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当胤成为大清的雍正皇帝后,其身上这种备受康熙喜爱的重手足情谊的品质,立即一扫而空。十四阿哥胤被永远地禁锢了,八阿哥胤和九阿哥胤被先后害死,三阿哥胤祉发了几句牢骚,便和儿子弘晟一道被囚禁到景山,十二阿哥胤也被降了爵位。
胤善权谋,懂得用"情义"的力量为政治目标服务,他还像三阿哥胤祉一样,经常陪着康熙游园赏玩,宽解康熙的心情,让康熙非常感动,认定胤是识大体之人。而相比之下,胤在处理国家大事上的魄力,又比胤祉强得多。
早就有谋士告诫胤,要想成为大清未来的皇帝,除了要让争得掌握着储君决定权的康熙的信任,还要适当地展露才华。三阿哥胤祉因无才而与皇位绝缘,八阿哥胤则因才华太露,引起康熙的疑忌,同样与皇位绝缘。胤分析了这两个人的失败原因,他一面全心全意地做好康熙交代下来的事,一面谦虚低调,不争功,不夺名,让康熙满意,让朝臣认可。一些目光敏锐的大臣看到了胤的出众之处,自愿成为胤的左膀右臂,他们中有执掌西北兵权的川陕总督年羹尧,有负责京师警卫的步军统领兼理藩院尚书隆科多,有满腹学识的大学士魏经国、沈廷玉、博尔多。
雷厉风行,法纪严明,刚勇果断是胤最可贵的政治素质,为其他阿哥所不及。康熙也在胤身上看到了一个出色的政治家的魄力。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斥责大臣鄂伦岱骄昂跋扈,鄂伦岱仗着国戚的身份,并不畏惧,让康熙好不气愤。站在一旁的胤见此,遂要求康熙将鄂伦岱当作乱臣贼子,按国法惩治。胤在惩治吏治上,毫不手软,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胤冷静地,谨慎地经营着自己的政治生涯,康熙对胤的好感与日俱增。
当然,人无完人,胤也并非没有缺点。胤性情急躁,情绪化,喜怒不定,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是如此。康熙也清楚胤的这个缺点。幸运的是,胤是个知错能改之人,他听取了手下谋士的意见,凡事都以忍当先。在当上皇帝之后,胤还特地命人写下一幅"戒急用忍"的铭牌,并将其置于书房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急躁。而纵观胤登上皇位的历程,就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胤的每一步都走得沉着稳健。
在其他阿哥斗得热火朝天之际,胤却沉下心来,吟咏起诗词歌赋,修身养性。胤将自己形容成"天下第一闲人",俨然是紫禁城中的隐者,他故意挑选畅谈山林隐趣的诗词文章,编纂成《悦心集》,以便让人们相信,自己只是想清雅悠闲地度过一生,绝无争权夺势之心。胤高调地和僧人来往,自称"破尘居士",定期在圆明园举办法会,还将自己的佛学心得编写成《和硕雍亲王圆明居士语录》。通过学隐者,论佛学,胤巧妙地将自己的锋芒收敛起来。
其实,起初胤在争夺储君之位的兄弟中,确无明显优势。八阿哥胤的人气比胤的要高,三阿哥胤祉和康熙的关系比胤的要好,十四阿哥胤凭着乖巧和聪颖一度得到康熙的格外宠爱。但是,任何一个英明负责的政治家都知道,在选权力接班人时,要充分考虑候选人的综合能力,不能由着一己喜好乱定人选。胤或许不是最得康熙宠爱的一个阿哥,却是最能担当国家大任的阿哥,他的慎重、沉稳、心机缜密,远远超出其他兄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秋天,康熙像往年一样到北京南郊打猎。此时的康熙毕竟已是个两鬓斑白的老人,身体大不如前,打猎活动开始没多久,康熙就感到身体不适,到北京西边的畅春园调养,将主持冬至祀天大礼的任务交给胤,这似乎是一种权力暗示。过了几天,康熙自觉大限将至,便将三阿哥胤祉、七阿哥胤、八阿哥胤、九阿哥胤、十二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以及理藩院尚书隆科多都招到病床前。
这些阿哥都清楚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康熙就要宣布皇位继承人了,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康熙接下来要说的话,将决定他们的后半生。四下安静非常,阿哥们紧张得发不出声音,只听康熙颤颤巍巍地说道:"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对在场的阿哥来说,这无异于五雷轰顶。当晚康熙盍目长逝,遗体被运到了紫禁城的乾清宫。遗诏不可能再做修改。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