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南北史演義   》 第九十一回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 駕竜舟煬帝赴江都      蔡東藩 Cai Dongfan

  卻說楊素奉召入顯仁宮,見過煬帝,滿肚中懷着諫議,但一時未便開口,衹好入座侍宴,纔經數觥,即停住不飲。煬帝一再勸酒,素起座答道:“老臣聞得酒荒色荒,有一必亡,不但臣宜節飲,就是陛下亦不宜耽情酒色。”煬帝聽了,不免拂意,便道:“卿言雖是有理,但目今天下太平,朝廷無事,把酒消遣,亦沒有甚麽大害。況我朝勳舊,似公能有幾人?今得一堂共樂,盡可暢飲數杯。”素見話不投機,便又說道:“天下事都起自細微,漸成放蕩,從前聖帝明王,慎微謹小,亦是為此。”楊素前營仁壽宮,繼復為煬帝監造東京宮室,職為厲階,奈何不思?煬帝默然不答。適宮人上前斟酒,素恐他再來加斟,用袖一拂,宮人不及防備,竟將手中所執的酒壺,斜傾在素身上,澆濕蟒袍。素正在惱悵,無從發泄,至此便遷怒宮人,勃然變色道:“這般蠢才,如此無禮!怎敢在天子前,戲弄大臣?要朝廷法度何用?請陛下加重懲責!”煬帝仍然無語。素竟叱左右,迫令牽出宮人,且厲聲道:“國傢政令,全被汝等婦女小人弄壞,怎得不懲?”左右見煬帝無言,又見素怒不可遏,衹得把宮人拿了下去,敲責了一、二十下。素方向煬帝道:“不是老臣無狀,但由今日懲治,使這班宦官宮妾,曉得陛下雖然仁愛,還有老臣執法相繩,當不敢如此放肆了。”煬帝已十分不悅,但自思奪嫡秘謀,全仗他一人做成,就是萬分難耐,也衹好含忍過去,當下強顔為笑道:“公為朕執法無私,整肅宮廷,真好算是功臣了。”素即起座告辭。煬帝也不輓留,由他自去,一面退入後宮,另與後妃等調情解悶,不消細說。素悻悻歸第,顧語傢人道:“偌大郎君,由我一力提起,使作大傢,現在酒色昏迷,不知他如何了得哩?”誰叫你提他起來?看官閱此,應知郎君二字,便是指着隋煬帝,素自恃功高,有時對着煬帝,亦直呼為郎君。煬帝終未曾駁斥,無非為了前時私約,不敢辜負的意思。還算能踐前言。一日,素復入宮白事,煬帝正在池中釣魚,待素將國事說明,便邀素坐下同釣。素也不管君臣上下,即令左右移過金交椅,與煬帝並坐垂綸。時方初夏,日光漸熱,煬帝命取過禦蓋,罩住上面。禦蓋頗大,巧巧蔽住兩人。素毫不避讓,從容釣魚。煬帝釣了數尾,偏素不得一魚,煬帝顧素道:“公文武兼全,也有一長未擅,如何釣了許久,尚是無着?”素本來好勝,怎禁得煬帝奚落,便應口道:“陛下衹得小魚,老臣卻要釣一大魚,豈不聞大器晚成麽?”煬帝聞言,不由的忿恚交乘,又見素在赭傘下,風神秀異,相貌堂堂,數綹長髯,飄動如銀,恍然有帝王氣象,因此愈加生忌,遂投下釣竿,托詞如厠,竟嚮後宮進去。當由蕭後接着,見煬帝面帶怒容,便即問為何事?煬帝道:“楊素老賊,驕肆得很,朕意擬囑遣內侍,殺死此賊。”蕭後不待說畢,忙阻住道:“使不得!使不得!楊素係先朝老臣,又有功陛下,今日誘殺了他,外官如何肯服?況素又是猛將,亦非幾個內侍,可以製服,一被漏脫,出外弄兵,陛下將如何對待呢?”煬帝半晌纔道:“投鼠原是忌器,且從緩議罷了。”乃長嘆數聲,仍復出外。適楊素釣了一尾金色鯉魚,即嚮煬帝誇說道:“有志竟成,老臣已得一魚。”煬帝強笑不答。素已略窺煬帝微意,也即辭出。
