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解读苏东坡:女性情感卷   》 嫩脸羞蛾:乍谐云雨学鸾凰(4)      东方龙吟 Dong Fanglongyin

  可是后来许多喜欢苏东坡的人,看到这种“偷情”词,便要寻找两片树叶贴上双目,还喋喋不休说它是后人“伪托”,生怕因此损了他们心目中圣洁的偶像,更有甚者,连开篇苏轼写于岭南那首悼念朝云的《雨中花慢》,也被某些人断为“不类坡词,苦无显证 ”。可以想像,倘若苏轼将自己的私闱房事全“录”下来,再向他们显示,这些老夫子们不背过气去才叫怪呢。龙吟曾有《偶遇》绝句,专叹此事:
  强遮情窦谩言苏,偕凤游龙夸未足。
  偶遇云龙雨凤境,奔逃掩面知何如?
  行文至此,读者会问:苏大才子如此行事,意将“老妻”置于何地?
  其实在中国古代社会,有身份的男人宠幸身边的侍妾,乃家庭生活里司空见惯的事。苏轼对朝云爱之炽烈,并不影响他的正常夫妻情分。闰之身为“老妻”,深知丈夫的秉性和自己在才情方面的天生不足,自从朝云来到身边那天起,她就像那个时代大多数诰命夫人一样,做好了为朝云“梳理”的准备,此举不仅能让夫妻感情更加和睦,反而能拴住“多情”的丈夫,省得他在外面的飘飘彩袖阵营里沉迷忘归,实属欲擒故纵的明智之举。这一点,除了来自对闰之宽厚性情的分析之外,另有一首毫无争议、实属苏轼所写的《南乡子》词,可向我们揭示此类谜底:
  冰雪透香肌,
  姑射仙人不似伊。
  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
  故著寻常淡薄衣。
  暖日下重帏,
  春睡香凝索起迟。
  曼倩风流缘底事?
  当时,爱被西真唤作儿。
  这首词题为《有感》,显然表明苏轼在抒发男女恩爱方面的切肤感受。开头的“冰雪透香肌”之“伊”,不言而喻,是赞美朝云肤质胜过传说中的仙女;尾句中的“西真”,就是西方真人王母娘娘。《汉武故事》说,西天王母曾将三次偷她仙桃吃的东方朔(字曼倩)称为小儿。“三次偷桃”的故事,用来暗寓苏轼与朝云的故事,又给人们留下几多畅想的余地。正因为此,这里的“西真”—— 西天王母可能还另有所指 —— 宽厚贤惠、善解人意、早就为人之母、甚至可当朝云之母、而且本身就姓王的闰之,坦然笑对淘童游戏,完全符合当时的情理。请大家注意词中的“濯锦江头新样锦”之句,“濯锦江”乃蜀郡成都的泛指,“新样锦”是指成都妇女所翻新的盛妆样式;提供如此华鲜艳丽的家乡服饰样式,除了胸怀宽大的闰之,还会有谁?“故作寻常淡薄衣”,表明那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尽管在那隆重的夜晚,不解蜀郡风俗的朝云仍然爱穿舒身的便衣,可在苏轼的心目中,“濯锦江头新样锦”同样难以忘怀,追求“曼倩风流”的他,对“西真”王母同样心存感激。至于他将朝云名正言顺地“收房”,具体时间是在密州、还是徐州,都已无关紧要。有一点需要提及:在“当时”苏家,“西真王母”既可把朝云称作“侍儿”之儿,也可将时而故求乖张、终生童心未泯的苏轼称作“淘气小儿”,这里也是一语双关,一切都由读者想像去。
  只是,“爱被西真称作儿”中的“爱”字,才是苏轼《有感》的实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百家讲坛
毋庸回避:少年苏轼曾逃婚(1)毋庸回避:少年苏轼曾逃婚(2)流连山寺:古庙蛇洞存遣踪
逼娶对象:邻郡太守之好女(1)逼娶对象:邻郡太守之好女(2)苏洵明智:妙语婉转除婚约(1)
苏洵明智:妙语婉转除婚约(2)晚年追忆:寂寞莲灯半在亡(1)晚年追忆:寂寞莲灯半在亡(2)
晚年追忆:寂寞莲灯半在亡(3)爱妻王弗:自主相恋结姻缘(1)爱妻王弗:自主相恋结姻缘(2)
定情之时:窃窃私语明月夜定情之地:永生难忘短松冈(1)定情之地:永生难忘短松冈(2)
正月二十:终生梦寻难遗忘(1)正月二十:终生梦寻难遗忘(2)绿眉未开:好风闲处任人猜
关系平等:自主恋爱作根基亡妻之痛:为君哀毁因君衰(1)亡妻之痛:为君哀毁因君衰(2)
贤淑继室:妻却差贤胜敬通(1)贤淑继室:妻却差贤胜敬通(2)贤淑继室:妻却差贤胜敬通(3)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评论 (0)