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类 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   》 第91节:肩负反恐重任的美国特种部队(8)      王军校 Wang Junjiao

  海湾战争中,“绿色贝雷帽”被配属到多国部队的营一级单位,为其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关键的通信联络,组织协调战术作战,在“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2.“海豹部队”陆上作战
  海豹部队是美国精锐两栖作战部队,极受其他特种战斗单位的敬重。海豹部队在亚洲的显赫战斗纪录,使他们免于在东南亚撤兵后,遭受与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相同的折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仍然有37个排的海豹部队,所有单位皆能独立行动,到1990年,其数量已达50个排。
  海湾战争期间,海豹小组在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沙漠中,乘快速攻击车辆以每小时129公里的高速巡回。这些价值5万美元的沙丘4轮车是采用越野竞赛车改装而成,装备M60机关枪、M1940mm榴弹发射器和AT-4反坦克火箭,它们是海豹小组的武器中值得一看的附加物。海豹小组的FAV是盟军第一批进入科威特市的军事车辆。
  3.“三角洲部队”奇兵天降
  三角洲特种部队是美空军特种部队的精锐,它担负着远距离侦察、战斗中的救援行动,以及对陆军特种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等任务。“三角洲”特种部队平时突出跳伞训练,所有队员都具备特技跳伞技能,在空中可以进行漂亮的编队“游泳”,高空跳伞能降到地面一个硬币大小的目标上。
  海湾战争一开始,“三角洲”特种部队就遂行直接战斗行动,他们的MH-53J直升机,越过边界进入伊拉克领空,引导摧毁了伊拉克的主要雷达,为多国部队飞机攻击伊拉克西部的重要目标开辟了一条10公里宽的空中走廊,协助拉开了空中战役的序幕。在整个海湾战争期间,多国部队总共有35架飞机被击落,有64名飞行员被俘,空军特种部队执行了七次战斗搜索和救援任务,次次顺利得手。
  三、入选的条件和集训
  美特种部队是由美国公民在自愿的基础之上组成的。只有拥有中士或上士军衔的男性军人才能成为特种部队的志愿兵。必要条件包括:必须同意可超期服役,在最后一次服役期间没有前科,在军队服役不能少于两年、受教育年限不能低于12年学制的中学水平,有权接触秘密文件,应具有高智商系数。候选者还须经过体能测试:应着军装和皮靴在水中不记时游50米,两分钟之内俯卧撑52次,仰卧起坐62次,着运动装在14分54秒内跑完3.2公里。每个项目之间的间隔是2至10分钟。
  志愿兵的测验是在三周内进行。在此期间,要测试他们的道德心理素质和智商水平。随后两周里,志愿兵们将成为“游击队的俘虏”,进行敌营内生存训练。通过所有考验的志愿兵可进入特种部队学校进修班学习。这时,他们要签订专门合同,表明他们为完成战斗任务,随时准备在地球的任何角落乘降落伞着陆。
  1.特种兵的训练
  美国特种部队为培养各个专业的军人,特开设了各类训练班,如侦察员训练班、射击武器训练班、重型武器训练班、工兵训练班、电子通讯和医务专家训练班。除了掌握基本专业外,学员们还可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补充训练,以获得相应职称,如特种部队跳伞健将和一级潜水员等。此外,他们还可参加以下训练班:别动队员班、外语班、生存班、空军瞄准手和调度班、海军陆战队狙击手班、热带森林作战班,及北约其他国家的各种训练班。所有学员必须先接受特种部队基础训练。训练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基础训练,为期13周。第二阶段为5周,单兵训练提高班三周,小分队训练两周。然后就是训练提高班,为期12周。
  特种兵的空降训练分别在两个学校里进行。一个是在布莱格堡,另一个是在杰文斯堡。空降兵必须掌握秘密潜入敌国领土的两种跳伞方式:第一种是从8 000米高空跳伞,降至300米时打开伞的慢速跳伞。第二种是在同一高度跳伞,使用翼伞在方圆10到12公里区域内降落。这些跳伞方式的特点均适用于12个人在夜间条件下着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央编译出版社
第1节:英国特种部队(1)第2节:英国特种部队(2)第3节:英国特种部队(3)
第4节:英国特种部队(4)第5节:英国特种部队(5)第6节:英国特种部队(6)
第7节:英国特种部队(7)第8节:英国特种部队(8)第9节:英国特种部队(9)
第10节:英国特种部队(10)第11节:英国特种部队(11)第12节:英国特种部队(12)
第13节:英国特种部队(13)第14节:英国特种部队(14)第15节:英国特种部队(15)
第16节:英国特种部队(16)第17节:英国特种部队(17)第18节:英国特种部队(18)
第19节:英国特种部队(19)第20节:英国特种部队(20)第21节:英国特种部队(21)
第22节:英国特种部队(22)第23节:英国特种部队(23)第24节:英国特种部队(24)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