  煬帝當然退入,踱往宣華夫人住室。甫至室門,即由宮人迎駕,報稱宣華有病在身,未能起迎。煬帝大驚,搶步入室,揭起床幃探視,但見雙蛾斂翠,兩鬢矬青,病態懨懨,似睡非睡。煬帝輕輕的問道:“夫人今日為何不快?”宣華聞聲,方睜眼瞧着,見煬帝親來問疾,意欲勉強起坐,無如掙紮不住,稍稍擡頭,已是暈痛難支,禁不住有嬌籲模樣。煬帝知情識意,忙用言溫存道:“夫人切勿拘禮,仍應安睡。”說至此,用手按宣華額上,很覺有些燙熱,便道:“夫人如此病重,奈何不速召禦醫?”宣華答道:“妾病非藥可治,看來要與陛下長辭了。”說着,腮邊已流下淚來。鬍不遄死?煬帝大加不忍,幾乎也要淚下,徐徐說道:“偶爾違和,醫治即愈,奈何說此驚人語?”宣華且泣且語道:“妾……妾負大罪,無所逃命,別人病原可治,妾病實不可為。”煬帝聽她話中有因,便道:“夫人有何罪過,速即明告,朕可代為設法消愆。”宣華欲言不言,如是數四。經煬帝催問數次,方從帳外四瞧。煬帝會意,即令宮人退去,始由宣華泣答道:“妾近日屢覺頭痛,不過忽痛忽止,尚可支持,昨更飲食無味,夜間睡着,很是不安,恍惚入夢,頭被猛擊,痛得不可名狀,醒來仍然不解,所以妾自知不久了。”煬帝驚訝道:“誰敢擅擊夫人?”宣華道:“陛下定要問妾,妾衹好實告。妾夢中實見先帝,責妾不貞,親執瀋香如意,擊妾頭上,且雲死罪難饒,妾辯無可辯,已拚一死,但願陛下慎自珍重,勿再念妾了!”說畢,哽咽不止。煬帝也不覺大駭,勉強支吾道:“夢幻事不足憑信,夫人不必鬍思,但教安心調養,自可無虞。”宣華不再答言,惟有涕泣。煬帝又勸慰了數語,且語宣華道:“我即去宣召禦醫,夫人萬勿過慮為是。”宣華衹答了一個“是”字。煬帝匆匆退出,傳旨召醫官診治宣華,醫官不敢遲挨,當即入診。未幾有復奏呈入,說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藥”等語,急得煬帝心如轆轤,正在沒法擺布,忽有宮人入報道:“宣華夫人危急了。”煬帝三腳兩步,馳往宣華寢宮。宣華氣已上逆,見了煬帝,還錯疑是文帝,硬掙着嬌喉道:“罷罷!事由太子,妾甘認罪,願隨陛下同去罷!”說畢,兩眼一番,嗚呼哀哉!遲死一年,貽臭千載。年纔二十九歲。煬帝不禁大慟。比父死時何如?可巧蕭後亦來視疾,入見宣華已逝,也灑了數點珠淚。這是假哭。隨即勸慰煬帝,輓出寢室,一面命有司厚辦衣殮,擇吉安葬。
  衹煬帝悲念宣華,連日不已,甚至好幾天不能視朝。王公大臣,統入宮問安,楊素亦當然進去,甫至殿門,忽遇着一陣陰風,撲面吹來,不由的毛發森竪,定睛一瞧,見有一人首戴冕旒,身穿袞服,手中拿着一把金鉞斧,下殿出來,這位威靈顯赫的大皇帝,並不是煬帝楊廣,乃是文帝楊堅。素不禁着忙,轉身急走,耳邊衹聽得厲聲道:“此賊休走!我欲立勇,汝不從我言,反與逆子廣同來謀我,我死得不明不白,今日特來殺汝。”素越覺惶駭,腳下好似有物絆住,欲前反卻,後面已象被他追着,撲的一聲,頭腦上着了一下,痛不可耐,便即暈倒,口吐鮮血不止。殿上本有衛士,一見楊素跌倒,忙來攙扶,素尚不省人事,當由衛士舁入臥輿,送歸私第。傢人忙即延醫,用藥灌治,半晌纔得醒來,開目顧視傢人,凄聲嘆息道:“我不得久活了,汝等可備辦後事罷。”賊膽心虛。傢人雖然應命,總還望他再生,四處訪請名醫,朝夕診治。煬帝也遣禦醫往視,及禦醫返報,素一時雖不至死,但也不過苟延時日,難望痊愈。煬帝卻很是喜歡,惟憶及宣華,總不免短嘆長吁,蕭後嘗在旁勸慰道:“人死不能復生,何必過悲?”煬帝道:“佳人難再得,教朕如何忘懷?”蕭後微笑道:“天下甚大,難道除宣華外,就沒有佳麗麽?”這一語提醒煬帝,便命內監許廷輔等,出外采選,無論官宦士庶各傢,視有絶色女子,速即選取入宮。
