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阿哥胤是胤要特别留意的竞争对手,胤年纪虽小,但争夺太子之位的魄力身手,却一点不亚于他人。胤和四阿哥胤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真正的同父同母兄弟,论心机不相上下,但若说起沉稳冷静,胤就差胤许多了。八阿哥胤得势时,四阿哥胤不动声色,静看事态发展,十四阿哥胤却忙不迭地向胤示好,在胤后面屁颠屁颠地马首是瞻。当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胤因涉嫌夺嫡而被定罪时,胤忘记个人安危,拼命地在康熙面前为胤说好话。胤若是倒了,和胤如此亲密的胤难免不受牵连。既然如此,胤还不如在康熙面前留下一个重情义的好印象,万一以后胤又得势了,也会念着胤的好。
当胤意识到八阿哥胤不可能成为太子后,就放弃了在胤集团上的努力,和八阿哥分道扬镳自立一派,联合九阿哥胤,积极谋求太子一位。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胤颇亲切地招待大学士李光地门下的翰林院编修陈万策,还特地放低姿态,称陈万策为先生。李光地是康熙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在立太子一事上,康熙非常注重李光地的意见。胤拉拢李光地身边的人的目的不言而喻。这一切都没有能够逃脱康熙的眼睛,康熙是何等人物,是16岁就用假游戏搞倒鳌拜的那个小玄子,这些皇子们的争来争去早就让康熙烦透了,要不是康熙皇帝的内心里面一直坚持着最后一道底线--不亲手杀自己的儿子--这在任何朝代的皇帝家庭里面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些争夺太子位的皇子们早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于是,康熙借口西北战事严峻,有意让胤滚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派胤为大将军远征西北。胤没有揣测到康熙的用心,上次他为老八求情的时候,康熙没有亲手杀死他算是他的万幸了,没有像老大那样被囚禁起来更是万幸之中的万幸,可这位小哥就是摸不清实际的状况。他人在战场,心却留在了紫禁城,仍旧盘算着如何争取太子的位置。
就在大阿哥胤、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十四阿哥胤为争夺皇位大显神通之际,四阿哥胤则摆出一副中立的姿态,灵活地周旋于各兄弟之间。
胤待人不卑不亢,他既不会在谁得势时攀附巴结,也不会在谁失势时落井下石。无论哪个兄弟有难,胤都会适时地出手相救。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都没有料到胤才是最需要他们关注的竞争对手,在不少人眼中,胤就像个好好先生,怕得罪人,无心介入太子之争。
在其他人都对废太子胤落井下石的时候,胤却对胤的处境表示同情,多次到康熙面前为胤求情。康熙命胤监管胤,胤便悉心安排好胤的生活起居,这和大阿哥胤当初要借监管之便杀死胤,形成了鲜明对比。胤在好生对待胤的同时,也没有和其他兄弟闹僵,依旧和那些攻击胤的阿哥友好往来,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胤协调各方矛盾的高超手段。那些势力强大的阿哥不以胤为敌,那些势力弱小的阿哥喜欢胤的宽厚,自然而然地向胤靠拢。和其他兄弟和睦相处,正是胤的聪明之处。为太子一位争得头破血流的阿哥们,迟迟没有将胤列到政治对手名单里。
胤对兄弟的爱护,未必出自真心,只是胤无疑比其他阿哥更早地意识到"爱兄弟"是争取康熙信任的关键。胤清楚康熙的心理,知道康熙讨厌手足相残,更知道康熙将几个阿哥的太子之争完全看在眼里。实际上,立太子,不单意味着诸阿哥间的竞争,也暗含着康熙和儿子的权力之争。太子迟早要从皇上手里接管权力,但作为国家未来的储君,太子总难免受到其他势力的觊觎,在这种环境下,太子希望能早一天接手权力,而皇帝却希望能晚一天交出权力。康熙本能地反感儿子们的权力之斗,既然儿子们可以为了太子一位不念手足亲情,日后也可以为了皇权泯灭父子之爱。胤对十八阿哥病重冷漠视之,便被康熙当作不孝不悌,胤在企图谋害胤的事情暴露后,被康熙处以禁锢重刑。
胤从这些人的失败上汲取了教训,一有机会就在康熙面前说兄弟们的好话,哪个兄弟需要帮助,胤也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在康熙眼中,胤是个经常为其他阿哥操心奔忙之人,重孝守义,值得信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