姓擅势之所致也。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五〕唯明主躬万机,选同姓,举贤材,以为腹心,与参政谋,令公卿大臣朝见奏事,明陈其职,以考功能。如是,则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矣。」对奏,天子拜望之为谒者。时上初即位,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高者请丞相御史,〔六〕次者中二千石试事,满岁以状闻,〔七〕下者报闻,或罢归田里,所白处奏皆可。〔八〕累迁谏大夫,丞相司直,岁中三迁,官至二千石。其后霍氏竟谋反诛,望之寖益任用。〔九〕
  〔一〕师古曰:「霍山,去病之孙。今云兄子者,转写误尔。」
  〔二〕师古曰:「闲读曰闲。」
  〔三〕师古曰:「畸音居宜反。」
  〔四〕师古曰:「乡读曰向。亡读曰无。」
  〔五〕师古曰:「本心,树之本株也。」
  〔六〕师古曰:「望之以其人所言之状请于丞相御史,或以奏闻,即见超擢。」
  〔七〕师古曰:「试令行其所言之事,或以诸它职事试之。」
  〔八〕师古曰:「当主上之意也。」
  〔九〕师古曰:「寖,渐也。」
  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望之雅意在本朝,远为郡守,内不自得,乃上疏曰:「陛下哀愍百姓,恐德化之不究,〔一〕悉出谏官以补郡吏,所谓忧其末而忘其本者也。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二〕愿陛下选明经术,温故知新,通于几微谋虑之士以为内臣,与参政事。诸侯闻之,则知国家纳谏忧政,亡有阙遗。若此不怠,成康之道其庶几乎!〔三〕外郡不治,岂足忧哉?」书闻,征入守少府。宣帝察望之经明持重,论议有余,材任宰相,〔四〕欲详试其政事,复以为左冯翊。望之从少府出为左迁,恐有不合意,即移玻〔五〕上闻之,使侍中成都侯金安上谕意曰:「所用皆更治民以考功。〔六〕君前为平原太守日浅,故复试之于三辅,非有所闻也。」〔七〕望之即视事。
  〔一〕师古曰:「究,竟也,谓周遍于天下。」
  〔二〕师古曰:「达士谓达于政事也。」
  〔三〕师古曰:「周成康二王致太平也。」
  〔四〕师古曰:「任,堪也。」
  〔五〕师古曰:「移病谓移书言玻一曰以病而移居。」
  〔六〕师古曰:「更犹经历也,音工衡反。」
  〔七〕师古曰:「所闻谓闻其短失。」
  是岁西羌反,汉遣后将军征之。京兆尹张敞上书言:「国兵在外,军以夏发,陇西以北,安定以西,吏民并给转输,田事颇废,素无余积,虽羌虏以破,来春民食必乏。穷辟之处,买亡所得,〔一〕县官谷度不足以振之。〔二〕愿令诸有罪,非盗受财杀人及犯法不得赦者,皆得以差入谷此八郡赎罪。〔三〕务益致谷以豫备百姓之急。」事下有司,望之与少府李强议,以为「民函阴阳之气,有(仁)〔好〕义欲利之心,〔四〕在教化之所助。尧在上,不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胜其好义也;虽桀在上,不能去民好义之心,而能令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尧、桀之分,在于义利而已,道民不可不慎也。〔五〕今欲令民量粟以赎罪,如此则富者得生,贫者独死,是贫富异刑而法不壹也。人情,贫穷,父兄囚执,闻出财得以生活,为人子弟者将不顾死亡之患,败乱之行,以赴财利,求救亲戚。一人得生,十人以丧,如此,伯夷之行坏,公绰之名灭。〔六〕政教壹倾,虽有周召之佐,恐不能复。〔七〕古者臧于民,不足则取,有余则予。诗曰『爰及矜人,哀此鳏寡』,〔八〕上惠下也。又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九〕下急上也。今有西边之役,民失作业,虽户赋口敛以赡其困乏,〔一〇〕古之通义,百姓莫以为非。以死救生,恐未可也。〔一一〕陛下布德施教,教化既成,尧舜亡以加也。今议开利路以伤既成之化,臣窃痛之。」
  〔一〕师古曰:「辟读曰僻也。」
