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王敦最後的下場(2)      梅毅 Mei Yi

  公元324年(晉明帝太寧二年)8月,王敦以誅溫嶠為名,讓大哥王含等率五萬多水陸精兵,一時並進,直奔建康殺來。
  假使明帝司馬紹是孱弱之主,王敦可一舉成功。但這位青年皇帝有“文才武略,欽賢愛客,雅好文辭”。大戰之前,以萬乘之尊,明帝司馬紹竟能自己微服出行,帶幾個從人騎馬至姑孰,偵察王敦的兵力部署情況。
  明帝穿着普通,但相貌不凡。他的母親荀氏一族是燕代一帶的人,有鮮卑血統,黃須白麵。
  聽兵士講營盤附近有個長着金黃鬍須的人四處轉悠,王敦於病床上聞聲驚坐,大叫:“此必黃須鮮卑奴來也1忙派騎兵四出追捕。明帝見勢急,上馬馳奔而去。一路上,每有停歇,他就讓從人用冷水澆馬糞,追騎見馬糞冰涼,認為敵人偵騎已來不及追趕,就止馬當地。“帝僅而獲免”。如果推舉皇帝級的“孤膽英雄”,東晉明帝司馬紹應該數一數二。
  王含是王敦的大哥,可竜弟鼠兄,才能相差甚遠。越城一戰,明帝屬下將軍段秀(鮮卑段匹襌之弟)以千把號人大敗王含,並斬殺前鋒何康。
  聽聞大哥出兵即敗,王敦大怒:“我兄,老婢耳。門戶衰,大勢去矣1本想強撐病體,親去前綫指揮。無奈病入膏肓,剛坐起身就一陣眩暈,摔倒於床上。很快,王敦就病重身死,時年五十九。
  《晉書》記載,王敦死前表示要王應即位為帝,先立文武百官,然後再為他發喪。想來想去,殊不可解。王敦深知自己將亡,不可能還思前想後讓不爭氣的過繼兒子王應稱帝以招滅族之災。成王敗寇,敗者一方的“事跡”衹能由“勝利者”匯述了。
  王應真是死狗扶不上墻。形勢如此嚴峻,他既不明言稱帝,給部下一個當開國功臣的“盼頭兒”,也不為王敦發喪,更不思忖攻守謀略。這個敗傢子真真不知憂愁為何物,天天與手下幾個狎客縱酒淫樂。至於王敦的屍首,被這個不肖之子用席子包裹起來,外面塗了幾層厚蠟,埋在議事大廳地下。假若王大將軍死後有靈,天天躲在大青石板下面,嚴嚴實實被包裹得像個粽子,在地下靜聽逆子(應該是逆侄)在他上面大玩groupsex,絲竹聲聲,肉搏陣陣,一輩子以豪爽著稱的駙馬爺、大將軍,也衹能哀嘆自己命運不濟了。
  晉明帝方面,又派出吳興人瀋楨去誘降王敦的鐵桿死黨瀋充,許以司空高官。
  瀋充關鍵時刻非常像條漢子。他拒絶了明帝的“好意”:“三公之位,應由望美才高的人擔當,豈是我輩能及。以此甘言厚幣誘我,不敢生受。況且大丈夫相交共事,當存始終,豈能中道變易。果真如此,世人能容我的反復之舉嗎?”言畢,瀋充提兵,直奔建康,率萬餘人與王含合軍。
  瀋充雖有俠義之風,戰非所長。有人建議他挖掘玄武湖水倒灌建康,乘大水舟行而進,可一舉成功。瀋充猶疑,不能從計。
  相持之間,各地勤王兵馬紛紛趕到,尤其是臨淮內史蘇峻所率的兵衆,戰鬥力很強。瀋充、錢鳳兩人一合計,覺得蘇峻等人遠道而來,兵將疲睏,應該先發製人,便合兵主動進攻建康城。兩軍交戰,瀋充等人還占了先機,把東晉軍隊打得節節敗退,一直追殺到宣陽門。