  廷輔等奉差四出,格外巴結,不到月餘,已各繕册入報,多約數十名,少約十餘名,統共有好幾十處,由煬帝通盤籌算,不下一、二千人,便自忖道:“天下難道有許多美女麽?大約連嫫母、無????,都采取了來。”繼又轉念道:“既已選集許多女子,總有幾個可合朕意,且宮中充備灑掃,愈多愈妙,衹顯仁宮雖然浩大,究竟是個宮殿體裁,須要另闢一所大花園,方好安插許多女子。”計畫已定,便召入一班佞臣,與他商議,就中有個內史侍郎虞世基,所議條陳,最為稱旨,當即命他督造苑囿。世基就在洛陽西偏,闢地二百裏,內為海,外為湖,湖分五處,暗寓天下五湖的意思。每湖周圍十裏,四面砌成長堤,盡種奇花異草,且百步一亭,五十步一榭,亭榭兩旁,無非栽植紅桃緑柳,湖內有青雀舫,翠鳳舸,並有竜舟一艘,準備御驾乘坐。這五湖流水,均與內海相通,海周四十裏,中築三座大山,一名蓬萊,一名方丈,一名瀛洲,好似海外三神山一般,山上添造樓臺殿閣,備極工巧,山頂高出百丈,西可回眺長安,南可遠望江淮,湖海交界,造了一所正殿,輪奐崇閎,自不消說。海北一帶,委委麯麯,築成一道長渠,引接海中活水,紆回瀠帶,傍渠勝處,便置一院。院計十有六處,可以安頓宮人,在內供奉。天下無難事,總教現銀子,世基監工纔及數月,已是規模粗具,楚楚可觀。適許廷輔等送入選女,煬帝便令往新苑中,候旨定奪,自挈蕭後及妃嬪,乘輿至新苑遊幸。虞世基當然接駕,由煬帝命為前導,逐段看來,無非鈎心鬥角,競巧爭新;更兼那海水澄青,湖光漾碧,三神山蔥蘢佳氣,十六院點綴風流,桃成蹊,李列徑,芙蕖滿沼,鬆竹盈途,白鶴成行,錦雞作對,金猿共嘯,仙鹿交遊,仿佛是縹緲雲天,譁鼕福地。煬帝非常愉快,便問世基道:“五湖十六苑,可曾有名?”世基道:“臣怎敢自專?還乞陛下聖裁!”煬帝道:“這苑造在西偏,就可取名西苑。”世基纔答一“是”字。煬帝又道:“苑中萬匯畢呈,無香不備,亦可稱為芳華苑。”實可名為腥血苑。世基極口稱揚,煬帝徐徐的行入正殿,下輿小憩,用過茶點,便令世基取過紙筆,酌取五湖十六苑名號。煬帝本是個風流皇帝,頗有才思,世基又是個風流狎客,夙長文筆。一君一臣,你倡我和,費了兩三小時,已將各名號裁定,由世基一一錄出。小子亦照述如下:
  五湖名稱:東湖名為翠光湖,西湖名為金光湖,南湖名為迎陽湖,北湖名為潔水湖,中湖名為廣明湖。
  十六院名稱:(一)景明院。 (二)迎暉院。(三)犧鸞院。(四)晨光院。(五)明霞院。 (六)翠華院。(七)文安院。 (八)積珍院。 (九)影紋院。(十)儀鳳院。 (十一)仁智院。 (十二)清修院。 (十三)寶林院。 (十四)和明院。(十五)綺陰院。 (十六)降陽院。
  名稱既定,已近昏黃,四面八方,懸燈爇燭,幾似萬點明光,繞成霞彩。煬帝格外動興,樂不忘疲,便命內侍整辦禦餚,自與蕭後等退入後殿。不消半時,酒餚等已依次陳上,煬帝就座取飲,後妃等列坐相陪,酒過數巡,煬帝顧語蕭後道:“十六院已將造就,衹不過少缺裝潢。虞內侍煞是能幹,眼見得指日告成,朕意各院中不可無主,須選擇佳麗謹厚的淑媛,作為每院的主持,卿以為何如?”蕭後樂得湊機,便含笑答道:“妾聞許廷輔等,已選入若幹美人,何不就此挑選,充作十六院的夫人?”煬帝大喜道:“似卿雅量寬洪,周後妃不能專美了。”不妒卻是婦人好處,然亦有壞處,試看蕭後便知。