  〔二〕师古曰:「度音徒各反。」
  〔三〕师古曰:「差,次也。八郡,即陇西以北,安定以西。」
  〔四〕师古曰:「函与含同也。」
  〔五〕师古曰:「道读曰导。」
  〔六〕师古曰:「公绰,鲁大夫孟公绰也。论语称孔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
  〔七〕师古曰:「召读曰邵。复音扶目反。」
  〔八〕师古曰:「小雅鸿雁之诗也。矜人,可哀矜之人,谓贫弱者也。言王者惠泽下及哀矜之人以至鳏寡。」
  〔九〕师古曰:「小雅大田之诗也。言众庶喜于时雨,先润公田,又及私田,是则其心先公后私。雨音于具反。」
  〔一〇〕师古曰:「率户而赋,计口而敛也。」
  〔一一〕师古曰:「子弟竭死以救父兄,令其生也。」
  于是天子复下其议两府,丞相、御史以难问张敞。敞曰:「少府左冯翊所言,常人之所守耳。昔先帝征四夷,兵行三十余年,百姓犹不加赋,而军用给。今羌虏一隅小夷,跳梁于山谷间,汉但令罪人出财减罪以诛之,其名贤于烦扰良民横兴赋敛也。〔一〕又诸盗及杀人犯不道者,百姓所疾苦也,皆不得赎;首匿、见知纵、所不当得为之属,议者或颇言其法可蠲除,〔二〕今因此令赎,其便明甚,何化之所乱?甫刑之罚,小过赦,薄罪赎,〔三〕有金选之品,〔四〕所从来久矣,何贼之所生?敞备皂衣二十余年,〔五〕尝闻罪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窃怜凉州被寇,方秋饶时,民尚有饥乏,病死于道路,况至来春将大困乎!不早虑所以振救之策,而引常经以难,恐后为重责。常人可与守经,未可与权也。敞幸得备列卿,以辅两府为职,不敢不尽愚。」
  〔一〕师古曰:「横音胡孟反。」
  〔二〕师古曰:「以其罪轻而法重,故常欲除此科条。」
  〔三〕师古曰:「吕侯为周穆王司寇,作赎刑之法,谓之吕刑。后改为甫侯,故又称甫刑也。」
  〔四〕应劭曰:「选音刷,金铢两名也。」师古曰:「音刷是也。字本作锊,锊即锾也,其重十一铢二十五分铢之十三,一曰重六两。吕刑曰:『墨辟疑赦,其罚百锾;劓辟疑赦,其罚惟倍;剕辟疑赦,其罚倍差;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大辟疑赦,其罚千锾。』是其品也。」
  〔五〕如淳曰:「虽有五时服,至朝皆着皂衣。」
  望之、强复对曰:「先帝圣德,贤良在位,作宪垂法,为无穷之规,永惟边竟之不赡,〔一〕故金布令甲曰〔二〕『边郡数被兵,离饥寒,〔三〕夭绝天年,父子相失,令天下共给其费』,〔四〕固为军旅卒暴之事也。〔五〕闻天汉四年,常使死罪人入五十万钱减死罪一等,豪强吏民请夺假貣,〔六〕至为盗贼以赎罪。其后奸邪横暴,群盗并起,〔七〕至攻城邑,杀郡守,充满山谷,吏不能禁,明诏遣绣衣使者以兴兵击之,〔八〕诛者过半,然后衰止。愚以为此使死罪赎之败也,故曰不便。」时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亦以为羌虏且破,转输略足相给,遂不施敞议。望之为左冯翊三年,京师称之,迁大鸿胪。
  〔一〕师古曰:「惟,思也。竟读曰境。其下亦同。」
  〔二〕师古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库金钱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
  〔三〕师古曰:「离,遭也。」
  〔四〕师古曰:「同共给之也。自此以上,令甲之文。」
  〔五〕师古曰:「卒读曰猝。言此令文专为军旅猝暴而施设。」
  〔六〕师古曰:「貣音土得反。」
  〔七〕师古曰:「横音胡孟反。」
  〔八〕师古曰:「军兴之法也。」