  叛軍正清除路障,準備一舉攻城之際,本以為遠來疲憊不能出戰的蘇峻等人忽然率衆衝出,橫擊瀋充、錢鳳的攻擊兵士。
  瀋充等人大敗,手下兵士掉入江水中淹死的就有三千多人。未及喘息,東晉劉遐一軍又大破瀋充於青溪。
  最草包的當屬王含。好幾萬勁卒在手,他沒有配合瀋充進攻建康,衹是在一旁觀望、逡巡。得知瀋充敗訊後,更是三十六計走為上,連夜燒營遁走。
  王含帶着兒子逃往荊州,想投靠堂弟王舒。不料,迎接他們父子的不是熱酒美食,不是殷勤笑臉,而是冰冷的鎖鏈。六親不認的王舒把堂兄、堂侄鎖起,話也不多說一句,當衆扔入江中淹死,以“實際行動”與王敦、王含劃清了界限。
  錢鳳跑到闔廬洲,也被本是同一陣營的尋陽太守周光斬殺,拿着他的腦袋到京城“詣闕自贖”。
  兵敗如山倒。瀋充慌不擇路,闖入昔日手下吳儒傢避難。古語雲:“有急莫投親舊。”吳儒一臉壞笑,把老上司瀋充誘至復壁內,咣當一聲把一大塊石頭擋在暗門外。他爬到高處,自上而下笑着嚮從前的恩將說:“我可得三千戶侯啦1(晉政府當時以五千戶侯懸賞斬錢鳳,以三千戶侯懸賞斬瀋充。)瀋充倒也冷靜,仰頭對吳儒講:“封侯不足貪也。爾以大義存我,我宗族必厚報汝。若必殺我,汝族滅矣1
  吳儒小人,當然不信“死灰復燃”之理,一臉獰笑加冷笑,與僮僕數人矛刃俱下,把瀋充活活捅死在狹窄的夾壁當中,又割下瀋充的腦袋到京城領取封賞。
  瀋充是江東幾代大族,枝蔓繁廣,臨死之前一段話,也是有恃而言。但他自己萬萬想不到的是,替他報仇的不是瀋姓親族,恰恰是他自己的長子瀋勁。
  王敦之亂平定,錢鳳、瀋充不僅本人被殺,依王朝律令,謀逆造反至少要誅三族。瀋充之子瀋勁命大,竟然在鄉人的庇護下撿得一條性命,沒被東晉政府抓去砍頭。如逢王朝盛世,這種父親造反兒子得活的幾率幾乎是零,但東晉偏處一隅,強敵在鄰,世道紛亂,沒過多久,逢上皇帝生日、婚慶、誕子等喜慶大赦,瀋勁就又冒出市面,並果真率人把吳儒一傢老小上下殺了個幹幹淨淨。吳地土豪自相魚肉,東晉政府也樂於他們窩裏鬥,加上瀋勁又是子報父仇的大孝之舉,道義上也受到各方支持。瀋勁不僅報得父仇,又以俠勇之名名揚四海。“(瀋)勁少有節操,哀父死於非義,志欲立勳以雪先恥”,他自告奮勇過江抵禦北虜,屢次與慕容燕國兵將爭戰,東晉穆帝升平三年(359),瀋勁以五百兵士堅守許昌,抵禦慕容悖不久,兵敗城潰,瀋勁不屈而死,被東晉朝廷追贈為“東陽太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三分一統晉業興
大好江山誰承繼(1)大好江山誰承繼(2)大好江山誰承繼(3)
“牝雞司晨”朝綱紊(1)“牝雞司晨”朝綱紊(2)“牝雞司晨”朝綱紊(3)
樹欲靜而風不止(1)樹欲靜而風不止(2)樹欲靜而風不止(3)
血肉橫飛殺戮始(1)血肉橫飛殺戮始(2)血肉橫飛殺戮始(3)
血肉橫飛殺戮始(4)攻伐大亂滿京城(1)攻伐大亂滿京城(2)
攻伐大亂滿京城(3)你方唱罷我登場(1)你方唱罷我登場(2)
你方唱罷我登場(3)你方唱罷我登場(4)你方唱罷我登場(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