當下乘着酒興,宣召許廷輔入苑,命將所選采女,一起起的帶引進來。廷輔等便即領命,逐名點入。煬帝且飲且瞧,真是柳媚花嬌,目不勝接;況且燈光半焰,醉眼微蒙,急切裏也辨不出甚麽妍媸,但衹見得一簇嬌娃,眩人心目。還是蕭後替他品評,這一個是肉不勝骨,那一個是骨不勝肉,這一個是瑜不掩瑕,那一個是瑕不掩瑜,好容易選定了十六人,好算得姿容窈窕,體態幽嫻。煬帝便親自面諭,各封四品夫人,分管十六院事。又命虞世基監製玉印,上面鎸着院名及某夫人姓氏,製就後便即分給,又選得三百二十名,充作美人,每院分二十名,叫她們學習吹彈歌舞,以備侍宴。此外或十名,或二十名,分撥各處樓臺亭榭,充當職役。千餘名選女,拜謝皇恩,陸續散去,又好似風捲殘雲,浪逐桃花,俱去得無影無蹤了。忽聚忽散,此中已可悟幻景。時已更闌,酒興亦衰,煬帝方命撤席,與蕭後還入顯仁宮。
  越日,命太監馬忠為西苑令,專管出入啓閉,且命虞世基逐處加飾,並詔天下境內,所有嘉木異卉,珍禽奇獸,一古腦兒運至西苑,點綴勝景。於是二百裏的靈囿靈沼,倏變作錦綉河山,繁華世界。就是十六院中的四品夫人,都打扮得齊齊整整,裊裊婷婷,一心思想,盼望君王寵幸。那煬帝往來無時,或至這院,或至那院。運氣的得博一歡,晦氣的未邀一盼。
  煬帝尚嫌不足,還想南下賞花,湊巧皇甫議等奏請河渠已通,竜舟亦成,喜得煬帝遊興勃發,便下了一道詔書,安排儀衛,出幸江都。宮廷內外,接讀這道詔書,都要籌備起來,且知煬帝素來性急,一經出口,便要照行,勢不能少許延挨,接連備辦了十餘日,忙碌得甚麽相似,方纔有點眉目,上表請期,好幾日不見批答。看官道是何因?原來滕王瓚暴死慄園,見前文。嗣王綸曾拜邵州刺史,鎮王爽亦已去世,嗣王集留居京師,未聞外調。綸與集俱係煬帝從弟,歷見煬帝摧殘骨肉,未免加憂。煬帝也衹恐同族為變,雖是留戀洛陽,作宮作苑,但暗中卻密遣心腹,伺察諸王,此次又要南幸,更宜格外加防。綸、集二人,常慮得罪,時呼術士入室,訪問吉兇,並使巫祝章醮求福,有了這種動作,便被偵探得了隙頭,立即報聞。煬帝趁這機會,想除二人,便將兩人怨望咒詛的罪名,令公卿議定讞案。公卿統是希旨承顔,復稱兩人厭盅惡逆,罪在不赦。煬帝假作慈悲,衹說是:“誼關宗族,不忍加誅,特減罪宥死,除名為民,坐徙邊郡。”兩王已經遷謫,煬帝方安然無忌,始將南行的日期,批定仲秋出發,令左武衛大將軍郭衍為前軍統領,右武衛大將軍李景為後軍統領,扈駕南巡。文武官五品以上,賜坐樓船,九品以上,賜坐黃篾,並令黃門侍郎王弘,監督竜舟,奉迎車駕。
  轉眼間已是屆期,煬帝與蕭後竜章鳳藻,打扮得非常華麗,並坐着一乘金圍玉蓋的逍遙輦,率領顯仁宮、芳華苑內三千粉黛,出發東京,前後左右,統是寶馬香車,簇擁徐行。扈從人員,又都穿服蟒衣玉帶,跨馬隨着,前導的是左衛大將軍郭衍,後護的是右衛大將軍李景,各帶着千軍萬馬,迤邐至通濟渠。王弘早攏舟伺候,這通濟渠雖經開鑿,還嫌淺狹,非竜舟所能出入,衹好另用小航,渡出洛口,方得駕禦竜舟。煬帝乃與蕭後下輦,共入小朱航,此外男女人等,統有便舟乘載,魚貫而下。一出洛口,方見有巨舟二艘,泊住中流,最大一艘,便是竜舟,內容分四重,高四十五尺,長二百尺,上重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號房間,俱用金玉飾成,下重體製較鎩,乃是內侍所居。這舟為煬帝所乘,不消細說。比竜舟稍小的一艘,叫作翔螭舟,制度略卑,裝飾無異,係是蕭後坐船。