  先是乌孙昆弥翁归靡因长罗侯常惠上一书,〔一〕愿以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得复尚少主,〔二〕结婚内附,畔去匈奴。诏下公卿议,望之以为乌孙绝域,信其美言,万里结婚,非长策也。天子不听。神爵二年,遣长罗侯惠使送公主配元贵靡。未出塞,翁归靡死,其兄子狂王背约自立。惠从塞下上书,愿留少主敦煌郡。惠至乌孙,责以负约,因立元贵靡,还迎少主。诏下公卿议,望之复以为「不可。乌孙持两端,亡坚约,其效可见。前少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境未以安,此已事之验也。今少主以元贵靡不得立而还,信无负于四夷,此中国之大福也。少主不止,繇役将兴,其原起此。」天子从其议,征少主还。后乌孙虽分国两立,以元贵靡为大昆弥,汉遂不复与结婚。
  〔一〕师古曰:「昆弥,乌孙之王号也。翁归靡,其人名也。」
  〔二〕苏林曰:「宗室女也。」
  三年,代丙吉为御史大夫。五凤中匈奴大乱,议者多曰匈奴为害日久,可因其坏乱举兵灭之。诏遣中朝大司马车骑将军韩增、诸吏富平侯张延寿、光禄勋杨恽、太仆戴长乐问望之计策,望之对曰:「春秋晋士?帅师侵齐,闻齐侯卒,引师而还,君子大其不伐丧,〔一〕以为恩足以服孝子,谊足以动诸侯。前单于慕化乡善称弟,〔二〕遣使请求和亲,海内欣然,夷狄莫不闻。未终奉约,不幸为贼臣所杀,今而伐之,是乘乱而幸灾也,彼必奔走远遁。不以义动兵,恐劳而无功。宜遣使者吊问,辅其微弱,救其灾患,四夷闻之,咸贵中国之仁义。如遂蒙恩得复其位,必称臣服从,此德之盛也。」上从其议,后竟遣兵护辅呼韩邪单于定其国。
  〔一〕师古曰:「士?,晋大夫范宣子也。春秋公羊传襄十九年,齐侯环卒,『晋士?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还者何?善辞也,大其不伐丧也。』」
  〔二〕苏林曰:「弟,顺也。」师古曰:「乡读曰向。弟音悌。」
  是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设常平仓,上善之,望之非寿昌。〔一〕丞相丙吉年老,上重焉,望之又奏言:「百姓或乏困,盗贼未止,二千石多材下不任职。三公非其人,则三光为之不明,今首岁日月少光,〔二〕咎在臣等。」上以望之意轻丞相,〔三〕乃下侍中建章卫尉金安上、光禄勋杨恽、御史中丞王忠,并诘问望之。〔四〕望之免冠置对,天子繇是不说。〔五〕
  〔一〕师古曰:「此望之不知权道。」
  〔二〕师古曰:「首岁,岁之初。首谓正月也。」
  〔三〕师古曰:「言三公非其人,又云咎在臣等,是其意毁丞相。」
  〔四〕师古曰:「三人同共问之。」
  〔五〕师古曰:「繇读与由同。说读曰悦。」
  后丞相司直?延寿〔一〕奏:「侍中谒者良使(丞)〔承〕制诏望之,望之再拜已。良与望之言,望之不起,因故下手,〔二〕而谓御史曰『良礼不备』。故事丞相病,明日御史大夫辄问病;朝奏事会庭中,差居丞相后,丞相谢,大夫少进,揖。今丞相数病,望之不问病;会庭中,与丞相钧礼。〔三〕时议事不合意,望之曰:『侯年宁能父我邪;〔四〕知御史有令不得擅使,望之多使守史自给车马,之杜陵护视家事。〔五〕少史冠法冠,为妻先引,〔六〕又使卖买,私所附益凡十万三千。〔七〕案望之大臣,通经术,居九卿之右〔八〕,本朝所仰,至不奉法自修,踞慢不逊攘,〔九〕受所监臧二百五十以上,〔一〇〕请逮捕系治。」上于是策望之曰:「有司奏君责使者礼,遇丞相亡礼,廉声不闻,敖慢不逊,〔一一〕亡以扶政,帅先百僚。君不深思,陷于兹秽,朕不忍致君于理,使光禄勋恽策诏,左迁君为太子太傅,授樱其上故印使者,〔一二〕便道之官。君其秉道明孝,正直是与,帅意亡?,靡有后言。」〔一三〕
  〔一〕师古曰:「?音婆。」
  〔二〕苏林曰:「伏地而言也。」
  〔三〕师古曰:「不为前后之差也。」
  〔四〕服虔曰:「宁能与吾父同年邪?」
  〔五〕如淳曰:「汉仪注御史大夫史(旨)〔员〕四十五人,皆六百石,其十五人给事殿中,其余三十人留守治百事,皆冠法冠。」师古曰:「自给车马者,令其自乘私车马也。」
  〔六〕苏林曰:「少史,曹史之下者也。」文颖曰:「先引谓导车前。」
  〔七〕师古曰:「使其史为望之家有所卖买,而史以其私钱增益之,用润望之也。」
  〔八〕师古曰:「右,上也。」
  〔九〕师古曰:「攘,古让字。」
  〔一〇〕师古曰:「二百五十以上者,当时律令坐罪之次,若今律条言一尺以上、一匹以上矣。」
  〔一一〕师古曰:「敖读曰傲。」
  〔一二〕师古曰:「使者即谓杨恽也。命恽授太傅印,而望之以大夫印上于恽。」
  〔一三〕师古曰:「?,古愆字。后言谓自申理。」
  望之既左迁,而黄霸代为御史大夫。数月间,丙吉薨,霸为丞相。霸薨,于定国复代焉。望之遂见废,不得相。为太傅,以论语、礼服授皇太子。
  初,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公卿议其仪,丞相霸、御史大夫定国议曰:「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诗云:『率礼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一〕陛下圣德充塞天地,〔二〕光被四表,〔三〕匈奴单于乡风慕化,奉珍朝贺,〔四〕自古未之有也。其礼仪宜如诸侯王,位次在下。」望之以为「单于非正朔所加,故称敌国,宜待以不臣之礼,位在诸侯王上。外夷稽首称藩,中国让而不臣,此则羁縻之谊,谦亨之福也。〔五〕书曰『戎狄荒服』,〔六〕言其来〔服〕,荒忽亡常。如使匈奴后嗣卒有鸟窜鼠伏,阙于朝享,不为畔臣。〔七〕信让行乎蛮貉,福祚流于亡穷,万世之长策也。」天子采之,下诏曰:「盖闻五帝三王教化所不施,不及以政。今匈奴单于称北藩,朝正朔,朕之不逮,德不能弘覆。其以客礼待之,令单于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
  〔一〕师古曰:「商颂长发之诗也。率,循也。遂,遍也。既,尽也。发,行也。相土,契之孙也。烈烈,威也。截,齐也。言殷宗受命为诸侯,能修礼度,无有所逾越也。遍省视之,教令尽行,而相土之威烈烈然盛,四海之外皆整齐。」
  〔二〕师古曰:「充,实也。塞,满也。」
  〔三〕师古曰:「四表,四海之外。」
  〔四〕师古曰:「乡读曰向。」
  〔五〕师古曰:「易谦卦之辞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言谦之为德,无所不通也。亨音火庚反。」
  〔六〕师古曰:「逸书也。」
  〔七〕师古曰:「卒,终也。本以客礼待之,若后不来,非叛臣。」
  及宣帝寝疾,选大臣可属者,〔一〕引外属侍中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望之、少傅周堪至禁中,拜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堪为光禄大夫,皆受遗诏辅政,领尚书事。宣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望之、堪本以师傅见尊重,上即位,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望之选白宗室明经达学散骑谏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并拾遗左右。四人同心谋议,劝道上以古制,〔二〕多所欲匡正,上甚乡纳之。〔三〕
  〔一〕师古曰:「属音之欲反。」
  〔二〕师古曰:「道读曰导。」
  〔三〕师古曰:「乡读曰向,意信向之而纳用其言。」
  初,宣帝不甚从儒术,任用法律,而中书宦官用事。中书令弘恭、石显久典枢机,明习文法,亦与车骑将军高为表里,论议常独持故事,不从望之等。恭、显又时倾仄见诎。〔一〕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自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国旧制,又违古不近刑人之义,〔二〕白欲更置士人,繇是大与高、恭、显忤。〔三〕上初即位,谦让重改作,〔四〕议久不定,出刘更生为宗正。
  〔一〕文颖曰:「恭、显心不自安也。」师古曰:「文说非也。言其不能持正,故议论大事见诎于天子也。仄,古侧字。」
  〔二〕师古曰:「礼曰『刑人不在君侧』也。」
  〔三〕师古曰:「繇读与由同。忤谓相违逆也。」
  〔四〕师古曰:「重,难也。未欲更置士人于中书也。」