另外有浮景九艘,中隔三重,充作水殿,又有漾彩、朱鳥、蒼螭、白虎、玄武、飛翔、青鳧、陵江、樓船、板艙、黃篾等數千艘,分坐諸王百官,妃嬪公主,及載內外百司供奉物品。最奇怪的是有五樓、道場、玄壇等數十艘,為僧尼道士蕃客所乘,統共用輓船士八萬餘人,內有九千餘名,係輓竜舟翔螭舟,各用錦彩為袍。衛兵所乘,又分平乘、青竜、艨艟、艚、八櫂、艇舸等數千艘,輓船不用人夫,須由兵士自引。竜旂舞彩,畫舫聯鑣,相接至二百餘裏。岸上又有騎兵數隊,夾河衛行,所過州縣五百裏內,概令獻食,往往一州供至數百車,窮極水陸珍饈。煬帝、蕭後,及後宮諸妃嬪,反視同草具,飲食有餘,輒拋置河中。自來帝王巡幸天下,哪裏有這般奢侈,這般驕淫?小子有詩嘆道:
  帝王多半好風流,欲比隋煬問孰侔?
  南北輿圖方混一,可憐衹博兩番遊。
  欲知煬帝南巡後事,下回再行表明。
  -------------
  寫宣華夫人之死,及楊素之遇鬼,似屬冤仇相報,躍然紙上,雖未必實有其事,而疑心生鬼,亦人情所常有。且以見人生之不可虧心,心苟一虧,魂魄不搖而自悸,有不至死地不止者,此作者警世之苦心也。煬帝窮奢極欲,為古今所罕聞,極力摹寫,愈見其鎩蹋婦女,荼毒生靈,天下寧有若是淫昏之主,而能長享太平,任所欲為耶?況事本韓偓《海山記》,並非無稽,而江都之遊,又為大業元年間事,此係煬帝南巡第一次,趁年仍返東京,俗小說中卻謂其一去不回,竟似煬帝十年外事。夫煬帝固嘗死於江都,然事在後起,並非一次即了,隋史中自有年月可證,得此編以序明之,而史事乃有條不紊,非雜亂無章之俗小說,所得同日語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歷朝通俗演義 In the past dynasties earthliness fictionalized history
第一回 射蛇首興王呈預兆 睹竜顔慧婦忌英雄第二回 起義師入京討逆 迎御驾報績增封
第三回 伐燕南冒險成功 捍東都督兵禦寇第四回 毀賊船用火破盧循 發軍函出奇平譙縱
第五回 搗洛陽秦將敗沒 破長安姚氏滅亡第六回 失秦土劉世子逃歸 移晉祚宋武帝篡位
第七回 弒故主冤魂索命 喪良將鬍騎橫行第八回 廢營陽迎立外藩 反江陵驚聞內變
第九回 平謝逆功歸檀道濟 入夏都擊走赫連昌第十回 逃將軍棄師中虜計 亡國後侑酒作人奴
第十一回 破氐帥收還要郡 殺司空自壞長城第十二回 燕王弘投奔高麗 魏主燾攻剋姑臧
第十三回 捕姦黨殷景仁定謀 露逆萌範蔚宗伏法第十四回 陳參軍立柵守危城 薛安都用矛刺虜將
第十五回 騁辯詞張暢報使 貽溲溺臧質復書第十六回 永安宮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弒
第十七回 發尋陽出師問罪 剋建康梟惡鋤姦第十八回 犯上興兵一敗塗地 誅叔納妹衹手瞞天
第十九回 發雄師慘屠骨肉 備喪具厚葬妃嬙第二十回 狎姑姊宣淫鸞掖 辱諸父戲宰豬王
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東正位 討宿孽江右鏖兵第二十二回 掃逆藩衆叛蕩平 激外變四州淪陷
第二十三回 殺弟兄宋帝濫刑 好佛老魏主禪統第二十四回 江上墮謀親王授首 殿中醉寢狂竪飲刀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