  望之、堪数荐名儒茂材以备谏官。会稽郑朋阴欲附望之,上疏言车骑将军高遣客为奸利郡国,及言许、史子弟罪过。章视周堪,〔一〕堪白令朋待诏金马门。朋奏记望之曰:「将军体周召之德,秉公绰之质,有卞庄之威。〔二〕至乎耳顺之年,〔三〕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诚士之高致也。窟穴黎庶莫不欢喜,咸曰将军其人也。〔四〕今将军??云若管晏而休,遂行日仄至周召乃留乎?〔五〕若管晏而休,则下走将归延陵之皋,〔六〕修农圃之畴,〔七〕畜鸡种黍,俟见二子,没齿而已矣。〔八〕如将军昭然度行,积思塞邪枉之险蹊,宣中庸之常政,〔九〕兴周召之遗业,亲日仄之兼听,则下走其庶几愿竭,底厉锋锷,〔一〇〕奉万分之一。」望之见纳朋,接待以意。〔一一〕朋数称述望之,短车骑将军。〔一二〕言许、史过失。
  〔一〕师古曰:「视读曰示。以朋所奏之章示堪也。」
  〔二〕师古曰:「周谓周公旦。召谓召公奭。公绰,孟公绰也,廉正寡欲。卞庄子,鲁卞邑大夫,盖勇士也。召读曰邵。」
  〔三〕师古曰:「论语孔子曰『六十而耳顺』。」
  〔四〕师古曰:「国家委任,诚得其人也。」
  〔五〕师古曰:「问望之立意当趣如管晏而止,为欲恢廓其道,日昃不食,追周召之迹然后已乎??读曰模。其字从木。」
  〔六〕应劭曰:「下走,仆也。」张晏曰:「吴公子札食邑延陵,薄吴王之行,弃国而耕于皋泽。朋云望之所为若但如管晏,则不处汉朝,将归会稽,寻延陵之轨,隐耕皋泽之中也。」师古曰:「下走者,自谦言趋走之役也。」
  〔七〕师古曰:「美田曰畴。」
  〔八〕师古曰:「论语云:『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朋之所云盖谓此也。俟,古俟字也。俟,待(世)〔也〕。没齿,终身也。莜,草器也,音徒钓反。」
  〔九〕师古曰:「度行,度越常检而为高行也。蹊,径,谓道也,音奚。」
  〔一〇〕师古曰:「锋,刃端也。锷,刃旁也,音五各反。」
  〔一一〕师古曰:「与之相见,纳用其说也。」
  〔一二〕师古曰:「短谓毁其短恶也。」
  后朋行倾邪,望之绝不与通。朋与大司农史李宫俱待诏,堪独白宫为黄门郎。朋,楚士,怨恨,〔一〕更求入许、史,推所言许、史事曰:「皆周堪、刘更生教我,我关东人,何以知此?」于是侍中许章白见朋。朋出扬言曰:「我见,言前将军小过五,大罪一。中书令在旁,知我言状。」望之闻之,以问弘恭、石显。显、恭恐望之自讼,下于它吏,即挟朋及待诏华龙。〔二〕龙者,宣帝时与张子蟜等待诏,〔三〕以行污濊不进,〔四〕欲入堪等,堪等不纳,故与朋相结。恭、显令二人告望之等谋欲罢车骑将军疏退许、史状,候望之出休日,令朋、龙上之。事下弘恭问状,望之对曰:「外戚在位多奢淫,欲以匡正国家,非为邪也。」恭、显奏「望之、堪、更生朋党相称举,数谮诉大臣,毁离亲戚,欲以专擅权势,为臣不忠,诬上不道,请谒者召致廷尉。」时上初即位,不矢谒者召致廷尉」为下狱也,可其奏。后上召堪、更生,曰系狱。上大惊曰:「非但廷尉问邪?」以责恭、显,皆叩头谢。上曰:「令出视事。」恭、显因使高言:「上新即位,未以德化闻于天下,而先验师傅,既下九卿大夫狱,宜因决免。」于是制诏丞相御史:「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亡它罪过,今事久远,识忘难明。〔五〕其赦望之罪,收前将军光禄勋印绶,及堪、更生皆免为庶人。」而朋为黄门郎。
  〔一〕张晏曰:「朋,会稽人,会稽并属楚。」苏林曰:「楚人?急也。」
  〔二〕师古曰:「华音胡化反。」
  〔三〕师古曰:「蟜音巨遥反,字或作侨。」
  〔四〕师古曰:「濊与秽同。」
  〔五〕师古曰:「言不能尽记,有遗忘者,故难明。」
  后数月,制诏御史:「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故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道以经术,厥功茂焉。〔一〕其赐望之爵关内侯,食邑六百户,给事中,朝朔望,坐次将军。」天子方倚欲以为丞相,〔二〕会望之子散骑中郎伋上书讼望之前事,〔三〕事下有司,复奏「望之前所坐明白,无谮诉者,〔四〕而教子上书,称引亡辜之诗,失大臣体,不敬,请逮捕。」弘恭、石显等知望之素高节,不诎辱,建白「望之〔五〕前为将军辅政,欲排退许、史,专权擅朝。幸得不坐,复赐爵邑,与闻政事,〔六〕不悔过服罪,深怀怨望,教子上书,归非于上,〔七〕自以托师傅,怀终不坐。〔八〕非颇诎望之于牢狱,塞其怏怏心,则圣朝亡以施恩厚。」〔九〕上曰:「萧太傅素刚,安肯就吏?」显等曰:「人命至重,望之所坐,语言薄罪,必亡所忧。」上乃可其奏。
  〔一〕师古曰:「道读曰导。茂,美也。」
  〔二〕师古曰:「倚音于绮反。」
  〔三〕师古曰:「伋音级。」
  〔四〕师古曰:「言望之自有罪,非人谗谮而诉之也。」
  〔五〕师古曰:「建立此议而白之于天子。」
  〔六〕师古曰:「与读曰豫。」
  〔七〕师古曰:「言归恶于天子也。」
  〔八〕师古曰:「言恃旧恩,自谓终无罪,坐怀此心。」
  〔九〕服虔曰:「非,不也。」
  显等封以付谒者,敕令召望之手付,因令太常急发执金吾车骑驰围其第。使者至,召望之。望之欲自杀,其夫人止之,以为非天子意。望之以问门下生朱云。云者好节士,劝望之自裁。于是望之卬天叹曰:〔一〕「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9字谓云曰:「游,〔二〕趣和药来,无久留我死9〔三〕竟饮鸩自杀。天子闻之惊,拊手曰:「曩固疑其不就牢狱,果然杀吾贤傅9是时太官方上昼食,上乃却食,为之涕泣,哀恸左右〔四〕。于是召显等责问以议不详。〔五〕皆免冠谢,良久然后已。
  〔一〕师古曰:「卬读曰仰。」
  〔二〕师古曰:「朱云字游,呼其字。」
  〔三〕师古曰:「趣读曰促。」
  〔四〕师古曰:「恸,动也。」
  〔五〕师古曰:「详,审也。」
  望之有罪死,有司请绝其爵邑。有诏加恩,长子伋嗣为关内侯。天子追念望之不忘,每岁时遣使者祠祭望之冢,终元帝世。望之八子,至大官者育、咸、由。
  育字次君,少以父任为太子庶子。元帝即位,为郎,病免,后为御史。大将军王凤以育名父子,着材能,除为功曹,迁谒者,使匈奴副校尉。〔一〕后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二〕而漆令郭舜殿,见责问,〔三〕育为之请,扶风怒曰:「君课第六,裁自脱,〔四〕何暇欲为左右言?」〔五〕及罢出,传召茂陵令诣后曹,〔六〕当以职事对。〔七〕育径出曹,书佐随牵育,育案佩刀曰:「萧育杜陵男子,何诣曹也9〔八〕遂趋出,欲去官。明旦,诏召入,拜为司隶校尉。育过扶风府门,官属掾史数百人拜谒车下。后坐失大将军指免官。复为中郎将使匈奴。历冀州、青州两郡刺史,长水校尉,泰山太守,入守大鸿胪。以鄠名贼梁子政阻山为害,久不伏辜,〔九〕育为右扶风数月,尽诛子政等。坐与定陵侯淳于长厚善免官。
  〔一〕师古曰:「时令校尉为使于匈奴而育为之副使,故授副校尉也。」
  〔二〕师古曰:「如今之考第高下。」
  〔三〕师古曰:「殿,后也。言有所负,最居下也。殿音丁见反。」
  〔四〕师古曰:「脱,免也,音吐活反。」
  〔五〕师古曰:「左右者,言与同列在其左右,若今言旁人也。」
  〔六〕如淳曰:「贼曹、决曹皆后曹。」
  〔七〕师古曰:「忿其为漆令言,故欲以职事责之。」
  〔八〕师古曰:「自言欲免官而去,但是杜陵一白衣男子耳,何须召我诣曹乎?」
  〔九〕师古曰:「名贼者,自显其名,无所避匿言其强也。」
  哀帝时,南郡江中多盗贼,拜育为南郡太守。上以育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育入殿中受策,〔一〕曰:「南郡盗贼群辈为害,朕甚忧之。以太守威信素着,故委南郡太守,之官,其于为民除害,安元元而已,亡拘于小文。」加赐黄金二十斤。育至南郡,盗贼静。病去官,起家复为光禄大夫执金吾,以寿终于官。
  〔一〕孟康曰:「使车,三公奉使之车,若安车也。」
  育为人严猛尚威,居官数免,稀迁。少与陈咸、朱博为友,着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始育与陈咸俱以公卿子显名,咸最先进,年十八为左曹,二十余御史中丞。时朱博尚为杜陵亭长,为咸、育所攀援,入王氏。〔一〕后遂并历刺史郡守相,及为九卿,而博先至将军上卿,历位多于咸、育,遂至丞相。育与博后有隙,不能终,故世以交为难。
  〔一〕师古曰:「援,引也,音爰。」
  咸字仲,为丞相史,举茂材,好畤令,迁淮阳、泗水内史,张掖、弘农、河东太守。所居有迹,数增秩赐金。后免官,复为越骑校尉、护军都尉、中郎将,使匈奴,至大司农,终官。
  由字子骄,为丞相西曹卫将军掾,迁谒者,使匈奴副校尉。后举贤良,为定陶令,迁太原都尉,安定太守。治郡有声,多称荐者。初,哀帝为定陶王时,由为定陶令,失王指,顷之,制书免由为庶人。哀帝崩,为复土校尉、京辅左辅都尉,迁江夏太守。平江贼成重等有功,增秩为陈留太守。元始中,作明堂辟雍,大朝诸侯,征由为大鸿胪,会病,不及宾赞,〔一〕还归故官,病免。复为中散大夫,终官。家至吏二千石者六七人。
  〔一〕师古曰:「赞导九宾之事。」
  赞曰:萧望之历位将相,籍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一〕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二〕哀哉!〔不然〕,望之堂堂,折而不桡,〔三〕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一〕师古曰:「间,隙也。」
  〔二〕师古曰:「图,谋也。」
  〔三〕师古曰:「桡,曲也,音女教反。」
  校勘记
  三二七二页三行争愿自(劾)〔效〕,景佑、殿本都作「效」,此误。
  三二七二页一三行而观其(人)〔文〕辞定高下也。景佑、殿本都作「文」,此误。
  三二七三页一行言望之不能随例搜索,以(为)〔违〕牾执政,景佑、殿、局本都作「违」,此误。
  三二七五页一一行民函阴阳之气,有(仁)〔好〕义欲利之心,殿本作「好」。王先谦说作「好」是。
  三二八〇页一六行侍中谒者良使(丞)〔承〕制诏望之,景佑、殿本都作「承」。
  三二八一页一三行(旨)〔员〕四十五人,景佑、殿本都作「员」,此误。
  三二八二页一五行言其来〔服〕,荒忽亡常。景佑、殿本都有「服」字。
  三二八五页一五行俟,待(世)〔也〕。景佑、殿、局本都作「也」,此误。
  三二九二页二行〔不然〕,望之堂堂,景佑、殿本都有「不然」二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二十四史
汉书叙例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
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汉书卷二惠帝纪第二
汉书卷三高后纪第三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
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
汉书卷九元帝纪第九汉书卷十成帝纪第十
汉书卷十一哀帝纪第十一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十二
汉书卷十三异姓诸侯王表第一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第二
汉书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汉书卷十五下王子侯表第三下
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汉书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汉书卷十八外戚恩泽侯表第六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汉书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第八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